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011年5月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社會救助研討會”是我國近年來民生領域最重要的一次會議。本文集收入的40多篇論文,是從230篇會議徵文中選取的,代表了我國這一領域研究和發展的最新動態。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內容涉及“十二五”期間中國社會救助制度發展研究、統籌城鄉的社會救助制度研究、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研究。既考察和梳理了中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現狀,又提出現代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基本架構、建設思路和財政保障,特別是結合中外社會救助的案例分析,來思考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的發展規律。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創新。本文集既有當前國內外社會救助最新理論,也有國內外社會救助的最新實踐,而且對於中國當前社會救助改革和發展將進行全面和深刻的探討,體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本文集也是目前中國社會救助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書可供政府部門、社會福利機構、公共政策研究部門的相關人士參考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的社會學、社會工作及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的專業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社會救助制度:完善與創新》作者林閩鋼、劉喜堂收錄了《德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我國低保制度的啟示》、《美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貧困的影響及啟示》、《醫療救助城鄉一體化——國外經驗與中國發展策略》等文章。《當代中國社會救助制度:完善與創新》可供政府部門、社會福利機構、公共政策研究部門的相關人士參考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專業讀物。
目次
序
社會救助發展與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制度發展的背景與方向
論我國社會救助未來發展中的制度定位和制度協調
社會救助的改革:臺灣經驗的省思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臺灣的新興貧窮問題與社會救助體系改革
德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我國低保制度的啟示
美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貧困的影響及啟示
醫療救助城鄉一體化——國外經驗與中國發展策略
社會救助管理與專題研究
社會救助的程序法治——價值、原則與制度構建
中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回顧與評析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下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的關系——兼論社會救助制度的完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統一問題探討——以消費支出比例法為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評估分析與改進建議
城市“低保家庭”的分類方法與分類施保——基于上海市入戶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
廣東農村特困家庭的“分類救助”需求研究
論“治理保障型”社會救助模式的構建依據與實現路徑——以廣東農村扶貧模式演進的歷史邏輯為分析文本
社會生態理論模式下的農村兒童社會救助研究——來自中國兒童福利示范項目山西項目區的實證報告
留守兒童的法律影像——基于兒童權利視角的多元保護
農村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銜接問題研究
醫保改革、支付能力與醫療救助制度——對大學生群體的考察
吉林省典型縣市貧困群體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情況調查報告
關于政府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若干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為研究對象
激活視角下我國城市就業救助政策研究
從生活救助到就業支持——優勢視角下殘疾人福利的實現路徑
殘疾人就業救助制度研究——以青島為例
城市農民工社會救助機制設計——基于對武漢市農民工生存現狀的調查
我國自然災害中的社會救助體系研究——以2010年南方地區洪澇災害為例
從土地保障性到公民救助權——農村五保制度變革的機理探討
我國農村生活救助政策功能目標的現實創新——基于反貧困績效之反思與建議
江蘇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沈陽市城鄉低保一體化的可行性研究
北京市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及人員狀況分析
社會工作與社會救助的融合
后記
社會救助發展與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制度發展的背景與方向
論我國社會救助未來發展中的制度定位和制度協調
社會救助的改革:臺灣經驗的省思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臺灣的新興貧窮問題與社會救助體系改革
德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我國低保制度的啟示
美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對貧困的影響及啟示
醫療救助城鄉一體化——國外經驗與中國發展策略
社會救助管理與專題研究
社會救助的程序法治——價值、原則與制度構建
中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回顧與評析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下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的關系——兼論社會救助制度的完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統一問題探討——以消費支出比例法為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評估分析與改進建議
城市“低保家庭”的分類方法與分類施保——基于上海市入戶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
廣東農村特困家庭的“分類救助”需求研究
論“治理保障型”社會救助模式的構建依據與實現路徑——以廣東農村扶貧模式演進的歷史邏輯為分析文本
社會生態理論模式下的農村兒童社會救助研究——來自中國兒童福利示范項目山西項目區的實證報告
留守兒童的法律影像——基于兒童權利視角的多元保護
農村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銜接問題研究
醫保改革、支付能力與醫療救助制度——對大學生群體的考察
吉林省典型縣市貧困群體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情況調查報告
關于政府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若干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為研究對象
激活視角下我國城市就業救助政策研究
從生活救助到就業支持——優勢視角下殘疾人福利的實現路徑
殘疾人就業救助制度研究——以青島為例
城市農民工社會救助機制設計——基于對武漢市農民工生存現狀的調查
我國自然災害中的社會救助體系研究——以2010年南方地區洪澇災害為例
從土地保障性到公民救助權——農村五保制度變革的機理探討
我國農村生活救助政策功能目標的現實創新——基于反貧困績效之反思與建議
江蘇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沈陽市城鄉低保一體化的可行性研究
北京市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及人員狀況分析
社會工作與社會救助的融合
后記
書摘/試閱
很高興參加第二屆中國社會救助論壇。中國社會保障事業走到今天,理論學術界功不可沒。其他國家研究的是社會保障的技術問題,我們研究的是制度的理念、框架以及制度從試驗狀態走向定型的進程,對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的社會救助制度也是如此。借此機會,我想就當前我國社會救助發展的背景及未來需要考慮的發展方向等問題發表一些看法。
一、國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社會救助也應當有新的認識
中外發展史證明,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發展的。我國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帶來的是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深刻變化首先體現在國力的變化上。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甚至也不是十年前、五年前的中國,它已經從一個發展不足、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躋身為中等收入行列的新型工業化國家,這是我對我國現在所處時代的一個基本定位。這個定位對于我們如何認識今天的民生問題,如何考慮社會救助的新的發展方向,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兩組宏觀數據最有說服力:一是GDP的總量已經從改革開放前的3600多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0年40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將超過55萬億元人民幣,顯然,財富總量的增長以百倍計算。二是國家財力也由改革開放前的1100多億元人民幣,經過1997年的8600多億元人民幣,再迅速增長到2010年的8萬多億元人民幣,如果再加上政府掌控的其他收入,財力總量應當在13萬億元人民幣,這當然不能再說財力薄弱了。雖然還不能說中國繁榮富強了,但我們已經有了越來越豐厚的物質基礎,越來越穩定的支撐力量,這應當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個深刻變化是各方特別是各階層利益處在較為嚴重的失衡狀態。城鄉差距、地區差距、群體差距在持續擴大。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現實格局就是貧富分化趨向嚴重,階層之間心理對抗開始顯現,由于利益失衡與利益沖突導致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矛盾走向尖銳化,這急需國家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調整。而作為維護底線公平與保障困難群體起碼生活的社會救助制度安排,無疑應該扮演首要的、第一調節工具的角色,如果連這樣一個制度都不健全,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解決利益格局失衡的問題就無從談起。因此,社會救助已經不能再停留在解決溫飽、維持生存的水平上,而應該在國家財富分配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這是國情的第二個深刻變化。在從共同貧窮走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過一個利益失衡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特別要加以調節的是貧富差距,是對低收入群體的起碼生活保障,社會救助應該扮演好這樣一個重要的角色。
第三個深刻變化是社會在呼喚著公平、正義、共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價值取向走向多元化,不同群體或階層都是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來爭取權益,所以過去的主流媒體與政治話語,更多的表現是為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體說話。然而,近幾年來,公眾越來越多地拋棄了只關注自身權益的原有習慣,而是對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共享發出呼喚,這種呼聲正在成為當前社會及未來發展的主流價值取向。前兩年我們對社會公平有一個調查,就發現大多數人認為當前的社會是不公平的,或者是相對不公平的。這一方面反映了現實中確實存在著問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對社會公平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民生訴求。在這樣一種主流價值取向下,社會救助應當起到維護底線公平的作用,沒有社會救助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社會保障的公平,沒有社會保障的公平也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公平。因此,追求公平、正義、共享,必須先從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并通過這一制度來維護困難群體的起碼生活條件人手,社會救助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公平,構成了衡量社會公平、正義、共享的重要標尺。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