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震害與對策:汶川、玉樹震害分析》根據大量汶川、玉樹地震建築物震害圖片資料篩選、匯總編著而成。《震害與對策:汶川、玉樹震害分析》內容包括:汶川、玉樹地震概況,汶川地震建築物震害及分析,玉樹地震房屋震害及分析,建築抗震鑒定及加固,隔震設計與消能減震設計。
《震害與對策:汶川、玉樹震害分析》為從事工程構造物抗震研究、抗震設計、震害評估、修復和加固設計等專業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實時的工程震害和分析結果,也可作為教學參考圖書。
《震害與對策:汶川、玉樹震害分析》為從事工程構造物抗震研究、抗震設計、震害評估、修復和加固設計等專業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實時的工程震害和分析結果,也可作為教學參考圖書。
名人/編輯推薦
《震害與對策:汶川、玉樹震害分析》為從事工程構造物抗震研究、抗震設計、震害評估、修復和加固設計等專業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實時的工程震害和分析結果,也可作為教學參考圖書。
目次
前言
第1章 汶川、玉樹地震概況
1.1 汶川地震概況
1.1.1 汶川地震參數
1.1.2 汶川地震震害簡介
1.1.3 震害嚴重的主要原因
1.1.4 震中震害鳥瞰
1.2 玉樹地震概況
1.2.1 玉樹地震參數
1.2.2 玉樹地震震害簡介
1.2.3 玉樹縣城震害嚴重的原因
1.2.4 震中震害鳥瞰
1.3 汶川地震與玉樹地震的關係
第2章 汶川地震建築物震害及分析
2.1 砌體結構震害及分析
2.1.1 房屋倒塌
2.1.2 牆體開裂、破壞
2.1.3 牆角破壞
2.1.4 縱橫牆連接破壞
2.1.5 樓梯間破壞
2.1.6 預製樓蓋與屋蓋破壞
2.1.7 突出屋面的附屬結構破壞
2.1.8 圈梁和構造柱的作用
2.1.9 結論和建議
2.2 框架結構震害及分析
2.2.1 框架結構倒塌
2.2.2 平面佈置不當引起的震害
2.2.3 豎向剛度突變引起的震害
2.2.4 填充牆的震害
2.2.5 框架結構中樓梯的破壞
2.2.6 框架柱的震害
2.2.7 框架梁的震害
2.2.8 玻璃幕牆的震害
2.2.9 吊頂的震害
2.2.10 通風設備的震害
2.2.11 突出屋面附屬結構的震害
2.2.12 結論和建議
2.3 底框磚混結構震害
2.3.1 底框破壞嚴重,上部砌體震害輕
2.3.2 底框震害輕而上部砌體破壞嚴重
2.3.3 過渡層牆體破壞嚴重
2.3.4 上部砌體的牆體裂縫
2.3.5 結論和建議
2.4 生土房屋、石木房屋、磚木房屋震害及分析
2.4.1 生土房屋
2.4.2 石牆結構
2.4.3 磚木房屋
2.4.4 結論和建議
2.5 其他
2.5.1 山體滑坡
2.5.2 地面裂縫、地陷等地表破壞
2.5.3 橋樑和道路的震害
2.5.4 廠房的震害
2.5.5 構築物的震害
2.5.6 古建築的震害
2.5.7 結論和建議
第3章 玉樹地震建築物震害及分析
3.1 砌體結構房屋震害與分析
3.1.1 房屋倒塌
3.1.2 房屋牆體震害
3.1.3 牆角的震害
3.1.4 圈梁和構造柱的作用
3.1.5 樓梯的震害
3.1.6 突出屋面的附屬構件的震害
3.1.7 樓屋蓋的震害
3.1.8 臺階、圍牆的震害
3.1.9 結論和建議
3.2 底框磚混結構震害與分析
3.2.1 底框磚混結構的倒塌、破壞
3.2.2 底框突出體現為柱破壞
3.2.3 牆體部分的破壞
3.2.4 結論和建議
3.3 框架結構震害與分析
3.3.1 填充牆的震害
3.3.2 框架梁、柱的震害
3.3.3 突出屋面的牆體坍塌
3.3.4 玻璃幕牆破裂
3.3.5 結論和建議
3.4 生土房屋震害與分析
3.4.1 生土房屋垮塌
3.4.2 結論和建議
第4章 建築抗震鑒定及加固
4.1 概述
4.1.1 抗震鑒定與加固的必要性
4.1.2 現有建築不同的後續使用年限抗震鑒定方法的規定
4.1.3 現有建築需要進行抗震鑒定的主要範圍
4.1.4 建築抗震鑒定的工作流程
4.1.5 建築抗震鑒定與加固依據的國家規範、標準與規程
4.2 建築抗震鑒定
4.2.1 建築抗震鑒定的基本規定
4.2.2 地基基礎抗震鑒定
4.2.3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鑒定
4.2.4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鑒定
4.2.5 內框架和底層框架磚房鑒定
4.2.6 廠房的抗震鑒定
4.2.7 木結構房屋的抗震鑒定
4.2.8 生土房屋的抗震鑒定
4.2.9 石牆房屋的抗震鑒定
4.3 建築抗震加固
4.3.1 建築抗震加固的基本規定
4.3.2 地基基礎抗震加固
4.3.3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加固
4.3.4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
4.3.5 內框架和底框磚房抗震加固
4.3.6 廠房的抗震加固
4.3.7 木結構房屋抗震加固
4.3.8 土石牆房屋抗震加固
4.4 修補和加固方法及其工藝
4.4.1 壓力灌漿法
4.4.2 面層加固法
4.4.3 增設件與原構件的連接方法
4.4.4 新舊混凝土結合措施
4.4.5 外加圈梁法
4.4.6 外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法
4.4.7 加設鋼拉杆法
4.4.8 粘貼鋼板加固法
4.4.9 粘貼纖維布加固法
4.4.10 增設抗震牆法
4.4.11 梁、柱外包型鋼加固法
4.4.12 扁鋼網箍加固法
4.4.13 噴射混凝土法
4.4.14 增設鋼支撐法
4.4.15 拆砌法
第5章 隔震設計與消能減震設計
5.1 概述
5.2 隔震設計
5.2.1 隔震設計的原理
5.2.2 隔震設計的優點
5.2.3 隔震結構的適用範圍
5.2.4 房屋隔震的設計要點
5.2.5 隔震結構的構造措施
5.3 房屋消能減震設計
5.3.1 消能減震的原理
5.3.2 消能減震設計的優點
5.3.3 消能減震設計的適用範圍
5.3.4 消能減震設計的設計要點
參考文獻
第1章 汶川、玉樹地震概況
1.1 汶川地震概況
1.1.1 汶川地震參數
1.1.2 汶川地震震害簡介
1.1.3 震害嚴重的主要原因
1.1.4 震中震害鳥瞰
1.2 玉樹地震概況
1.2.1 玉樹地震參數
1.2.2 玉樹地震震害簡介
1.2.3 玉樹縣城震害嚴重的原因
1.2.4 震中震害鳥瞰
1.3 汶川地震與玉樹地震的關係
第2章 汶川地震建築物震害及分析
2.1 砌體結構震害及分析
2.1.1 房屋倒塌
2.1.2 牆體開裂、破壞
2.1.3 牆角破壞
2.1.4 縱橫牆連接破壞
2.1.5 樓梯間破壞
2.1.6 預製樓蓋與屋蓋破壞
2.1.7 突出屋面的附屬結構破壞
2.1.8 圈梁和構造柱的作用
2.1.9 結論和建議
2.2 框架結構震害及分析
2.2.1 框架結構倒塌
2.2.2 平面佈置不當引起的震害
2.2.3 豎向剛度突變引起的震害
2.2.4 填充牆的震害
2.2.5 框架結構中樓梯的破壞
2.2.6 框架柱的震害
2.2.7 框架梁的震害
2.2.8 玻璃幕牆的震害
2.2.9 吊頂的震害
2.2.10 通風設備的震害
2.2.11 突出屋面附屬結構的震害
2.2.12 結論和建議
2.3 底框磚混結構震害
2.3.1 底框破壞嚴重,上部砌體震害輕
2.3.2 底框震害輕而上部砌體破壞嚴重
2.3.3 過渡層牆體破壞嚴重
2.3.4 上部砌體的牆體裂縫
2.3.5 結論和建議
2.4 生土房屋、石木房屋、磚木房屋震害及分析
2.4.1 生土房屋
2.4.2 石牆結構
2.4.3 磚木房屋
2.4.4 結論和建議
2.5 其他
2.5.1 山體滑坡
2.5.2 地面裂縫、地陷等地表破壞
2.5.3 橋樑和道路的震害
2.5.4 廠房的震害
2.5.5 構築物的震害
2.5.6 古建築的震害
2.5.7 結論和建議
第3章 玉樹地震建築物震害及分析
3.1 砌體結構房屋震害與分析
3.1.1 房屋倒塌
3.1.2 房屋牆體震害
3.1.3 牆角的震害
3.1.4 圈梁和構造柱的作用
3.1.5 樓梯的震害
3.1.6 突出屋面的附屬構件的震害
3.1.7 樓屋蓋的震害
3.1.8 臺階、圍牆的震害
3.1.9 結論和建議
3.2 底框磚混結構震害與分析
3.2.1 底框磚混結構的倒塌、破壞
3.2.2 底框突出體現為柱破壞
3.2.3 牆體部分的破壞
3.2.4 結論和建議
3.3 框架結構震害與分析
3.3.1 填充牆的震害
3.3.2 框架梁、柱的震害
3.3.3 突出屋面的牆體坍塌
3.3.4 玻璃幕牆破裂
3.3.5 結論和建議
3.4 生土房屋震害與分析
3.4.1 生土房屋垮塌
3.4.2 結論和建議
第4章 建築抗震鑒定及加固
4.1 概述
4.1.1 抗震鑒定與加固的必要性
4.1.2 現有建築不同的後續使用年限抗震鑒定方法的規定
4.1.3 現有建築需要進行抗震鑒定的主要範圍
4.1.4 建築抗震鑒定的工作流程
4.1.5 建築抗震鑒定與加固依據的國家規範、標準與規程
4.2 建築抗震鑒定
4.2.1 建築抗震鑒定的基本規定
4.2.2 地基基礎抗震鑒定
4.2.3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鑒定
4.2.4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鑒定
4.2.5 內框架和底層框架磚房鑒定
4.2.6 廠房的抗震鑒定
4.2.7 木結構房屋的抗震鑒定
4.2.8 生土房屋的抗震鑒定
4.2.9 石牆房屋的抗震鑒定
4.3 建築抗震加固
4.3.1 建築抗震加固的基本規定
4.3.2 地基基礎抗震加固
4.3.3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加固
4.3.4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
4.3.5 內框架和底框磚房抗震加固
4.3.6 廠房的抗震加固
4.3.7 木結構房屋抗震加固
4.3.8 土石牆房屋抗震加固
4.4 修補和加固方法及其工藝
4.4.1 壓力灌漿法
4.4.2 面層加固法
4.4.3 增設件與原構件的連接方法
4.4.4 新舊混凝土結合措施
4.4.5 外加圈梁法
4.4.6 外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法
4.4.7 加設鋼拉杆法
4.4.8 粘貼鋼板加固法
4.4.9 粘貼纖維布加固法
4.4.10 增設抗震牆法
4.4.11 梁、柱外包型鋼加固法
4.4.12 扁鋼網箍加固法
4.4.13 噴射混凝土法
4.4.14 增設鋼支撐法
4.4.15 拆砌法
第5章 隔震設計與消能減震設計
5.1 概述
5.2 隔震設計
5.2.1 隔震設計的原理
5.2.2 隔震設計的優點
5.2.3 隔震結構的適用範圍
5.2.4 房屋隔震的設計要點
5.2.5 隔震結構的構造措施
5.3 房屋消能減震設計
5.3.1 消能減震的原理
5.3.2 消能減震設計的優點
5.3.3 消能減震設計的適用範圍
5.3.4 消能減震設計的設計要點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設防烈度為6、7度時,以及建造于對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可以不進行場地對建筑物影響的抗震鑒定。
(2)對建造于危險地段的現有建筑,應該結合規劃更新(遷離);暫時不能更新的,應該進行專門研究,并采取應急的安全措施。
(3)抗震設防烈度為7~9度時,建筑場地為條狀突出山嘴、非巖質和強風化巖石陡坡、高聳孤立山丘、河岸和邊坡的邊緣等不利地段,應該對其地震穩定性、地基滑移及對建筑的可能危害進行評估;非巖石和強風化巖石陡坡的坡度及建筑場地與坡腳的高差均比較大時,要估算因局部地形導致其地震影響增大的后果。
(4)建筑場地有液化側向擴展并且距離常時水線100m范圍內,應該判明液化后土體流滑與開裂的危險。
巖土失穩造成的災害,如滑坡、崩塌、地陷、地裂等,波及面廣對建筑物的危害比較重,鑒定需要更多從場地的角度考慮。在汶川地震中,危險地段的房屋破壞嚴重,強風化巖石地基上的建筑物震害明顯,鑒定時要多加關注。
2.地基基礎現狀的調查
鑒定地基基礎現狀,要著重核查上部結構的不均勻沉降裂縫和傾斜,基礎是否有腐蝕、松散、酥堿和剝落,上部結構的裂縫、傾斜以及有無發展趨勢。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現有建筑,可以不進行其地基基礎的抗震鑒定:
(1)6度時的各類建筑。
(2)7度時,地基基礎現狀沒有嚴重靜載缺陷的乙類、丙類建筑。
(3)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不存在軟弱土、飽和砂土和飽和粉土或者嚴重不均勻土層的乙類、丙類建筑。
(4)丁類建筑。
鑒定地基基礎現狀時,當基礎無腐蝕、松散、酥堿和剝落,上部結構無不均勻沉降裂縫和傾斜,或者雖然有裂縫、傾斜但不嚴重也沒有發展趨勢,該地基基礎可以評為無嚴重靜載缺陷。
3.地基基礎的第一級鑒定
存在軟弱土、飽和砂土和飽和粉土的地基基礎,應該根據烈度、場地類別、建筑現狀和基礎類型,進行液化、震陷及抗震承載力的兩級鑒定。符合第一級鑒定的規定時,應該評為地基符合抗震要求,不再進行第二級鑒定。靜載下已經出現嚴重缺陷的地基基礎,應該同時審核其靜載下的承載力。
地基基礎的第一級鑒定主要內容包括飽和砂土、飽和粉土地基的液化初判和震陷初判,以及可以不進行樁基驗算的規定。
(1)基礎下主要持力層存在飽和砂土或者飽和粉土時,對下列情況可以不進行液化影響的判別。
1)對液化沉陷不敏感的丙類建筑。
2)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液化初步判別要求的建筑。
(2)基礎下主要持力層存在軟弱土時,對下列情況可以不進行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沉陷的估算。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