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寶玉獲救,黛玉回生,歷經波折後再續前緣。寶玉中進士,惜春封仲妃,賈政官至工部尚書,黛玉持家有方,賈家日益興旺。林良玉也光耀門庭,林家復興。寫的正是王國維所說的皆大歡喜。《後紅樓夢》旨在翻案,但使得黛玉幾乎成了封建秩序的維護者。我們也許對此失望,責備續書太濫,違背了曹氏的苦心經營的主題。可是我們再想一想,這樣的描寫是不是表現了中國人生的更大的悲劇呢?人們被毀於見得到的悲劇的時候固然很多,但是被平平學常常地、無聲息地毀掉的悲劇更讓人痛心。況且這也正是作者的局限所在。.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江村經濟》《鄉土中國》《中國士紳》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 20世紀40年代後期,費孝通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世紀評論》之約寫成分期連載的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後以《鄉土中國》之名結集出版。正如費孝通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空間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並使用社會結構分析方法解剖中國傳統社會,獨創“差序格局”概念並被 國際社會學界所接受。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對於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大有裨益。.
名人/編輯推薦
《后紅樓夢》編輯推薦:1.書系是以“四大名著”為依托的書系,是它們的續書、補書、翻案書。這就使讀者有了良好的認知基礎;
2.整理出版這一系列,對于圖書館藏書有重要的補缺意義;
3.書系收錄的作品,是優中選優之作,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
4.風格現代,區分男女,在古典文本上動用“她”字;以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劃分段落;
5.雙色印刷,更精美,閱讀更輕松。
《后紅樓夢》逍遙子撰,或作白云外史撰。三十回,接《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續起。據潘照的《紅樓夢詞》自序、《西泠舊事》跋而知,逍遙子字鉅卿,齋名梅花香雪,江南蘇州或常州人。初刊本為乾嘉間白紙本,內封題“全像后紅樓夢”。正文半頁九行,每行二十字。現藏于北京圖書館等。還有本衙藏版本,有繡像四十頁。石印本有宣統二年(1910年)的上海章福記本,有繡像五頁,繪圖七頁。鉛印本有民國十九年(1930年)上海大通書局本等。另有鄭振鐸所藏白紙殘本,有繡像六十頁;黃紙本,有繡像六十頁,附刻吳下諸子(李子仙等)和大觀園菊花社原韻詩及吳下諸子(董琴南等)為大觀園菊花社補題詩三卷。
2.整理出版這一系列,對于圖書館藏書有重要的補缺意義;
3.書系收錄的作品,是優中選優之作,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
4.風格現代,區分男女,在古典文本上動用“她”字;以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劃分段落;
5.雙色印刷,更精美,閱讀更輕松。
《后紅樓夢》逍遙子撰,或作白云外史撰。三十回,接《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續起。據潘照的《紅樓夢詞》自序、《西泠舊事》跋而知,逍遙子字鉅卿,齋名梅花香雪,江南蘇州或常州人。初刊本為乾嘉間白紙本,內封題“全像后紅樓夢”。正文半頁九行,每行二十字。現藏于北京圖書館等。還有本衙藏版本,有繡像四十頁。石印本有宣統二年(1910年)的上海章福記本,有繡像五頁,繪圖七頁。鉛印本有民國十九年(1930年)上海大通書局本等。另有鄭振鐸所藏白紙殘本,有繡像六十頁;黃紙本,有繡像六十頁,附刻吳下諸子(李子仙等)和大觀園菊花社原韻詩及吳下諸子(董琴南等)為大觀園菊花社補題詩三卷。
目次
總序原序逍遙子序凡例摘敘前書簡明事略第一回 毗陵驛寶玉返藍田 瀟湘館絳珠還合浦第二回 青瑣帳三生談夙恨 碧紗櫥深夜病相思第三回 探芳信問紫更求晴 斷情緣談仙同煮雪第四回 歲盡頭千金收屋券 月圓夜萬里接鄉書第五回 賈存老窮愁支兩府 林顰卿孤零憶雙親第六回 情公子血淚染紅綾 恨佳人誓言焚書簡第七回 戲金魚素面起紅雲 脫寶麝丹心盟綠水第八回 親姊妹傷心重聚首 盟兄弟醋意起閒談第九回 瑤池宴月舞彩稱觴 甲第連雲泥金報捷第十回 驚惡夢神瑛償恨債 迷本性寶玉惹情魔第十一回 昏迷怨恨病過三春 歡喜憂驚愁逢一刻第十二回 觀冊府示夢賈元妃 議誥封託辭史太母第十三回 謁繡閣借因談喜鳳 策錦囊妙計脫金蟬第十四回 榮禧堂珠玉慶良宵 瀟湘館紫晴陪側室第十五回 玉版蟾蜍郎承錯愛 金籠蟋蟀女占雄鳴第十六回 薑殿撰恩榮欣得偶 趙堂官落薄恥為奴第十七回 林良玉孝友讓家財 賈喜鸞殷勤聯怨偶第十八回 拾翠女巧思慶元夕 踏青人灑淚祭前生第十九回 林黛玉重興榮國府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第二十回 曹雪芹紅樓記雙夢 賈寶玉青雲滿後塵第二十一回 甄士隱反勸賈雨 甄寶玉變作賈寶玉第二十二回 熏風殿賜坐論丹青 鳳藻宮升階披翟茀第二十三回 林絳珠乞巧奪天工 史湘雲迷藏露仙跡第二十四回 櫳翠庵情緣迷道果 瀟湘館舊怨妒芳心第二十五回 兌母珠世交蒙惠贈 搗兒茶義僕效勤勞第二十六回 開菊宴姑媳起嫌猜 謝痘神閨房同笑語第二十七回 真不肖大杖報冤愆 繆多情通房成作合第二十八回 林瀟湘邀玩春蘭月 賈喜鳳戲放仙蝶雲第二十九回 卜蘭桂礽孫來纘祖 賦葛覃仲妃回 省親第三十回 林黛玉初演碧落緣 雪芹再結紅樓夢.
書摘/試閱
在明清小說中,人們關注最多的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這四大名著。這四本書可以稱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對一個外國人講中國,或者對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講中國的文學知識,總是繞不過這四大名著。它們也早就成了專業文學研究的最好課題。其中最顯眼的《紅樓夢》還衍生了一門學問:紅學。這門學問也不能小瞧,因為那里面的學問說小是小,說大也真大。這四部書強烈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文學品位。書里的眾多人物,一直活在我們的言談話語中;小說之外,子弟書、戲曲、電影、電視劇……都以它們為藍本,進行改編,蔚為壯觀,使文學變成了民族公器。這是文學的驕傲,也是中國人一種特別的自豪。
對中國四大名著的續寫,是個很有趣味的話題。我們知道,讀者對文學名著的接受形式是多樣的,批評形式也是多樣的:隨意的口頭評說,論文和學術著作的書面批評,也應該包括一切潛在的文學欣賞和文學批評,如改編名著、續寫名著。這種創作是利用現成的故事模式仿作新書,有的接著寫,有的重新寫,有的反著寫。不管哪一種構思方式,都可以看成是創作,也可以看作是特別的文學欣賞、特別的文學批評。至于在過程中的仁智之見,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學術領域里研究四大名著和其續書的學者并不少,但是罕有從文學批評和文學欣賞的視角思考續書價值的。接受美學理論家姚斯曾說過:“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沒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動參與是不堪設想的,只有通過讀者的裁決過程,作品才能進入一種變化著的經驗視界的連續性中。在接受過程中,永遠發生著從簡單接受到批判性的理解,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受,從已被承認的審美標準到超越這種審美標準的新的生產的轉換。”(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
《后紅樓夢》寫的正是寶玉迷途知返,從那些狂想中醒來了,仍一心系于黛玉,但是黛玉看破世態炎涼,不與寶玉相見。二人屢屢產生誤會。寶玉卻相思更甚。黛玉表兄林良玉胸有大志,鄉試中榜,家事日興。黛玉夢游太虛幻境,閱今世前生,心意始有回轉。最終寶、黛成婚,黛玉持家有道,還喜談國家大事。后寶玉也中了進士,惜春入宮,賈政官至工部尚書,于是賈家日益興旺,寶、黛、釵亦融洽,隔閡不再。這就是王國維說的皆大歡喜了。我們也許對此失望,責備續書太濫,違背了曹氏苦心經營的主題。可是我們再想一想,這樣的描寫是不是表現了中國人生的更大的悲劇呢?人們被毀于見得到的悲劇的時候固然很多,但是被平平常常地、無聲息地毀掉的悲劇更讓人痛心。從這樣的意義來看,雖然《紅樓夢》的眾多續書作者不可能有曹氏的大才,但是他們的書也有可讀的理由。
出版四大名著的續書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讓我們在聽慣了原先的故事后換一下口味,想想能不能從另外的思路去構思。太平盛世,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應該走向更加寬容和多元的形態,這也許更有利于文學生態發展吧。
劉玉凱
2012年孟春于河北大學紫園知止齋
對中國四大名著的續寫,是個很有趣味的話題。我們知道,讀者對文學名著的接受形式是多樣的,批評形式也是多樣的:隨意的口頭評說,論文和學術著作的書面批評,也應該包括一切潛在的文學欣賞和文學批評,如改編名著、續寫名著。這種創作是利用現成的故事模式仿作新書,有的接著寫,有的重新寫,有的反著寫。不管哪一種構思方式,都可以看成是創作,也可以看作是特別的文學欣賞、特別的文學批評。至于在過程中的仁智之見,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學術領域里研究四大名著和其續書的學者并不少,但是罕有從文學批評和文學欣賞的視角思考續書價值的。接受美學理論家姚斯曾說過:“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沒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動參與是不堪設想的,只有通過讀者的裁決過程,作品才能進入一種變化著的經驗視界的連續性中。在接受過程中,永遠發生著從簡單接受到批判性的理解,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受,從已被承認的審美標準到超越這種審美標準的新的生產的轉換。”(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
《后紅樓夢》寫的正是寶玉迷途知返,從那些狂想中醒來了,仍一心系于黛玉,但是黛玉看破世態炎涼,不與寶玉相見。二人屢屢產生誤會。寶玉卻相思更甚。黛玉表兄林良玉胸有大志,鄉試中榜,家事日興。黛玉夢游太虛幻境,閱今世前生,心意始有回轉。最終寶、黛成婚,黛玉持家有道,還喜談國家大事。后寶玉也中了進士,惜春入宮,賈政官至工部尚書,于是賈家日益興旺,寶、黛、釵亦融洽,隔閡不再。這就是王國維說的皆大歡喜了。我們也許對此失望,責備續書太濫,違背了曹氏苦心經營的主題。可是我們再想一想,這樣的描寫是不是表現了中國人生的更大的悲劇呢?人們被毀于見得到的悲劇的時候固然很多,但是被平平常常地、無聲息地毀掉的悲劇更讓人痛心。從這樣的意義來看,雖然《紅樓夢》的眾多續書作者不可能有曹氏的大才,但是他們的書也有可讀的理由。
出版四大名著的續書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讓我們在聽慣了原先的故事后換一下口味,想想能不能從另外的思路去構思。太平盛世,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應該走向更加寬容和多元的形態,這也許更有利于文學生態發展吧。
劉玉凱
2012年孟春于河北大學紫園知止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