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探求思想的力量:思想政治研究文摘》共收錄49篇論文摘要。主要內容包括:論自然價值的沖突與協調;環境保護的道德支點:“全面的人”;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選擇;“生物信息”概念的隱喻解釋網境及其意義等。
作者簡介
葉國英,女,1955年7月生于上海,現任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從事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學工作30年,并在高校黨政領導崗位任職近20年,長期分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著有《合謀腐敗機制的經濟學審視》一書,并在各類期刊中發表了《德育的本質特征和德育有效性的提高》《論高校師德建設的內容與途徑》《均衡性原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研究》《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等論文。
曹順仙,女,1963年5月生于江蘇宜興,現任南京林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政治、生態思想史。編著有《世界文明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疑點?難點?熱點問題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等書,并發表相關論文30多篇,主持各級各類課題20多項。
曹順仙,女,1963年5月生于江蘇宜興,現任南京林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政治、生態思想史。編著有《世界文明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疑點?難點?熱點問題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等書,并發表相關論文30多篇,主持各級各類課題20多項。
名人/編輯推薦
《探求思想的力量:思想政治研究文摘》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注意實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目次
論自然價值的沖突與協調
環境保護的道德支點:“全面的人”
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選擇
“生物信息”概念的隱喻解釋網境及其意義
公正倫理和關懷倫理在道德教育中的互釋
生態環境建設同樣也要尊重自然規律
西方環境倫理的浪漫主義傳統
社會生態學兩個譜系之旨趣與發展前瞻
生態困境的倫理審視及其道德哲學回應
全球化中的倫理認同與倫理沖突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本質的思考
馬克思科學技術觀的人本意蘊
重溫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
馬克思的交往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試論葛蘭西知識分子理論及其當代啟示
馬克思勞動概念的唯物史觀解讀
論馬克思社會政治思想的超越與變革
虛無與責任:約納斯對現代性的批判與拯救
對新時期大學生公民教育內容的探討
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性別差異調查及其原因探析
胡適與當代禪學之境
錢大昕之魏晉南北朝正史地理考證述論
慎獨與大學生道德人格成長
民國時期農會的歷史考察
陶行知學生自治思想在民辦高校中的實踐及啟示
科學發展觀視閾中的高校德育生態
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不足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從太虛佛教改革看近代佛教復興運動之制度建構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進芻議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體責任
林業院校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探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知——行為”模式及應用
新形勢下高校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探索
當前高校就業指導課開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自我概念在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分類引導的定位分析
高等學校社會資本與大學生就業機會關系研究
以支部書記培養為龍頭提升大學生黨建水平
理工院校藝術類大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
改革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
對提高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的思考
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
福建省構建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學習力: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水平探析
高校關于大學生參與非法傳銷的應對策略研究
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動大學生就業
對加強高校共青團建設的思考
“溝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用的研究
后記
環境保護的道德支點:“全面的人”
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選擇
“生物信息”概念的隱喻解釋網境及其意義
公正倫理和關懷倫理在道德教育中的互釋
生態環境建設同樣也要尊重自然規律
西方環境倫理的浪漫主義傳統
社會生態學兩個譜系之旨趣與發展前瞻
生態困境的倫理審視及其道德哲學回應
全球化中的倫理認同與倫理沖突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本質的思考
馬克思科學技術觀的人本意蘊
重溫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
馬克思的交往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試論葛蘭西知識分子理論及其當代啟示
馬克思勞動概念的唯物史觀解讀
論馬克思社會政治思想的超越與變革
虛無與責任:約納斯對現代性的批判與拯救
對新時期大學生公民教育內容的探討
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性別差異調查及其原因探析
胡適與當代禪學之境
錢大昕之魏晉南北朝正史地理考證述論
慎獨與大學生道德人格成長
民國時期農會的歷史考察
陶行知學生自治思想在民辦高校中的實踐及啟示
科學發展觀視閾中的高校德育生態
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不足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從太虛佛教改革看近代佛教復興運動之制度建構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進芻議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體責任
林業院校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探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知——行為”模式及應用
新形勢下高校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探索
當前高校就業指導課開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自我概念在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分類引導的定位分析
高等學校社會資本與大學生就業機會關系研究
以支部書記培養為龍頭提升大學生黨建水平
理工院校藝術類大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
改革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
對提高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的思考
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
福建省構建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學習力: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水平探析
高校關于大學生參與非法傳銷的應對策略研究
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動大學生就業
對加強高校共青團建設的思考
“溝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用的研究
后記
書摘/試閱
第二,自然權利不可能超越人類中心主義。在生態倫理學的許多論述中,我們隨處可見到人類中心主義的烙印。生態倫理學在20世紀6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根本原因就是當代人類認識到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直接威脅到自身的現實生存,也給子孫后代的生存埋下了巨大隱患,要通過環境保護更好地維護人類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可見,生態倫理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類。生態倫理學批判人類借助工具理性對生態系統施加消極影響,認定工具理性具有反自然特性,成為環境惡化的元兇,提出要尊重其他生物的權利,倡導自然權利。然而它開出的方子是借助人類自己的理性,因為人是唯一有理性的物種。這就是說,社會性的人類要借助工具理性來放棄工具理性。這就形成了生態倫理學的邏輯悖論。
第三,不是因為人類中心主義凸現了環境問題,而是處于中心的人類自身不完整凸現了環境問題。人類自身不完整主要表現為:工具理性的過度運用不僅把人變成了單維度的人,而且成為自身相互沖突的人。工具理性把任何復雜現象及其運動都還原為簡單對象來處理。因此,生命體與物質客體沒有差別,都遵循而且必須遵循同樣的物質規律。人類學可以當成生物學研究,在生物學研究中又把生物運動形式還原為物理一化學運動形式。工具理性的發展排除了人的價值理性,把人變成了像粒子一樣的東西,人類所有的弱點和激情都被過濾了。正如約翰?齊曼所言:科學也不再向人們承諾有關世界意義的知識,把探討價值理性的人文學科完全排除到“科學”的大門之外,還把經濟的人、心理的人、政治的人、社會的人“遣送到人類科學的各個”專業學科中,人類的多維性由此被肢解為彼此分離甚至相互沖突的孤立部分。
第四,環境保護的道德支點是“全面的人”。環境問題表現為人與自然的沖突,根源則在人類自身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沖突,人的各個方面,即生物的、社會的、政治的、心理的“人”之間的相互沖突。人類通過不斷地協調自身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相互關系,把被工具理性肢解的生物的人、社會的人、政治的人、心理的人、經濟的人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人,從而與人類信仰的“終極目標”相遇。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