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稿是耿立近年來的歷史散文集結,作者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遺忘的歷史細節,以兼具沉實凝重,詩意盎然的獨特風格,重寫歷史上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呈現國破家亡之際人性的高尚與卑瑣。
作者簡介
耿立,原名:石耿立,1965年生,山東鄄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菏澤市拔尖人才,菏澤市青年作家協會會長,菏澤市散文學會副會長,1986年畢業于菏澤師專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93年至1994年進修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98年自學考試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菏澤學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出版過詩集、散文集和學術著作,尤鍾愛於散文創作,散文作品多次入選國內權威的排行榜和各種權威的文學選本,是國內較有影響的青年散文家。·
名人/編輯推薦
《緬想的靈地》是耿立近年來的歷史散文集結,作者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遺忘的歷史細節,以兼具沉實凝重,詩意盎然的獨特風格,重寫歷史上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呈現國破家亡之際人性的高尚與卑瑣。
楊靖宇、秋瑾、趙登禹、林覺民、張自忠、胡蘭成、馬寅初等近二十位歷史人物,他們的身世、他們的際遇、他們的沉浮、他們的人格和氣節,仿佛一篇篇知人論世的墓志銘,一幅幅鮮活立體的歷史畫卷。
楊靖宇、秋瑾、趙登禹、林覺民、張自忠、胡蘭成、馬寅初等近二十位歷史人物,他們的身世、他們的際遇、他們的沉浮、他們的人格和氣節,仿佛一篇篇知人論世的墓志銘,一幅幅鮮活立體的歷史畫卷。
序
散文的命線
誰的文字能讓我展讀之后,發豎如立,悸動感懷?時或哭泣時或悲慨,那文字就入了靈魂,在血液里涌沸,在骨節處澎湃,除了司馬遷氏,再無第二人選。
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或者體驗的世界,這是一片散文精神飽滿的世界,你很難用某些詞語概括這樣的世界,能說出的都顯出格局的小,都好像玷辱了他和他的世界;這是一個蔓生的世界,如野草,是未被芟夷的世界,那散文在他那個時代也是野生的,無拘無束,天真爛漫,令后人神往,使后人提升,心儀者就心摹手追,但總難達萬一,徒呼嗚嗚。
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他以筆做刀,這刀鋒銳無比,刀刃突進到竹子,石板,無論堅硬的木質鐵質,還是柔韌的以草和蠶絲為本的紙,都能留下刻痕,最后抵達內心。這筆觸沒有輕浮,唾液,蝴蝶,調情,擠眉弄眼屬于別一世界。這里則是悲劇的世界,是綻開于這土地上最嗚咽的無調式的悲歌:暮年的馮唐,終生不得志而抱恨終老;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的李廣,向死而生拔刀自刎;窩囊于婦人之手閹人之手的淮陰侯和李斯;不是躲貓貓,獄中猝死之周亞夫;我的地理上的鄉親,距我直線距離不足15里,而今還有破敗戚姬寺遺存,被斫斷手足,灌啞喉嚨,置之廁中,名為“人彘”的戚夫人。
這樣的人性的“黑”,使我一次次懷疑人的進化是否真的存在,但那也是一個有著高潔,有著重然諾的黃金品質的文字集合的地帶,我一直覺得司馬遷的文字,是散文的模范,在這里有歷史巨輪下的泣血,有死亡來臨時的尊嚴,這形形色色地方人如紅樓人物,萬艷同悲,千紅一哭,讀《史記》你知道了劉鶚說得對:《史記》是一部哭泣的書,為人的命運,為自己的命運。
真正的散文家,是不以所謂的意識形態和定見所束縛,也不為所謂的藝術所羈絆,他認同的是人世的苦弱,真正的散文詮釋的是人類的苦難,是苦難的承擔者,他不屑于夜鶯的歡歌和拍馬的節奏。
絕唱。有詞無韻?離騷!司馬遷的文字是歷史上最絢麗、最悲抑、最體現人的價值被毀滅的超拔高格的散文,我一直以為,好的散文必定有史家的情懷,高的境界的散文必定是與歷史共生的文字,因為只有歷史本身才是散文。
歷史的行進中,有的地段可以是斷片,可以是桃花鮮美芳草夕陽,那是詩的,可以擊節留戀;有的地段是劇本,熱鬧如勾欄,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他人做嫁衣裳,生旦凈末丑,神仙老虎狗,白臉的,水袖的,高靴的,扭捏的,各色人物,明君賢相、酷吏、刺客、風塵女子、塞外流民,這是青史的舞臺,卻與世間同把淚,共一輪秦時明月。
我一次次追問散文的境界從何處來?在我一次次到殷墟的時候,涉漢水到神農架,在塞外豐草馬肥高歌的時候,我知道我在模擬著他,蘇轍說: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在圓明園殘垣斷壁的參照里,把石頭拍熱把手掌拍腫痛,那也難消心中的壘塊;在易水邊,臨風懷想,看如今詭計橫行精神污染,慷慨悲歌的靈魂早已湮滅了嗎?在一個夜里,我在床上找了一張紙,扭開臺燈,用筆畫下他行走的路線,就像我按照魯迅的書單買書一樣,我想在他走過的路線再走一過:從長安出,過楚漢相爭之故鄉,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司馬遷當年有著書生意氣和大漢朝的雄奇。至京師,是洛陽是開封是金陵,仰觀天子陵墓的蕭索,與屠狗人游與沽酒者游與引車賣漿者游,見孔子去,到了魯壁,想秦火未絕我民族的血脈,還能聽夫子杏壇其議論之縱橫,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嗎?
我知道這是散文的路徑,我看著自己白紙上的鋼筆的線和點,哪里是司馬遷的客棧,哪里是他的油燈,還有季節的霜雪,看到紙上的傷兵,看到紙上的流民,看到了紙上的華蓋,這是對司馬遷的漫游的路徑進行一次整理,也是對他的人生的進程進行一次排列,是我對散文的頂禮。我把司馬遷的那些年齡和地點觸摸:
那是二十歲。
司馬遷游江淮,到會稽,渡沅江、湘江,向北過汶水、泗水,于魯地觀禮,向南過薛、彭城,尋訪楚漢相爭遺跡,過大梁,歸長安。
那是二十四歲。
司馬遷從武帝巡視至雍,祭祀五帝。獲白麟。
那是二十八歲。
漢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陜西淳化縣境內),司馬遷以郎中身份從。
那是三十三歲。
司馬遷隨漢武帝祭祀五帝到雍,到河東。
那是三十四歲。
冬十月,司馬遷以侍中身份侍從漢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風、平涼、崆峒。
那是三十五歲。
司馬遷受命為郎中將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達邛、笮、昆明,安撫西南少數民族,設置五郡。
那是三十六歲。
司馬遷以郎中身份侍從漢武帝至泰山,又至海邊,自碣石至遼西。又經北邊、九原,再回到甘泉。
那是三十七歲。
春,司馬遷隨漢武帝到緱氏,又到東萊。四月,黃河決口,司馬遷從武帝至濮陽瓠子決口處,與群臣從官負薪塞黃河決口。
那是三十九歲。
冬十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經回中道,出蕭關,經涿鹿,從代地而還,經河東回長安。
那是四十歲。
冬,司馬遷隨武帝至南郡盛唐(廬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潯陽過長江,登廬山,北至瑯玡,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那是四十一歲。
冬,司馬遷隨漢武帝行至回中。三月,經夏陽至河東,祭于后土祠。
那是四十七歲。
三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河東,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戰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替李陵講話,被入獄,判死刑。
那是四十八歲。
李陵被滅族。
司馬遷忍辱茍活,自請宮刑。
我的紙上的線條在這里戛然而止,把淚水灑在這個年齡段上,四十八歲的司馬遷,正值盛年的司馬遷,面臨生命斷裂的司馬遷。
在夜間的這次排列是一個人自長安而下的路徑,也是最契合的散文的氣質、散文的魂魄、散文的骨架的詮釋。若說司馬遷的文字與風致,氣度和敘事,無論情節,無論人物聲口,你在司馬遷飛腳下就能得到最理想的答案,歷史和大地一樣有耕有收有儲有藏,歷史和節氣一樣有雷暴艷陽有微雨燕雙飛,有關山陣陣蒼,這些都在司馬遷的足下,所謂的天道人心,所謂的因果福報,歷史是最好的答案。
但我知道,只有那些路徑的漫游還不夠,當我歷經坎坷的時候,曾有過頹唐,有過浮躁,這時我又觸摸司馬遷的四十八歲,在紙上觸摸,我知道散文的上游是《史記》,而《史記》何嘗不是司馬遷對命運下的戰表和心靈史呢?當風暴到來的時候,一個男人必須挺劍而斗,為被侮辱的文字和靈魂,為眼珠一樣的榮譽為人格。
大家知道,在《史記》寫作的行進中,有一個事件測試了司馬遷人格的含金量,是這事件最終鑄就了他筆下雷霆的悲劇力量,我說的是司馬遷為援救李陵,為被損傷的弱者辯護,不惜冒犯武帝,最后下獄死刑。生還是死,有時死是易的,活著卻難,司馬遷選擇了茍活,為此不惜接受男人最為恥辱的宮刑。司馬遷接受了苦難,苦難成了他養浩然之氣的砥石,在這石上,擦出了他生命耀眼的火花。
在我的世界里,一直認為散文是最世間的文字,是陪伴人日常的文字,種種人間的苦難,散文是以抱慰之姿存在的,而散文的中心是人,司馬遷的文字是人的文字,在他的歷史念頭里:沒有人,何談歷史?歷史的意義恰是人的意義,命運的起承轉合,月朗星稀,黑云密布,人掙扎在其中。在大學里,我最喜歡背誦《報任安書》,知道一個人成就的來臨,不是無緣無故的,忍辱之人才能成就大的造化,在司馬遷寫的《伍子胥傳》后,他議論道:“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在我看到里爾克《豹》的時候,我是錐心痛哭的,把淚灑落在紙,從此不再到動物園看那些在鐵柵中搖尾乞憐的猛獸們,是那些鐵柵不把這些猛獸當做猛獸,是鞭子,是鐵夾是火鉗,是這些無所逃的天地間的大網啊,這何嘗不是一種象征?對司馬遷來說,漢武帝和他背后的專制何嘗把人當做人?
我們看受了腐刑的司馬遷的遭際,在《報任安書》中,誰讀了無不感到寒骨徹膚,歷史的冷,使讀史者倒抽寒氣,司馬遷真的倒下了嗎?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司馬遷常常是魂不守舍,那強烈的無法擺脫的恥辱感環伺著他,磨折著他。于是品位高的人必然是敏感的肢體,一點顏色這屈辱感就越強大。
然而司馬遷不能死,有屈辱就要報償,這手段不是匕首,也非鐵,是他的文字,是傳之名山的事業。
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這是一種文化的復仇,向“侮辱人,不把人當人”的獨夫秦皇漢武,向一切的下作和丑陋復仇,向那些告密者,向那些陰謀和陽謀。作為散文的《史記》,使我們知道了恥辱發酵的強大與自尊,從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史記》是恥辱是痛苦,《史記》也成了尊嚴與崇高的象征。《史記》是散文的極致,是我們歷史和民族的榮光,她是散文文體的,也是小說詩歌的榮光。
《史記》的記述,也許會刺痛某些人的高雅的審美,但我們現在的散文更應接通的是《史記》的傳統,在一片沉迷的風花雪月昏睡的靡靡之音中,中國更需要這種黃鐘大呂。也許對于《史記》來說,今天一切的轉述都有著各人的精神的印記,人言人殊,但那對于被侮辱者的血性的贊美,是應該被繼承下來,向丑陋復仇,詛咒丑惡,用自己的良知為一些高貴的被遺忘的人與事做書記,為稀薄的公義招魂,為散文的美添加一絲哪怕小到可以忽略的回應。
司馬遷最后的所終,沒有人知道,但他的散文,他的筆法和心法,有著體溫的那些文字留下了。我知道,生命有時很脆弱,如柔細的蘆葦,一陣風可以摧折她,但一個生命的價值卻可以超越自身的柔細,你可以把她粉碎踐踏,但她依然可以發出生命的光輝。
也許有句話最能說出令施暴者泄氣的真理:毀棄擊打司馬遷的力量就是他的力量,我相信司馬遷的《史記》是復仇的文字,是回擊毀棄擊打他的那些力量。
我又一次拿起我畫的司馬遷的漫游的路線,在紙的上端,我寫下:這是散文的命線。
誰的文字能讓我展讀之后,發豎如立,悸動感懷?時或哭泣時或悲慨,那文字就入了靈魂,在血液里涌沸,在骨節處澎湃,除了司馬遷氏,再無第二人選。
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或者體驗的世界,這是一片散文精神飽滿的世界,你很難用某些詞語概括這樣的世界,能說出的都顯出格局的小,都好像玷辱了他和他的世界;這是一個蔓生的世界,如野草,是未被芟夷的世界,那散文在他那個時代也是野生的,無拘無束,天真爛漫,令后人神往,使后人提升,心儀者就心摹手追,但總難達萬一,徒呼嗚嗚。
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他以筆做刀,這刀鋒銳無比,刀刃突進到竹子,石板,無論堅硬的木質鐵質,還是柔韌的以草和蠶絲為本的紙,都能留下刻痕,最后抵達內心。這筆觸沒有輕浮,唾液,蝴蝶,調情,擠眉弄眼屬于別一世界。這里則是悲劇的世界,是綻開于這土地上最嗚咽的無調式的悲歌:暮年的馮唐,終生不得志而抱恨終老;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的李廣,向死而生拔刀自刎;窩囊于婦人之手閹人之手的淮陰侯和李斯;不是躲貓貓,獄中猝死之周亞夫;我的地理上的鄉親,距我直線距離不足15里,而今還有破敗戚姬寺遺存,被斫斷手足,灌啞喉嚨,置之廁中,名為“人彘”的戚夫人。
這樣的人性的“黑”,使我一次次懷疑人的進化是否真的存在,但那也是一個有著高潔,有著重然諾的黃金品質的文字集合的地帶,我一直覺得司馬遷的文字,是散文的模范,在這里有歷史巨輪下的泣血,有死亡來臨時的尊嚴,這形形色色地方人如紅樓人物,萬艷同悲,千紅一哭,讀《史記》你知道了劉鶚說得對:《史記》是一部哭泣的書,為人的命運,為自己的命運。
真正的散文家,是不以所謂的意識形態和定見所束縛,也不為所謂的藝術所羈絆,他認同的是人世的苦弱,真正的散文詮釋的是人類的苦難,是苦難的承擔者,他不屑于夜鶯的歡歌和拍馬的節奏。
絕唱。有詞無韻?離騷!司馬遷的文字是歷史上最絢麗、最悲抑、最體現人的價值被毀滅的超拔高格的散文,我一直以為,好的散文必定有史家的情懷,高的境界的散文必定是與歷史共生的文字,因為只有歷史本身才是散文。
歷史的行進中,有的地段可以是斷片,可以是桃花鮮美芳草夕陽,那是詩的,可以擊節留戀;有的地段是劇本,熱鬧如勾欄,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他人做嫁衣裳,生旦凈末丑,神仙老虎狗,白臉的,水袖的,高靴的,扭捏的,各色人物,明君賢相、酷吏、刺客、風塵女子、塞外流民,這是青史的舞臺,卻與世間同把淚,共一輪秦時明月。
我一次次追問散文的境界從何處來?在我一次次到殷墟的時候,涉漢水到神農架,在塞外豐草馬肥高歌的時候,我知道我在模擬著他,蘇轍說: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在圓明園殘垣斷壁的參照里,把石頭拍熱把手掌拍腫痛,那也難消心中的壘塊;在易水邊,臨風懷想,看如今詭計橫行精神污染,慷慨悲歌的靈魂早已湮滅了嗎?在一個夜里,我在床上找了一張紙,扭開臺燈,用筆畫下他行走的路線,就像我按照魯迅的書單買書一樣,我想在他走過的路線再走一過:從長安出,過楚漢相爭之故鄉,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司馬遷當年有著書生意氣和大漢朝的雄奇。至京師,是洛陽是開封是金陵,仰觀天子陵墓的蕭索,與屠狗人游與沽酒者游與引車賣漿者游,見孔子去,到了魯壁,想秦火未絕我民族的血脈,還能聽夫子杏壇其議論之縱橫,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嗎?
我知道這是散文的路徑,我看著自己白紙上的鋼筆的線和點,哪里是司馬遷的客棧,哪里是他的油燈,還有季節的霜雪,看到紙上的傷兵,看到紙上的流民,看到了紙上的華蓋,這是對司馬遷的漫游的路徑進行一次整理,也是對他的人生的進程進行一次排列,是我對散文的頂禮。我把司馬遷的那些年齡和地點觸摸:
那是二十歲。
司馬遷游江淮,到會稽,渡沅江、湘江,向北過汶水、泗水,于魯地觀禮,向南過薛、彭城,尋訪楚漢相爭遺跡,過大梁,歸長安。
那是二十四歲。
司馬遷從武帝巡視至雍,祭祀五帝。獲白麟。
那是二十八歲。
漢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陜西淳化縣境內),司馬遷以郎中身份從。
那是三十三歲。
司馬遷隨漢武帝祭祀五帝到雍,到河東。
那是三十四歲。
冬十月,司馬遷以侍中身份侍從漢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風、平涼、崆峒。
那是三十五歲。
司馬遷受命為郎中將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達邛、笮、昆明,安撫西南少數民族,設置五郡。
那是三十六歲。
司馬遷以郎中身份侍從漢武帝至泰山,又至海邊,自碣石至遼西。又經北邊、九原,再回到甘泉。
那是三十七歲。
春,司馬遷隨漢武帝到緱氏,又到東萊。四月,黃河決口,司馬遷從武帝至濮陽瓠子決口處,與群臣從官負薪塞黃河決口。
那是三十九歲。
冬十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經回中道,出蕭關,經涿鹿,從代地而還,經河東回長安。
那是四十歲。
冬,司馬遷隨武帝至南郡盛唐(廬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潯陽過長江,登廬山,北至瑯玡,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那是四十一歲。
冬,司馬遷隨漢武帝行至回中。三月,經夏陽至河東,祭于后土祠。
那是四十七歲。
三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河東,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戰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替李陵講話,被入獄,判死刑。
那是四十八歲。
李陵被滅族。
司馬遷忍辱茍活,自請宮刑。
我的紙上的線條在這里戛然而止,把淚水灑在這個年齡段上,四十八歲的司馬遷,正值盛年的司馬遷,面臨生命斷裂的司馬遷。
在夜間的這次排列是一個人自長安而下的路徑,也是最契合的散文的氣質、散文的魂魄、散文的骨架的詮釋。若說司馬遷的文字與風致,氣度和敘事,無論情節,無論人物聲口,你在司馬遷飛腳下就能得到最理想的答案,歷史和大地一樣有耕有收有儲有藏,歷史和節氣一樣有雷暴艷陽有微雨燕雙飛,有關山陣陣蒼,這些都在司馬遷的足下,所謂的天道人心,所謂的因果福報,歷史是最好的答案。
但我知道,只有那些路徑的漫游還不夠,當我歷經坎坷的時候,曾有過頹唐,有過浮躁,這時我又觸摸司馬遷的四十八歲,在紙上觸摸,我知道散文的上游是《史記》,而《史記》何嘗不是司馬遷對命運下的戰表和心靈史呢?當風暴到來的時候,一個男人必須挺劍而斗,為被侮辱的文字和靈魂,為眼珠一樣的榮譽為人格。
大家知道,在《史記》寫作的行進中,有一個事件測試了司馬遷人格的含金量,是這事件最終鑄就了他筆下雷霆的悲劇力量,我說的是司馬遷為援救李陵,為被損傷的弱者辯護,不惜冒犯武帝,最后下獄死刑。生還是死,有時死是易的,活著卻難,司馬遷選擇了茍活,為此不惜接受男人最為恥辱的宮刑。司馬遷接受了苦難,苦難成了他養浩然之氣的砥石,在這石上,擦出了他生命耀眼的火花。
在我的世界里,一直認為散文是最世間的文字,是陪伴人日常的文字,種種人間的苦難,散文是以抱慰之姿存在的,而散文的中心是人,司馬遷的文字是人的文字,在他的歷史念頭里:沒有人,何談歷史?歷史的意義恰是人的意義,命運的起承轉合,月朗星稀,黑云密布,人掙扎在其中。在大學里,我最喜歡背誦《報任安書》,知道一個人成就的來臨,不是無緣無故的,忍辱之人才能成就大的造化,在司馬遷寫的《伍子胥傳》后,他議論道:“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在我看到里爾克《豹》的時候,我是錐心痛哭的,把淚灑落在紙,從此不再到動物園看那些在鐵柵中搖尾乞憐的猛獸們,是那些鐵柵不把這些猛獸當做猛獸,是鞭子,是鐵夾是火鉗,是這些無所逃的天地間的大網啊,這何嘗不是一種象征?對司馬遷來說,漢武帝和他背后的專制何嘗把人當做人?
我們看受了腐刑的司馬遷的遭際,在《報任安書》中,誰讀了無不感到寒骨徹膚,歷史的冷,使讀史者倒抽寒氣,司馬遷真的倒下了嗎?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司馬遷常常是魂不守舍,那強烈的無法擺脫的恥辱感環伺著他,磨折著他。于是品位高的人必然是敏感的肢體,一點顏色這屈辱感就越強大。
然而司馬遷不能死,有屈辱就要報償,這手段不是匕首,也非鐵,是他的文字,是傳之名山的事業。
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這是一種文化的復仇,向“侮辱人,不把人當人”的獨夫秦皇漢武,向一切的下作和丑陋復仇,向那些告密者,向那些陰謀和陽謀。作為散文的《史記》,使我們知道了恥辱發酵的強大與自尊,從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史記》是恥辱是痛苦,《史記》也成了尊嚴與崇高的象征。《史記》是散文的極致,是我們歷史和民族的榮光,她是散文文體的,也是小說詩歌的榮光。
《史記》的記述,也許會刺痛某些人的高雅的審美,但我們現在的散文更應接通的是《史記》的傳統,在一片沉迷的風花雪月昏睡的靡靡之音中,中國更需要這種黃鐘大呂。也許對于《史記》來說,今天一切的轉述都有著各人的精神的印記,人言人殊,但那對于被侮辱者的血性的贊美,是應該被繼承下來,向丑陋復仇,詛咒丑惡,用自己的良知為一些高貴的被遺忘的人與事做書記,為稀薄的公義招魂,為散文的美添加一絲哪怕小到可以忽略的回應。
司馬遷最后的所終,沒有人知道,但他的散文,他的筆法和心法,有著體溫的那些文字留下了。我知道,生命有時很脆弱,如柔細的蘆葦,一陣風可以摧折她,但一個生命的價值卻可以超越自身的柔細,你可以把她粉碎踐踏,但她依然可以發出生命的光輝。
也許有句話最能說出令施暴者泄氣的真理:毀棄擊打司馬遷的力量就是他的力量,我相信司馬遷的《史記》是復仇的文字,是回擊毀棄擊打他的那些力量。
我又一次拿起我畫的司馬遷的漫游的路線,在紙的上端,我寫下:這是散文的命線。
目次
序言:散文的命線緬想的靈地耀與辱辛亥年的長調趙登禹將軍的菊與刀不忍逼視的細節悲哉,上將軍作的境界帝殤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繞不過的肉身書生意氣永遠站在雞蛋一邊硬骨斯人也斯疾誰的故鄉不沉淪?為了免於自殺的寫作——史鐵生:命運即與苦難周旋·
書摘/試閱
在2011年的第一天,人生第一次路過杭州,中間有四個鐘點的停頓,什么都沒看過,什么都是第一次,從岳廟出來的沉重,暗合了靈隱的香煙,然后坐上紹興一小伙的出租車,要看西湖,誰知他把我們擲到一片有水的地方,其實這里在辦絲綢展,并不是真正的西湖j我和朋友自嘲,阿Q的后代一闊臉就變,在城里早已褪凈了鄉間可愛的淳樸。
沒有購物的興趣,匆匆出來,許久沒有等到出租的車輛,這時真的感到了上當,既想去西湖,又要趕火車。總算熬到一輛從郊區到城里的公交,如掏火似的急匆匆趕赴西湖。
下午的陽光很好,沒有游覽圖,只是在西湖邊游蕩,就忽然撞見了蘇小小的墓,就忽然撞見了秋瑾的墓,蘇小小距離秋瑾只隔一座石橋,千年的蒼茫只在這對望里;這一兩年,我正尋訪辛亥的史實與人物,秋瑾是繞不過的。就在辛亥百年到來的第一天,猝不及防,我和這高貴的靈魂撞見了,是冥冥中命運之掌的撥弄,還是文字是有靈性與生命的?有人說有靈魂的文字是可傳的,況關乎秋瑾這高貴靈魂的筆墨?
我知曉,作為一女子,秋瑾運命何其周折,不只生前顛簸,毀譽無算,歿后也不得靈魂的安寧,忠骨一次次反復折騰,曾被來來回回從紹興到杭州,從杭州到紹興,然后到湖南,最后落腳西湖,曾埋葬達十次之多。我看到一幀老照片,那上面有英文的介紹:“攝于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時值被不公正地殺害的女教師秋瑾的棺柩從山陰運往杭州,經過蘇堤第六橋。當時下午一點,靈柩下葬于西泠橋左側墓地。吳芝瑛料理此事。”
從這幅留有滄桑的黑白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四位腳夫抬著靈柩,與一前一后兩位男子肅立于西泠橋上。橋堍的桑樹葉盡落,嶙峋骨立,一片肅殺冬景。
不能不感慨這冬日里溫熱的友情,我有一句話:在冬日里取暖的最好方式是友情的棉衣。在一個政權失去了合法性的時候,即使這個快要落幕的政權再如何狂妄掙扎,總有一些人拼卻身家性命去沖決鐵幕羅網,作為秋瑾知己的吳芝瑛為死后的朋友踐諾,在鐵幕和羅網的罅隙中,把秋瑾歸骨于西泠。
一諾千金,曾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晝夜喧嘩過,那是一種大義,人們把然諾,把知己看成過于生命高于性命,在人們心目中然諾常存在于須眉男子間,而吳芝瑛、徐自華這樣的巾幗女子的作為更令后人心熱敬仰。歷史上重然諾的荊軻的標桿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我更看重的卻是被司馬遷不惜筆墨濃墨重彩能在《史記》中占有一段的高漸離先生,這是位善于擊筑(古樂器)的音樂家,同時也是為朋友死后不惜毀容易貌接近秦王為朋友復仇,雖最終惜敗,卻留下一段血寫的友情、高誼于青史的偉岸的男人。
我想把秋瑾和吳芝瑛、徐自華的友情看成晚清的荊軻與高漸離,雖然時光的流逝早已模糊了《史記》里荊軻、高漸離的形象,但那種為友情護持的血氣卻不會褪色。在危難的關頭,那紅塵的世間,友情仍會給墮落的人們以警醒,如一塊蒙塵的玉,在關鍵的節點閃出她們的驚艷的光澤。
荊軻是孤獨的,就如秋瑾,荊軻在戰國時代與文人交而口不能說書,與武士交而言不能論劍。那時的生存曾把他逼得性情怪僻,賭博嗜酒,只有到市井的角落來尋找溫暖。于是荊軻就和流落市井的藝人高漸離終日唱和,相樂相泣。
圖窮匕首見,荊軻死掉了。剩下的高漸離更顯孤獨,他帶著今天我們早已看不到的樂器:筑,獨自靠近贏政始皇帝。他被始皇帝認出是荊軻黨人,就被殘忍地剜去眼球,令其階下擊筑以供朝廷逸樂。但誰知高漸離暗中在筑中灌鉛,樂器充兵器,拼掉性命再一次實施生命的轟然的攻擊。
高漸離擊筑而攢擊始皇帝的行動,早已和燕太子丹托付荊軻的事沒有了關聯。高漸離只是為友情負責,在始皇帝面前張揚的是一種義氣的高度與純度,一種對友情剖心的維護,一種不容絲毫玷污友誼的大美,所謂的權勢所謂的武力所謂的鷹犬當道,即使你烈焰萬丈,即使我玉碎,即使我碎為齏粉也在所不辭的高貴,這是一種對政權的蔑視,是以一人之力,背靠友誼的出擊,這種歷史不多見的傳承,我們在秋瑾死后,又看到了我們民族不死的精魂,好像這精魂又回來了,這種蹈厲的激情多么令人感動,所謂的民氣,所謂民族的脊椎,正是此之謂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一天《史記》記載的故事,沒有一個熟知歷史的中國人不知道,沒有一個熟知歷史的人不能口吟那支慷慨的歌。但我們知道,那天為荊軻伴奏的就是高漸離,就是那筑,《史記》里司馬遷特意地記載了高漸離以筑送別荊軻時的演奏:“至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雖然如今人們不再擊筑,筑聲也在歷史的深處飄渺難聞,但那種精魂卻在我們這片土地沉淀下來,一有合適的機緣,那友誼的筑聲又黃鐘大呂般飄蕩了。P19-20
沒有購物的興趣,匆匆出來,許久沒有等到出租的車輛,這時真的感到了上當,既想去西湖,又要趕火車。總算熬到一輛從郊區到城里的公交,如掏火似的急匆匆趕赴西湖。
下午的陽光很好,沒有游覽圖,只是在西湖邊游蕩,就忽然撞見了蘇小小的墓,就忽然撞見了秋瑾的墓,蘇小小距離秋瑾只隔一座石橋,千年的蒼茫只在這對望里;這一兩年,我正尋訪辛亥的史實與人物,秋瑾是繞不過的。就在辛亥百年到來的第一天,猝不及防,我和這高貴的靈魂撞見了,是冥冥中命運之掌的撥弄,還是文字是有靈性與生命的?有人說有靈魂的文字是可傳的,況關乎秋瑾這高貴靈魂的筆墨?
我知曉,作為一女子,秋瑾運命何其周折,不只生前顛簸,毀譽無算,歿后也不得靈魂的安寧,忠骨一次次反復折騰,曾被來來回回從紹興到杭州,從杭州到紹興,然后到湖南,最后落腳西湖,曾埋葬達十次之多。我看到一幀老照片,那上面有英文的介紹:“攝于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時值被不公正地殺害的女教師秋瑾的棺柩從山陰運往杭州,經過蘇堤第六橋。當時下午一點,靈柩下葬于西泠橋左側墓地。吳芝瑛料理此事。”
從這幅留有滄桑的黑白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四位腳夫抬著靈柩,與一前一后兩位男子肅立于西泠橋上。橋堍的桑樹葉盡落,嶙峋骨立,一片肅殺冬景。
不能不感慨這冬日里溫熱的友情,我有一句話:在冬日里取暖的最好方式是友情的棉衣。在一個政權失去了合法性的時候,即使這個快要落幕的政權再如何狂妄掙扎,總有一些人拼卻身家性命去沖決鐵幕羅網,作為秋瑾知己的吳芝瑛為死后的朋友踐諾,在鐵幕和羅網的罅隙中,把秋瑾歸骨于西泠。
一諾千金,曾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晝夜喧嘩過,那是一種大義,人們把然諾,把知己看成過于生命高于性命,在人們心目中然諾常存在于須眉男子間,而吳芝瑛、徐自華這樣的巾幗女子的作為更令后人心熱敬仰。歷史上重然諾的荊軻的標桿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我更看重的卻是被司馬遷不惜筆墨濃墨重彩能在《史記》中占有一段的高漸離先生,這是位善于擊筑(古樂器)的音樂家,同時也是為朋友死后不惜毀容易貌接近秦王為朋友復仇,雖最終惜敗,卻留下一段血寫的友情、高誼于青史的偉岸的男人。
我想把秋瑾和吳芝瑛、徐自華的友情看成晚清的荊軻與高漸離,雖然時光的流逝早已模糊了《史記》里荊軻、高漸離的形象,但那種為友情護持的血氣卻不會褪色。在危難的關頭,那紅塵的世間,友情仍會給墮落的人們以警醒,如一塊蒙塵的玉,在關鍵的節點閃出她們的驚艷的光澤。
荊軻是孤獨的,就如秋瑾,荊軻在戰國時代與文人交而口不能說書,與武士交而言不能論劍。那時的生存曾把他逼得性情怪僻,賭博嗜酒,只有到市井的角落來尋找溫暖。于是荊軻就和流落市井的藝人高漸離終日唱和,相樂相泣。
圖窮匕首見,荊軻死掉了。剩下的高漸離更顯孤獨,他帶著今天我們早已看不到的樂器:筑,獨自靠近贏政始皇帝。他被始皇帝認出是荊軻黨人,就被殘忍地剜去眼球,令其階下擊筑以供朝廷逸樂。但誰知高漸離暗中在筑中灌鉛,樂器充兵器,拼掉性命再一次實施生命的轟然的攻擊。
高漸離擊筑而攢擊始皇帝的行動,早已和燕太子丹托付荊軻的事沒有了關聯。高漸離只是為友情負責,在始皇帝面前張揚的是一種義氣的高度與純度,一種對友情剖心的維護,一種不容絲毫玷污友誼的大美,所謂的權勢所謂的武力所謂的鷹犬當道,即使你烈焰萬丈,即使我玉碎,即使我碎為齏粉也在所不辭的高貴,這是一種對政權的蔑視,是以一人之力,背靠友誼的出擊,這種歷史不多見的傳承,我們在秋瑾死后,又看到了我們民族不死的精魂,好像這精魂又回來了,這種蹈厲的激情多么令人感動,所謂的民氣,所謂民族的脊椎,正是此之謂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一天《史記》記載的故事,沒有一個熟知歷史的中國人不知道,沒有一個熟知歷史的人不能口吟那支慷慨的歌。但我們知道,那天為荊軻伴奏的就是高漸離,就是那筑,《史記》里司馬遷特意地記載了高漸離以筑送別荊軻時的演奏:“至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雖然如今人們不再擊筑,筑聲也在歷史的深處飄渺難聞,但那種精魂卻在我們這片土地沉淀下來,一有合適的機緣,那友誼的筑聲又黃鐘大呂般飄蕩了。P19-20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