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插花史研究 (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插花史研究 (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0 元
定價
:NT$ 960 元
優惠價
8783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插花史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插花藝術的起源、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插花形式的醞釀與成立、隋唐五代——插花藝術的黃金時期、宋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期、元代——插花藝術的沈滯期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插花史研究》由西泠出版社出版。

目次


摘 要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插花藝術的起源
第三章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插花形式的醞釀與成立
第一節 先秦——花文化的曙光
第二節 漢代——插花形式的濫觴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插花形式的成立
甲、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乙、魏晉南北朝的插花概況及其風格
第四章 隋唐五代——插花藝術的黃金時期
第一節 隋唐時代的插花藝術
甲、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乙、隋唐的插花學——《春盤賦》及《花九錫》的誕生
丙、隋唐的插花概況
丁、隋唐的插花風格——圖花、詩樂與酒賞
戊、隋唐插花藝術之東漸
第二節 五代的插花藝術
甲、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乙、五代的插花學——《花經》《五宜說》與『占景盤』
第三節 五代插花風氣與風格
甲、 「錦洞天」——史上最早的插花定期展覽會
乙、五代的插花風格——「香花」與「自由花」
丙、五代的插花家
第五章 宋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期
第一節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甲、宮廷的花事
乙、民間的花事
第二節宋代的插花概況
甲、宮廷插花
乙、士大夫插花
丙、寺院及民間插花
丁、金朝及西夏的插花
第三節宋代的插花學
甲、花的「品鑒」及宋代花學重要著作
乙、有關瓶花保養技術
第四節 宋代的插花風格與插作方法
甲、院體花與理念花的發皇
乙、宋代的配材方法與插作條件
丙、宋代常用的花材與花器
第五節 宋(金》代的插花家
第六章 元代——插花藝術的沈滯期
第一節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第二節 元代插花概況
第三節 元代的花學:
第四節 元代的插花風格——院體花與心象花的成立
第五節 元代的插花家
第七章 明代——插花藝術的沈滯期
第一節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甲、宮廷的花事
乙、民間的花事
第二節 明代的插花概況
甲、宮廷插花
乙、文人插花
第三節 明代的花學
甲、高濂及其著作
乙、屠隆及其《考盤余事》《山齋清供箋》
丙、袁宏道與其《瓶史》
丁、張謙德及其《瓶花譜》
戊、文震亨及其《長物志》《清齋位置》
己、何仙郎及《花案》
庚、屠本畯及其《瓶史月表》
辛、程羽文的《花歷》及《花小名》
壬、夏日的《藥圃同春》
癸、其它花學家及其著作
第四節 明代的插花風格與插花概況
甲、明代的插花風格
乙、明代的配材方法與插作條件
丙、明代的常用花材與花器
丁、明代插花家
第八章 清代——插花藝術的哀微期
第一節概說——花事及其背景
甲、宮廷的花事
乙、士大夫的花事
丙、民間的花事
第二節清代的插花概況
甲、宮廷的插花
乙、民間的插花
第三節清代的花學
甲、李漁及其《閑情偶寄》
乙、張潮及其《幽蘿影》
丙、沈復及其《閑情記趣》
丁、其它花學著作
第四節 清代的插花風格與插花概況
甲、寫景花與諧音造型花的發皇
乙、清代的插花習慣與配材方法
丙、清代的插花家
第九章結語
中國插花史大事記
重要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二、瓶花的成立
至于瓶花,史上記載最早的要算是《南史》了。《南史?晉安王子懋傳》有此一段:「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子懋,平安人,字云昌,齊武帝第七子,七歲時母阮淑媛病危,故請僧侶為母祈福。此段記述當時有人以蓮花獻佛,眾僧以銅罌盛水,以維持花色新鮮,子懋流涕禮佛并稱:「若母能因此病愈,此花當于齋畢之前,仍能維持新鮮不萎。」果然七日齋畢,花開更為鮮紅,且罌中長有根須,其母病情因而痊愈云云。
罌為口小腹大的水器,與前章印度所謂的卡拉薩賢瓶造型相似,為佛案常見的瓶式花器。
陸凱有梅花詩說:「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他正采花時,巧逢驛使,故隨將折好的花選托其轉贈遠方的友人范蔚宗以表思念之情。他平常出外探花折花并不專為插鬢,尤其梅枝生硬尤少插鬢的習慣,故知折梅插瓶最少早在東晉的時代已經流行。
唐張彥遠在其《歷代名畫記》卷七標示了梁元帝有「芙蓉醮鼎圖」,藉悉當時已使用銅鼎一類器具插花觀賞,論者以為此系我國插花最早的文獻之一。
三、魏晉南北朝的插花風格
我國所遺留下來的最早插花標本便是此時期的產物。龍門石窟危險洞及其下洞北壁的佛像雕刻便繪有于壺上插置蓮花的圖形,應為目前我國所見使用花器插花的最早實例。此外賓陽洞及看經寺洞等處也有手持蓮花的雕畫作品,由此可知在公兀五世紀末的北魏時代已有手持蓮花瓶供以莊嚴佛像的風氣,而北齊時代的河北曲陽縣出土之玉石刻釋迦牟尼佛像,其像有左右花器并插蓮花的樣式,此類樣式無疑是來自古印度,但花型已有中國的風格。
圖一五的北周觀音像,觀音手中的瓶花,瓶上除敞開蓮花外,有花苞、花朵及蓮葉,全角作曲線表現,雖枝葉不多,不重形式,但比例勻稱,線條優美,甚為自然,應屬寫生之作。由此可以概知當時人在插花比例上的偏好,其中以三主枝構成的插花觀念已發皇于此時,各枝間調理出空間感,技巧頗為純熟。
然而,魏晉南北朝的插花雖具藝術表現形態,但方法上均以「漬」「醮」「浸」「貯」說明,寧說是把花「放」在或「養」在花器中而已,尚談不上后代所謂「插立」或「安排」的境界,但用盤、用罌、用鼎、用瓶等花器插花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同時可知中國插花在發展之初就以盤花瓶花兩大形式并行不惇,除了佛堂及宴席插花外,日常生活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至于使用的花材,蓮花是六朝人最重要的一種,其它杏花、梅花、海棠、芍藥、蘭花,乃至觀賞花木如牡丹、梔子、木蘭、木樨、百合、水仙、石榴、雞冠等均有羅列的跡象,而當時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梁江淹的《閩中草木頌》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簍曰在花材知識上提供了不少的可貴資料,對當時插花領域的擴張有著實質的貢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3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