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非洲通史(全八卷)(簡體書)
滿額折

非洲通史(全八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0 元
定價
:NT$ 10080 元
優惠價
878770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非洲通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遴選全球歷史學界的頂級專家學者,組織國際編委會,集體編撰而成,講述了自人類出現以來非洲的全部歷史,編著權威,內容全面,史料詳實,準確、全面、客觀、公正地描述了非洲地區原著居民的文明史、原著居民與外界的接觸交流史、歐洲列強在這個地區的殖民史與當地人民的抗爭史,完整地再現了非洲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全部歷史。1.《非洲通史》第一卷編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一卷論述編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本卷前半部分對非洲社會認為其歷史的重要意義以及非洲史學史的發展作出了評價,同時還概述了非洲史研究中所使用的資料和方法。接著論述了最初的文字資料、口頭和逼真的傳說,以及非洲考古學及其應用的自然科學技術。第十至十二章論述語言學和遷徙問題。隨後兩章論述歷史地理學和所採用的編年範疇。本卷後半部分特別論述最早的人類,以及按以下地理區域劃分的非洲史前史:北非、南非、東非、西非和中非,並且特別將尼羅河流域單獨列出。其他各章主要論述史前藝術、農業技術以及冶金術的發展。2.《非洲通史》第二卷非洲古代文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二卷涉及的時期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大約在公元前八千年代。這一時期的歷史約九千年,按研究非洲歷史通常的作法劃分為四個大的地理區域。第一章至第十二章講述尼羅河流域,即埃及和努比亞,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講述埃塞俄比亞高原,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闡述今馬格裡布地區及其撒哈拉內陸,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九章論述非洲其餘部分及一些印度洋島嶼。由於埃及古代文明在非洲早期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在第二卷中所占的比重最大。3.《非洲通史》第三卷七世紀至十一世紀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三卷闡述公元七世紀至十一世紀的非洲歷史。這一時期存在著對非洲歷史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起著重要和持久影響的兩種運動:伊斯蘭影響的增強和傳播以及它在北部和西部地區與非洲傳統文化的相互作用;班圖人在南部非洲的擴張。本卷首先把非洲置於公元七世紀初的世界歷史範疇內加以考察,然後再探討伊斯蘭滲入的一般影響;講述班圖語各族的不斷擴張;以及西部非洲蘇丹地區文明的發展成長。以後各章詳細討論了北部非洲一系列伊斯蘭王朝及其廣泛的交往;基督教努比亞;西部非洲熱帶草原、森林和沿岸的文明;非洲之角;東部非洲沿海和內地;中部非洲;南部非洲;以及馬達加斯加的內在發展和國際交往。帶結論性的三章是:散居在亞洲的非洲人;探討非洲當時的國際關係和技術與思想在非洲傳播的情況;以及全面評價這一時期對非洲歷史的總作用。4.《非洲通史》第四卷十二世紀至十六世紀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四卷論述十二世紀到十六世紀的非洲歷史。這一時期是非洲大陸史的關鍵性階段。在此階段,非洲發展了自己的文化,文字記載也更普及。標誌這一時期主要特點的論題有:伊斯蘭的勝利,商業關係的擴大,文化交流和社會交往,諸王國和帝國的發展。本卷首先論述阿爾莫哈德王朝。依次分章論述西部非洲各種文明:馬裡、桑海、尼日爾河灣、沃爾特盆地、乍得、豪薩、從卡薩芒斯河到近代喀麥隆沿海地區的各族人民。從第15章開始論述東北部非洲和東部非洲,首先是埃及,然後是努比亞、埃塞俄比亞和非洲之角各國,也包括關於斯瓦希裡文明發展的材料。論述中部非洲的各章則包括沿海與大湖區之間的地區、內湖地區、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其餘各章論述赤道非洲和安哥拉、南部非洲、馬達加斯加和毗鄰島嶼。5.《非洲通史》第五卷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五卷敘述了16世紀初至18世紀末的非洲歷史。這段歷史包括兩大主題:一是非洲各國的各種文化繼續向前發展,二是非洲的對外貿易日益增加;後者在日後對整個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但當時並未預見到。這一時期,在北非,奧斯曼征服了埃及,在的黎波裡、突尼斯和阿爾及爾成立了攝政政府;在撒哈拉以南地區,一些較大的古老國家開始崩潰,出現了新興權力基地;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和行政結構得到發展,社會階層分化明顯,往往帶有很強的封建特色;傳統宗教仍然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相互共存。歐洲人在西非沿海地區建立了貿易網,隨著新世界種植園農業的發展,這裡成了國際奴隸貿易的中心。本卷探討了奴隸貿易對非洲的直接影響,並認為其造成的長期全球性影響之一是為目前世界經濟中各種固有的不平等現象奠定了基礎。6.《非洲通史》第六卷1800-1879年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六卷論述了19世紀初直至1880年代歐洲為爭奪殖民領地而開始“大角逐”的一段歷史。在這個世紀中,儘管歐洲人在非洲的商業、宗教和政治活動日益頻繁,但是大部分非洲社會接受外來的影響仍然是間接的,他們根據自己不同的文化特性,努力爭取現代化,並進行擴大和發展。南部非洲的姆菲卡尼運動及其在中非和東非引起的結果,以及西部非洲穆斯林改革者的運動,是當時連續發生的兩件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它們的發生與外來影響的關係極小,或者說是毫無關係。本卷以八章的篇幅重點論述這兩大事件。在本卷開頭四章主要論述19世紀初在非洲社會起作用的一些重大勢力;非洲在世界經濟中不斷變化的作用;新的動向和進程;以及廢除奴隸貿易所帶來的影響。中間的23章分別論述各地區的發展情況。最後兩章論述移居海外的非洲人的歷史,並評述非洲大陸在歐洲征服前夕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狀況。7.《非洲通史》第七卷1880-1935年殖民統治下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七卷敘述了1880年至1935年間的非洲歷史,上起歐洲開始瓜分非洲,下至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亞。在這一時期中,非洲逐漸被歐洲瓜分、征服和佔領。全卷注意的中心是非洲人本身對殖民主義挑戰做出的回答。本卷頭兩章以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的野心為時代背景,概括了殖民時代前夕非洲人的態度和準備狀況。接下來的幾章論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非洲人的能動性和面對瓜分與佔領的反應。在進行了總體考察之後,按地區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分析。第13章至21章涉及1919至1935年間殖民體系對非洲經濟和文化產生的影響,內容包括:前法屬、比屬、葡屬和英屬地區以及北非殖民經濟的運行情況;殖民統治時期在非洲出現的新的社會結構和人口模式;以及宗教和藝術的作用。最後部分描述了反殖民主義運動的發展;非洲民族主義力量的加強以及非洲黑人和新大陸黑人之間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響。另有章節專門談到利比裡亞和埃塞俄比業這兩個國家。8.《非洲通史》第八卷1935年以後的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出版的《非洲通史》第八卷即最後一卷論述的年代自1935年直到今日。本卷對非洲大陸逐漸擺脫殖民統治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對於非洲而言,1935年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是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本卷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國際衝突,包括歐洲列強統治下的非洲之角和北非及其他地區的危機。第二至四部分著重論述1945年至獨立時期非洲為獲得政治主權而開展的鬥爭;非洲的不發達和為經濟獨立而鬥爭;以及獨立以來為民族建設及其政治變革與轉變價值觀而進行的社會政治改革。第五部分涉及1935年以來從宗教到文學,從評議到哲學以及科學與教育等社會文化變革。最後兩個部分論述泛非主義的發展和獨立的非洲在世界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本卷認同正是歐洲帝國主義的統治喚起了非洲的覺醒這一具諷刺意味的觀點,同時揭示了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相互關係至關重要而且不斷加強。

作者簡介

《非洲通史》國際科學委員會肯尼亞的歷史學家B.A.奧戈特任主席。各卷主編如下:第一卷主編[上沃爾特]J.基-澤博第二卷主編[埃及]G.莫赫塔爾第三卷主編[摩洛哥]M.埃爾.法西第四卷主編[塞內加爾]D.T.尼昂第五卷主編[肯尼亞]B.A.奧戈特第六卷主編[尼日利亞]J.F.A.阿賈伊第七卷主編[加納]A.A.博亨第八卷主編[肯尼亞]A.A.馬茲魯伊

名人/編輯推薦

《非洲通史(套裝共8冊)》各章附有大量地圖、圖表、圖解以及精選黑白照片。《非洲通史(套裝共8冊)》附有詳細注釋,以及詳盡的書目和索引。還清楚地闡明了非洲與印度洋彼岸的南亞的關系,以及非洲通過相互交流對其他文明所作的貢獻。

目次

第一卷編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第二卷非洲古代文明第三卷七世紀至十一世紀的非洲第四卷十二世紀至十六世紀的非洲第五卷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非洲第六卷1800-1879年的非洲第七卷1880-1935年殖民統治下的非洲第八卷1935年以後的非洲

書摘/試閱



資料形勢的變化也反映在文字資料論及的地理區域。16世紀以前,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是以蘇丹的薩赫勒的邊緣地帶和東非海岸的狹長地區為界限的,而新的歷史時期則逐漸擴大到資料過去未觸及的新地區。當然,在不同地區,這類資料的數量和質量有所不同,而且各個世紀情況也有變化。更復雜的是按照這些文獻的文種、性質、目的和起源進行分類。
總的說來,文字資料是從沿海擴展到內地的。但這種動態相當緩慢,到18世紀末才真正加快了速度。早在15世紀,葡萄牙人就已粗略地描述了非洲海岸及其毗鄰的內陸地區。以后的幾個世紀里,使用多種語文寫出的文字資料開始比較詳細和豐富地介紹沿海各民族。歐洲人只深入到少數內陸地區(塞內加爾和岡比亞、尼日爾河三角洲和貝寧、剛果王國領域以及沿贊比西河到莫諾莫塔帕帝國),從而把這些地區納入有文字記載的范疇。同時,一些實際上從未被觸及的地區日益被世人了解,即西南非海岸或馬達加斯加。
阿拉伯文的資料涉及的范圍要廣得多。蘇丹編史派除提供以前不了解的地區的情況以外,還向其他地區,主要是向南擴展。因而,到了19世紀,可以說,撒哈拉和森林地帶之間的整個地帶,甚至遠至沿海的某些地點,當地文字資料都有所記載。不過,大部分內陸地區直到l9世紀才出現可靠的文字記載。
即使在沿海地區,各地的歷史資料狀況也有很大差別。整個來說,有關大西洋海岸的文獻多于有關東海岸的,有關古代剛果、塞內岡比亞以及帕爾馬斯角到尼日爾河三角洲之間的沿海地區的資料遠遠多于有關利比里亞、喀麥隆、加蓬或納米比亞等地區的資料。這種狀況也因時期不同而異。16和17世紀有關東海岸、貝寧和埃塞俄比亞的文字資料遠遠多于18世紀,而有關撒哈拉的資料,19世紀前半期比后半期多。
由于資料在空間、時間、性質、起源和文種各方面都存在不同情況,因此在討論資料時最好依據各種不同的標準,而不偏執一種方法。因此,我們在介紹資料時,有些按照地區,有些則根據資料的起源和性質。
北非和埃塞俄比亞
北非
有關說阿拉伯語的北非地區的資料與有關大陸其他地區的資料一樣,與前一時期相比都有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沒有特別影響當地的歷史著述,這些著述像過去一樣,仍以傳統方式逐年記錄著大事。在以后的年代史專家和編纂家中,沒有出現能與中世紀阿拉伯偉大史學家相提并論的杰出人物。伊本?哈勒敦所倡導的歷史考證法沒有被后人所繼承下來。一直到20世紀,現代阿拉伯歷史編纂學才誕生。
變化主要關系到兩類資料:不同來源的檔案文獻以及歐洲人的報告。直到16世紀初,主要資料(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資料)才開始日益豐富。奧斯曼帝國的檔案在數量和重要性方面都不亞于歐洲史料最豐富的國家,但這些檔案至今很少為研究非洲這部分地區的史學家所利用和研究。同一時期,在成為奧斯曼帝國部分地區的國家(埃及、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也出現了次要的檔案。①摩洛哥的情況特殊,它的檔案館保存著整個獨立時期的豐富史料。②它所保存的文獻主要是政府、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檔案,而有關貿易、生產、社會和文化生活的資料較少,至少在19世紀以前是這樣。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給歐洲經濟和社會歷史提供這種珍貴資料的私人檔案。對某些國家和一些時期來說,這種缺陷可以彌補。譬如,在許多歐洲國家發現的關于摩洛哥的資料已收入亨利?卡斯特里的不朽著作,并予以發表。③對有關其他北非國家的資料進行類似的匯編,至少編出目錄,是近期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0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