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限度:戰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ISBN13:978751611046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進
出版日:2012/11/01
裝訂/頁數:平裝/257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1
人民幣定價:50 元
定價
:NT$ 300 元優惠價
:87 折 261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戰爭法是國家問對戰爭中的暴力行為適當性的共享信念。任19世紀下半葉以前,戰爭中的暴力權是國家的合法權利。此後,近代戰爭法的發展使國家在戰爭中的暴力權受到越來越大的限制。《暴力的限度:戰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創新工程)》對戰爭法發展的原因和動力進行了研究,並試圖厘清三個問題:為什麼在19世紀下半葉以後國家才開始有意識地、系統地建立規範以限制武裝衝突中的暴力?影響戰爭法發展的因素及作用機制是什麼?影響戰爭法有效性和執行力度的因素是什麼?《暴力的限度:戰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創新工程)》認為,戰爭法規範的變遷是人類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結果。或者說是人道主義原則和軍事必要性原則進行平衡的結果。《暴力的限度:戰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創新工程)》揭示了主導150年來戰爭法形成與發展的真實因素,特別是19世紀下半葉戰爭法諸公約迅速建立的原因。從而拓寬了國際規範的研究範圍,為溝通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兩個相互分立的學術領域做出了一定貢獻。在國際關係學界多關注國際規範如何塑造和約束國家身份、利益或行為的情況下,本書反其道而行之,將國際規範視為因變量,著重考查了國際規範的合法性發生嬗變的原因,促使國際規範研究者的觸角向反方向延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們對國際規範的認識。.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系列?暴力的限度:戰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對國際規範突變的猜想(代序)
前言
第一章 從國際政治視角看戰爭法
第一節 戰爭法演化之謎
第二節 關於戰爭法形成與變遷的現有解釋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章節安排
第二章 人類理性和戰爭法
第一節 共享信念與戰爭法
第二節 人類理性與戰爭法
第三節 戰爭法的適用邊界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自由主義理論的演化與政治實踐
第一節 文藝復興運動與人性的覺醒
第二節 啟蒙時代的自由主義
第三節 歐美大國的自由主義政治實踐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戰俘:從漠視到保護
第一節 絕對君主制時代的戰俘(1618—1788)
第二節 人民主權時代的戰俘(r789—1945)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俘處理
第四節 1949年《日內瓦公約》與二戰後的戰俘處理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劫掠:從肆行到禁止
第一節 劫掠平民行為的國內根源
第二節 絕對君主制時代的劫掠(1618—1789)
第三節 人民主權時代的劫掠(1789—1945)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非軍事目標:戰略轟炸的悖論
第一節 轟炸與戰爭法
第二節 戰略轟炸的起源及理論發展
第三節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第四節 虛幻的軍事必要性
第五節 小結
結語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結論
第二節 本書的理論價值
第三節 本書的現實意義
第四節 尚待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第一章 從國際政治視角看戰爭法
第一節 戰爭法演化之謎
第二節 關於戰爭法形成與變遷的現有解釋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章節安排
第二章 人類理性和戰爭法
第一節 共享信念與戰爭法
第二節 人類理性與戰爭法
第三節 戰爭法的適用邊界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自由主義理論的演化與政治實踐
第一節 文藝復興運動與人性的覺醒
第二節 啟蒙時代的自由主義
第三節 歐美大國的自由主義政治實踐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戰俘:從漠視到保護
第一節 絕對君主制時代的戰俘(1618—1788)
第二節 人民主權時代的戰俘(r789—1945)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俘處理
第四節 1949年《日內瓦公約》與二戰後的戰俘處理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劫掠:從肆行到禁止
第一節 劫掠平民行為的國內根源
第二節 絕對君主制時代的劫掠(1618—1789)
第三節 人民主權時代的劫掠(1789—1945)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非軍事目標:戰略轟炸的悖論
第一節 轟炸與戰爭法
第二節 戰略轟炸的起源及理論發展
第三節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第四節 虛幻的軍事必要性
第五節 小結
結語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結論
第二節 本書的理論價值
第三節 本書的現實意義
第四節 尚待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價值理性的變化只能決定戰爭法的總體變化方向,但不能完全決定具體規范的變化程度和變化時間。具體規范的變化可能還受到工具理性,也就是軍事必要性的干預性影響。在戰爭法中,關于戰爭手段和作戰方法的規則的變化與軍事必要性程度的強弱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如果軍事必要性強,相關規范的變化程度或適用范圍就小。比如,殺傷人員地雷(anti—personnel landmine)是一種對平民和軍人都會造成不必要痛苦和傷害的武器,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防御武器。國際社會既承認使用殺傷人員地雷有違人道主義原則,也承認其具有較強的軍事必要性。因此,國際社會制定了一系列法規來限制而非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使用,比如,《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第二議定書(全稱為《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水雷)、餌雷和其他裝置的議定書》)就要求這些地雷具有可探測和自失效功能,以便戰后的清除工作,避免對平民的傷害。另外,地雷具有可探測功能并不會對布雷方造成軍事威脅,因為當前的探雷技術并不發達,探雷方無法迅速探知并清除地雷,所以布雷方的軍事利益能得到較好的保障。雖然有關國家在1997年12月簽署了《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全稱為《關于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及銷毀此種地雷的公約》,又稱《渥太華公約》),但由于美國、中國、俄羅斯等一些軍事強國的反對,這項公約的前景及國際法效力令人懷疑。
其次,如果軍事必要性強,相關規范的變化速度會減緩。對于有些作戰武器或作戰手段,各國并非不清楚它們會對平民造成相當危害,或給軍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但是由于軍事上的不可替代性,國際社會無法通過限制性或禁止性規范來予以約束。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雙方均對對方重要城市的居民區和工業區進行了廣泛而持久的戰略轟炸,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戰略轟炸行為明顯違反了1923年的《空戰規則草案》第22條:禁止為使平民發生恐怖、破壞或損壞非軍事用性質的私人財產或傷害非戰斗員的目的而進行的轟炸,只有針對軍事目標的空中轟炸才是合法的;第24條:如果合法的轟擊目標所處的位置使其非對平民進行不分皂白的轟炸就不能進行轟炸的情形下,航空器就不進行轟炸。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