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戴志澄、肖東樓、萬利亞主編的《中國防癆史(精)》共5篇12章65萬字。第一篇以編年史形式將我國防癆工作的進程按時間順序劃分為五個歷史階段,第二篇按照我國防癆工作的特點,對防治管理、機構、學術團體發展史分類記述,第三篇記述了防控技術和結核病診斷、治療專題的發展史,第四篇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防癆簡史,第五篇為“懷念和回憶”,為裘祖源等5位做...
目次
第一章 起步時期(1949年以前)
第一節 中國傳統醫學對癆病的記述
第二節 20世紀上葉我國結核病疫情概況
第三節 我國早年的癆病療養院與防癆機構
第二章 創業時期(1949~1977年)
第一節 以城市為中心,逐步擴大到農村
第二節 不住院治療的研究和發展
第三節 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第四節 中央結核病研究所的建立及其影響
第五節 結核病化學治療的時代
第六節 早期開展的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節 人員培養與學術活動
第八節 1966~1976年間的結核病防治工作
第三章 振興時期(1978~1990年)
第一節 第一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78年·柳州)
第二節 國務院[1978]210號文件
第三節 第二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84年·成都)
第四節 1981~199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
第五節 第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79年)
第六節 第二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4/1985年)
第七節 第三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90年)
第八節 工礦企業防癆工作的發展
第九節 結核病防治新模式的探索
第四章 鞏固發展時期(1991~2000年)
第一節 第三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91年·泰安)
第二節 第四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96年·烏魯木齊)
第三節 1991~200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規劃
第四節 世界銀行貸款中國傳染病與地方病控制項目(結核病控制部分)
第五節 衛生部加強與促進結核病控制項目
第六節 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2000年)
第七節 2000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五章 提高創新時期(2001~2010年)
第一節 200l~201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
第二節 2004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三節 2006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四節 國際合作項目
第五節 結核病耐藥監測和基線調查
第六節 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2010年)
第六章 管理體制和防治機構
第一節 結核病防治行政管理體制的演變
第二節 防癆機構的演變
第三節 北京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中心
第四節 上海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分中心
第五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
第六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
第七節 衛生部結核病專家咨詢委員會
第七章 中國防癆協會
第一節 中國防癆協會的成立和變遷
第二節 歷屆會員代表大會和機構建設
第三節 國內學術活動
第四節 國際學術交流
第五節 科普活動和培訓
第六節 國際關系和國際合作
第七節 中國防癆雜志
第八章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第一節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第二節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第九章 結核病防治技術和管理發展史
第一節 卡介苗接種
第二節 結核病防治政策與策略的發展
第三節 肺結核病人發現和管理方式的發展
第四節 結核病登記報告和監測系統
第五節 結核病的法制管理
第十章 結核病診斷和治療技術發展史
第一節 結核病診斷技術
第二節 我國結核病分類和診斷標準的沿革
第三節 結核病治療技術
第十一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防癆史
北京市防癆史
天津市防癆史
河北省防癆史
山西省防癆史
內蒙古自治區防癆史
遼寧省防癆史
吉林省防癆史
黑龍江省防癆史
上海市防癆史
江蘇省防癆史
浙江省防癆史
安徽省防癆史
福建省防癆史
江西省防癆史
山東省防癆史
河南省防癆史
湖北省防癆史
湖南省防癆史
廣東省防癆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癆史
海南省防癆史
重慶市防癆史
四川省防癆史
貴州省防癆史
云南省防癆史
西藏自治區防癆史
陜西省防癆史
甘肅省防癆史
青海省防癆史
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癆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癆史
第十二章 懷念
第一節 裘祖源教授
第二節 吳紹青教授
第三節 何穆教授
第四節 闞冠卿教授
第五節 王德理教授
第十三章 回憶
第一節 用革命的精神戰勝疾病
——鄧穎超同志1960年8月20日在北京市結核病防治所主辦的報告會上的講話
第二節 鄧穎超同志對結核病人的關懷
——訪問鄧穎超同志的回憶
第三節 回憶父親顏福慶在防癆事業中的貢獻
第四節 回憶我的父親盧永春
第五節 1933年我從法國取回卡介苗的經過
第六節 陳正仁、魏錫華、朱宗堯出國學習卡介苗前前后后
第七節 在鄂倫春旗開展結核病防治
——大興安嶺的印跡
第八節 錢元福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工作的歲月
附錄
附件1 中國防癆工作記事
附件2 衛生部1986—2006年間5次表彰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名單
附件3 照片集錦
第一節 中國傳統醫學對癆病的記述
第二節 20世紀上葉我國結核病疫情概況
第三節 我國早年的癆病療養院與防癆機構
第二章 創業時期(1949~1977年)
第一節 以城市為中心,逐步擴大到農村
第二節 不住院治療的研究和發展
第三節 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第四節 中央結核病研究所的建立及其影響
第五節 結核病化學治療的時代
第六節 早期開展的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節 人員培養與學術活動
第八節 1966~1976年間的結核病防治工作
第三章 振興時期(1978~1990年)
第一節 第一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78年·柳州)
第二節 國務院[1978]210號文件
第三節 第二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84年·成都)
第四節 1981~199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
第五節 第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79年)
第六節 第二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4/1985年)
第七節 第三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90年)
第八節 工礦企業防癆工作的發展
第九節 結核病防治新模式的探索
第四章 鞏固發展時期(1991~2000年)
第一節 第三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91年·泰安)
第二節 第四次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1996年·烏魯木齊)
第三節 1991~200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規劃
第四節 世界銀行貸款中國傳染病與地方病控制項目(結核病控制部分)
第五節 衛生部加強與促進結核病控制項目
第六節 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2000年)
第七節 2000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五章 提高創新時期(2001~2010年)
第一節 200l~201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
第二節 2004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三節 2006年國務院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第四節 國際合作項目
第五節 結核病耐藥監測和基線調查
第六節 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2010年)
第六章 管理體制和防治機構
第一節 結核病防治行政管理體制的演變
第二節 防癆機構的演變
第三節 北京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中心
第四節 上海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分中心
第五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
第六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
第七節 衛生部結核病專家咨詢委員會
第七章 中國防癆協會
第一節 中國防癆協會的成立和變遷
第二節 歷屆會員代表大會和機構建設
第三節 國內學術活動
第四節 國際學術交流
第五節 科普活動和培訓
第六節 國際關系和國際合作
第七節 中國防癆雜志
第八章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第一節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第二節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第九章 結核病防治技術和管理發展史
第一節 卡介苗接種
第二節 結核病防治政策與策略的發展
第三節 肺結核病人發現和管理方式的發展
第四節 結核病登記報告和監測系統
第五節 結核病的法制管理
第十章 結核病診斷和治療技術發展史
第一節 結核病診斷技術
第二節 我國結核病分類和診斷標準的沿革
第三節 結核病治療技術
第十一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防癆史
北京市防癆史
天津市防癆史
河北省防癆史
山西省防癆史
內蒙古自治區防癆史
遼寧省防癆史
吉林省防癆史
黑龍江省防癆史
上海市防癆史
江蘇省防癆史
浙江省防癆史
安徽省防癆史
福建省防癆史
江西省防癆史
山東省防癆史
河南省防癆史
湖北省防癆史
湖南省防癆史
廣東省防癆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癆史
海南省防癆史
重慶市防癆史
四川省防癆史
貴州省防癆史
云南省防癆史
西藏自治區防癆史
陜西省防癆史
甘肅省防癆史
青海省防癆史
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癆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癆史
第十二章 懷念
第一節 裘祖源教授
第二節 吳紹青教授
第三節 何穆教授
第四節 闞冠卿教授
第五節 王德理教授
第十三章 回憶
第一節 用革命的精神戰勝疾病
——鄧穎超同志1960年8月20日在北京市結核病防治所主辦的報告會上的講話
第二節 鄧穎超同志對結核病人的關懷
——訪問鄧穎超同志的回憶
第三節 回憶父親顏福慶在防癆事業中的貢獻
第四節 回憶我的父親盧永春
第五節 1933年我從法國取回卡介苗的經過
第六節 陳正仁、魏錫華、朱宗堯出國學習卡介苗前前后后
第七節 在鄂倫春旗開展結核病防治
——大興安嶺的印跡
第八節 錢元福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工作的歲月
附錄
附件1 中國防癆工作記事
附件2 衛生部1986—2006年間5次表彰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名單
附件3 照片集錦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