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該書稿為蔡雯所著,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文化散文,該書稿圖文並茂,從人文的高度對景頗族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
作者簡介
蔡雯,女,研究生學歷。現任《邊疆文學·文藝評論》和《邊疆文學·藝術云南》主編、云南省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共騰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保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廣播電視局局長、廣播電視總臺臺長等職。出版過長篇紀實文學《記憶的傷痕一一日軍慰安婦滇西大揭秘》、散文集《永不落幕的風景》:長期致力于”騰越文化”、“滇西抗戰文化”的研究:策劃、編導的紀錄片《記憶的傷痕》、《大地之痕一一中國西部一條路的傳奇》、《心愿》、《遙望雷多》、《尋找少校》等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云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播出并獲得過省級、國家級、國際獎項。
名人/編輯推薦
景頗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又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是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也是祖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景頗族是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景頗族主要聚集在中國的西部、緬甸北部、印度,共計100多萬人口。
蔡雯編著的《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集。
蔡雯編著的《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集。
序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由于民族民間文化所賴以生存的農耕文化及其相關環境的變遷,特別是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推移,農民進城務工引發的人口大流動,廣播電視的普及使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造成負載著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和掌握民間藝術和技能的藝人日益減少,使民族的“文化記憶”中斷的概率增加,使我們中華民族傳之既久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面積地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嚴重威脅。這種情況,無疑已成為我們民族的不能承受之痛。
云南是全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有26個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壯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滿族和獨龍族等25個,其中云南獨有少數民族15個,少數民族人口有約150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35.7%。在云南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千百年來,云南各族人民交錯雜居,和睦相處,繁衍生息,他們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是云南各族人民賴以生存、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和知識源泉。
人創文化,文化化人。經濟社會的復興最終將取決于民族文化的復興。民族文化在今天的意義和作用,愈加凸顯。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文化生產力的競爭上。對云南來說,文化生產力的競爭則主要體現在各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再生能力、現代文化的接受能力、特色文化的創新能力以及文化資源的整合與規范運作上。進入21世紀,云南已經初步奠定了作為一個邊疆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如何從一個文化大省變成一個文化強省,如何有效地發揮和利用云南本土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如何進一步提升和打造云南非物質原生態多元文化的品牌形象,鞏固云南在多種文化領域已經取得的重要成果,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是近幾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政治命題。然而,在全球化時代,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的云南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文化及其文明越來越稀缺,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嚴重威脅。世界對重新認識非物質范疇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對現代文明的重要性之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方面,云南應該走在前列。因為云南本身就是少數民族非物質原生態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地區,是自然的民族文化大省。
多年來,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眼球,但是對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Z-南獨有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卻受到了很大威脅,很多民族的語言文字以及民族音樂、舞蹈、工藝、服飾、.習俗等都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自從提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向和啟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特別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強省的戰略決策以來,云南的“文化自覺”意識已大為提升,以保護和搶救瀕臨失傳的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為目的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行動,也漸而深入人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早已作了界定,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二是表演藝術;三是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四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是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云南少數民族,尤其是云南獨有少數民族可列入非物質禮儀文化遺產方面的民族語言、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習俗、節慶、民族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非常豐富。所以,把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并傳承下來,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我希望用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對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并傳承下去。
為此,今年初由云南省委統戰部牽頭,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云南省廣播電視局、云南省文聯共同策劃拍攝了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云南少數民族》,同時配套出版《云南少數民族》光碟和叢書。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文化工程,對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和保護,除了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外,還需要民族宗教部門、文化部門、宣傳部門的積極參與,用影像、文字等方式把屬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完整地記錄下來、傳承下去毛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保護和傳承,也是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所必須的具體行動。
景頗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又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是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也是祖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景頗族是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景頗族主要聚集在中國的西部、緬甸北部、印度,共計100多萬人口。景頗族在我國卻僅有14萬多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又主要分布在德宏州隴川、盈江、潞西、瑞麗、梁河等縣市,這些地區山脈綿延,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544公里。此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馬、崗房、古浪,臨滄市的耿馬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以及普洱市的瀾滄縣等地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祖國西南邊疆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西鄰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北面是橫斷山脈,雄偉壯麗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縱貫全州,奔騰不息的瀾滄江和怒江順云嶺向南一瀉千里,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峽谷之一,高黎貢山以西其支脈均由東北向西南,一支接狼牙山入盈江,一支由騰沖縣西北沿龍江西岸,經梁河、盈江、隴川而出瑞麗匯入伊洛瓦底江,河流兩岸包括山區均土地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加之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崇山峻嶺間又有無數山澗溪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而且緩坡山地,水草豐盛,既是優良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又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千百年來,景頗族的先民從秦代開始便從最初的居住地——青藏高原南部不停地向南遷徙、尋找,終于在德宏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安頓下來了。他們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景頗”是本民族的總稱,包括景頗、載瓦、勒期、浪速、布拉5個支系。景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景頗語支,景頗族有文字的歷史不長,創制于19世紀,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制;景頗族服飾很有特點,以黑、紅、白為主色調;景頗族飲食以大米為主,有著名的“綠葉宴”。景頗族的住房多數為竹木結構的茅頂樓房;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作品,有創世紀、歷史傳說、神話、寓言、諺語、謎語等等,景頗族普遍信仰神靈,小部分信仰基督教。總之,景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是全國少數民族中一朵美麗的奇葩。
與云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系列片《景頗族》同時出版的,由云南省青年作家蔡雯同志所著的《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該書從人文的高度對景頗族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深刻地解密了景頗族歷史性遷徙;生動地描述了景頗族最重要的節日——“目瑙縱歌”;全面敘述了來自民間、山間的景頗族美妙之極,如天籟之音的文蚌音樂,向人們揭示了景頗族神秘而不無不科學的宗教,從女性特有的角度深刻而有趣地解密了景頗族的織錦及服飾文化。蔡雯同志不是景頗族卻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率領電視紀錄片《景頗族》攝制組,四次去德宏,兩次去緬甸密支那,走遍了德宏景頗族生活的山山寨寨,采訪了許多景頗族的優秀代表,從一個外來游客的角度用抒情加紀實的特殊手法,從景頗族的重大活動“目瑙縱歌”活動開始切入,深層次地去探究、去揭秘古老神秘的景頗民族,真切而有趣地講述了關于景頗族的歷史文化、風情習俗、宗教信仰等鮮為人知的生動故事,歌頌了景頗族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優秀品質,為世人了解景頗族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作為景頗族中的一員,在該書問世之際,我要感謝蔡雯同志對景頗民族的這份感情,感謝她為景頗人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為推動景頗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對景頗文化的宣傳與交流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書和紀錄片出版發行之際,恰逢中共云南省委九屆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意見》。全會指出:云南是我國世居民族最多的邊疆省份,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民族工作的云南模式、云南經驗,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橋頭堡的意見》中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戰略任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云南民族工作的極大鼓勵和殷切希望,云南民族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本人不僅僅是云南少數民族中的一員,同時又是省委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在民族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教育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干部人才培養、民族法制建設、民族理論研究、民族工作創新、民族關系和諧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范區的作用。特別是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云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紀錄片和系列叢書的出版發行就是貫徹省委、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具體行動,必將有力地推動云南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有力地推動云南“橋頭堡”建設和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也一定會受到全省人民的喜愛。我期待著這套光碟和叢書得到全省各民族同胞的稱贊和好評!
云南是全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有26個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壯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滿族和獨龍族等25個,其中云南獨有少數民族15個,少數民族人口有約150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35.7%。在云南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千百年來,云南各族人民交錯雜居,和睦相處,繁衍生息,他們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是云南各族人民賴以生存、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和知識源泉。
人創文化,文化化人。經濟社會的復興最終將取決于民族文化的復興。民族文化在今天的意義和作用,愈加凸顯。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文化生產力的競爭上。對云南來說,文化生產力的競爭則主要體現在各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再生能力、現代文化的接受能力、特色文化的創新能力以及文化資源的整合與規范運作上。進入21世紀,云南已經初步奠定了作為一個邊疆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如何從一個文化大省變成一個文化強省,如何有效地發揮和利用云南本土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如何進一步提升和打造云南非物質原生態多元文化的品牌形象,鞏固云南在多種文化領域已經取得的重要成果,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是近幾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政治命題。然而,在全球化時代,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的云南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文化及其文明越來越稀缺,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嚴重威脅。世界對重新認識非物質范疇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對現代文明的重要性之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方面,云南應該走在前列。因為云南本身就是少數民族非物質原生態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地區,是自然的民族文化大省。
多年來,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眼球,但是對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Z-南獨有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卻受到了很大威脅,很多民族的語言文字以及民族音樂、舞蹈、工藝、服飾、.習俗等都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自從提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向和啟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特別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強省的戰略決策以來,云南的“文化自覺”意識已大為提升,以保護和搶救瀕臨失傳的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為目的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行動,也漸而深入人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早已作了界定,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二是表演藝術;三是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四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是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云南少數民族,尤其是云南獨有少數民族可列入非物質禮儀文化遺產方面的民族語言、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習俗、節慶、民族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非常豐富。所以,把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并傳承下來,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我希望用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對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并傳承下去。
為此,今年初由云南省委統戰部牽頭,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云南省廣播電視局、云南省文聯共同策劃拍攝了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云南少數民族》,同時配套出版《云南少數民族》光碟和叢書。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文化工程,對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和保護,除了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外,還需要民族宗教部門、文化部門、宣傳部門的積極參與,用影像、文字等方式把屬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完整地記錄下來、傳承下去毛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保護和傳承,也是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所必須的具體行動。
景頗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又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是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也是祖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景頗族是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景頗族主要聚集在中國的西部、緬甸北部、印度,共計100多萬人口。景頗族在我國卻僅有14萬多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又主要分布在德宏州隴川、盈江、潞西、瑞麗、梁河等縣市,這些地區山脈綿延,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544公里。此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馬、崗房、古浪,臨滄市的耿馬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以及普洱市的瀾滄縣等地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祖國西南邊疆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西鄰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北面是橫斷山脈,雄偉壯麗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縱貫全州,奔騰不息的瀾滄江和怒江順云嶺向南一瀉千里,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峽谷之一,高黎貢山以西其支脈均由東北向西南,一支接狼牙山入盈江,一支由騰沖縣西北沿龍江西岸,經梁河、盈江、隴川而出瑞麗匯入伊洛瓦底江,河流兩岸包括山區均土地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加之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崇山峻嶺間又有無數山澗溪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而且緩坡山地,水草豐盛,既是優良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又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千百年來,景頗族的先民從秦代開始便從最初的居住地——青藏高原南部不停地向南遷徙、尋找,終于在德宏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安頓下來了。他們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景頗”是本民族的總稱,包括景頗、載瓦、勒期、浪速、布拉5個支系。景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景頗語支,景頗族有文字的歷史不長,創制于19世紀,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制;景頗族服飾很有特點,以黑、紅、白為主色調;景頗族飲食以大米為主,有著名的“綠葉宴”。景頗族的住房多數為竹木結構的茅頂樓房;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作品,有創世紀、歷史傳說、神話、寓言、諺語、謎語等等,景頗族普遍信仰神靈,小部分信仰基督教。總之,景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是全國少數民族中一朵美麗的奇葩。
與云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系列片《景頗族》同時出版的,由云南省青年作家蔡雯同志所著的《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該書從人文的高度對景頗族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深刻地解密了景頗族歷史性遷徙;生動地描述了景頗族最重要的節日——“目瑙縱歌”;全面敘述了來自民間、山間的景頗族美妙之極,如天籟之音的文蚌音樂,向人們揭示了景頗族神秘而不無不科學的宗教,從女性特有的角度深刻而有趣地解密了景頗族的織錦及服飾文化。蔡雯同志不是景頗族卻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率領電視紀錄片《景頗族》攝制組,四次去德宏,兩次去緬甸密支那,走遍了德宏景頗族生活的山山寨寨,采訪了許多景頗族的優秀代表,從一個外來游客的角度用抒情加紀實的特殊手法,從景頗族的重大活動“目瑙縱歌”活動開始切入,深層次地去探究、去揭秘古老神秘的景頗民族,真切而有趣地講述了關于景頗族的歷史文化、風情習俗、宗教信仰等鮮為人知的生動故事,歌頌了景頗族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優秀品質,為世人了解景頗族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作為景頗族中的一員,在該書問世之際,我要感謝蔡雯同志對景頗民族的這份感情,感謝她為景頗人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為推動景頗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對景頗文化的宣傳與交流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書和紀錄片出版發行之際,恰逢中共云南省委九屆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意見》。全會指出:云南是我國世居民族最多的邊疆省份,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民族工作的云南模式、云南經驗,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橋頭堡的意見》中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戰略任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云南民族工作的極大鼓勵和殷切希望,云南民族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本人不僅僅是云南少數民族中的一員,同時又是省委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在民族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教育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干部人才培養、民族法制建設、民族理論研究、民族工作創新、民族關系和諧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范區的作用。特別是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云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紀錄片和系列叢書的出版發行就是貫徹省委、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具體行動,必將有力地推動云南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有力地推動云南“橋頭堡”建設和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也一定會受到全省人民的喜愛。我期待著這套光碟和叢書得到全省各民族同胞的稱贊和好評!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天堂之舞·目瑙縱歌
第二章 遷徒之謎·景頗族源
第三章 衣裝秘語·景頗服飾
第四章 揭秘宗教·鬼神崇拜
第五章 來自天籟·景頗音樂
第六章 風情景頗·景頗習俗
后記
第一章 天堂之舞·目瑙縱歌
第二章 遷徒之謎·景頗族源
第三章 衣裝秘語·景頗服飾
第四章 揭秘宗教·鬼神崇拜
第五章 來自天籟·景頗音樂
第六章 風情景頗·景頗習俗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