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瓦爾登湖(簡體書)
滿額折

瓦爾登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8 元
定價
:NT$ 113 元
優惠價
87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瓦爾登湖》記錄了作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歷程。 本書是梭羅在瓦爾登湖林中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生活和思想記錄。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梭羅(Thoreau,H.D.) 譯者:文真明

名人/編輯推薦

《瓦爾登湖》編輯推薦:梭羅一生熱愛真理。他的真理的豐富性,使得一些即使不用堆砌的字句,讀起來也像是一個神話格式的謎語。也許,這種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象征意味,正是一些偉大作品的共同點。

自從人類文明發跡以來,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文明的進步有目共睹,歷代社會產生的文明成果也累積遞進。然而,卻沒有人敢斷言現代人的思想及世界觀、宇宙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后勝于前的過程;相反卻往往像是一條波浪線,波浪線的頂端,便是思想長河中最璀璨的星星。關于梭羅,我想,即使不在最頂點,也在去往頂點的路上。
一、生平
梭羅的生平簡單卻耐人尋味。1817年7月12日,梭羅生于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鎮。對于他的出生地,梭羅是深感自豪的,康科德是爆發美國獨立戰爭的首義之城,他對于“出生于全世界最可敬的地點”之一深感榮幸。小小的康科德鎮,一時之間有四位大作家:愛默生、霍桑、阿爾考特和他——梭羅。
霍桑曾將梭羅形容為一個“總是帶點粗俗的鄉野氣”的年輕人。實際上,梭羅是受過系統教育的,在學校期間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1837年,梭羅從哈佛大學畢業;1838年,他又回到了康科德開始教書。
梭羅一生孤獨,為人所熟知的唯一一段情感經歷發生于1839年,梭羅在康科德任教期間。他和哥哥約翰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來自馬薩諸塞州斯基尤特的17歲少女艾倫?西華爾。三人經常一起散步,在河上劃船,度過了一段不長久的幸福時間。1840年,艾倫先后拒絕了他們兄弟二人的求婚,嫁給了一個牧師。這段插曲給梭羅留下了心靈上的創傷。不久,又一件意外發生了。1842年元旦,約翰在磨剃須刀的時候,不小心劃傷了手指,兩三天后出現化膿,趕緊就醫,但為時已晚,他得了牙關緊閉癥。十多天后,約翰就去世了。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梭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他病倒了整整3個月。病情好轉以后,梭羅又回到了愛默生家中,當門徒,又當助手,并開始嘗試寫作。
1845年,28歲的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蘿卜、玉米和馬鈴薯,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起了一段原始簡樸的生活。他認為自己在瓦爾登湖畔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在此之后,梭羅根據自己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觀察與思考,整理并發表了兩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爾登湖》。
1847年,梭羅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愛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僅45歲。
梭羅的著作都是根據他在大自然中的體驗寫成的。在他筆下,自然、人以及超驗主義理想交融匯合,渾然一體。他是19世紀超驗主義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羅性格中,最吸引我們的可能就是那種與我們的性格最不同的東西,就是他整個人的獨特性。他也許比別人更多地逃脫了概括與歸類。梭羅生活得有時像個隱士,他可能時常覺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與他相投,山川草木均是他的密友;同時,他獨特的觀察力、睿智的頭腦讓他能一眼看透事情的本質,所以他性格中少了些溫柔,更多的時候是反對和嘲弄。這或許正是他孤獨的一個原因。他的一個朋友曾說:“我愛亨利,但無法喜歡他,我決不會想到挽著他的手臂,正如我決不會想去挽著一棵榆樹的枝子一樣。”當梭羅力圖成為在精神生活上更有影響力的人,而不是從事更實用的職業時,他親密的良師益友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表達的是失望。但是,沒有人能否認梭羅的真摯、品德和靈魂上的高貴。在梭羅去世后,愛默生評價說:“美國還不知道(或許知道一點點)她失去了一個多么偉大的兒子。”梭羅之偉大,或許正在于他精神上的影響力。
二、思想
一棵孤獨的樹,它與世界的聯系和作用是通過隱秘而深扎于地下的根須。通過大地,它不僅和它的同類——其他的樹木聯系著,也和青草、鮮花、陽光、雨露及整個大自然聯系著。梭羅正是一顆孤獨的樹,但他并非完全脫離了社會。梭羅的思想是復雜的,一方面他似乎背棄大眾生活而去實驗“森林生活”,而另一方面,他又似乎具有顛覆社會秩序的革命沖動。
梭羅并不排斥現代科技文明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享受,他只是批評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它。“我們如此急切地要在大西洋底下開鑿隧道,使舊世界能縮短幾個星期到達新世界,可是說不定傳入美國人的寬闊下垂的大耳朵里的第一個消息,就是阿德萊德公主害了百日咳”;“我們建成了鐵路,卻坐著它去城里消磨時光”。從這點上看,梭羅對社會的意義并非僅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導。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他會毫不猶豫地揭露,同時也負責任地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說:“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偉大的計算家。要簡化,簡化!”這仿佛成了梭羅的口頭禪。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是復雜的,但我們的知識使我們能夠選擇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同時要有足夠的勇氣將其他多余的東西摒棄。
梭羅對印第安文化充滿了熱愛,印第安人原始的、質樸的、自足的生活以及點滴細節,在他看來都有其價值。但他并不拘泥于此,相反他更有創造力。他聰明絕頂,制造出在現代社會完全足以成名致富的鉛筆,并獲得發明注冊權利,但隨后他就放棄了。在他看來,他已經享受到過程的快樂,過程即是目的,而結果毫無意義。這很有意思,他和這個世界的聯系,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過程。“發明罐頭肉難道僅僅是為了保藏肉類嗎?不,你要做一個哥倫布,尋找你自己內心的新大陸……并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思想的流通。”
梭羅是真摯和美德的化身。他質疑美國為何允許黑奴買賣制度的存在。在《瓦爾登湖》中,梭羅記錄一次因為反對黑奴制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雖然他只在獄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替他代交了稅款保其出獄,但這一夜卻激發了他更多的思考:為什么有許多人寧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稅?隨后,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著名的政論《抵制國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為Civil Disobedience,我國通常譯作《消極反抗》)。他所宣傳的這種依靠個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爭形式對印度的甘地和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梭羅思想的矛盾,還在于他并非像一般所說的空想家,他是個行動派。即使因為梭羅的反戰態度使他看起來像個消極反抗者,但他同時也是好戰的。比如幫助逃亡的奴隸,以及幫約翰?布朗起義軍中的一個人逃往加拿大。1859年,約翰?布朗發起哈帕斯渡口起義,襲擊美國軍火庫,同年12月布朗被判處死刑時,梭羅曾發表了激烈的演講來為布朗呼吁。
梭羅的思想上的矛盾性,而且很難在其前輩中找到與之相近的例子。但或許可以從他的思想經歷上找到蛛絲馬跡。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概括梭羅的四位偉大而久遠的老師: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他說到的這幾位老師的“歷史性和唯一性”,正是梭羅在更小意義上與他們所共有的特性。
三、才華
梭羅的田園更接近于生活本質,他反復強調“居住”這個詞,他顯然不是抱著游覽和度假的心態在這里暫時歇腳的。前面說,梭羅力求在精神生活上尋求存在的價值,但這并非說他在行動方面一無是處。
梭羅到瓦爾登湖邊隱居,像一個原始人那樣簡單地生活,他想試試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夠簡單到什么程度,想試試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用很短的時間就動手造好了一個頗能遮風避雨的小木屋,力求最節儉、最方便;他在瓦爾登湖邊自己耕種、收割,對農夫的那一套相當熟悉;他讀書、漫游,生活輕松而充滿詩意。他有超過一般人的會生活得更好的能力。
梭羅曾經試制過一種新型鉛筆。他從百科全書上得到啟發,用巴伐利亞黏土混合石墨,生產出的石墨粉更精細;他甚至設計出了鉆機,無需切開木條就可以讓鉛芯直接插入鉛筆,但是這些并沒有為他換來財富。因為他不想做一件重復的事來營生。
正如梭羅自己所說,他是一個觀察家。在康科德,他的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河床上、河里發生的每一件事,他都了如指掌;各種鳥類、魚類的巢穴和習性,湖岸上青蛙、潛水鳥、水獺、狐貍,森里的松鼠、小鳥,空氣的波動,云層的移動,都在他的觀察范圍之內。他的敘述總是十分準確,永遠以觀察到的事實為依據;他是康科德植物的代言人,他外出時胸前的口袋總是裝著一個日記簿,上面記錄著這一天開花的所有植物的名字。他認為他可以從植物分辨出幾月幾日,而誤差不會超過兩天。愛默生說:“他所掌握的有關土地、樹木、鳥類、印第安遺跡之類的知識,使他能向農場主講述他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農場故事,以至于每個人都開始覺得梭羅先生好像比他們更有權利待在這塊土地上。”
梭羅敏銳的觀察力還體現在與人的交往上。他一眼就能看到與他交談的人的弱點和貧乏,一眼就能看到事物的內在本質。沒有什么可以逃過他那雙眼睛。或許正因如此,他對年輕人總是顯得高傲,他的朋友都領教過他的沉默的譴責。
在30歲時,梭羅曾在一份哈佛班級10周年問卷調查上寫道:“我是個校長、家庭教師、測繪員、園丁、農夫、漆工、木匠、苦力、鉛筆制造商、玻璃紙制造商、作家,有時還是個劣等詩人。”這大概可以概括他一生從事的工作,也可以略窺到他所具有的興趣和才華。他雖然孤獨,卻并不寂寞。
四、瓦爾登湖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并非是對立的。梭羅代表的獨立不羈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對人類并不是無足輕重,也不是可有可無的。梭羅這樣孤獨的智者是整個社會的觀察員,他們的冷峻、刻薄、批判,甚至理想主義,其實包含著對人生的自覺意識,對人類的總體思考,而這些是在物欲社會中隨波逐流的人所無暇或不能思索的。
《瓦爾登湖》翔實地記敘了1845年至1847年間梭羅在康科德鎮瓦爾登湖畔林間獨居、耕讀的經歷和對人生的思考。他與自然為伴,自耕自足,過著極其簡樸的物質生活和極其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帶著恬淡愉悅的心情,詩意的棲居,并在他創作的這本散文集中留下了他對生命、自然、宇宙的見解。
在閱讀空間上,《瓦爾登湖》連接著心靈和現代,它被譽為美國現代文學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既有對湖光山色優美細致的描述,又具有精辟、透徹的說理,通過閱讀此書,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本寫于19世紀的作品并不矯揉造作或者晦澀難懂,反而與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風格十分接近,只不過梭羅的風格更顯得豐富而已。
《瓦爾登湖》在1854年寂寞地問世,它不僅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甚至還夾雜著一些本應該親近它的人的非議,對其報以不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美國廢除農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他的影響越來越大。再后來,美國的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精神危機感日益凸顯,《瓦爾登湖》再次散發出了濃郁的芬芳。在我們追尋物質文明的過程中,閱讀這本書,也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精神的給養,讓我們沉靜下來,更加認清自身存在的價值。
梭羅一生熱愛真理。他的真理的豐富性,使得一些即使不用堆砌的字句,讀起來也像是一個神話格式的謎語。也許,這種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象征意味,正是一些偉大作品的共同點。

目次

經濟篇
補充詩篇
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
閱讀
聲音
孤獨
訪客
豆田
村子

貝克農場
更高的規律
禽獸為鄰
室內取暖
從前的居民和冬天的訪客
冬天的動物
冬天的湖
春天
結束語

書摘/試閱

經濟篇
當我寫下以下這些記錄,或者相當一大堆文字的時候,我在森林中孤獨地生活著,就在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城,坐落于瓦爾登湖的湖岸上我親手建筑的木屋里,距離任何鄰居都有一英里遠,只靠著我雙手勞動來養活我自己。我在那里住了兩年零兩個月。而今,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寄居者了。
如果不是鎮上的人對我的生活方式如此關注,詳細加以詢問,我應該不會這般冒昧地講述自己的經歷以引起讀者注意的。有些人覺得詢問這些事不太恰當,但我根本不覺得有任何不妥,考慮到當時的具體環境,是非常自然而且合情合理的。有人問我拿什么充饑,是否感到孤獨,是否感到害怕,等等。另一些人感到好奇的是,想知道我捐獻了收入中多大一部分用于慈善目的;還有一些有著一大家子的人,想知道我贍養了多少個窮苦的孩子。因此,特別是那些對我并不十分感興趣的讀者,請原諒我在這本書中嘗試對若干諸如此類的問題加以解答。多數書中,第一人稱“我”常常被省略,在這本書中將加以保留,這一點,就唯我主義而言,正是最大的不同之處。我們通常忽略的是:歸根到底,發言者總是第一人稱。如果我能做到知人之深甚于自知,我就不會如此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了。不幸的是,由于我閱歷淺薄,只能局限于這一主題了。再者,我要求每一位作家,不僅僅要寫他道聽途說來的別人的生活,還要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樸素而誠懇的描述,這種描述就好像他從遠方寄給自己的親人似的。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若生活得誠實,那一定是生活在離我很遙遠的地方。或許這些記錄更適合貧寒的學生們去閱讀。至于其他的讀者,他們會接受適合他們的部分。我相信,沒有人會為了穿衣服而撕開縫線,因為只有合乎尺寸的衣服,穿起來才會覺得舒適。
我所樂意談的事情,并非是關于中國人和三明治島即美國夏威夷群島。上的人,而是關于你們——這本書的讀者,據說都生活在新英格蘭美國東北部六州的總稱。英國清教徒最初移民之地。;關于你們的境況,特別是你們在這個世界,這個城鎮的外部狀況或者環境,我要談談它的現狀,談論是否必須要在這樣糟糕的環境里度日,是否到了無法改善的地步。我在康科德旅行過許多地區。無論在哪,在店鋪,在辦公場所,在田野,所有的居民看起來仿佛都在贖罪一樣,從事著成千種令人驚異的苦役。我曾經聽說過婆羅門教的教徒,坐在四面火焰之中,眼盯著太陽,或者在熊熊的火焰上方倒懸著身體,或者側轉過頭仰望太空,直到他們的身體無法恢復到原狀。他們的脖子是扭轉的,除了液體,別的東西都不能流到胃囊中;或者用鎖鏈終生將自己拴在一棵樹下面;或者像毛毛蟲一樣,用他們的身體來丈量帝國的廣袤土地;或者用一條腿站在柱子頂上——然而即便是這類有意識的贖罪行為,比起我每天目睹的景象,也并非難以置信和更加令人驚訝了。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苦役,跟我的鄰居所從事的苦役比較起來,簡直微不足道。因為苦役只有十二件,有結束的時候,然而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人獵殺或者捕獲任何怪獸,也沒有看到過他們做完過任何苦役。他們也沒有朋友像依俄拉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把九頭蛇的脖子上燙上疤,蛇頭就無法再生。那樣,用燒得灼熱的烙鐵去烙印那九頭怪獸的頸,所以被割去了一個頭,兩個頭就長了出來。
我看見有的年輕人——我的同鄉,很不幸的是,他們繼承了田地、廬舍、谷倉、牛羊和農具,得到這些東西倒是容易,舍棄它們可困難了。如果他們出生在空曠的草原上,由狼哺乳養大,那就好很多,這樣他們就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他們所勞作的這片土地是怎么樣的。誰使他們變成了土地的奴隸?為什么他們能夠享受60英畝田地的供養,而更多人卻命中注定要隱忍茍活?為什么他們從一出生就開始自掘墳墓?他們必須要過人的生活,就不得不推著這些東西前進,盡可能地把日子過得好些。我不知碰到多少可憐的、不死的靈魂,被生活的重擔壓得無法喘息,在生活的道路上匍匐前行,推動著一座75英尺長、40英尺寬的大谷倉,還有一座從未打掃過的奧吉亞斯傳說中希臘國王奧吉亞斯有3千頭牛,30年沒有打掃過牛圈。的牛圈,上百英畝耕地、草場、牧場和小林地。那些沒有繼承產業的人,雖然不必受這類繼承的牽累,但是也不得不拼命地干活,以安撫和養育他們幾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軀。
可是,人是在錯誤的籠罩下勞動的。人的健美的軀體很快就被犁入泥土中,化成肥料。正像一本古書中所說的,人們被一種貌似真實通常稱作“必然”的命運所支配,他們將積累的財富儲藏起來,被飛蛾和鐵銹再腐蝕掉,并且招來了盜賊入室行竊。這真是愚蠢的一生,除非他們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前他們是不會明白的。據說,丟卡利翁和皮拉希臘神話中,大洪水之后,世上只剩下丟卡利翁和皮拉兩人。后來成為了人類的祖先。從頭頂往后丟石頭,從而創造了人類:
“Inde genus durum sumus,experiensque laborum,Et doeumenta damus qua simus origine nati”
或者,像雷利雷利(1552—1618),英國航海家、政治家、作家。用洪亮的聲調譯成的韻詩:
“從此,人變成鐵石心腸,任勞任怨,證明我們的身體,本是巖石結構。”
實在是過于盲目地遵守錯誤的神諭,以至于把石頭從頭頂扔到背后去,卻不看它們掉落到什么地方。
大多數人即使是在這個相對自由的國度,也僅僅因為無知和錯誤被虛無縹緲的憂慮所占據,干的全是忙不完的粗活,導致他們不能夠采摘生命的美果。他們的手指,因為操勞過度變得粗笨了,顫抖得厲害,已經不能夠采集美果了。確實,一天又一天,勞動的人找不到空暇來讓自己真正地完善;他無法維持人與人之間最高尚的關系;他的勞動,一到市場上就會跌價。除了做一臺機器之外,他沒時間來做別的。他怎能意識到他自己的無知呢——這正是他成長的必須——他難道不經常絞盡腦汁想問題嗎?在評說他們之前,我們先要免費地使他吃飽穿暖,并用我們的興奮劑給他注入活力。我們天性中最美好的品質,如同果實上的粉霜,只有輕拿輕放才能保全。然而,我們對待自己或對待他人都沒有如此溫柔體貼。
我們都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是窮困的,覺得生活很不易,有的時候,可以說連喘氣都十分困難。我毫不懷疑,在本書的讀者之中,有人連吃飯的飯錢都無力全部償付,或者為了迅速磨損或已經破損的衣著付錢。好容易忙里偷了閑,那還是從債主那里借來或偷來的時間,才能讀這幾頁文字。很明顯,你們許多人過著地位卑賤的生活,因為我的眼力已經被閱歷磨得十分銳利了;你們總是生活在限制中,想要通過一筆一筆生意來償清債務;你們深陷在一個十分古老的泥沼中,拉丁文稱作aes alienum——別人的銅幣,古時候有些錢幣是用銅來鑄成的;在別人的銅錢中,你們生活,死掉,最后被埋葬;總是許諾明天償還,明天償還,直到死在今天,債務依然無法償還;你們求恩、乞憐、請求照顧,只要不是犯罪坐牢;你們撒謊、諂媚、投票,把自己縮進了一個謙虛禮貌的硬殼中,或者自吹自擂,擺出一副稀薄如云霧的慷慨和大度的模樣,這樣就會使你們的鄰人信任你,讓你們給他們制作鞋、帽子,或上衣,或馬車,或為他們添置雜貨。你們把錢藏在一只破箱籠里,或者在灰泥后面的一只襪子里,或者藏在一個用磚頭砌成的庫房里,那里是更安全了;不管藏在哪里,無論多少,為了應付患病的日子,不料,你們自己卻被弄得病倒了。
有時,令我感到奇怪的是,為何我們會如此輕率,我幾乎可以這么說,竟然專注于罪惡昭彰的從外國販入黑奴來的奴役制度。我們有著這么多精明而且熟練的奴隸主,奴役著北方和南方的奴隸。和一個南方監工打交道很困難,和一個北方的監工相處情況更壞,但最壞的是你成了自己的監工。你在談論人的神圣嗎?看看公路上的趕馬人,日夜兼程趕往市場,他們心中有任何神圣的思想在激蕩嗎?他最高的職責無非就是給馬喂草飲水,和運輸的贏利比起來,他們的命運算得了什么?他們還不是在給一位繁忙的紳士趕馬?他們有何神圣,有何不朽呢?請看他們卑躬屈膝、謹小慎微的樣子,一天到晚不知道在擔心什么,既不神圣,也不是不朽,他知道自己是屬于奴隸或囚徒的稱謂,這是他靠自己的行為贏得的名譽。相對于我們的個人觀點,公共輿論不過是個微弱無力的暴君。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決定了——或者確切點說——指明了他的命運。如果在西印度地區談論心靈與想象力的自我解放,可哪里有一個威爾伯福斯威爾伯福斯(William Wilbeiforce,1759—1833),英國政治家,主張廢除英國殖民地奴隸制。在那邊督促呢?再請想一想,這片土地上的婦女們,她們在編織著梳妝用的軟墊,等待生命中的最后時光,對她們自己的命運絲毫也不關心,似乎可以繼續消磨時間,又不會損害永恒。
大多數人在過著逆來順受而絕望的生活。所謂聽天由命,正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絕望。你總是從絕望的城市走到絕望的村莊,以水貂和麝鼠的盛裝來安慰自己。在人類的所謂游戲與消遣底下,甚至都隱藏著一種凝固的、無意識的絕望。就此而言,根本沒有娛樂性,因為工作之后才能娛樂。但是要知道智慧的特征是:不做絕望的事。
當我們應用教義問答的方式,思考人生的宗旨內涵,以及生活的必需品與資料究竟是什么時,仿佛人們特意地選擇了這種生活的共同方式,而不要任何別的方式似的。其實他們也知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挑選。然而清醒健康的人知道這一點:太陽亙古常新。拋棄我們的偏見,永遠都不會嫌太遲。思想與行為不管是如何古老,如果沒有經過證實,便不可以輕信。在今天人人同聲附和或默認的真理,到明天很可能就變成了虛無縹緲的氤氳,成為虛假的謊言,但是還會有人認為這是一片祥云,可以往大地上拋灑甘霖。老頭子們認為辦不到的事,你們來試一下,發現往往可以辦成功的。老人有舊的一套,新人有新的方法。古人一度不知道,添上燃料便可使火焰不滅,新人卻把干柴放在水壺底下。現在的人還可以繞著地球轉,迅疾如飛鳥。正如諺語所說的,“氣死老頭子”。年紀過大并非一定適合做年輕人的導師,因為他們雖有不少收獲,卻也大有損失。我們可以這樣懷疑,即使最聰明的人,活了一世,他又能懂得多少生活的潛在價值呢。實際上,老年人是不會有什么極其重要的忠告可以贈送給年輕人的。他們的經驗是這樣的殘缺不全,他們的生活已經是這樣的慘痛和失敗,他們應該知道這些錯誤都是自己鑄成的;可能他們心中還保留若干信念與他們的經驗不相符合,只可惜他們都已經不再年輕了。我在這星球上生活了30多年,還沒有聽到過老長輩們哪一個字是有價值的,甚至連熱忱的忠告也沒有。他們從未告訴過我什么,也許他們是不能告訴我什么中肯的東西了。這里就是生活,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大部分都沒有體驗過的試驗,老年人體驗過了,但對于我沒有用處。如果我得到了我認為有用的任何經驗,我一定確信這個經驗是我的老師長們所沒有提起過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