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經濟的理性透視(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經濟的理性透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中國經濟的理性透視》中,我們用經濟理性敲打著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平庸,目睹了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散發出一種持續的理性的光芒,具有恆久彌香的魅力。沿著理性的崎嶇小路漫步,我們就會逐漸明瞭經濟學家是如何從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構建起經濟學的巍峨王國。只要我們對經濟學的語言和生活的事實如此忠誠而專注,我們也會像經濟學家那樣進行入世極深的經濟學思考。在新聞媒體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遭受各種各樣的新聞轟炸。只要我們觸類旁通,明白了經濟生活的各類成本與收益,借力發力,我們也可以創作出經濟生活的理性分析篇章。

作者簡介

何永江,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就職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主要從事制度經濟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和美國貿易政策的研究。主要專著有《美國貿易政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散文集《奮進人生》(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的理性透視》作者何永江“用經濟理性敲打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平庸”,通過經濟學視角分析備受百姓關注的通貨膨脹、醫患關系、房價、城市交通擁堵、道德風氣、政府融資、煙花爆竹禁放、民工荒、出租車、企業可持續發展、現代婚姻等焦點問題,視角敏銳,觀點獨到,內容平實。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快速轉型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社會、經濟、道德甚至政策的問題都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小康》雜志從2005年開始對“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進行跟蹤調查,2011年最受公眾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是:房價、物價、食品安全、醫療改革、腐敗、住房改革、社會道德風氣、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業問題。物價問題在2008年排第十二位、在2010年排第一位、在2011年排第二位,房價問題在2011年排在第一位。對于社會道德風氣問題,47.3%的人感覺“不太好”,30.7%的人感覺“非常差”,20.1%的人感覺“一般”,只有1.9%的人覺得“較好”。醫療改革的受關注度在2005—2008年的調查中位居第一,也一直是2009—2010年被高度關注的三個問題之一,在2011年排名第四位。
在中國的學術界,存在著一種高度關注“熱點問題”的內在沖動。這種關注更多的是簡單的道德討伐和情感表達,缺乏對社會現象的全局性把握和忽略對其歷史背景的理解。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說:“別讓習慣用經驗的力量把你逼上這條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或舌頭為準繩,而要用你的理智來解決紛爭的辯論。”對于這些大眾高度關注的問題,經濟學家如何進行有洞察力的理性分析,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經濟學家有分析社會經濟問題的優良傳統。誠如西斯蒙第(1773—1842)在181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新原理》(商務印書館,1964年,第49頁)一書中所說,“亞當·斯密認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他始終竭力根據社會狀況中的每一樁事實來進行研究。他永遠不忽略與事實具有聯系的各種客觀情況,他永遠不忽視足以影響國民幸福的各種結果。”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威克斯蒂德在《政治經濟學常識》中敦促同時代經濟學家運用經濟學原理更廣泛地研究社會問題。美國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們,更是以應用經濟學原理廣泛地研究社會經濟問題而著名,他們認為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深入的經濟學分析有助于拓展人類的知識范圍。奧地利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說:“如果沒有關于經驗形態的知識,我們就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我們周圍的大量現象,也無法在我們的頭腦中厘清它們,它是我們更全面地認識現實世界的前提條件。如果不能把握典型關系,我們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現實世界……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無法超出眼前觀察之范圍,即不可能對事態做出預測、進行控制。”從具體的現象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學基本概念和理論所體現的統一的內在聯系。這種分析,不僅加深了我們對具體現象的內在聯系的理解,也讓我們看到了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強大威力,即解釋現實世界的能力。因為,誠如門格爾所言,“不管在哪門學科中,理論知識都只能從實用的判斷中,隨著人們越來越強烈地需要以一種深入的科學充實實踐而逐漸發展出來。有關經濟領域的理論性知識也遵循這樣的發展過程。”
在這本書中,我們用經濟理性敲打著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平庸,目睹了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散發出一種持續的理性的光芒,具有恒久彌香的魅力。沿著理性的崎嶇小路漫步,我們就會逐漸明了經濟學家是如何從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構建起經濟學的巍峨王國。只要我們對經濟學的語言和生活的事實如此忠誠而專注,我們也會像經濟學家那樣進行入世極深的經濟學思考。在新聞媒體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遭受各種各樣的新聞轟炸。只要我們觸類旁通,明白了經濟生活的各類成本與收益,借力發力,我們也可以創作出經濟生活的理性分析篇章。
經濟推理的關鍵在于尋找那些不很顯明的或者經常被大家忽視的成本或者收益。如何尋找任何行為的成本或者收益呢?顯然,當我們把任何人看成是孤零零的個人,其成本和收益往往都限制在經濟利益方面。一旦我們把個人放在不同的社會系統中,我們就會認識到,凡是那些能夠滿足個人需求或者偏好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等等,都是個人的收益。當然,凡是那些不能夠滿足或者需要犧牲個人的需求或者偏好的東西,都是個人的成本。奧地利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在《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一書中寫道:“越來越廣泛傳播的一種認識是,行動的動機和目的都不能區分為經濟的和非經濟的。經濟所涉及的僅僅是行動的人的行為。經濟的行動在于補救不滿足狀態的努力,或者換個說法,是在手段稀缺性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滿足欲望……舊的觀點區分了經濟和非經濟的目的。根據現代觀點,所有行動都是經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那些直接涉及貨幣計算或者貨幣支付的領域叫做經濟領域,而把那些超出貨幣計算或者貨幣支付的領域叫做非經濟領域。但是,在經濟學家眼里,是否適用貨幣支付并非行為或者現象的本質。如果我們認識到所有的行為都是一種“理性經濟化”的行為,所有的社會現象都是有目的有意義的行動的結果,那么,單純地區分經濟現象和非經濟現象就沒有實質的意義。孝道、助人為樂、吸毒、家庭、恩怨相報、醫患矛盾這些典型的非經濟現象都與經濟中的物品具有相類似的邏輯結構,即都要考慮價值、交換和成本的問題,都要考慮人們的偏好與資源稀缺性的問題,都要考慮人們的理性和權利問題。這些基本的邏輯結構也體現在通貨膨脹、交通堵塞、擴大內需、政府的債務融資、黃牛黨的中介、農民工的轉型之中。經濟現象和非經濟現象都只能是理性行為的不同表現形式。如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言,“通過單方面強化一個或幾個方面,通過把分散而不連續的個別現象整合為一個內在統一的概念上的陳述”,我們就可以對各種現象予以經濟學的理解。
走上經濟分析的第一步是,我們要從觸動我們神經的那部分新聞和生活出發,尋找相關的生活材料和數據資料。借助于理性之光,我們就可以抱著深邃細致的悲憫情懷,采用精美而質樸的語句,刻畫出生活那溫暖而豐沛的經濟學圖像。這個圖像,擺脫了生活本身的片斷性和平面性,而賦予了生活以悠長、深邃和豐富的立體感和縱深度。這些清新、細膩、溫潤的圖像,定能比生活更加真實,也更能使我們更加理性地對待生活中的問題。賀拉斯曾說,文筆是語言的法則和規律。完美的文字和華麗的詞藻,有時像美麗的面孔,迷惑了睿智的判斷。我們不需要用甜言蜜語和數學符號去引誘人們的閱讀,因為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會發現,“字不嚼碎不知味,話不貴多而貴精”。這種對生活的理性寫實手法,其根可以追溯至經濟學的萌芽之初,現今還能在國外不時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國內經濟學界習慣于高瞻遠矚,要么在政策的高空中眺望,要么在西方經濟學界的廣寒宮中沉思,以至于在眼大心空的白描手法下,將生活的現實弄得“粉身碎骨”。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經期望,未來的經濟學家不再高度關注理論問題,而是像牙醫一樣就日常問題作一些咨詢,提供一些坦率的意見,依靠自己的判斷力吃飯。盡管我們并不能達到上帝般的睿智和理性,但愚昧的塵霧將隨著理性的光芒而消失殆盡。
我國臺灣學者徐復觀把現代社會命名為“不思不想的時代”,思想失去了廣度和深度,感覺或者視覺的泥點主導了我們的生活,因為“科學與商業結合起來,盡量使人的感官,得到圓滿無缺的滿足,以銷蝕使人去思想的動機”。在這本書中,你也許會發現,公共政策生活的問題,市場的問題,還有民生民道的問題,我們都進行了自己獨到的思考和分析。你的理智將會告訴你是否如此。對于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對于不斷變遷的生活,我們如何才能立于其中而不敗,這就需要我們共同的智慧和思考。“不學郭駝歸種樹,卻隨劉跛去看花”,也許是此書不同凡響之處。本書的不足之處,恰好是你思考的起點。
何永江 2012年2月8日

目次

序言第1章中國通貨膨脹時代到來了嗎通貨膨脹像馬路上疾速奔馳的汽車,只有坐在車上的人是舒舒服服的。其餘的人,不跟著跑,就可能被拖垮;跟著跑,就可能被累垮,帶著厚厚的磨損成本。礦產資源、壟斷行業、房地產行業和擁有大量固定資產的人成為通貨膨脹的推手。如果規範地方融資平臺、減少壟斷企業的軟預算約束、破除壟斷行業的成本直線轉移、創造更多的投資渠道和打破房價直線上升的局面,那麼,通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和技術創新、實現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增強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通貨膨脹率將會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範圍內。◎物價的新一輪上漲◎物價上漲的動因◎房價上漲的推動◎存在輸入性通貨膨脹嗎◎通貨膨脹的治理辦法第2章擴大內需的理性與對策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在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和金融危機的國際環境中顯得越來越突出。消費成本、收入水平、分配狀況,以及未來收入預期和消費環境的穩定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內需。面對著擴大內需這一艱巨而又長期的綜合性工程,建立統一的國內大市場、提高競爭性行業的收入、逐步建立綜合所得稅體制、向中小企業增加金融貸款和實行財政援助等政策措施將成為擴大內需的良策。◎居民消費率的動態變化◎影響消費率的因素◎收入分配與消費率的變化◎未來預期與消費◎擴大內需的綜合辦法第3章政府融資平臺的“近視”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僅是一個貸款和還款的問題,而是涉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綜合治理地方金融平臺的問題,而不僅僅限制在狹隘的金融風險問題上。我們需要規範金融平臺貸款的市場性,需要規範地方政府的財政透明度和地方官員的責任,需要規範民間資本和政府資本的經營領域,需要規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權責關係。一句話,我們需要從融資平臺中規範地方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職能和作用。◎地方融資平臺的增長◎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地方融資平臺的深層次問題第4章城市交通擁堵的理性與對策我們正在進入汽車增長的時代,在其推動下,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不斷發展。儘管汽車運行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汽車擁堵卻日益成為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沉重負擔。如果我們把城市的交通擁堵當作一個社會工程處理,不僅需要擴修和保養道路,而且需要改變城市的治安、居民的出行、城市資源的高度集中、各種建築物的規劃設計、政府的監督和管理等多方面行為,那麼,我們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就可以從根本上得到緩解,迎接汽車時代的到來。◎交通擁堵的根源◎交通擁堵的成本◎解決交通擁堵的辦法◎解決交通擁堵的深層次問題第5章禁放煙花爆竹的哀歌中國人有很濃厚的燃放煙花爆竹的情結。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開門發財、高朋四座、生張滿日,煙花爆竹都是最好的禮物。不幸的是,城市化進程中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建築物的比鄰而居,空曠土地的縮小,都給喜歡飛騰和高空爆炸的煙花爆竹的生活帶來了困難。從煙花爆竹“禁改限”的政策經歷中,我們看到了安全與自由、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法律之間的理性衝突,看到了潛在的利益機制的騰挪跌宕,看到了執法資源的有限性和人人都喜愛鞭炮的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也看到了單純的禁止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性。一個健全的理智的煙花爆竹政策將更加注重生產和使用管理,而不是簡單的禁止消費。……第6章遊資逐利的“樂命活法”第7章乳頭與房地產成本第8章中國民工荒還是不慌第9章出租車市場的沸騰第10章企業可持續發展之惑:梁慶德與格蘭仕第11章勞動價值論第12章“蝸居”的隱痛第13章黃牛党的“正氣”第14章毒品的經濟學第15章婚姻的經濟面紗第16章助人為樂的流逝第17章孝道絕唱第18章醫療的隱痛與患者的無奈第19章以德報怨第20章“劣幣逐良幣”的思考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在2009年上半年銀行新增貸款7.36萬億元中,房地產業的長期貸款新增3501億元,商業性房地產貸款余額新增8826億元,銀行貸款占房地產行業負債總額的5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高達80%。到2009年年底,中國各類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在21%~36%之間波動,5.7萬億元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中有11293億元來自銀行貸款。在購房者中,大約70%的人使用了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占房價的78.4%,個人按揭貸款為8403億元。2010年1~6月,銀行新增貸款額4.63萬億元,其中1.38萬億元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開發商獲得4423億元貸款。到2010年7月,銀行的土地抵押貸款2.8萬億元,抵押土地310萬畝。
房價上漲的推動
在房地產貸款大量增加和城市拆遷建設的引導下,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上漲。2001—2009年,除了2008年房地產價格下降1.89%外,其余年份都在上漲。2009年全國住宅價格平均上漲幅度高達25.1%。由于國有企業的利潤在2009年上半年比2008年同期下降27%,銀行也放松了對大量的工業企業、私營企業,特別是廣東、上海等地受到出口需求下降打擊企業的貸款。為了彌補出口減少帶來的利潤損失,這些企業把過剩的資金從生產和貿易領域轉向房地產和股票市場,扭轉了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在2008年年底的低迷局面,上海證交所股票指數從2009年年初的1800點猛漲到2009年7月的3200點。
隨著政府對房地產業的傾斜,包括銀行、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的大量剩余資本也開始涌進房地產市場,推動了房屋價格的攀升。與2008年12月相比,2009年6月廣州房地產的價格上漲了33.2%,上海27.5%、深圳26.9%和武漢16.1%。北京四環的樓盤價格從2008年9月的每平方米1.4萬元猛增到2009年6月的1.65萬元,漲幅近20%。隨著北京市關于通州新城規劃的出臺,通州作為疏散北京市中心城區人口過于集中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北京市通州地區的房價從2010年1月的每平方米l.4萬元漲到4月的2萬元,4月份新開盤的“珠江拉維小鎮”、“K2清水灣”、“K2海棠灣”的價格在每平方米2.5萬元左右,二手房的交易價格從2009年底的不足1萬元漲到2010年4月的2萬元。結果,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天津等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積在2009年前6個月比2008年前個6月增加100%,恢復到2007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