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針灸經絡穴位圖解(第三版)(簡體書)
滿額折

針灸經絡穴位圖解(第三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針灸經絡穴位圖解》由中醫學專家編寫,著名畫家繪圖,在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分6章,先行文字解說,再隨文插入相應圖表。前5章介紹針灸發展史略及針灸基本理論圖解,十四經穴、經外穴和微刺系統穴位圖解。十四經每條均單獨繪有概觀的經絡與穴位圖;頭部及軀幹正背側則有總圖。十四經穴、經外穴、微刺系統(頭針、耳針)均為分解圖,以單色平塗法描繪,穴位均用不同顏色的彩點表示,力求符合人體解剖,定位準確精美。文字解說,除針灸發展史略及基本理論外,重點闡述了相應各腧穴的穴名、編號、取法、主治、針灸法等。第6章為常見病症處方例,並有指針應急處方,供臨床應用參考。
本圖解以WHO《國際針灸標準穴名》、國家標準《經穴部位》、《耳穴部位》為依據,致力於腧穴的規範統一。具有檢索容易、圖文相配、便於理解、一目了然等優點,是針灸、按摩、外治等醫療、教學、科研的工具書,適於醫學生、教學人員、臨床工作者、研究者及針灸、推拿愛好者學習使用,亦是各醫學圖書館珍貴的典藏書。.

作者簡介

靳士英,男,1927年生。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院教授、主任醫師。長春大學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畢業,從醫60餘載。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組組長、中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史雜誌》編委;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熱衷振興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潛心研究針灸、四診、雜病、草藥、醫史,發表論文二百餘篇;主編有《新編中醫學概要》(全國科學大會獎)、《舌脈診法基礎與臨床研究》、《實用中醫外治法》等專著30餘部。在針灸方面,編有《針灸穴位掛圖》(全國科學大會獎)、《中華針灸經絡穴位圖》、《經絡穴位與針灸概要》、《實用頭針穴線掛圖》、《實用耳針穴位掛圖》、《圖說針灸經絡穴位》等,主要致力於人體三維結構穴位解剖定位及臨床研究。部分著作有英、法、德文版全球發行。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醫學大百科全書》有關傳統醫學詞條的撰寫。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多項與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貢獻獎。因醫教研卓有成績,曾立二、三等功數次;廣州軍區先進科技工作者;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和成就獎;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金完成女,1934年生。第六軍醫大學畢業。曾任廣州軍區總醫院康復理療科主任、主任醫師;中華生物醫藥學會與中醫超聲治療學會常務理事,全軍理療針灸專業組委員。長期從事針灸、理療研究,重視弘揚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工作,發表論文40餘篇。編有《針灸穴位掛圖》、《經絡穴位掛圖》、《針灸經絡穴位圖》(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實用頭針穴線掛圖》、《實用耳針穴位掛圖》、《經絡穴位與針灸概要》,並參與《實用理療學》的編寫。在臨床科研中,重視創新與經驗積累,在全國首先開展超聲針在臨床的應用;首創針牽松解法治療慢性頭痛、針刺敷藥治療重症面神經麻痹、頭雙針治療腦癱,取得良好療效。參與為國內外軍醫舉辦的針灸培訓班教學16期;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8項。

張彤雲,女,1928年生。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國內知名畫家。教學與創作卓有成績,油畫代表作有《祖國》、《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泉》、《千秋功罪》、《燭》等,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與國內外收藏家收藏,曾獲文化部獎。發表論文多篇;著有《尹國良張彤雲油畫素描選集》。近30餘年來,與靳士英、金完成等致力於人體三維結構針灸穴位解剖定位研究,改變以往多用平面同身寸表達方法。所繪人體解剖結構準確,人物形象健美,皮膚、骨骼、肌肉、神經、血管、內臟背景清晰。《針灸穴位定位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針灸穴位掛圖》發行100多萬套;《針灸經絡穴位圖》(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向海外發行,對弘揚祖國傳統針灸學和提高針灸經絡穴位圖的科學水平多有貢獻。.

名人/編輯推薦

靳士英和金完成等編著的《針灸經絡穴位圖解》由中醫學專家編寫,著名畫家繪圖,在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分6章,先行文字解說,再隨文插入相應圖表。前5章介紹針灸發展史略及針灸基本理論圖解,十四經穴、經外穴和微刺系統穴位圖解。十四經每條均單獨繪有概觀的經絡與穴位圖;頭部及軀干正背側則有總圖。十四經穴、經外穴、微刺系統(頭針、耳針)均為分解圖,以單色平涂法描繪,穴位均用不同顏色的彩點表示,力求符合人體解剖,定位準確精美。文字解說,除針灸發展史略及基本理論外,重點闡述了相應各腧穴的穴名、編號、取法、主治、針灸法等。第6章為常見病癥處方例,并有指針應急處方,供臨床應用參考。
本圖解以WHO《國際針灸標準穴名》、國家標準《經穴部位》、《耳穴部位》為依據,致力于腧穴的規范統一。具有檢索容易、圖文相配、便于理解、一目了然等優點,是針灸、按摩、外治等醫療、教學、科研的工具書,適于醫學生、教學人員、臨床工作者、研究者及針灸、推拿愛好者學習使用,亦是各醫學圖書館珍貴的典藏書。

目次

第1章 中國針灸發展史略
1.1 針灸的創始與經絡穴位的發現
1.2 商周時期的起步
1.3 春秋至三國時期的奠基
1.4 晉至南北朝時期的進步
1.5 隋唐五代時期的發展
1.6 宋金元時期的繁榮
1.7 明清民國時期的成就
1.8 新中國建立後針灸的勃興
圖1-1 仰韶文化 砭石
圖1-2 商代 砭鐮
圖1-3 商周時期玉砭、玉針
圖1-4 扁鵲漢代畫像石
圖1-5 《足臂十一脈灸經》帛書
圖1-6 《陰陽十一脈灸經》帛書
圖1-7 西漢金針
圖1-8 西漢金銀針示意圖
圖1-9 西漢人體經脈漆俑
圖1-10 《針灸甲乙經》
圖1-11 《肘後備急方》
圖1-12 《產經.妊婦脈圖》(九、十月腎、膀胱經養胎)
圖1-13 《千金要方》中的針灸部分
圖1-14 《煙蘿圖》
圖1-15 宋代《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石1號
圖1-16 明代《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刻石拓片
圖1-17 《歐希範五臟圖》
圖1-18 《玄門內照圖》中的楊介《存真圖》(正背部分)
圖1-19 《十四經發揮》經穴圖(任督二脈部分)
圖1-20 《銅人明堂之圖》(正人圖)
圖1-21 《針灸大成》經穴圖(內景圖部分)
圖1-22 乾隆小銅人
圖1-23 光緒銅人
圖1-24 英國所藏中國童子銅人

第2章 針灸基本理論
2.1 經絡的分類與功能
2.2 腧穴的分類與功能
2.2.1 經穴
2.2.2 經外穴
2.2.3 阿是穴
2.2.4 微針穴
2.3 特定穴
2.3.1 五輸穴
2.3.2 原穴
2.3.3 絡穴
2.3.4 郤穴
2.3.5 背俞穴
2.3.6 募穴
2.3.7 八會穴
2.3.8 八脈交會穴
2.3.9 六腑下合穴
2.4 穴位名稱、部位的標準化
2.4.1 經穴、經外穴、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
2.4.2 經穴、經外穴、頭針穴線的國際標準
2.5 腧穴定位的依據與方法
2.5.1 腧穴定位的依據
2.5.2 腧穴定位的具體方法
2.6 經驗取穴法的臨床應用[頭頸部]
2.6.1 大迎
2.6.2 頰車
2.6.3 聽會
2.6.4 下關、上關
2.6.5 耳尖、角孫
2.6.6 翳風[軀幹部]
2.6.7 章門
2.6.8 肩井[上肢部]
2.6.9 肘尖
2.6.10 小海
2.6.11 尺澤、曲澤
2.6.12 曲池
2.6.13 列缺
2.6.14 養老
2.6.15 神門
2.6.16 陽溪
2.6.17 合穀
2.6.18 勞宮、少府
2.6.19 後溪
2.6.20 前穀
2.6.21 三間
2.6.22 二間[下肢部]
2.6.23 伏兔
2.6.24 血海
2.6.25 曲泉
2.6.26 足三裡
2.6.27 承山
2.6.28 蠡溝
2.6.29 三陰交
2.6.30 湧泉
2.7 圖解的特點與應用中的注意
2.7.1 貫徹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
2.7.2 力求符合人體真實解剖結構
2.7.3 注意生理變異與個體差異
2.7.4 運用骨性標誌取穴的方法
2.8 針灸療法的種類
2.8.1 針法的種類與特點
2.8.2 灸法的種類與特點
2.9 針刺法
2.9.1 毫針刺法
2.9.2 其他針刺法
2.10 處方法
2.10.1 處方原則
2.10.2 選穴法
2.10.3 配穴法[折量寸與指寸法圖]
圖2-1 骨度折量寸(正面)
圖2-2 骨度折量寸(背面)
圖2-3 骨度折量寸(側面)
圖2-4 指寸法[經驗取穴法示例圖]
圖2-5 大迎
圖2-6 頰車
圖2-7 聽會
圖2-8 下關、上關
圖2-9 耳尖、角孫
圖2-10 翳風
圖2-11 章門
圖2-12 肩井
圖2-13 肘尖
圖2-14 小海
圖2-15 尺澤、曲澤
圖2-16 曲池
圖2-17 列缺
圖2-18 養老
圖2-19 神門
圖2-20 陽溪
圖2-21 合穀
圖2-22 勞宮、少府
圖2-23 後溪
圖2-24 前穀
圖2-25 三間
圖2-26 二間
圖2-27 伏兔
圖2-28 血海
圖2-29 曲泉
圖2-30 足三裡
圖2-31 承山
圖2-32 蠡溝
圖2-33 三陰交
圖2-34 湧泉[刺灸法圖]
圖2-35 古代九針示意圖
圖2-36 毫針、三棱針、七星針示意圖
圖2-37 一次性無菌毫針
圖2-38 常用灸法
圖2-39 常用進針法
圖2-40 進針角度
圖2-41 常用運針法
圖2-42 針刺啞門、大椎防止損傷延髓、脊髓

第3章 十四經穴
概說
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
十五絡脈
[十四經與腧穴概觀]
圖3-1 手太陰肺經與腧穴概觀
圖3-2 手陽明大腸經與腧穴概觀
圖3-3 足陽明胃經與腧穴概觀
圖3-4 足太陰脾經與腧穴概觀
圖3-5 手少陰心經與腧穴概觀
圖3-6 手太陽小腸經與腧穴概觀
圖3-7 足太陽膀胱經與腧穴概觀
圖3-8 足少陰腎經與腧穴概觀
圖3-9 手厥陰心包經與腧穴概觀
圖3-10 手少陽三焦經與腧穴概觀
圖3-11 足少陽膽經與腧穴概觀
圖3-12 足厥陰肝經與腧穴概觀
圖3-13 督脈與腧穴概觀
圖3-14 任脈與腧穴概觀[頭部與軀幹經穴總圖]
圖3-15 頭面部穴(側面)總圖
圖3-16 胸腹部穴總圖
圖3-17 背部穴總圖
圖3-18 側胸腹部穴總圖
3.1 手太陰肺經穴 手太陰肺經穴
3.1.1 中府 LU
3.1.2 雲門 雲門 LU
3.1.3 天府 LU
3.1.4 俠白 俠白 LU
3.1.5 尺澤 尺澤 LU
3.1.6 孔最 LU
3.1.7 列缺 LU
圖3-19 手三陰經穴(上肢部)
圖3-20 肺經穴(胸部、上臂部)
圖3-21 肺經穴(前臂、手部)
3.1.8 經渠 經渠 LU
3.1.9 太淵 太淵 LU
3.1.10 魚際 魚際 LU
3.1.11 少商 LU
3.2 手陽明大腸經穴 手陽明大腸經穴
3.2.1 商陽 商陽 LI
3.2.2 二間 二間 LI
3.2.3 三間 三間 LI
3.2.4 合穀 LI
3.2.5 陽溪 陽谿 LI
3.2.6 偏曆 偏歷 LI
3.2.7 溫溜 溫溜 LI
3.2.8 下廉 LI
3.2.9 上廉 LI
3.2.10 手三裡 LI
3.2.11 曲池 LI
3.2.12 肘髎 LI
3.2.13 手五裡 LI
3.2.14 臂臑 LI
3.2.15 肩髃 LI
3.2.16 巨骨 LI
3.2.17 天鼎 LI
圖3-22 手三陽經穴(上肢、肩部)
圖3-23 大腸經穴(手部)
圖3-24 大腸經穴(前臂部)
圖3-25 大腸經穴(上臂部)
圖3-26 大腸經、胃經及相關穴(頸部)
圖3-27 大腸經、胃經及相關穴(面部)
3.2.18 扶突 LI
3.2.19 口禾髎 LI
3.2.20 迎香 LI
3.3 足陽明胃經穴 足陽明胃經穴
3.3.1 承泣 ST
3.3.2 四白 ST
3.3.3 巨髎 ST
3.3.4 地倉 地倉 ST
3.3.5 大迎 ST
3.3.6 頰車 頰車 ST
3.3.7 下關 下關 ST
3.3.8 頭維 頭維 ST
3.3.9 人迎 ST
3.3.10 水突 ST
3.3.11 氣舍 氣舍 ST
3.3.12 缺盆 ST
3.3.13 氣戶 氣戶 ST
3.3.14 庫房 庫房 ST
3.3.15 屋翳 ST
3.3.16 膺窗 ST
3.3.17 乳中 ST
3.3.18 乳根 ST
3.3.19 不容 ST
3.3.20 承滿 承滿 ST
3.3.21 梁門 梁門 ST
3.3.22 關門 關門 ST
3.3.23 太乙 ST
3.3.24 滑肉門 滑肉門 ST
3.3.25 天樞 天樞 ST
3.3.26 外陵 ST
3.3.27 大巨 ST
3.3.28 水道 ST
3.3.29 歸來 歸來 ST
3.3.30 氣沖 氣衝 ST
3.3.31 髀關 髀關 ST
3.3.32 伏兔 ST
3.3.33 陰市 陰市 ST
3.3.34 梁丘 ST
3.3.35 犢鼻 犢鼻 ST
3.3.36 足三裡 ST
3.3.37 上巨虛 上巨虛 ST
3.3.38 條口 條口 ST
3.3.39 下巨虛 下巨虛 ST
3.3.40 豐隆 豐隆 ST
3.3.41 解溪 解谿 ST
3.3.42 沖陽 衝陽 ST
3.3.43 陷穀 ST
3.3.44 內庭 ST
3.3.45 厲兌 厲兌 ST
圖3-28 胃經穴(頭面部)
圖3-29 胃經穴(胸腹部)
圖3-30 胃經穴(下肢部)
圖3-31 胃經穴(大腿部)
圖3-32 胃經穴(小腿部)
圖3-33 胃經穴(足背部)
3.4 足太陰脾經穴 足太陰脾經穴
3.4.1 隱白 隱白 SP
3.4.2 大都 SP
3.4.3 太白 SP
3.4.4 公孫 公孫 SP
3.4.5 商丘 SP
3.4.6 三陰交 三陰交 SP
3.4.7 漏穀 SP
3.4.8 地機 地機 SP
3.4.9 陰陵泉 陰陵泉 SP
3.4.10 血海 SP
3.4.11 箕門 箕門 SP
3.4.12 沖門 衝門 SP
3.4.13 府舍 SP
3.4.14 腹結 腹結 SP
3.4.15 大橫 SP
3.4.16 腹哀 SP
3.4.17 食竇 食竇 SP
3.4.18 天溪 天谿 SP
3.4.19 胸鄉 胸鄉 SP
3.4.20 周榮 周榮 SP
3.4.21 大包 SP
圖3-34 足三陰經穴(下肢部)
圖3-35 脾經穴(足部)
圖3-36 脾經穴(小腿部)
圖3-37 血海穴(大腿內側)
圖3-38 血海穴經驗取穴法
圖3-39 脾經穴(腹部)
圖3-40 脾經穴(胸部)
3.5 手少陰心經穴 手少陰心經穴
3.5.1 極泉 極泉 HT
3.5.2 青靈 青靈 HT
3.5.3 少海 HT
3.5.4 靈道 靈道 HT
3.5.5 通裡 HT
3.5.6 陰郤 陰郤 HT
3.5.7 神門 神門 HT
3.5.8 少府 HT
圖3-41 心經穴(臂部)
圖3-42 勞宮、少府經驗取穴法
圖3-43 勞宮、中沖及相關穴(手掌部)
3.5.9 少沖 少衝 HT
3.6 手太陽小腸經穴 手太陽小腸經穴
3.6.1 少澤 少澤 SI
3.6.2 前穀 SI
3.6.3 後溪 後谿 SI
3.6.4 腕骨 SI
3.6.5 陽谷 陽穀 SI
3.6.6 養老 養老 SI
3.6.7 支正 SI
3.6.8 小海 SI
3.6.9 肩貞 肩貞 SI
3.6.10 臑俞 SI
3.6.11 天宗 SI
3.6.12 秉風 秉風 SI
3.6.13 曲垣 SI
3.6.14 肩外俞 SI
3.6.15 肩中俞 SI
3.6.16 天窗 SI
3.6.17 天容 SI
3.6.18 顴髎 顴髎 SI
3.6.19 聽宮 聽宮 SI
圖3-44 小腸經穴(手背部)
圖3-45 前穀、後溪經驗取穴法
圖3-46 小腸經穴(肩部)
圖3-47 後頭部諸穴
3.7 足太陽膀胱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穴
3.7.1 睛明 BL
3.7.2 攢竹 攢竹 BL
3.7.3 眉沖 眉衝 BL
3.7.4 曲差 BL
3.7.5 五處 五處 BL
3.7.6 承光 BL
3.7.7 通天 BL
3.7.8 絡卻 絡卻 BL
3.7.9 玉枕 BL
3.7.10 天柱 BL
3.7.11 大杼 BL
3.7.12 風門 風門 BL
3.7.13 肺俞 BL
3.7.14 厥陰俞 厥陰俞 BL
3.7.15 心俞 BL
3.7.16 督俞 BL
3.7.17 膈俞 BL
3.7.18 肝俞 BL
3.7.19 膽俞 膽俞 BL
3.7.20 脾俞 BL
3.7.21 胃俞 BL
3.7.22 三焦俞 BL
3.7.23 腎俞 腎俞 BL
3.7.24 氣海俞 氣海俞 BL
3.7.25 大腸俞 大腸俞 BL
3.7.26 關元俞 關元俞 BL
3.7.27 小腸俞 小腸俞 BL
3.7.28 膀胱俞 BL
3.7.29 中膂俞 BL
3.7.30 白環俞 白環俞 BL
3.7.31 上髎 BL
3.7.32 次髎 BL
3.7.33 中髎 BL
3.7.34 下髎 BL
3.7.35 會陽 會陽 BL
3.7.36 承扶 BL
3.7.37 殷門 殷門 BL
3.7.38 浮郤 BL
3.7.39 委陽 委陽 BL
3.7.40 委中 BL
3.7.41 附分 BL
3.7.42 魄戶 BL
3.7.43 膏肓 BL
3.7.44 神堂 BL
3.7.45 譩譆 BL
3.7.46 膈關 膈關 BL
3.7.47 魂門 魂門 BL
3.7.48 陽綱 陽綱 BL
3.7.49 意舍 BL
3.7.50 胃倉 胃倉 BL
3.7.51 肓門 肓門 BL
3.7.52 志室 BL
3.7.53 胞肓 BL
3.7.54 秩邊 秩邊 BL
3.7.55 合陽 合陽 BL
3.7.56 承筋 BL
3.7.57 承山 BL
3.7.58 飛揚 飛揚 BL
3.7.59 跗陽 跗陽 BL
3.7.60 昆侖 崑崙 BL
3.7.61 僕參 僕參 BL
3.7.62 申脈 申脈 BL
3.7.63 金門 金門 BL
3.7.64 京骨 BL
3.7.65 束骨 BL
3.7.66 足通穀 BL
3.7.67 至陰 至陰 BL
圖3-48 膀胱經穴(下肢部)
圖3-49 膀胱經穴(小腿部)
圖3-50 膀胱經穴(足外側部)
3.8 足少陰腎經穴 足少陰腎經穴
3.8.1 湧泉 湧泉 KI
3.8.2 然穀 KI
3.8.3 太溪 太谿 KI
3.8.4 大鐘 大鐘 KI
3.8.5 水泉 KI
3.8.6 照海 KI
3.8.7 複溜 復溜 KI
3.8.8 交信 KI
3.8.9 築賓 築賓 KI
3.8.10 陰谷 陰穀 KI
3.8.11 橫骨 KI
3.8.12 大赫 KI
3.8.13 氣穴 氣穴 KI
3.8.14 四滿 四滿 KI
3.8.15 中注 KI
3.8.16 肓俞 KI
3.8.17 商曲 KI
3.8.18 石關 石關 KI
3.8.19 陰都 陰都 KI
3.8.20 腹通穀 KI
3.8.21 幽門 幽門 KI
3.8.22 步廊 KI
3.8.23 神封 KI
3.8.24 靈墟 靈 KI
3.8.25 神藏 KI
3.8.26 彧中 KI
3.8.27 俞府 KI
圖3-51 腎經穴(小腿內側部)
圖3-52 腎經湧泉穴(足底部)
圖3-53 腎經穴(足內側部)
3.9 手厥陰心包經穴 手厥陰心包經穴
3.9.1 天池 PC
3.9.2 天泉 PC
3.9.3 曲澤 曲澤 PC
3.9.4 郤門 郤門 PC
3.9.5 間使 間使 PC
3.9.6 內關 內關 PC
3.9.7 大陵 PC
3.9.8 勞宮 勞宮 PC
3.9.9 中沖 中衝 PC
圖3-54 心包經穴(前臂、手掌部)
3.10 手少陽三焦經穴 手少陽三焦經穴
3.10.1 關沖 關衝 SJ 1(TE 1)
3.10.2 液門 液門 SJ 2(TE 2)
3.10.3 中渚 SJ 3(TE 3)
3.10.4 陽池 陽池 SJ 4(TE 4)
3.10.5 外關 外關 SJ 5(TE 5)
3.10.6 支溝 支溝 SJ 6(TE 6)
3.10.7 會宗 會宗 SJ 7(TE 7)
3.10.8 三陽絡 三陽絡 SJ 8(TE 8)
3.10.9 四瀆 四瀆 SJ 9(TE 9)
3.10.10 天井 SJ 10(TE 10)
3.10.11 清冷淵 清冷淵 SJ 11(TE 11)
3.10.12 消濼 消濼 SJ 12(TE 12)
3.10.13 臑會 臑會 SJ 13(TE 13)
3.10.14 肩髎 SJ 14(TE 14)
3.10.15 天髎 SJ 15(TE 15)
3.10.16 天牖 SJ 16(TE 16)
圖3-55 三焦經穴(手背部)
圖3-56 三焦經穴(前臂部)
圖3-57 三焦經穴(肩臂部)
圖3-58 三焦經與相關穴(肩部)
3.10.17 翳風 翳風 SJ 17(TE 17)
3.10.18 瘛脈 瘛脈 SJ 18(TE 18)
3.10.19 顱息 顱息 SJ 19(TE 19)
3.10.20 角孫 角孫 SJ 20(TE 20)
3.10.21 耳門 耳門 SJ 21(TE 21)
3.10.22 耳和髎 SJ 22(TE 22)
3.10.23 絲竹空 絲竹空 SJ 23(TE 23)
3.11 足少陽膽經穴 足少陽膽經穴
3.11.1 瞳子髎 GB
3.11.2 聽會 聽會 GB
3.11.3 上關 上關 GB
3.11.4 頷厭 頷厭 GB
3.11.5 懸顱 懸顱 GB
3.11.6 懸厘 懸釐 GB
3.11.7 曲鬢 曲鬢 GB
3.11.8 率穀 GB
3.11.9 天沖 天衝 GB
3.11.10 浮白 GB
3.11.11 頭竅陰 頭竅陰 GB
3.11.12 完骨 GB
3.11.13 本神 GB
3.11.14 陽白 陽白 GB
3.11.15 頭臨泣 頭臨泣 GB
3.11.16 目窗 GB
3.11.17 正營 正營 GB
3.11.18 承靈 承靈 GB
3.11.19 腦空 腦空 GB
3.11.20 風池 風池 GB
3.11.21 肩井 GB
3.11.22 淵腋 淵腋 GB
3.11.23 輒筋 輒筋 GB
3.11.24 日月 GB
3.11.25 京門 京門 GB
3.11.26 帶脈 帶脈 GB
3.11.27 五樞 五樞 GB
3.11.28 維道 維道 GB
3.11.29 居髎 GB
3.11.30 環跳 環跳 GB
3.11.31 風市 風市 GB
3.11.32 中瀆 中瀆 GB
3.11.33 膝陽關 膝陽關 GB
3.11.34 陽陵泉 陽陵泉 GB
3.11.35 陽交 陽交 GB
3.11.36 外丘 GB
3.11.37 光明 GB
3.11.38 陽輔 陽輔 GB
3.11.39 懸鐘 懸鐘 GB
圖3-59 三焦、小腸、膽經穴(頭面部)
圖3-60 膽經穴(頭面部)
圖3-61 膽經穴(側胸部)
圖3-62 膽經穴(側腹部)
圖3-63 膽經環跳穴(臀部)
圖3-64 膽經穴(下肢外側部)
圖3-65 膽經穴(大腿外側部)
圖3-66 風市經驗取穴法
圖3-67 膽經穴(小腿外側部)
圖3-68 膽經穴(足背部)
3.11.40 丘墟 丘 GB
3.11.41 足臨泣 足臨泣 GB
3.11.42 地五會 地五會 GB
3.11.43 俠溪 俠谿 GB
3.11.44 足竅陰 足竅陰 GB
3.12 足厥陰肝經穴 足厥陰肝經穴
3.12.1 大敦 LR
3.12.2 行間 行間 LR
3.12.3 太沖 太衝 LR
3.12.4 中封 LR
3.12.5 蠡溝 蠡溝 LR
3.12.6 中都 LR
3.12.7 膝關 膝關 LR
3.12.8 曲泉 LR
3.12.9 陰包 陰包 LR
3.12.10 足五裡 LR
3.12.11 陰廉 陰廉 LR
3.12.12 急脈 急脈 LR
3.12.13 章門 章門 LR
3.12.14 期門 期門 LR
圖3-69 肝經穴(足背部)
圖3-70 肝經穴(小腿內側部)
圖3-71 肝經穴(大腿內側部)
圖3-72 肝經穴(大腿根部)
圖3-73 肝經穴(側胸部)
3.13 督脈穴 督脈穴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