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們把景仰忘記了》選取了閻真、朱自清、巴金、冰心、丁玲、蕭紅、郁達夫、老舍、茅盾、豐子愷等10余位作家對知名文學前輩的懷念文字,共計20餘篇,在這些文字中,我們再次體悟了何謂高風亮節,何謂名人大家風範。並借此表達對文學前輩的景仰之情。·
作者簡介
王金鋼,1971年生於北京。1995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曲文學系。曾任《中國電視臺戲曲》雜誌編輯部主任。後混跡於廣告圈八年,創意作品曾獲第十九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廣告片獎、第十一屆北京電視藝術春燕獎最佳廣告片獎。編劇的主要作品有:小劇場話劇《婚姻大事》(2001年湖南省話劇團演出、2003年湖南省藝術節參演獲劇目二等獎)、新編歷史京劇《絕響》等。·
名人/編輯推薦
《我們把景仰忘記了》編輯推薦:世界太鬧了,靜下心來想想,我們把什么忘記了?畢淑敏、王躍文、閻真用心填寫“一道填空題”。做一回小學生,找回那些美好的從前。
序
遙想李白當年
幾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在萬般無奈的失眠中,順手拿起一本書來翻閱,是《李白傳》,薄薄的一本。不知不覺看完,天已經亮了。我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流下了眼淚,涼涼的一星點,癢癢地停在腮邊。像李白這樣一位千古奇才,晚境竟那樣悲涼,天下之大,卻無他的容身之地,居然四處漂泊,沿門托缽,獻詩豪門以求一日之溫飽。臨終已經貧病交加,窮途末路,終于在漂泊中死去。
其實李白也有大富大貴的可能。他憑自己的詩才得到了玄宗皇帝的賞識,成為了一名御前詩人。這種身份,是多少人的夢想和理想。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不愿也不能因為富貴而扭曲自己心靈的舒展,放棄自己的傲岸個性,終于為宮廷不容,重返江湖。漂泊給他帶來了苦難,卻也使他的個性詩才有了張揚的機會,我們不能想象宮廷的李白還是個性鮮明才華橫溢的李白。
由李白想開去,我發現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文化名人,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杜甫、蘇東坡、曹雪芹等,他們的風華襟抱浩渺無涯,才情學識深不可測,卻無例外地被厄運籠罩。這是為什么?這不是偶然的,一個偶然的事件不會成為跨越千年的文化現象。他們是創造者,而創造,特別是第一流的創造,不但需要天才,更需要心靈的真誠和人格的堅挺,需要對精神價值的執著,不為功利和富貴所動的執著。但正是這種真誠、堅挺和執著,不為世俗社會所容,給他們帶來了命運的凄涼。
當然這些文化名人也是人,不能說那種富貴和功利的召喚不能在他們內心激起一絲波瀾。但他們內心的精神力度無疑又是超出常人的,這使他們在價值輕重的權衡中,將人格、將精神的價值放到首要的位置。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讀出了精神價值的重量。
這就是我寫作《滄浪之水》的最初沖動。可一旦進入構思,我又感到事情并不那么簡單,畢竟時代不同了。在今天,以精神價值相號召,振臂一呼就應者云集嗎?那種姿態會不會使人成為今天不識時務的堂吉訶德?
時代變了。市場經濟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結構,又是一套價值系統,像水銀泄地無孔不入。它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對個人物質化欲望的承認。人們進入市場,并不是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而只是為了利益,利潤最大化是市場的根本原則。功利化的價值觀以市場為依托成長起來,獲得了道德上的合法性,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市場化的力量造成了我們生活中精神價值的失重,物質化、功利化的價值觀,占據了人們的心靈空間,成為了新的理直氣壯的行動原則。的確,在這樣的生存現實中,要拒絕功利化的游戲規則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么,人們是不是只有一種選擇,讓物質化的功利化的沖動占據自己的全部生活,全部心靈空間?
我并不想以古代文化名人的名義,以精神價值的名義,否定物質化功利追求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也是否定不了的。我想說的是,在一種物質化的生活氛圍中,人們是不是同時也要珍視精神的重量,給精神價值一定的空間?屈原式的高潔、陶潛式的淡泊、蘇東坡式的曠達、曹雪芹式的從容,我們也許做不到,但他們對人格、對真誠、對精神價值的珍視,是不是也能給我們一點啟示,使我們有一種力量,去抵抗因物質和功利的需求而徹底放棄精神價值的沖動?人畢竟是人,他需要精神價值,徹底的物質化功利化,也是很恐怖的,是對人性的扼殺。當友誼變成相互利用的道具,當愛情變成情欲的遮羞布,當人格良知變成隨時可扔下的廢物,那樣的生活不也是很可怕,很不人道不合人性的嗎?
幾千年過去了,古代文化名人們不朽的靈魂仍在虛無之中盈盈飛動,給我們啟示,給我們力量。他們是為了純粹的心靈理由而堅守的人,為了精神的重量而承受命運凄涼的人。他們在蒼涼廣闊的歷史瞬間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帶著永恒的悲愴與驕傲,形成了我們民族心靈史上最有色彩的那一道風景。
古人所經歷的苦難在后人的心中總是非常淡漠,淡漠到教科書中輕輕翻過的那幾頁紙。而對當時的經歷者來說,卻是一生中日積月累寸寸血淚的承受。我們只有到他們生命的褶皺中去訪微探幽,才可以感覺到那些許沉重,才能觸摸到他們生命的鮮活與溫熱。
遙想李白當年,他作為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怎么會落到窮途末路沿門托缽的地步?
李白是一個文人,但文人并不是一種職業,一種價值的證實。一個文人,如果他不能在官階上占據一個位置,即使他才高八斗氣沖霄漢,也只是一個卑微的人物。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
在這樣的社會機制中,謀求官位是每一個文人本能的生命沖動,李白也不例外。開元十三年,二十五歲的李白出三峽順流而下,開始了求仕的生命旅程。其時“開元之治”如日中天,大唐王朝生氣勃勃,籠罩在一片金色光輝之中。大唐皇帝玄宗昭示天下求賢若渴,李白才華橫溢意氣風發。不必懷疑朝廷求賢若渴的真實性,更不必懷疑李白冠絕一世的超邁之才。可是,當李白此刻站在船頭,將滿江風景納入胸襟,將天下納入胸襟,他怎么也想不到,直到自己的生命終了,也沒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為什么會這樣?其實,李白的悲劇在出川之時已經由一種自己毫無意識的因素決定了。李白天性天真灑脫,狂放傲岸,這與官場所需的拘謹權變、順服謙卑恰恰構成了最鮮明的對抗,這也是無法調和的兩種人格的對抗。朝廷求賢是真的,但本質上是需要能干的奴才,而絕對無法容忍一種獨立鮮明的個性。于是,哪怕李白之才干古獨步,也無法避免終身潦倒的命運。率真的天性成就了李白,也貽誤了李白,事情總是這樣具有雙重意義。
出川后李白遍拜公侯之門,以求進身之階,實現“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后相攜臥白云’’的人生理想,但“十謁朱門九不開”,屢屢碰壁。開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長安,托門拜府,無功而返。進身無路,報國無門。李白心頭泣血,悲憤難平,長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天寶元年,朝廷召李白入長安。李白欣喜若狂,以為從此進身有路,報國有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入長安后受到玄宗禮遇,待詔翰林院。但李白不久就失望了。皇上欣賞他的文才,只不過是“倡優蓄之”,侍宴、侍游、侍浴、歌功頌德,點綴太平。即使在離天子這么近的地方,李白也沒有泯滅自己的個性色彩。杜甫《飲中八仙歌》活畫出他的神采:“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敢叫天子久等,敢叫高力士脫靴。傲岸灑脫依舊,狂放不羈依舊。身處江湖要堅守天性也許比較容易,當身在魏闕恩寵有加仍不失天性,仍有力量抗拒那種溫柔的扭曲,確實是真正的內心強健。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這種姿態是官場絕對不能接受的,這里需要的是謙順,機變,平庸化。于是李白的政治生涯很快走向盡頭,凄然離開長安,從此沒有返回。這是寵臣李白的不幸,又是詩人李白的大幸。久在宮廷,就像籠中金絲鳥,高貴卻失卻了振飛的力量。夕陽下李白凄迷地向長安城投去最后一瞥,心頭在哀怨,在悲泣,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走向心靈的解放,走向歷史的深處,一片輝煌的創造景象正在眼前展開。
的確,李白一生也寫過不少頌詩和賀詩,但這不是事情的本質。他也是人,他要生存,他不得不如此。重要的是他沒有因為對富貴的渴望而放棄個性,保持了心靈的真誠和天性的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在這個世界上,大官們輕歌曼舞,小吏也有一份溫飽,卻沒有天才李白的一條生路。寂寞、凄涼、卑微、貧窘,這就是一個堅守著心靈真誠的文人的命運。
幾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在萬般無奈的失眠中,順手拿起一本書來翻閱,是《李白傳》,薄薄的一本。不知不覺看完,天已經亮了。我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流下了眼淚,涼涼的一星點,癢癢地停在腮邊。像李白這樣一位千古奇才,晚境竟那樣悲涼,天下之大,卻無他的容身之地,居然四處漂泊,沿門托缽,獻詩豪門以求一日之溫飽。臨終已經貧病交加,窮途末路,終于在漂泊中死去。
其實李白也有大富大貴的可能。他憑自己的詩才得到了玄宗皇帝的賞識,成為了一名御前詩人。這種身份,是多少人的夢想和理想。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不愿也不能因為富貴而扭曲自己心靈的舒展,放棄自己的傲岸個性,終于為宮廷不容,重返江湖。漂泊給他帶來了苦難,卻也使他的個性詩才有了張揚的機會,我們不能想象宮廷的李白還是個性鮮明才華橫溢的李白。
由李白想開去,我發現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文化名人,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杜甫、蘇東坡、曹雪芹等,他們的風華襟抱浩渺無涯,才情學識深不可測,卻無例外地被厄運籠罩。這是為什么?這不是偶然的,一個偶然的事件不會成為跨越千年的文化現象。他們是創造者,而創造,特別是第一流的創造,不但需要天才,更需要心靈的真誠和人格的堅挺,需要對精神價值的執著,不為功利和富貴所動的執著。但正是這種真誠、堅挺和執著,不為世俗社會所容,給他們帶來了命運的凄涼。
當然這些文化名人也是人,不能說那種富貴和功利的召喚不能在他們內心激起一絲波瀾。但他們內心的精神力度無疑又是超出常人的,這使他們在價值輕重的權衡中,將人格、將精神的價值放到首要的位置。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讀出了精神價值的重量。
這就是我寫作《滄浪之水》的最初沖動。可一旦進入構思,我又感到事情并不那么簡單,畢竟時代不同了。在今天,以精神價值相號召,振臂一呼就應者云集嗎?那種姿態會不會使人成為今天不識時務的堂吉訶德?
時代變了。市場經濟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結構,又是一套價值系統,像水銀泄地無孔不入。它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對個人物質化欲望的承認。人們進入市場,并不是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而只是為了利益,利潤最大化是市場的根本原則。功利化的價值觀以市場為依托成長起來,獲得了道德上的合法性,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市場化的力量造成了我們生活中精神價值的失重,物質化、功利化的價值觀,占據了人們的心靈空間,成為了新的理直氣壯的行動原則。的確,在這樣的生存現實中,要拒絕功利化的游戲規則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么,人們是不是只有一種選擇,讓物質化的功利化的沖動占據自己的全部生活,全部心靈空間?
我并不想以古代文化名人的名義,以精神價值的名義,否定物質化功利追求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也是否定不了的。我想說的是,在一種物質化的生活氛圍中,人們是不是同時也要珍視精神的重量,給精神價值一定的空間?屈原式的高潔、陶潛式的淡泊、蘇東坡式的曠達、曹雪芹式的從容,我們也許做不到,但他們對人格、對真誠、對精神價值的珍視,是不是也能給我們一點啟示,使我們有一種力量,去抵抗因物質和功利的需求而徹底放棄精神價值的沖動?人畢竟是人,他需要精神價值,徹底的物質化功利化,也是很恐怖的,是對人性的扼殺。當友誼變成相互利用的道具,當愛情變成情欲的遮羞布,當人格良知變成隨時可扔下的廢物,那樣的生活不也是很可怕,很不人道不合人性的嗎?
幾千年過去了,古代文化名人們不朽的靈魂仍在虛無之中盈盈飛動,給我們啟示,給我們力量。他們是為了純粹的心靈理由而堅守的人,為了精神的重量而承受命運凄涼的人。他們在蒼涼廣闊的歷史瞬間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帶著永恒的悲愴與驕傲,形成了我們民族心靈史上最有色彩的那一道風景。
古人所經歷的苦難在后人的心中總是非常淡漠,淡漠到教科書中輕輕翻過的那幾頁紙。而對當時的經歷者來說,卻是一生中日積月累寸寸血淚的承受。我們只有到他們生命的褶皺中去訪微探幽,才可以感覺到那些許沉重,才能觸摸到他們生命的鮮活與溫熱。
遙想李白當年,他作為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怎么會落到窮途末路沿門托缽的地步?
李白是一個文人,但文人并不是一種職業,一種價值的證實。一個文人,如果他不能在官階上占據一個位置,即使他才高八斗氣沖霄漢,也只是一個卑微的人物。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
在這樣的社會機制中,謀求官位是每一個文人本能的生命沖動,李白也不例外。開元十三年,二十五歲的李白出三峽順流而下,開始了求仕的生命旅程。其時“開元之治”如日中天,大唐王朝生氣勃勃,籠罩在一片金色光輝之中。大唐皇帝玄宗昭示天下求賢若渴,李白才華橫溢意氣風發。不必懷疑朝廷求賢若渴的真實性,更不必懷疑李白冠絕一世的超邁之才。可是,當李白此刻站在船頭,將滿江風景納入胸襟,將天下納入胸襟,他怎么也想不到,直到自己的生命終了,也沒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為什么會這樣?其實,李白的悲劇在出川之時已經由一種自己毫無意識的因素決定了。李白天性天真灑脫,狂放傲岸,這與官場所需的拘謹權變、順服謙卑恰恰構成了最鮮明的對抗,這也是無法調和的兩種人格的對抗。朝廷求賢是真的,但本質上是需要能干的奴才,而絕對無法容忍一種獨立鮮明的個性。于是,哪怕李白之才干古獨步,也無法避免終身潦倒的命運。率真的天性成就了李白,也貽誤了李白,事情總是這樣具有雙重意義。
出川后李白遍拜公侯之門,以求進身之階,實現“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后相攜臥白云’’的人生理想,但“十謁朱門九不開”,屢屢碰壁。開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長安,托門拜府,無功而返。進身無路,報國無門。李白心頭泣血,悲憤難平,長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天寶元年,朝廷召李白入長安。李白欣喜若狂,以為從此進身有路,報國有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入長安后受到玄宗禮遇,待詔翰林院。但李白不久就失望了。皇上欣賞他的文才,只不過是“倡優蓄之”,侍宴、侍游、侍浴、歌功頌德,點綴太平。即使在離天子這么近的地方,李白也沒有泯滅自己的個性色彩。杜甫《飲中八仙歌》活畫出他的神采:“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敢叫天子久等,敢叫高力士脫靴。傲岸灑脫依舊,狂放不羈依舊。身處江湖要堅守天性也許比較容易,當身在魏闕恩寵有加仍不失天性,仍有力量抗拒那種溫柔的扭曲,確實是真正的內心強健。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這種姿態是官場絕對不能接受的,這里需要的是謙順,機變,平庸化。于是李白的政治生涯很快走向盡頭,凄然離開長安,從此沒有返回。這是寵臣李白的不幸,又是詩人李白的大幸。久在宮廷,就像籠中金絲鳥,高貴卻失卻了振飛的力量。夕陽下李白凄迷地向長安城投去最后一瞥,心頭在哀怨,在悲泣,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走向心靈的解放,走向歷史的深處,一片輝煌的創造景象正在眼前展開。
的確,李白一生也寫過不少頌詩和賀詩,但這不是事情的本質。他也是人,他要生存,他不得不如此。重要的是他沒有因為對富貴的渴望而放棄個性,保持了心靈的真誠和天性的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在這個世界上,大官們輕歌曼舞,小吏也有一份溫飽,卻沒有天才李白的一條生路。寂寞、凄涼、卑微、貧窘,這就是一個堅守著心靈真誠的文人的命運。
目次
(推薦序 )閻 真 遙想李白當年閻 真 曹雪芹無人見證的犧牲 滄浪之水之于屈原朱自清 我所見的葉聖陶巴 金 懷念從文冰 心 憶實秋老 舍 敬悼許地山先生蕭 紅 回憶魯迅先生丁 玲 風雨中憶蕭紅周作人 半農紀念茅 盾 我所見的陶行知先生豐子愷 懷李叔同先生朱光潛 豐子愷的人品與畫品艾 青 憶白石老人巴 金 懷念蕭珊施蟄存 紀念傅雷張中行 辜鴻銘張中行 熊十力魯 迅 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魯 迅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周作人 章太炎的法律林徽因 悼志摩林徽因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郁達夫 志摩在回憶裡蕭 乾 一代才女林徽因金岳霖 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我們把童年忘記了(摘選)我們把江湖忘記了(摘選)·
書摘/試閱
曹雪芹無人見證的犧牲(閻真)
犧牲精神是偉大的,但犧牲者總還是希望自己的犧牲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見證,這是人之常情,無損于犧牲者的偉大。但我們可能設想一種無需人們見證和理解的犧牲,一種既不為現世功利也不為流芳千古的犧牲嗎?這樣的人有,你信不信?他就是曹雪芹。
曹雪芹的生平至今仍是一個謎,這個謎恐怕不可能有解開的希望了。為什么會這樣?這本身也富于謎的意味。
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還沒有哪一部能夠超越《紅樓夢》,至少在我的藝術視野中如此。《紅樓夢》不但像梁啟超形容的那樣“只立千古”,在我看來,也“俯瞰萬方”。曹雪芹,這位永遠的藝術導師,令人無限傾倒的精神前輩,他浩渺無涯的風華襟抱,他深不可測的學識才情,他的無限情懷,無限感嘆,無限寄予,都使人們對其人其事有著無限的向往。
可是我們對他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一無所知,曹雪芹這個名字就只是一個符號,一種編碼,這位先師就沒有享有歷史的充分認可。人們不但不了解他怎么度過一生,不知道他生卒的確切年份,甚至《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還存在爭論。這怎么可能?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家,而且,距今只有兩百多年!
后人只是朦朧地知道,曹雪芹少年時代曾經歷了一段錦衣玉食的生活,晚年貧病交加,“舉家食粥”,終于在四十多歲時“淚盡而逝”。像他這樣一位千年一遇的人物,生前竟如此渺小、凄清、貧窘,不能不令人為他抱屈,令人對天道的公平懷有極深的懷疑。這樣一位才華卓越的人物,生前應得到社會的禮遇照應,死后應得到后人的了解追懷。可惜,這只是善良的愿望。作者真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我們從賈寶玉身上看到了作者的身影,我們不能相信這樣的人物是憑空塑造出來的。還有林黛玉呢?還有薛寶釵、史湘云呢?這樣美好而極有才情的女子也曾在人間存在,她們是誰?還有晴雯、紫娟、鴛鴦、平兒呢?人間真是永恒地有著太多的遺憾,太多的悵惘,使太多美好而生動的生命都默默隨流水去了。
對這樣一部生命凝聚之作,我們無法了解作者,只能憑作品去揣想他的心理能量和生命能量。這樣一個曾經存在的生命,在某個歷史瞬間某個寂寞的角落過著貧病凄苦的日子,干著一件極艱難偉大卻不能設想現世回報的事情,他胸中有著吞吐千年匯聚萬端之概。
讓我們深入曹雪芹的內心追問一聲:付出一生的犧牲,寫這一部“字字是血”的生命之作的心靈動力是什么?
是富貴榮達嗎?視富貴若浮云,多少人將這話掛在嘴邊掩飾內心的渴望,或在無奈中聊以自慰,而他卻用生命真正去實踐著了。是眼下的生活嗎?寫這么一本書實在不能使他從潦倒中解脫。何況以他的才情,做一個豪門清客,何處不留?又何至于衣食不給舉家食粥?
或者為了名聲?絕非如此。名聲是一種社會評價,這對任何文人來說都是基本的心靈動力。對一個文人來說,淡泊聲名比淡泊富貴更難得多。但在曹雪芹的時代,小說不是文學正途,為一般人所不屑。更何況雍乾時代,文字獄遍布全國,文人動輒得咎,株連九族,《紅樓夢》這樣一部怨世罵時之作,又何敢傳世以求名?但至少是為了身后的名聲吧?這幾乎是對作者心靈動力的最后解釋了。但如果是這樣,為什么他的生平事跡全然埋沒呢?我覺得,一生行跡的埋沒,是曹雪芹生前作出的經過了充分考慮的安排。
那么,曹雪芹,這位只立千古的奇才,他竭盡平生心血以至生命來寫這部著作,那巨大的心靈動力何在?我們怎么去靠近這種生命的堅守,理解他的選擇?曹雪芹是超凡的人,人們不能用凡俗的精神境界和價值標準去揣想他。他寫《紅樓夢》,只是為了一吐胸中之郁結,并希望后人理解這份情懷。這就夠了。至于自己,他希望完全隱退。
大精神,大境界,然后有大文章。將現世的名利欲求置之度外了,這是極難得的;身后的名聲也置之度外,這對于一個具有巨大心理能量的人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即使如此,仍愿主動地承受那樣的精神重負!文學天才和道德圣者如此偶然而奇妙地結合在一個人身上!
由此看來,認為曹雪芹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是用一雙俗眼去看他,這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曹雪芹最有資格接受這種景仰,雖然他本人對此毫不在意。
犧牲精神是偉大的,但犧牲者總還是希望自己的犧牲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見證,這是人之常情,無損于犧牲者的偉大。但我們可能設想一種無需人們見證和理解的犧牲,一種既不為現世功利也不為流芳千古的犧牲嗎?這樣的人有,你信不信?他就是曹雪芹。
曹雪芹的生平至今仍是一個謎,這個謎恐怕不可能有解開的希望了。為什么會這樣?這本身也富于謎的意味。
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還沒有哪一部能夠超越《紅樓夢》,至少在我的藝術視野中如此。《紅樓夢》不但像梁啟超形容的那樣“只立千古”,在我看來,也“俯瞰萬方”。曹雪芹,這位永遠的藝術導師,令人無限傾倒的精神前輩,他浩渺無涯的風華襟抱,他深不可測的學識才情,他的無限情懷,無限感嘆,無限寄予,都使人們對其人其事有著無限的向往。
可是我們對他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一無所知,曹雪芹這個名字就只是一個符號,一種編碼,這位先師就沒有享有歷史的充分認可。人們不但不了解他怎么度過一生,不知道他生卒的確切年份,甚至《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還存在爭論。這怎么可能?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家,而且,距今只有兩百多年!
后人只是朦朧地知道,曹雪芹少年時代曾經歷了一段錦衣玉食的生活,晚年貧病交加,“舉家食粥”,終于在四十多歲時“淚盡而逝”。像他這樣一位千年一遇的人物,生前竟如此渺小、凄清、貧窘,不能不令人為他抱屈,令人對天道的公平懷有極深的懷疑。這樣一位才華卓越的人物,生前應得到社會的禮遇照應,死后應得到后人的了解追懷。可惜,這只是善良的愿望。作者真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我們從賈寶玉身上看到了作者的身影,我們不能相信這樣的人物是憑空塑造出來的。還有林黛玉呢?還有薛寶釵、史湘云呢?這樣美好而極有才情的女子也曾在人間存在,她們是誰?還有晴雯、紫娟、鴛鴦、平兒呢?人間真是永恒地有著太多的遺憾,太多的悵惘,使太多美好而生動的生命都默默隨流水去了。
對這樣一部生命凝聚之作,我們無法了解作者,只能憑作品去揣想他的心理能量和生命能量。這樣一個曾經存在的生命,在某個歷史瞬間某個寂寞的角落過著貧病凄苦的日子,干著一件極艱難偉大卻不能設想現世回報的事情,他胸中有著吞吐千年匯聚萬端之概。
讓我們深入曹雪芹的內心追問一聲:付出一生的犧牲,寫這一部“字字是血”的生命之作的心靈動力是什么?
是富貴榮達嗎?視富貴若浮云,多少人將這話掛在嘴邊掩飾內心的渴望,或在無奈中聊以自慰,而他卻用生命真正去實踐著了。是眼下的生活嗎?寫這么一本書實在不能使他從潦倒中解脫。何況以他的才情,做一個豪門清客,何處不留?又何至于衣食不給舉家食粥?
或者為了名聲?絕非如此。名聲是一種社會評價,這對任何文人來說都是基本的心靈動力。對一個文人來說,淡泊聲名比淡泊富貴更難得多。但在曹雪芹的時代,小說不是文學正途,為一般人所不屑。更何況雍乾時代,文字獄遍布全國,文人動輒得咎,株連九族,《紅樓夢》這樣一部怨世罵時之作,又何敢傳世以求名?但至少是為了身后的名聲吧?這幾乎是對作者心靈動力的最后解釋了。但如果是這樣,為什么他的生平事跡全然埋沒呢?我覺得,一生行跡的埋沒,是曹雪芹生前作出的經過了充分考慮的安排。
那么,曹雪芹,這位只立千古的奇才,他竭盡平生心血以至生命來寫這部著作,那巨大的心靈動力何在?我們怎么去靠近這種生命的堅守,理解他的選擇?曹雪芹是超凡的人,人們不能用凡俗的精神境界和價值標準去揣想他。他寫《紅樓夢》,只是為了一吐胸中之郁結,并希望后人理解這份情懷。這就夠了。至于自己,他希望完全隱退。
大精神,大境界,然后有大文章。將現世的名利欲求置之度外了,這是極難得的;身后的名聲也置之度外,這對于一個具有巨大心理能量的人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即使如此,仍愿主動地承受那樣的精神重負!文學天才和道德圣者如此偶然而奇妙地結合在一個人身上!
由此看來,認為曹雪芹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是用一雙俗眼去看他,這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曹雪芹最有資格接受這種景仰,雖然他本人對此毫不在意。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