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風範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風範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0 元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87313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風范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講述了我國杰出的科學家朱光亞一生為祖國做出的卓越貢獻。他是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科協原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中國原子彈、氫彈科技攻關組織領導者之一。他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歷次原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原子彈、氫彈技術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貢獻,后又相繼組織實施了核電站籌建、核燃料的生產等項目的研究開發計劃,并參與了“863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還參與了中國工程院的籌建工作。他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曾獲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學與技術就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2年2月,朱光亞被評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風范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包括新華社關于朱光亞同志逝世和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的報道、朱光亞同志生平,以及緬懷文章、詩詞,部分媒體報道等,展現了朱光亞同志的卓越貢獻和崇高風范。根據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精神和中宣部領導意見,中宣部將《風范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的出版發行,列為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名人/編輯推薦

《風范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根據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的部署,以及解放軍總裝備部關于學習宣傳朱光亞同志活動的計劃安排,在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際,編輯出版了《風范長存天地間:朱光亞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文集》,以表達對朱光亞同志的深切懷念。

目次

朱光亞同志生平
緬懷文章
高山景行,世范楷模——深切緬懷朱光亞同志
科學巨匠,卓越功勛——紀念功勛科學家朱光亞逝世一周年
立功立德風范長存,愛國奉獻后輩永懷
滿江紅?沉痛悼念“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
在解放軍總裝備部緬懷朱光亞同志追思會上的講話
在解放軍總裝備部緬懷朱光亞同志追思會上的講話
在朱光亞與中國特色核武器科技事業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中國工程院朱光亞同志追思會上的發言
朱光亞:杰出的戰略科學家
深切緬懷朱光亞同志對科協事業的卓越貢獻
我心目中的朱光亞主任
永遠銘記朱光亞同志的豐功偉業
事業的導師,誠摯的關愛
馬蘭人心中的核彈巨擘
“兩彈”元勛,光輝永駐——追憶朱光亞先生
朱主任是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的戰略科學家
朱主任是難得的科技帥才
朱主任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朱主任為我們指明發展方向
朱主任的思想和精神永遠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傳承
科學巨星,光耀蒼穹——深切緬懷朱光亞先生
朱光亞院士與吉林大學物理系
深切緬懷朱光亞校友
無盡的思念——父親逝世一周年紀念
大愛使然——寫在我們的父親去世一周年
最疼我的人留下的愛
朱光亞:我們時代的大英雄
我的老師朱光亞
我們自己的科學領導人
緬懷恩師朱光亞先生
追憶吾師朱光亞
不辜負“院士”的稱謂
中國核武器事業的中流砥柱——紀念朱光亞逝世一周年
功勛卓著,風范永存
深切緬懷朱光亞同志——記朱光亞在一次驚險的原子彈試驗中
與朱光亞一同參加朝鮮停戰談判
沉痛悼念朱光亞同志
悼念朱光亞主席
朱光亞院長二三事
豐碑無言——懷念朱光亞先生
大師風范,高山仰止
學習朱光亞先生大智若愚的科學精神
深切懷念恩師益友朱光亞
朱光亞!您的名字永遠光耀人民共和國的天空
巨手曾握霹靂火,柔情總護科普花——沉痛悼念朱光亞先生
偉人長逝,巨星永耀——憶朱光亞院士
永遠銘記朱光亞院士的教誨
朱光亞先生的鼓勵
朱光亞留學4年,成績全A
懷念朱光亞先生——苦難是教育的重要一課
長者風范長存——緬懷朱光亞同志
挽杰出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同志
悼念“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先生
使命與奉獻——朱光亞在北京大學
1958年,朱光亞先生在清華
沉痛悼念朱光亞老師
學習光亞先生寶貴精神,建設世界一流理工大學
朱光亞先生與深圳大學的不解之緣
緬懷南開中學杰出校友朱光亞院士
長存的璀璨——朱光亞
朱光亞的故鄉情
部分媒體報道
新華社:朱光亞同志逝世
新華社:朱光亞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楚天都市報》:朱光亞靈堂開始接受吊唁,長子追憶父親
中國廣播網:朱明遠:回憶父親朱光亞生前的點點滴滴
《環球人物》:兒子回憶朱光亞:生活中做事嚴謹,像做物理實驗
《羊城晚報》:朱光亞妻弟許錫揮憶:第一印象“長相很威武”,著名科學家也愛做家務
《北京日報》:“他留給我們巨大的精神財富!”
《科學時報》:杜祥琬:“朱光亞代表了一個時代”
《科學時報》:陳佳洱院士憶朱光亞:我的恩師,一輩子忘不了
《中國核工業報》:認真嚴謹,光輝楷模——錢皋韻院士追憶朱光亞
《羊城晚報》:中山大學老校長曾漢民:朱光亞和老搭檔錢學森性格互補
《中國核工業報》:一段回憶一生情——羅璋琳回憶恩師朱光亞二三事
《合肥晚報》:昔日“部下”動情追憶朱光亞
人民網:昔日秘書追憶朱光亞:一張小紙條讓我珍藏多年
中國新聞社:中國各界送別“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
新華網:解放軍總裝備部舉行緬懷朱光亞同志追思會
新華網:放不下的執念——中國工程院追思朱光亞院士
新華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京舉行緬懷朱光亞同志追思會
中核網:中核集團沉痛緬懷“兩彈”元勛朱光亞同志
《東亞經貿新聞》:吉林大學為“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舉行追思會
《人民日報》評論:謙遜的朱光亞,高揚的科學風
新華時評:敬仰朱光亞“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光明日報》評論:科技工作者的光輝榜樣
《科技日報》評論:讓科學巨星的光芒激勵我們前行
新華網:風范長存天地間——緬懷“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院士
《中國新聞周刊》:朱光亞: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三聯生活周刊》:“科技帥才”朱光亞
新華網:他是祖國最耀眼的星——追憶“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
《嘹望》:朱光亞:一顆不落的星
《人民日報》:朱光亞:科學巨星,光耀中華
《人民日報》:“朱光亞星”永遠在天上亮著
《新京報》:“朱光亞星”永耀蒼穹
《大眾日報》:朱光亞:星與心的交響
《天津日報》:永恒的“朱光亞星”頌
《北京晚報》:朱光亞:美國碰壁,回祖國宏圖大展
《嘹望東方周刊》:朱光亞:至今還有許多不能對外公布
《科技日報》:五星紅旗上永遠有您的風采——深切緬懷剛剛離去的科學巨匠朱光亞
《解放軍報》:朱光亞、吳孟超榮膺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電視報》:星光耀蒼穹——記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朱光亞
新華社:中國科技界舉辦座談會學習紀念朱光亞先進事跡和科學精神
《解放軍報》:卓越功勛令人敬仰,崇高精神催人奮進——常萬全看望慰問朱光亞同志親屬
新華社:斯人遠去,浩氣長存——寫在中國“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一周年
《人民日報》:此生不需浮名伴——寫在“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一周年
《解放軍報》:朱光亞:一生就做一件事——寫在“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一周年之際
《科技日報》:“一生只做一件事”——寫在“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一周年之際
《中國青年報》:生前無浮名,死后長閃耀——寫在“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逝世一周年之際
后記

書摘/試閱



1953年1月,全國院校調整,剛從朝鮮歸來的朱光亞同志被調往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在新組建的物理系任教授,并先后擔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為該校物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開創性貢獻。1955年初,新中國決定發展自己的原子能事業。同年5月,朱光亞同志調回北京大學參與組建原子能專業,籌建物理研究室(后改為技術物理系)并任副主任,擔負起為新中國培養原子能專業人才的重任。這批畢業生在較短時間里大都成為我國核科學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
1956年4月,朱光亞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至1959年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四○一所(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參與研究性反應堆的建設工作,并從事中子物理和反應堆物理研究,發表了《研究性重水反應堆的物理參數的測定》等學術論文。隨后,他領導自行設計、制造、安裝國內第一座輕水零功率裝置,并開展堆物理實驗工作,為掌握研究性重水堆物理實驗技術做了開創性工作,跨出了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
1959年7月起,朱光亞同志先后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主管科研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核武器研制的重要工程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他參與領導并指導了核武器研制任務的分解、確定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選擇解決問題的技術途徑、設立課題并制定重要攻關課題的實施方案等重要工作。在原子彈研制的關鍵時刻,他出任中子點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參與指導了幾種不同點火中子源的研制與選擇,并指導冷試驗委員會開展點火中子綜合可靠性的檢驗方法等關鍵課題的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62年,朱光亞同志參與起草《關于自力更生建設原子能工業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出在兩年內進行第一顆原子彈裝置正式試驗的目標,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同時,他主持起草了《原子彈裝置科研、設計、制造與試驗計劃綱要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和《原子彈裝置國家試驗項目與準備工作的初步建議與原子彈裝置塔上爆炸試驗大綱》。這是我國原子彈研制科技工作的兩份綱領性文件,對爭取在兩年內實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加快我國首次核試驗的技術準備工作,他又起草了關于迅速成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并安排國家試驗各項準備工作的建議,并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核試驗科技隊伍和完整的核試驗技術體系。1964年至1966年,他參與組織領導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空投航彈、首次導彈與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任務。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實現了我國原子彈研制的飛躍發展,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掌握核技術的國家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3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