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農產品增長:對2004年以來農產品增長的經濟解釋(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802348899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
出版日:2013/01/01
裝訂:平裝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主要農產品增長:對2004年以來農產品增長的經濟解釋》通過對中國主要農產品:水稻、玉米、小麥、棉花、食用植物油、蔬菜、生豬、乳業的生產、供求和成本變動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第一,2004年以來,全國主要農產品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得益於主要農產品的持續增長。三大主糧品種實現“八連增”是最難能可貴的,對於保證農產品供給與糧食安全起到了最重要作用。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水果、水產品、蔬菜、肉類和牛奶等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在目前主要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背後也存隱憂。如在糧食生產方面,除三大主糧品種以外的大豆和薯類產量呈下降趨勢;油料產量增長緩慢,大豆和植物油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加大;蔬菜和肉類產量增長乏力;玉米、牛奶、棉花、油料增長波動幅度過大,表明中國農產品供給既存在近憂,更有遠慮。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主要農產品增長:對2004年以來農產品增長的經濟解釋》在經驗分析基礎上,提出了保障未來10年主要農產品增長與供給能力方面的政策建議:(1)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確保以三大主糧為核心的糧食安全。(2)根據不同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完善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政策。(3)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農產品盈利能力。(4)制定確保農產品供給與安全的技術路線,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與進步。(5)制定與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相適應的支持政策,促進農產品生產的專業化。(6)根據糧食產銷格局的變化,落實保證糧食安全的重大國家工程。
書摘/試閱
綜上所述,中國稻谷人均消費量基本穩定,未來可能進入緩慢下降階段,從長遠發展看,未來中國小麥的人均消費量也可能出現逐步下降。與此同時,隨著肉類消費的增長,作為飼料需求的玉米可能繼續增長,因此,中國的糧食規劃和政策應該充分考慮這些重大變化。否則,只考慮如何擴大生產,增加總產量,而不是更多考慮妥善應對不同糧食品種的流通、消費、庫存和進出口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利于中國水稻的供需平衡。
2004年以來水稻連續七年豐收,2011年早稻已獲豐收,全年水稻產量有可能繼續增產,按照目前國內消費水平很可能供大于求。
中國糧食國家儲備量常年保持在總產量的40%左右,例如,中國以2009年3月31日為時點的核查,最終驗明糧食庫存量為2.25億噸。2011年3月“兩會”期間,在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宣布,目前中國糧食庫存量為2億噸左右,這兩次公布的庫存消費比均接近40%。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的庫存消費比安全線是17%~18%,中國高于世界平均庫存消費比1倍多,按說應該能夠從容應對國內的需求。
然而,2003年以來,每次世界糧食市場出現價格明顯上漲,國內糧食價格在隨之上漲的同時,國內外各種價格炒作的喧囂聲,往往讓人感到擔心。國家糧食儲備在平抑糧食價格波動時,并不總是表現很得力,沒有真正給人以庫存充足的感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儲備品種結構與實際消費結構不完全吻合。
中國糧食國家儲備主要品種是稻谷、小麥和玉米等,其中,稻谷超過45%,小麥占25%,玉米占將近30%。中國三種主要糧食總產量,水稻占39.4%,小麥占23.2%,玉米占35.7%,水稻庫存比例明顯偏高。
棉花的播種面積在“八五”、“九五”時期不斷下降,分別以年均0.60%和5.71%的速度減少;“十五”期間,這一局面有所改觀,播種面積年均增長提高到4.61%;但到“十一五”期間,棉花播種面積又出現負增長,年均減少0.86%。與同樣作為經濟作物的棉花相比,油料播種面積的變化更令人擔憂。在“八五”和“九五”期間,油料播種面積年均增長分別為3.75%和3.29%:到了“十五”期間,變成了—1.45%;“十一五”期間播種面積持續下滑,在“十五”播種面積減少的基礎上,又年均減少了為—0.6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