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口腔預防醫學(附光碟供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第6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由胡德渝主編,本書聘請了我國口腔預防醫學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14人參加撰寫,在第5版教材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在口腔預防醫學發展的理論經驗與技術成果。新增加了第三章循證口腔醫學及其應用;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預防;第十三章口腔衛生服務和口腔衛生政策。重點改寫了第十二章社區口腔衛生服務,同時在各章中增加了最新的研究內容,使其與本學科的國際發展同步。
名人/編輯推薦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口腔預防醫學(供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第6版)》是為了適應口腔衛生保健事業發展的需要,亟需轉變醫學模式,強調預防的重要性,促進預防而不是昂貴治療,促進將口腔醫學的重點從治療轉向預防。強調醫學處理及幹預,強調從單純的疾病治療走向“以人為本”全面口腔預防保健。強調將口腔醫學服務進一步從單純的醫院內診療擴大到口腔預防、口腔健康咨詢和院外社區口腔保健服務。將口腔醫學服務發展為一種社區的公共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口腔預防醫學的基本概念
一、口腔預防醫學的概念
二、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對象
三、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內容
四、三級預防的原則
第二節 口腔預防醫學的發展簡史
一、原始啟蒙時代
二、科學基礎形成時代
三、口腔預防醫學誕生與發展時代
四、未來展望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學
第一節 口腔流行病學的概念、作用及其發展
一、口腔流行病學的概念
二、口腔流行病學的作用
三、口腔流行病學的發展
第二節 口腔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流行病學
二、分析性流行病學
三、實驗流行病學
第三節 齲病流行病學
一、齲病常用指數
二、流行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牙周病流行病學
一、牙周健康指數
二、流行特徵及其有關因素
第五節 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概況
一、氟牙癥
二、牙本質敏感
三、口腔癌
四、口腔黏膜疾病
五、牙頜異常
六、唇齶裂
第六節 口腔健康狀況調查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項目
三、調查表格設計
四、指數和標準
五、調查方法
六、樣本含量
七、誤差及預防方法
八、數據的整理和統計
第七節 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及問卷設計
一、問卷調查的目的
二、問卷結構
三、問卷設計
四、調查方式
五、質量控制
第八節 臨床試驗方法
一、臨床試驗的定義和用途
二、臨床試驗的基本分類
三、臨床試驗的設計
四、臨床試驗結果的評價
第三章 循證口腔醫學及其應用
第一節 循證口腔醫學概述
一、概念
二、起源與發展
三、主要特徵
四、實踐方法
第二節 循證口腔醫學的證據
一、證據等級
二、查找證據
第三節 系統評價方法
一、系統評價與敘述性綜述的區別
二、系統評價的基本步驟
三、系統評價示例
第四節 循證口腔醫學在口腔預防醫學中的應用
第四章 齲病的預防
第一節 齲病的危險因素
一、細菌因素
二、宿主因素
三、食物因素
第二節 齲病的預測與早期診斷
一、齲病預測
二、齲病的早期診斷
第三節 齲病的預防方法
一、齲病的三級預防
二、齲病的預防方法
第一節 概述
一、氟在自然界的分佈與人體氟來源
二、人體氟代謝
三、氟化物的防齲機制
四、氟化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五、氟化物的毒性作用
六、氟牙癥
第二節 氟化物防齲的全身應用
一、飲水氟化
二、食鹽氟化
三、牛奶氟化
四、氟片、氟滴劑
第三節 氟化物的局部應用
一、含氟牙膏
二、含氟漱口液
三、含氟塗料
四、含氟凝膠與含氟泡沫
第六章 臨床口腔預防技術
第一節 窩溝封閉
一、兒童窩溝解剖及患齲情況
二、牙合面齲預防方法的發展
三、窩溝封閉的臨床應用
四、窩溝封閉的臨床效果
五、窩溝封閉的研究進展
六、影響窩溝封閉普及的因素
第二節 預防性樹脂充填
一、預防性樹脂充填的適應證
二、預防性樹脂充填的分類
三、操作步驟
第三節 非創傷性修復治療
一、由來、發展及臨床效果
二、ART的適應證及操作方法
三、對ART的評價及發展方向
第一節 牙周病的始動因素
第二節 牙周病的危險因素
一、局部危險因素
二、全身危險因素
三、行為危險因素
四、人口社會背景危險因素
第三節 牙周病的分級預防
第四節 控制菌斑
一、顯示菌斑
二、菌斑控制的臨床評估
三、機械性措施
四、化學方法
第五節 控制局部相關危險因素
一、改善食物嵌塞
二、調牙合
三、破除不良習慣
四、預防、矯治錯牙合畸形
五、製作良好的修復體
第六節 提高宿主抵抗力
第七節 牙周病與口臭
一、口臭的原因及分類
二、口臭產生的機制及影響因素
三、口臭的檢測
四、口臭與牙周病的關系
五、口臭的防治
……
第八章 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第九章 其他口腔疾病的預防
第十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第十一章 口腔健康促進
第十二章 社區口腔衛生服務
第十三章 口腔衛生服務和口腔衛生政策
第十四章 口腔醫療保健中的感染與控制
第十五章 口腔預防醫學實習教程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第一節 口腔預防醫學的基本概念
一、口腔預防醫學的概念
二、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對象
三、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內容
四、三級預防的原則
第二節 口腔預防醫學的發展簡史
一、原始啟蒙時代
二、科學基礎形成時代
三、口腔預防醫學誕生與發展時代
四、未來展望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學
第一節 口腔流行病學的概念、作用及其發展
一、口腔流行病學的概念
二、口腔流行病學的作用
三、口腔流行病學的發展
第二節 口腔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流行病學
二、分析性流行病學
三、實驗流行病學
第三節 齲病流行病學
一、齲病常用指數
二、流行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牙周病流行病學
一、牙周健康指數
二、流行特徵及其有關因素
第五節 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概況
一、氟牙癥
二、牙本質敏感
三、口腔癌
四、口腔黏膜疾病
五、牙頜異常
六、唇齶裂
第六節 口腔健康狀況調查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項目
三、調查表格設計
四、指數和標準
五、調查方法
六、樣本含量
七、誤差及預防方法
八、數據的整理和統計
第七節 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及問卷設計
一、問卷調查的目的
二、問卷結構
三、問卷設計
四、調查方式
五、質量控制
第八節 臨床試驗方法
一、臨床試驗的定義和用途
二、臨床試驗的基本分類
三、臨床試驗的設計
四、臨床試驗結果的評價
第三章 循證口腔醫學及其應用
第一節 循證口腔醫學概述
一、概念
二、起源與發展
三、主要特徵
四、實踐方法
第二節 循證口腔醫學的證據
一、證據等級
二、查找證據
第三節 系統評價方法
一、系統評價與敘述性綜述的區別
二、系統評價的基本步驟
三、系統評價示例
第四節 循證口腔醫學在口腔預防醫學中的應用
第四章 齲病的預防
第一節 齲病的危險因素
一、細菌因素
二、宿主因素
三、食物因素
第二節 齲病的預測與早期診斷
一、齲病預測
二、齲病的早期診斷
第三節 齲病的預防方法
一、齲病的三級預防
二、齲病的預防方法
第一節 概述
一、氟在自然界的分佈與人體氟來源
二、人體氟代謝
三、氟化物的防齲機制
四、氟化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五、氟化物的毒性作用
六、氟牙癥
第二節 氟化物防齲的全身應用
一、飲水氟化
二、食鹽氟化
三、牛奶氟化
四、氟片、氟滴劑
第三節 氟化物的局部應用
一、含氟牙膏
二、含氟漱口液
三、含氟塗料
四、含氟凝膠與含氟泡沫
第六章 臨床口腔預防技術
第一節 窩溝封閉
一、兒童窩溝解剖及患齲情況
二、牙合面齲預防方法的發展
三、窩溝封閉的臨床應用
四、窩溝封閉的臨床效果
五、窩溝封閉的研究進展
六、影響窩溝封閉普及的因素
第二節 預防性樹脂充填
一、預防性樹脂充填的適應證
二、預防性樹脂充填的分類
三、操作步驟
第三節 非創傷性修復治療
一、由來、發展及臨床效果
二、ART的適應證及操作方法
三、對ART的評價及發展方向
第一節 牙周病的始動因素
第二節 牙周病的危險因素
一、局部危險因素
二、全身危險因素
三、行為危險因素
四、人口社會背景危險因素
第三節 牙周病的分級預防
第四節 控制菌斑
一、顯示菌斑
二、菌斑控制的臨床評估
三、機械性措施
四、化學方法
第五節 控制局部相關危險因素
一、改善食物嵌塞
二、調牙合
三、破除不良習慣
四、預防、矯治錯牙合畸形
五、製作良好的修復體
第六節 提高宿主抵抗力
第七節 牙周病與口臭
一、口臭的原因及分類
二、口臭產生的機制及影響因素
三、口臭的檢測
四、口臭與牙周病的關系
五、口臭的防治
……
第八章 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第九章 其他口腔疾病的預防
第十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第十一章 口腔健康促進
第十二章 社區口腔衛生服務
第十三章 口腔衛生服務和口腔衛生政策
第十四章 口腔醫療保健中的感染與控制
第十五章 口腔預防醫學實習教程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書摘/試閱
4.牙簽剔牙我國使用牙簽的歷史很久遠。三國東吳時代,在高榮墓中發現一根金制牙簽。元代趙孟頫在《老態》一詩中敘述“食肉先尋剔牙簽”。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牙杖,剔牙甚妙”。《清代北京竹枝詞》提到柳木牙簽。清代牙簽的種類很多,如銀制掛式牙簽等。古代貴族多用金、銀、象牙或動物骨製作牙簽,而平民百姓則用竹或木製作牙簽。古人多用牙簽剔除牙間隙的嵌塞的食物。
5.揩齒西元前400年《黃帝內經》中記載:“齒長而垢”。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記載:“每旦以一撚鹽內口中,以暖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口齒即牢密”。王燾在《外臺秘要》中已有柳枝制刷的記載。“揩齒”做法一種是用手指,另一種是嚼木為刷(chewingstick)。將菩提樹或楊柳枝用牙咬成絮狀,揩刷牙面,最早的記錄是敦煌壁畫中的一幅詔景福年間用柳枝製成的牙刷的畫。
6.植毛牙刷早在西元916-1125年的遼代就出現了骨柄植毛牙刷。宋代日本名僧道元禪師在《正法眼藏》中記載“僧侶們除漱口之外,尚用剪成寸餘之馬尾,植於牛角製成的器物上,用以刷洗牙”。說明植毛牙刷的歷史悠久。歐洲人使用植毛牙刷刷牙至少比中國晚500多年,國外到17世紀才有植毛牙刷。
7.牙膏 在南北朝的南梁時代(西元502-557年),劉峻的《類苑》中記載“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要燒煆,研熬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可見,我國在南梁時代就有了中藥牙膏雛形,是世界上最早的藥物牙膏。
8.食糖損齒說唐初孟洗《食療本草》中記載“多食沙糖有損牙齒”,說明那時人們就已知道食糖過多對牙齒有害。
在國外,伊斯蘭世界把基本口腔衛生行為與伊斯蘭教相結合。古蘭經要求除了清潔身體與思想之外,還要求在祈禱前進行清洗儀式,包括漱口。伊斯蘭世界的穆罕默德還介紹了一種稱為Siwak(或misswak)的原始牙刷用於清潔牙齒。用一種薩爾瓦多桃樹枝製成,其木質含二碳酸鈉、鞣酸及其他收斂劑,對牙齦有益,稱為中東“天然牙刷”。
西元500年左右,古印度醫學家Charaka與Sushruta以及西元650年的外科學家Vagbhata都特別關注口腔清潔,提出去除牙石的概念,並說明“一個人早晨起床應刷牙”,他們用新鮮樹枝製作成牙刷。直到16世紀,牙刷還不普及,人們用布纏繞在手指上清潔牙齒。1570年英國女王Elizabeth收到一件裝有6根金牙簽和“擦牙布”的禮物。英國牧師醫生Boorde出版了一本最早的英國醫學書,認為“牙是有感覺的骨,因此牙痛非常痛苦”,同時指出牙痛與食糖有關。
總之,在口腔疾病預防的啟蒙階段,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已經開始發明並應用了多種原始的口腔衛生保健用品和口腔衛生方法,但由於當時科學發展水準的限制,還不能確切地知道這些口腔保健方法的效果和防病的機制。
(一)口腔中細菌的發現
17世紀荷蘭學者列文虎克(AnthonyVanLeewenhoch)發明瞭顯微鏡,並從兒童口腔內取出的牙垢上首次發現了細菌。直至1880-1896年米勒(WilloughbyD.Miller)進行了口腔細菌學研究,證明細菌作用於糖產酸使釉質脫礦而引起齲,在《人類口腔微生物學》一書中提出了齲病病因的化學細菌學說。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