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泰山文化概論(簡體書)
滿額折

泰山文化概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泰山文化概論》由陳偉軍主編。過去的地方史志或專著常常以泰山景區為分類標志,結果在結構的縱橫上產生了交叉或混亂,不僅松散拖沓,而且常常造成時間軸線的模糊、地域橫向的分割,乃至文化現象的割裂。《泰山文化概論》則不然,它采取歷史縱向敘述和文化系統的分列,新穎別致。從全書說,貫穿時間發展的縱向論述,使全書的邏輯清晰,歷史內涵豐富。就局部子系統而言,放棄以景區地域分割,而采用文化門類系統,在一個子系統內又遵循歷史的線索,與全書的結構互相呼應,互為因果。

名人/編輯推薦

《泰山文化概論》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一章泰山文化概說
第一節泰山
第二節泰山文化
第二章泰山歷史
第一節先秦秦漢時期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三節唐宋時期
第四節金元時期
第五節明清時期
第六節“中華民國”時期
第七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第三章泰山封禪
第一節封禪的起因
第二節秦漢封禪
第三節唐代封禪
第四節宋元明清的封禪和祭祀
第四章泰山民俗
第一節泰山廟會
第二節泰山石敢當
第三節泰山香社
第五章泰山宗教
第一節泰山神信仰
第二節道教與泰山
第三節佛教與泰山
第六章泰山文學
第一節詩歌
第二節散文
第三節結語
第七章泰山石刻
第一節彰顯了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本質特征
第二節展示了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
第三節儒、道、釋文化融合的記錄
第八章泰山:人文與自然景觀的合璧
第一節人文景觀:中國古典文化的縮影
第二節自然景觀:崇高與優美的象征
第三節景觀布局:富有節奏感的雙重復合
第九章岱廟
后記

書摘/試閱



隋唐時期,佛教進入鼎盛時期,泰山更是梵音四起、伽藍毗鄰,泰山藏佛寺、資福寺、法華寺、竹林寺、天封寺等禪院相繼創建。隋文帝楊堅于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東巡泰山時,曾招訪泰山名僧法瓚,敕命進住京師勝光寺。其間,泰山石窟造像活動也達到了高峰。岱陰玉函山及龍洞絕壁上都有隋代造像,靈巖寺方山證明殿佛龕內有唐代釋迦牟尼坐像。岱陰神通寺千佛崖里有大小唐代造像220尊,這些造像大都豐滿健美、慈祥和藹,其中泰山北麓佛慧山的一尊唐代大石佛,高7米多,寬4米多,為泰山佛窟造像之冠。
唐代靈巖寺更加興盛。《靈巖志》曾記載,唐貞觀初年,著名僧人玄奘曾慕名來到靈巖寺譯寫經文。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到泰山封禪時,打破以往慣例,先到靈巖拜佛,后至岱頂祭天,可見靈巖寺影響之大。據資料記載,當時靈巖寺的僧眾最多時達到上千人。唐開元(公元713年一公元741年)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降魔禪師是禪宗北派領袖神秀的弟子,神秀曾告訴他:“汝與少嗥之墟(泰山一帶廣大地區)有緣。”降魔大師敬奉師命來到靈巖寺,弘揚佛法,以后幾年,學者云集。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把靈巖寺、天臺國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合稱為“域中四絕”,并將靈巖寺置于四絕之首,足以說明靈巖寺在當時的聲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