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藥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藥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藥理學》由屈剛和張衛芬主編,本教材以案例教學為特色,分為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內容共48章,實驗指導18個。每章在介紹藥理學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有臨床相關疾病的診治案例和案例用藥分析,涉及運用藥動學、藥效學理論知識理解、分析和解決臨床合理用藥的科學思維過程,達到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的目的。《藥理學》供高職高專醫藥院校護理類、臨床醫學類、藥學類等專業使用,也可作為臨床工作者的參考書。

名人/編輯推薦

《藥理學》由屈剛和張衛芬主編,針對現今我國高職高專發展趨勢和教育部倡導的要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的要求,科學出版社于2012年5月組織國內數十所醫衛類高職高專院校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并組織編寫與臨床實踐發展緊密結合的系列醫學教育教材。本教材遵循國家教育部提出的“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的原則,以案例教學為特色,涵蓋了理論和實驗兩個部分(理論教學48章和實驗指導18個)。每章在介紹藥理學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有臨床相關疾病的診治案例和案例用藥分析,涉及運用藥動學、藥效學理論知識理解、分析和解決臨床合理用藥的科學思維過程,并且根據近年來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和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在每一章后設立【要點總結與考點提示】及【復習思考題】。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使學生通過本教材的學習不僅能獲得較為系統的藥理學基礎知識,也能從中初步了解和學習臨床合理用藥實踐,達到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的目的。

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藥理學的概念和任務
第二節藥理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藥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藥理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一節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藥物的量效關係
第三節藥物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藥物作用的受體理論
第三章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一節藥物的跨膜轉運
第二節藥物的體內過程
第三節藥物的速率過程
第四章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
第一節藥物因素
第二節機體因素
第三節合理用藥原則
第五章藥物與處方一般知識
第一節藥物的一般知識
第二節處方的基本知識
第六章傳出神經系統藥理概論
第一節傳出神經系統的分類
第二節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
第三節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與效應
第四節作用於傳出神經系統的藥物
第七章膽鹼受體激動藥和膽鹼酯酶抑制藥
第一節膽鹼受體激動藥
第二節膽鹼酯酶抑制藥
第八章膽鹼受體阻斷藥
第一節M受體阻斷藥
第二節N受體阻斷藥
第九章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第一節a、G受體激動藥
第二節a受體激動藥
第三節G受體激動藥
第十章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一節a受體阻斷藥
第二節8受體阻斷藥
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藥
第一節局部麻醉藥概述
第二節常用局部麻醉藥
第十二章鎮靜催眠藥
第一節苯二氮革類
第二節巴比妥類
第三節其他類
第十三章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
第一節抗癲癇藥
第二節抗驚厥藥
第十四章抗帕金森病藥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第一節抗帕金森病藥
第二節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藥
第一節抗精神病藥
第二節抗躁狂症藥
第三節抗抑鬱症藥
第十六章鎮痛藥
第一節阿片生物鹼類
第二節人工合成鎮痛藥
第三節其他鎮痛藥
第十七章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常用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三節解熱鎮痛抗炎藥複方製劑
第十八章中樞興奮藥
第一節主要興奮大腦皮層的藥物
第二節主要興奮延髓呼吸中樞的藥物
第十九章抗高血壓藥
第一節抗高血壓藥物的分類
第二節常用抗高血壓藥
第三節其他抗高血壓藥
第四節抗高血壓藥的合理應用
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藥
第一節心律失常的電生理學基礎
第二節抗心律失常藥的作用機制與分類
第三節常用抗心律失常藥
第四節用藥原則
第二十一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藥
第一節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機制及藥物分類
第二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藥
第三節正性肌力藥
第四節減輕心臟負荷藥
第五節G受體阻斷藥
第二十二章抗心絞痛藥
第一節硝酸酯類
第二節J3受體阻斷藥
第三節鈣通道阻滯藥
第四節其他抗心絞痛藥
第二十三章調血脂藥和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一節調血脂藥
第二節抗氧化藥
第三節多烯脂肪酸類藥
第二十四章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第一節助消化藥
第二節抗消化性潰瘍藥
第三節止吐藥及胃腸動力藥
第四節瀉藥和止瀉藥
第五節利膽藥
第二十五章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第一節平喘藥
第二節鎮咳藥
第三節祛痰藥
第二十六章利尿藥和脫水藥
第一節利尿藥
第二節脫水藥
第二十七章作用於血液及造血系統的藥物
第一節抗貧血藥
第二節促凝血藥
第三節抗凝血藥
第四節抗血小板藥
第五節促白細胞藥和造血生長因子
第六節血容量擴充藥
第二十八章作用於子宮平滑肌的藥物
第一節子宮平滑肌興奮藥
第二節子宮平滑肌抑制藥
第二十九章組胺與抗組胺藥
第一節組胺
第二節抗組胺藥
第三十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第一節糖皮質激素類藥
第二節鹽皮質激素類藥
第三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
第三十一章甲狀腺激素與抗甲狀腺藥
第一節甲狀腺激素
第二節抗甲狀腺藥
第三十二章降血糖藥
第一節胰島素
第二節口服降血糖藥
第三十三章性激素類藥及避孕藥
第一節雌激素類藥及抗雌激素類藥
第二節孕激素類藥及抗孕激素類藥
第三節雄激素類藥及抗雄激素類藥
第四節避孕藥
第三十四章抗菌藥物概論
第一節基本概念
第二節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第三節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機制
第四節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第三十五章Li-內醯胺類抗生素
第一節青黴索類
第二節頭孢菌素類
第三節其他肛內醯胺類
第四節p內醯胺酶抑制藥及其複方製劑
第三十六章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
第一節大環內酯類
第二節林可黴素類
第三節多肽類
第三十七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第一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共同特點
第二節常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四環素類和氯黴素類抗生素
第一節四環素類
第二節氯黴素類
第三十九章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一節喹諾酮類
第二節磺胺類
第三節硝基咪唑類和硝基呋喃類
第四十章抗結核病藥及抗麻風病藥
第一節抗結核病藥
第二節抗麻風病藥
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藥和抗病毒藥
第一節抗真菌藥
第二節抗病毒藥
第四十二章消毒防腐藥
第四十三章抗寄生蟲藥
第一節抗瘧藥
第二節抗阿米巴病藥
第三節抗滴蟲病藥
第四節抗血吸蟲病藥
第五節抗絲蟲病藥
第六節抗腸蠕蟲藥
第四十四章抗惡性腫瘤藥
第一節抗惡性腫瘤藥的作用機制、分類及不良反應
第二節常用抗惡性腫瘤藥
第四十五章免疫調節藥
第一節免疫抑制藥
第二節免疫增強藥
第四十六章鹽類及調節酸堿平衡藥
第一節鹽類
第二節調節酸堿平衡藥
第四十七章維生素類藥物
第一節水溶性維生素
第二節脂溶性維生素
第四十八章解毒藥
第一節有機磷酸酯類中毒解毒藥
第二節金屬和類金屬中毒解毒藥
第三節氰化物中毒解毒藥
第四節滅鼠藥中毒解救藥
第五節蛇毒中毒解毒藥
藥理學實驗
實驗一常用實驗動物的捉拿和給藥方法
實驗二給藥劑量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三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四藥物的協同和拮抗作用
實驗五藥物的配伍禁忌
實驗六傳出神經藥對家兔瞳孔的影響
實驗七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
實驗八傳出神經藥對家兔血壓的影響
實驗九局麻藥的表面麻醉作用比較
實驗十局麻藥的毒性比較
實驗十一苯巴比妥的抗驚厥作用
實驗十二硫酸鎂中毒及鈣劑的解救作用
實驗十三尼可刹米對呼吸抑制的解救
實驗十四普萘洛爾的抗缺氧作用
實驗十五利尿藥的利尿作用
實驗十六胰島素過量的反應及其解救
實驗十七鏈黴素的毒性反應及鈣劑的對抗作用
實驗十八有機磷酸酯類中毒及解救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藥理學的概念和任務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與生命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規律和機制的一門科學。藥理學以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為學科為基礎,通過觀察藥物對機體生理、生化代謝的影響,用于指導疾病的臨床治療,是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
藥物是指能對機體產生某種生理生化影響,并可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及計劃生育的化學物質。藥理學主要是研究藥物的下列兩個方面:
1.藥物效應動力學(簡稱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和作用機制。藥物作用是指藥物對機體生理生化機能所引起的可見的表面變化(如呼吸加快或心率減慢)和藥物臨床效應(如解熱、鎮痛)。作用機制又稱為作用原理或作用機理,一般指藥物作用的基本生理生化變化過程。
2.藥物代謝動力學(簡稱藥動學,pharmacokinetics)研究機體對藥物的處置及其規律,包括藥物的體內過程,即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以及藥物在體內隨時間變化的動態規律。
藥理學研究的目的,首先是闡明藥物的藥效學和藥動學,使醫務人員在防治疾病中能夠正確應用藥物,取得預期效果,并在理論上打下可靠的基礎。其次是弄清楚藥物與機體的相互關系,從而闡明生命的生理生化過程,為生命科學做出貢獻。第三是運用藥理學研究方法研究和開發新藥。
第二節 藥理學發展簡史
從遠古時代起,人類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藥物知識和防治疾病的經驗。在我國的“本草”和外國的“藥物學”中就記載了有關藥理學的知識。例如:《神農本草經》中寫著大黃導瀉、麻黃治喘、楝實祛蟲;《本草綱目》收載了大楓子、三七、半邊蓮等有效藥物等。我國本草學把藥物作用稱為藥性,也就是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咸),所謂氣味是從臨床經驗推論出來的。例如,凡能治療熱證的藥物,大都屬于寒性或涼性,而能治療寒證的藥物,大都屬于溫性或熱性;又如辛味藥能發汗解表、行氣止血,而苦味藥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等。
近代藥理學是基于實驗研究,來探討藥物作用部位與方式。德國藥師Serturner于1803年從鴉片中提取出嗎啡,通過對狗的實驗,看到了嗎啡的麻醉作用,隨后又提取出了士的寧(1819年)、咖啡因(1819年)、奎寧(1820年)和阿托品(1831)等純生物堿。1829年德國化學家Wohler建立起有機合成化學以后,許多新的有機物如氯仿(1831年)和氯醛(1831年)都被合成。1869年藥理學家Fraser與化學家Brown協作試驗了一系列合成化合物,證明任何一個季銨鹽,都有箭毒樣骨骼肌松弛作用。這種化學結構與作用關系的發現更加推動了合成藥物的發展,從而許多催眠藥、解熱藥、局部麻醉藥和消毒藥都被應用到了臨床上去。
近代生理學的興起對現代藥理學的發展不論是理論上還是方法上都起了極大的作用。實驗藥理學是在很多實驗生理學方法的基礎上創立的,其用動物實驗方法,研究分析藥物的作用部位,為現代藥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19世紀,科學家們采用這些方法來觀察植物藥物和合成藥物對生理功能的影響。Magendi(1819年)和他的學生ClaudeBernard(1856年)在青蛙身上分別確定了士的寧作用于脊髓和箭毒作用于神經肌肉接頭的藥理特點。
大約從20世紀初開始現代藥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逐步走向成熟。自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把藥理學研究從原來的系統、器官水平引入到細胞、亞細胞及分子水平。例如,Langley早在1878年根據藥理或生理實驗方法所得的研究結果,提出了細胞上存在“特定物質”或“藥物受體”的學說,這個學說在經過科學家們一百余年的艱辛探索后,才真正從細胞中把一種仍保存有生物活性的受體―――N膽堿受體分離出來。這不僅使藥物分子作用于生物分子的假說變成了現實,而且也使受體學說成為生命科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其他學科的發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藥理學的發展更加迅速,現已形成很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學科,以及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而形成的邊緣交叉學科,如分子藥理學、臨床藥理學、行為藥理學、精神藥理學、免疫藥理學、遺傳藥理學、生化藥理學、量子藥理學等。藥理學已由過去的經典藥理學逐步發展成為與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多學科密切相關的綜合學科。
第三節 藥理學的研究方法
藥理學的研究方法種類繁多,各有其優點和特殊用途,根據研究對象的性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實驗藥理學方法 大致有三種形式:①對健康的不麻醉的動物進行了藥效學和藥動學的觀察;②對麻醉動物進行活體解剖以研究藥物對于某些器官或系統的影響;③采用離體動物器官、組織、細胞或細胞器進行“離體實驗”或“試管試驗”。
2.實驗治療學方法 這是預先用實驗病理學方法使動物產生病理變化,或造成病理模型以觀察藥物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它是聯系臨床與藥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大部分抗感染藥、抗高血壓藥以及抗腫瘤藥,都是利用病理模型發現的。實驗治療學的方法既可在整體動物上進行,也可用培養細菌、寄生蟲及腫瘤細胞等方法在體外進行。
3.臨床藥理學方法 在通過系統的動物實驗觀察得到充分的資料后,各種新藥還必須采用臨床藥理學的方法,在人體上進行觀察,只有這樣才能對藥物做出最后評價。由于現代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研究,許多藥理觀察工作可在不損傷人體的情況下進行。除了對整體研究以外,還可采用正常人或患者的血液、骨髓等樣本,以及外科手術切除的人體組織或器官如子宮、肺葉等,進行體外的藥理實驗。
第四節 藥理學的學習方法
1.密切聯系基礎醫學理論 藥理學基本理論與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有極其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藥理學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結合每類藥物復習有關的基礎知識,從而加深對藥物作用機制的理解。
2.掌握藥物的共性和個性 根據藥物分類掌握各類藥物的共性,掌握每類藥物中代表藥物的特點,重點掌握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3.充分認識藥物的兩重性 全面掌握藥物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應,在理論上建立合理安全用藥意識,以此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4.重視藥理學實驗 藥理學的任務主要是依靠藥理學的實驗研究方法來實現的。因此醫學生要高度重視藥理學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加強動手能力的訓練,在實驗過程中培養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1.藥理學的有關概念是本章重點,須認真掌握藥理學、藥動學、藥效學的概念。
2.作為實驗性研究很強的學科,藥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是醫學生要著重掌握的重要內容。
第二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一節 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
一、藥物作用
(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當藥物在作用部位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與機體細胞的某種成分相互作用,并且改變細胞的機能,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功能變化。藥物作用(drugaction)是指藥物對機體的初始作用,如去腎上腺素對血管的初始作用是激動α腎上腺素受體;而藥物效應(drugeffect)是指藥物作用所引起的機體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態的變化,如去腎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這種區分有助于分析藥物作用機制,但在通常情況下,藥物作用和藥理效應兩者常互相通用。
(二)藥物的基本作用
不同藥物其具體作用雖然不同,但藥物的基本作用是一樣的,即興奮作用與抑制作用。興奮是使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提高或增強,如異丙腎上腺素通過興奮心臟β1受體而興奮心臟,引起心率加快,傳導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反之,抑制是使機體器官功能水平降低或減弱,如普萘洛爾抑制心臟β1受體,引起心率減慢,傳導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興奮作用和抑制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可導致驚厥,而長時間驚厥則可引起中樞性抑制甚至死亡。藥物可通過其對機體功能的調節而發揮治療作用。
二、藥物作用的選擇性
生命機體和組織器官對同一藥物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反應強烈,有的反應微弱,甚至沒有反應。例如許多化學治療藥物主要是作用于病原微生物,而對宿主毒性很小。同樣,許多作用于機體的藥物往往只對少數器官或組織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他器官或組織則作用較小或沒有作用,如治療量的洋地黃可選擇性地增加心肌收縮力,而對骨骼肌無明顯影響,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藥物作用的選擇性,或選擇作用。但是,藥物作用的選擇性是相對的,不是完全專一性的,或特異性的。例如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包括了各種革蘭陽性細菌,而在濃度加大時也能對革蘭陰性細菌發生作用;又如洋地黃主要作用于心臟,但也能使血管收縮等。
藥物作用的選擇性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它表明任何藥物的用途都是有限的,都有其特定的適應證。在臨床用藥時,必須掌握藥物特定作用和適應證,才能做到對癥下藥。藥物的選擇性也是藥物分類的基礎。
三、藥物作用的兩重性
藥物與其他事物相同,也是一分為二的。它一方面可用于防病治病,促使患者的生理、生化機能恢復正常;另一方面也可危害機體,引起生理、生化機能的紊亂和結構變化等不良反應。臨床用藥應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盡量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一)防治作用
凡符合用藥目的或能達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稱為防治作用。根據治療目的不同可分為:
1.預防作用 用藥目的在于預防疾病的發生。如使用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等。
2.對因治療 用藥目的在于消除原發致病因子,也稱治本。如抗生素抑制或殺滅體內病原微生物,消除病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3.對癥治療 用藥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癥狀的治療,也稱治標。如阿司匹林的解熱鎮痛作用,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一般認為對因比對癥治療重要,但臨床上一些嚴重危害患者的癥狀,如不及時得以緩解,會使病情迅速惡化。如骨折引起的劇痛可能導致休克,及時應用鎮痛藥雖不能解除病因,但可通過緩解疼痛而避免休克的發生。此外驚厥、心力衰竭、休克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癥治療,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此時對癥治療可能比對因治療更為迫切。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兩種治療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正如中醫理論所述“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患者,男,28歲,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診。查體:發熱、咳嗽、咽充血、扁桃體腫大、體溫39℃,給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鈉3g靜脈滴注,1小時后患者出現尿頻、尿痛、肉眼觀察有血尿。尿常規:鮮紅色,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
問題:出現這種現象可能的原因?如何避免?
(二)不良反應
凡不符合用藥目的并給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稱為不良反應。多數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效應的延伸,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預知的,且停藥后可以自行恢復。但少數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則較難恢復,如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慶大霉素引起的耳聾等。這些由于用藥不當而造成的新的疾病統稱為藥源性疾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可分為:
1.副作用 是指藥物在治療劑量時引起的與防治要求無關的作用。如麻黃堿可有效地防治支氣管哮喘,但同時也可引起失眠。副作用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可預知,不易避免,但可設法減輕,一般危害不大。
2.毒性反應 是指藥物引起生理、生化機能和結構的病理變化,可在各個系統器官或組織出現,不同藥物表現各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久所產生。控制藥物劑量或給藥時間,是防止這類反應的重要措施,必要時可停藥或改用他藥。
案例2-1分析
阿莫西林鈉為青霉素類抗生素,超劑量或正常劑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可能會發生腎損害(腎毒性),具體表現為:血尿、急性腎衰竭、腎功能異常、尿頻、排尿困難、蛋白尿、間質性腎炎、尿結晶、少尿、無尿等。應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給藥,用藥過程應該加強腎功能監測,避免單次劑量過大、濃度過高、滴速過快或長時間使用;對腎功能障礙患者、老年患者應注意調整用藥劑量,對于未成年患者應按體重給藥,加強隨訪和監測。
3.變態反應
與藥物的毒性作用不同,而與異性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相似。它僅見于少數特異質的個體,常用量或極小量都可發生,可表現為發熱、皮疹等,一般不嚴重,但也可引起過敏性休克或其他嚴重反應。藥物不同,反應表現可以相同,速發型變態反應可在皮試時引起陽性反應。對有陽性反應或有過敏史的患者,必須禁用有關藥物。
4.繼發反應
是指由藥物的治療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也稱治療矛盾。如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引起的繼發感染,稱為二重感染。
5.后遺效應
是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濃度以下時仍殘存的藥理效應。如服用巴比妥類催眠藥后,次晨仍感困倦、乏力等現象。
6.停藥反應
是指突然停藥后原有疾病出現病情加劇的現象,又稱反跳反應。例如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時,如突然停藥,又可迅速出現蛋白尿。對于這類藥物在使用期間停藥,應逐步遞減劑量,以免發生停藥反應。
第二節 藥物的量效關系
在一定范圍內藥物的劑量(或濃度)增加,藥物效應也相應增加,這種劑量和效應的關系叫做量效關系。通過量效關系的研究,可定量分析和闡明藥物劑量與效應之間的規律,有助于了解藥物作用的性質,并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一、量效曲線
以藥理效應強度為縱坐標,藥物劑量或血藥濃度為橫坐標,繪制出的曲線,即量效曲線。
(一)量反應量效曲線
藥理效應的強弱呈連續增減的變化,可用具體的數量或最大效應的百分率表示者,稱為量反應,如心率快慢、血壓升降等。以藥物的劑量或血藥濃度為橫坐標,以效應強度為縱坐標,可獲得直方雙曲線;如將對數劑量或對數濃度為橫坐標,以效應強度為縱坐標作圖,則曲線呈典型的對稱S型(圖2-1)。
(二)質反應量效曲線
藥理效應是以陰性或陽性(有效或無效、生存或死亡等)表示的變化稱為質反應。質反應量效曲線如以陽性反應發生頻數為縱坐標,對數劑量(或濃度)為橫坐標作圖,則為正態分布曲線。當縱坐標采用累加陽性反應發生頻率,其曲線也呈典型對稱S型曲線(圖2-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