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阿富汗戰爭大解密(彩色圖文收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阿富汗戰爭大解密(彩色圖文收藏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阿富汗就是一杯亞洲的雞尾酒,它的戰略地理位置決定了帝國、地區性大國和眾多鄰國都要來攪和一把。地理位置特殊的阿富汗,至今在世界地理的區域劃分中仍難以界定,常被各種世界地圖混亂地劃歸到中亞、南亞甚至西亞地區。但是,獨特的地理位置給這個內陸國家帶來的不是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榮耀,反而是不斷的戰亂和衝突。
事實上,在世界歷史中阿富汗一直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綽號——“帝國的墳場”。歷史上的阿富汗曾見證過無數帝國和地區性大國的榮辱興衰。近代以來,英國、蘇聯、美國先後對阿富汗動武。這些“帝國”無一例外地認為,憑藉自身的強大實力可以在阿富汗達到本國既定的戰略目標。然而,這些“帝國”也無一例外地遇到同一個難題——無法徹底搞定阿富汗。為什麼阿富汗會屢屢成為大國爭搶的香餑餑?為什麼現代高科技武器也無法解決阿富汗戰爭的困難性和複雜性?
《阿富汗戰爭大解密》圖文並茂,通過對阿富汗歷史、文化、地理位置、大國勢力等各方面的分析,從數次阿富汗戰爭中,一步步揭開阿富汗成為大國博弈焦點的真相!

作者簡介

劉伯瘟,幻想和軍事類小說作家,鐵血網駐站作家,天涯人氣作家,長期關注歷史、戰爭、情報、軍事防務和國際問題,擅長于歷史、軍事寫作。《今古傳奇武俠版》、《武俠故事》、《中華傳奇》等雜志發表作品若干。出版有《兩棲聯合特種作戰》《乾隆大帝》等。

名人/編輯推薦

《阿富汗戰爭大解密》編輯推薦:蘇聯被它拖垮,美國為它出兵十年,一步步揭開阿富汗成為大國博弈焦點的真相!阿富汗就是一杯亞洲的雞尾酒,它的戰略地理位置決定了帝國、地區性大國和眾多鄰國都要來攪和一把……

“阿富汗就是一杯亞洲的雞尾酒,它的戰略地理位置決定了帝國、地區性大國和眾多鄰國都要來攪和一把。”
這是19世紀英屬印度總督寇松勛爵最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地理位置特殊的阿富汗,至今在世界地理的區域劃分中仍難以界定,常被各種世界地圖混亂地劃歸到中亞、南亞甚至西亞地區。但是,獨特的地理位置給這個內陸國家帶來的不是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榮耀,反而是不斷的戰亂和沖突。
說起來或許令人吃驚,中亞山國阿富汗從前曾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旅游國家。那里位于興都庫什山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3℃左右。那時,潘杰希爾山谷和巴米揚大佛都是全球范圍內頗具知名度的景點。20世紀60、70年代,阿富汗還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來自美國和西歐的叛逆嬉皮士與背包族紛紛來這里尋找不一樣的生活。直到阿富汗于1979年陷入戰火和硝煙之中,外國游客才極少光顧這里。
事實上,在世界歷史中阿富汗一直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綽號——“帝國的墳場”。歷史上的阿富汗曾見證過無數帝國和地區性大國的榮辱興衰。近代以來,英國、蘇聯、美國先后對阿富汗動武。這些“帝國”無一例外的認為,憑借自身的強大實力可以在阿富汗達到本國既定的戰略目標。然而,阿富汗天造地設的自然與人文地理條件成了這些“帝國”的運行體制、政治理念和綜合國力的試金石。甚至是在現代文明社會,各大國憑借軍事手段很難征服阿富汗。眩目的現代高技術武器和名堂百出的戰略戰術,有時得到的結果尚且不如野蠻時代的屠殺征服。每一場試圖征服阿富汗的閃電戰或速決戰,往往都變成了持久戰,最后總會成為大國的傷心之戰。歷史在一次次告訴未來——阿富汗是侵略者的墳場。
1979年,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在進行了長達9年的戰爭之后,戈爾巴喬夫面對現實,認識到第三世界并不存在“社會主義革命形勢”,蘇聯不應該采取“輸出革命”的方式人為的在那里制造革命,解決沖突唯一正確的手段是通過政治途徑對話。因此,蘇軍終于撤出了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一支由70輛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蘇軍車隊駛過阿富汗一蘇聯邊境的阿姆河大橋,駐阿富汗蘇軍司令格拉莫夫中將從最后一輛裝甲車上跳下來,面對記者們宣布:“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國土的蘇軍人員。在我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蘇軍士兵了。”這場夢魘般的戰爭結束兩年之后,蘇聯解體了。紅色帝國像那場戰爭本身一樣,也成為了歷史的名詞。
在阿富汗戰爭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交戰的幾方都試圖掩蓋自己那一邊的真相。理由或者涉及冷戰時的“國家機密”,或者是想忘記戰爭的創傷。總之,關于這場戰爭有很多秘密和認識誤區,常常會引起外界的巨大興趣。
在蘇聯軍隊離開阿富汗12年之后,為了打擊“恐怖大亨”本·拉登的基地組織以及對其提供庇護的“塔利班”,美國對阿富汗實施了軍事介入。從歷史的縱斷面來看,美國以有史以來人類最先進的軍事技術和最強大的軍事能力,將自身近20年在全世界各地的戰爭實驗成果一一投入使用,因而在阿富汗戰爭初期取得不俗戰果。但是,阿富汗戰爭的困難性和復雜性絕非現代高技術武器可以解決。這些英國和蘇聯曾碰到的難題,同樣讓美國束手無策。
自遠古以來,戰爭從未改變過它的形態。殺戮與流血,撕裂親情的苦痛與哀號,時刻裹挾著卷入其中的每一個元素。國家可能因為戰爭成為歷史的名詞,國民必然因為戰爭而陷入夢魘,還有文化和歷史都因戰爭而面臨毀滅。每個人都想知道,戰爭在阿富汗將何時才能真正結束,殺戮與流血、撕裂親情的苦痛與哀號在阿富汗將何時才能成為過去。阿富汗的和平,每一個人都在盼望著。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山國的歷史
彼得大帝告訴世人——誰征服了阿富汗,誰就征服了世界。世界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征服者,比如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都曾到過這個“亞洲命運的十字路口”。18世紀中葉,這里曾建立起一個高原上的“珍珠王朝”。在19世紀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阿富汗被置于角逐場的中央。經過無數堅忍的抵抗與血腥的戰斗,阿富汗最終實現了不屈的獨立。
亞洲的“雞尾酒” / 010
“杜蘭尼”的王朝 / 013
殖民者的博弈 / 017
不屈的獨立 / 022

第二章 動蕩的政局
阿富汗從王國變成了共和國,歷代阿富汗領導人都生于憂患,最終還是沒能在侵略成性的新沙皇面前逃過一劫。在冷戰的嚴酷背景下,阿富汗仍延續著其不幸的宿命。阿富汗末代國王查希爾被推翻后,曾拒絕回國復位。而與國王的清流高傲相比,阿富汗政局從達烏德開始,完全是一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鬧劇,直到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決定——對鄰國展開“國際主義兄弟援助”,而具體手段居然是軍事入侵。
末代國王查希爾 / 028
“紅色親王”之死 / 031
人民民主黨的“共產主義夢想” / 035
入侵的前夜 / 041

第三章 完美的入侵
阿富汗戰爭結束多年之后,曾參與指揮入侵阿富汗軍事行動的前蘇軍第39集團
軍軍長謝勉洛夫少將在回憶錄中如此寫道——我們到達的第二天,一場暴風雪猝然而至,當地的阿富汗山民傳說:“俄國人來到這里,帶來了冰雪。”蘇軍以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的戰役機動,突貫阿富汗全境,實現了對這個中亞小國的軍事占領,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勝利。不過,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突襲達魯拉曼宮 / 046
入侵的“鐵流” / 052
阿富汗的“新生”? / 056
“此事將在三到四周內結束” / 058

第四章 真正的較量
蘇軍的最初勝利對蘇共最高層的決策產生了誤導。有利形勢僅僅保持了幾個月,蘇軍很快就進入了與阿富汗游擊隊的漫長對峙階段。阿富汗各類抵抗組織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吸收了阿富汗境內外一切不愿與蘇軍合作的力量,成為了蘇軍最強大的對手。駐阿富汗蘇軍的遭遇,漸漸與十年前的駐越南美軍,甚至今天的駐阿富汗美軍的遭遇如出一轍。
“阿富汗?那地方真不錯!” / 066
游擊戰——花樣層出不窮 / 071
“搜索與殲滅” / 077
“同化政策” / 081

第五章 國外的援助
喀布爾街頭的蘇聯坦克終結了20世紀70年代東西方緩和的氣氛,美蘇冷戰又一次進入尖銳的對抗時期。而且,在阿富汗與蘇聯展開援助對抗的不止美國和西方。蘇聯出兵阿富汗后,第三世界各國,尤其是伊斯蘭國家,更是在物質上與道義上大力支持阿富汗的抵抗運動,甚至在聯合國形成了“蘇聯與第三世界不結盟國家直接對立的局面”。對蘇聯而言,這場戰爭已經成了“勃列日涅夫留下的爛攤子”。
裝備懸殊 / 086
恐怖的“雌鹿”——米-24 / 093
“七黨聯盟” / 097
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們 / 103

第六章 無盡的泥潭
連續三位蘇聯領導人黯然病逝,留下了阿富汗戰爭這樣一個“流血不止的傷口”。在“毒刺”導彈的幫助下,阿富汗游擊隊釋放出了驚人的能量。20世紀90年代初,當記者采訪巴基斯坦總統齊亞?哈克,請他分析為什么阿富汗游擊隊能夠打敗世界上最強大的蘇軍時,齊亞?哈克的回答卻是——這是查理的功勞。更不可忘記的是馬蘇德,這頭“潘杰希爾的雄獅”在抗蘇戰爭中的英雄戰績,足以成為阿富汗民族的光榮與驕傲。“查理?威爾遜的戰爭” / 111
“毒刺”導彈 / 115
“反游擊戰術” / 121
“潘杰希爾的雄獅” / 126

第七章 帝國的墳場
龐大的蘇聯在阿富汗這個小泥潭里被拖成了一具僵尸。九年的不義之戰,給阿富汗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對蘇聯自身來說,戰爭同樣消耗了無可彌補的金錢和生命,腐蝕了這個國家的心靈,使這個國家四面楚歌。阿富汗戰爭成了蘇聯劇變的先兆,從阿富汗撤返的蘇軍,回國竟然是為祖國送葬。貧窮的阿富汗人在戰斗中除了生命之外再也沒有可以失去的東西,而蘇聯卻輸掉了一切。
“流血不止的傷口” / 135
“新思維” / 141
《日內瓦協定》 / 147
“在我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蘇軍士兵了” / 152

第八章 撕裂的天空
阿富汗戰爭結束兩年之后,蘇聯解體了。就像那場戰爭本身一樣,“蘇聯”也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冷戰隨之落幕,但和平并沒有眷顧阿富汗。蘇軍撤離后,阿富汗各派抵抗武裝開始為蘇聯人留下的殘羹冷炙而混戰不休。伊斯蘭極端原教旨主義武裝“塔利班”在這個已成焦土的國家中乘時而起,掌握了政權。“塔利班”按照傳統伊斯蘭教法取締了阿富汗的一切女性權利,同時容留庇護了“恐怖大亨”本?拉登。
蘇聯的崩潰 / 159
“塔利班”的崛起 / 164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168
“9?11” / 174

第九章 “持久自由”行動
“9?11”事件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同時給阿富汗帶來了又一場戰爭。“持久自由”行動的成功有目共睹,對于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場具有難度但結局干脆利落的戰爭。甚至有軍事觀察家評論,美國人只用了61天時間和一兩萬地面部隊,就在阿富汗的高山峻嶺中打贏了一場近兩百年間英國人、蘇聯人都未曾打贏的戰爭。不過,“帝國墳場”的可怕似乎被遺忘了。蘇軍的前車之鑒猶在,美軍的阿富汗戰爭正在變成一場沒有結局的戰爭。
又一場戰爭 / 184
北方聯盟的反擊 / 189
托拉博拉之戰 / 194
“蟒蛇”行動 / 198

第十章 走向和平的漫漫長夜
海灣戰爭結束后,作為伊拉克武器的提供者,俄羅斯的一位武器專家曾表示:“美國的軍事技術已領先俄羅斯一個時代。”但是對于一個大國來說,贏得一場持久戰爭的勝利,最重要的不是武器,而是政治和經濟因素,軍事的棋局向來被盤外的因素所決定。在阿富汗的土地上,戰斗依舊,只是又換了一代人,又變了幾個對局者。阿富汗戰爭令最偉大的戰略家都感到頭痛,所有人都期盼阿富汗早日獲得和平,卻實在不知該如何去面對這個動蕩國家的現狀和未來。
艱難的過渡政府 / 205
奧巴馬的阿富汗戰略 / 209
漫漫和平路 / 217

書摘/試閱

“阿富汗?那地方真不錯!”
1980年1月下旬,蘇軍經過短時間的休整,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其余的大部分兵力向未被占領地區的一切抵抗力量發起了全面進攻。第二階段的戰斗正式開始了。
為了加強蘇軍的打擊力度,取得速戰速決的效果,蘇軍首先將主要的兵力集結在幾個大城市中,各自組成一個擁有數百輛裝甲車和卡車的大部隊,然后再分頭沿著重要交通干線或朝著反抗活動頻繁的地區迅速推進。一般情況下,這些部隊前方有已歸順卡爾邁勒的阿富汗政府軍開道引路,空中有蘇軍武裝直升機的保護。他們一路包圍、搜查每一個村莊,逮捕任何可疑的阿富汗人,以大城市或交通干線為中心,成擴散狀向阿富汗農村挺進。由于蘇軍動用的武裝力量極其強大,基本上無人可抵擋其攻勢,就像是一記重拳狠狠地砸過每一個所經之處,所以蘇軍驕傲地將這種進攻方式稱為“拳頭戰術”。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在任何地方,如果有抵抗者出來迎戰,或者蘇軍受到任何形式的襲擾,蘇軍就會毫不客氣地派出武裝直升機先對該地進行一番火力急襲,然后再出動大批裝甲車將該地牢牢包圍,最后地面步兵或者由直升飛機直接空降的突擊隊員才正式參加戰斗,一舉將該地的阿富汗反政府武裝全殲。
蘇軍在征服每一個地區后,便會進駐一批軍隊,構建哨所,建立由當地人組成的阿富汗民兵武裝,請回從前的地方官員,簽署和平協議,并一改此前在該地區實行的恐怖手段,取而代之的是溫和的同化政策。
蘇軍的這種戰術在喀布爾、赫拉特、坎大哈、馬扎爾和加得茲等地區大顯威力。正如勃列日涅夫所預料的,抵抗者不堪一擊。例如,在1980年3月,蘇軍只發動一次進攻就收復了阿斯馬爾和庫納爾公路干線。局勢讓勃列日涅夫越來越自信了。在克里姆林宮的一次私人酒會上,他興高采烈地對同僚說:“阿富汗?那地方真不錯!”
盡管勝利沒有像勃列日涅夫所預測的那樣在三至四周內到來,但戰場上的局面使蘇聯確信,勝利只是早晚的事。既然軍事勝利指日可待,下一步就該是在阿富汗鞏固和加強蘇聯的影響了,這原本就是對阿富汗發動入侵的真正目的。早在1980年初,勃列日涅夫在制訂對阿富汗國內局勢的策略時,就已經把宣傳教化的作用放在了與軍事進攻相同的地位上。1980年1月6日,蘇共中央組織和黨務工作部發布的《對阿富汗黨今后工作的意見》中有這樣一段話:“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蘇聯政府認為,蘇聯能夠滿足阿富汗不止一次提出的、對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給予多方面(包括軍事)援助的請求,以同叛亂分子進行最堅決的斗爭,就像從前那樣。但是把反革命匪幫從他們所占據的地方趕走,并不能被稱作是積極的軍事斗爭。應當采取最果斷的軍事行
動去反對那些堅決拒絕進行談判的人。而且,同匪幫進行積極的斗爭不應僅局限于用武裝的方法。在叛亂分子中間能夠遇到的不僅僅是一些不妥協的階級敵人,而且還有一些是受了騙后被迫去的勞動人民。因此,同反革命分子進行的武裝斗爭應該和宣傳黨的政策、政府公布確保勞動公民生活條件的一些法令結合起來,使他們能自愿地帶著武器向政府軍投降,同時還應該結合各種宣傳鼓動形式,廣泛利用固定和流動的無線電廣播手段以及其他信息手段進行政治宣傳。”
《意見》中下了這樣的結論——“歷史的經驗證明,如果依靠廣大的勞動人民群眾,政權就能夠鞏固,而只依靠軍隊的政權,則孕育著變革。”換言之,蘇聯要在阿富汗大力宣傳“蘇阿友好”,大力推行同化政策,這是蘇聯在阿富汗能夠牢固立足的關鍵。
所以,蘇軍的具體任務不是占領整個國家,也不是全面出擊,打垮和消滅反政府武裝,而是盡可能地不讓他們擾亂同化計劃的執行。執行具體的同化政策,需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政府、阿富汗政府軍、情報機構和秘密警察、蘇聯軍事和文職顧問等等的共同協作。對蘇聯來說,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為此,蘇聯制定了一套總戰略。在總戰略指導下,蘇聯人有著明確的分工。外交和宣傳方面,要孤立阿富汗抵抗運動,防止它在國外成立機構,盡可能阻止阿富汗抵抗運動得到外國的軍事和財政援助。蘇軍的主要目標是控制必不可少的地區,把阿富汗抵抗運動緊緊阻隔在山地和目前無關大局的地區。這樣做為的是爭取時間,迫使反蘇游擊隊只能開展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同時,每當一個抵抗運動的根據地構成威脅并使戰爭升級時,便設法消滅那里的游擊隊。
總戰略中同時規定,有些事情是蘇軍必須盡量避免去做的。比如要避免過分擴大戰斗,以防蘇軍陷得太深不能自拔,除非阿富汗抵抗運動有所發展。不要介入到阿富汗居民中去,蘇軍生怕自己的士兵被“感化”過去,也擔心這樣反而會使抵抗運動加強對阿富汗人的思想工作。而且,加強對阿富汗政府軍戰斗力的提升,要避免讓蘇軍時時沖在前頭,這樣可以使蘇軍免遭過分慘重的損失,也可以使戰爭最終實現“阿富汗化”。
與此同時,國際上要求蘇聯撤軍的呼聲日益高漲。堅信蘇聯已經勝利在握的勃列日涅夫打算利用這一機會在國際上為蘇聯爭取更多的戰略優勢。于是,勃列日涅夫腦中關于部分撤軍的念頭再次出現。當然,撤軍之前要先與巴基斯坦、伊朗甚至美國等國家進行談判,在談判桌上為蘇聯贏得戰略優勢之后,再實施撤軍的想法。
為此,社會主義陣營內部進行了通氣。1980年3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寫信給勃列日涅夫,表示古巴愿意以不結盟運動代表的身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間斡旋,組織它們進行談判。對這次談判,蘇聯完全以一個勝利者自居。勃列日涅夫不允許其他國家對自己扶植起來的卡爾邁勒政府有任何意見。勃列日涅夫的目標是,用阿富汗部分撤軍,換取美國的力量退出印度洋和波斯灣地區。1980年3月底到4月初,古巴外交部長伊希多羅?馬爾米耶卡?佩奧里帶著勃列日涅夫的使命
在喀布爾和伊斯蘭堡之間多次奔走,以促使雙方展開會談。但巴基斯坦總統齊亞?哈克只提出一個先決條件——只有蘇聯撤出留在阿富汗的全部軍隊,會談才能舉行,巴基斯坦隨時恭候并且可以在任何地方與阿富汗舉行會談。
巴基斯坦的強硬立場讓勃列日涅夫的打算全部落空。他這才明白,想以蘇聯撤出阿富汗為條件在國際上撈取到好處,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此時戰場上的形勢已經開始悄然轉變了。
1980年5月12日上午10時,蘇軍一個摩托化步兵團從薩曼甘向達拉蘇夫進發,打算消滅這里的反蘇游擊隊。這個摩托化步兵團裝備有3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而阿富汗游擊隊僅有少量的步槍和手榴彈。實力相差懸殊,這一戰本不該有太多懸念的。阿富汗游擊隊得到情報后,認定蘇軍要去達拉蘇夫山區,必定要經過狹窄的查普查勒山口。這個山口地勢險峻,谷深坡陡,公路兩邊陡峭的石壁聳入云端,裝甲車輛目標大、易受攻擊的弱點在這里暴露無遺。這里是一個打伏擊戰的絕佳地點,游擊隊決定在查普查勒山口狠狠伏擊蘇軍。由于山高坡陡,蘇軍的坦克、裝甲車從薩曼甘出發后,只能排著縱隊,沿一條公路向達拉蘇夫山區進發。蘇軍由于急于趕去圍剿達拉蘇夫地區的反蘇游擊隊,只要求行軍速度而忽略了其他,在無任何反伏擊措施的情況下,大搖大擺以一字隊形通過查普查勒山口。按照反伏擊作戰原則,蘇軍應首先派兵控制山口兩側的制高點,至少應出動直升機對可能有伏兵的兩側制高點進行細致偵察后方可通過。但是,輕敵的蘇軍什么也沒有做。
14時30分,蘇軍坦克、裝甲車進入查普查勒山口。阿富汗游擊隊馬上引爆預先埋設的炸藥。頃刻間山崩地裂,大量的巨石滾入狹谷,猶如日墜天傾,當即就有40輛蘇軍坦克和裝甲車被壓成一堆堆“鐵餅”。接著,埋伏在山頂的游擊隊員用步槍、反坦克手榴彈、蘇制RPG火箭筒、土制炸藥包向蘇軍發動猛烈攻擊。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蘇軍有上百輛坦克、裝甲車被擊毀,傷亡500多人。為避免全軍覆沒,15時30分,蘇軍指揮官下令撤退。剩余的坦克、裝甲車載著殘兵敗將奪路而逃。由于蘇軍隊形較長,不便于組織指揮,加上敗退時慌不擇路,游擊隊在追擊中又擊斃幾十名蘇軍,還生擒了40多名蘇軍士兵。至此,查普查勒山口之戰以蘇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查普查勒山口之戰似乎還沒能讓蘇聯人清醒過來。1980年4月14日,蘇聯
駐阿富汗大使塔別耶夫向蘇共中央發來的關于阿富汗國內形勢的報告中說:“卡爾邁勒進入政府執政和蘇聯軍隊進駐阿富汗之后,在同反革命進行斗爭的戰線上,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方面,反革命勢力已不能再利用原先體制的多次失誤和錯誤讓居民去反對中央當局,這就極大地改變了力量對比,使其有利于中央,特別是省一級政權。另一方面,蘇聯軍隊是強大的穩定因素,這就打破了反革命分子想獲得軍事優勢的計劃,打破了他們在同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政府的斗爭中直接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夢想。在今年2~4月,許多省份的反革命分子在軍事上都遭到失敗。在庫納爾、拉格曼和捕格哈爾等省有4000~5000人的叛亂集團被粉碎了。同時,在巴格蘭、巴達赫尚、巴爾赫、薩曼甘、塔哈爾等省,叛亂分子也受到了強大的警告性打擊,僅在4月上旬就有3200名叛亂分子被消滅,840人被俘。大多數居民都特別反對叛亂分子,對強盜們的橫行霸道已十分厭惡,都渴望過和平生活,在政府取得軍事成就的影響下,直到目前還沒有參加政府軍和叛亂集團之間斗爭的那一些勢力都投向了政府一邊。”
很顯然,這份報告表明,阿富汗的形勢對于蘇聯來說,依然是一片大好。但時隔不久,蘇軍便又遭遇了一次類似查普查勒山口之戰的打擊。1980年5月12日,蘇軍偵察到喀布爾北部山區有阿富汗游擊隊的一個駐地,決定發動襲擊將其消滅。就在蘇軍將要出動之際,游擊隊也得到了蘇軍襲擊的情報,于是按計劃布置了一個陷阱——他們在山谷里點起篝火,升起炊煙,趕來牛羊,制造出一派祥和景象。
第二天,蘇軍出動數十架米-24武裝直升機和大隊步兵,向游擊隊駐地襲來。蘇軍直升機飛行員遠遠看到游擊隊駐地炊煙裊裊,似乎毫無防備,于是立即加大馬力,猛撲而來。米-24武裝直升機的火箭發射巢和航空機槍噴出火光,成排的火箭和炮彈飛向村莊。在蘇軍火力的襲擊下,寧靜的村莊頓時變成一片火海。
就在這時,隱蔽在山頂上的游擊隊發出信號,步槍、機槍、RPG火箭筒、無后坐力炮居高臨下一齊開火。蘇軍直升機正在低空盤旋,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根本無力抵抗,幾架直升機瞬間就被擊落,未被打中的直升機知道落入陷阱,匆忙丟下剩余掛載的大型高爆炸彈,升空逃走。而負責地面攻擊的蘇軍步兵與直升機通訊協調有誤,未等武裝直升機有效摧毀游擊隊的防御,便提前進入峽谷。結果,蘇軍直升機扔下的高爆炸彈正好在蘇軍步兵頭頂上爆炸,蘇軍頓時傷亡一片。此時,阿富汗游擊隊又掉轉槍口,猛烈襲擊蘇軍步兵。蘇軍指揮官眼見勢頭不對,只能趕
緊撤退。但由于游擊隊火力猛烈,蘇軍已傷亡過半。最后,這次戰斗以蘇軍損失8架直升機、傷亡300多人而告終。
此時,勃列日涅夫才明白,“部分撤軍”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鑒于眼下的阿富汗局勢,蘇軍即使想走也走不了,他們已經陷入山地游擊戰的海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