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多維視角的實證分析》共分為十章,各章節的主要內容安排如下:第1章是緒論。本章主要闡明本論著的研究背景、意義、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與可能的創新之處。第2章是文獻回顧與借鑒。本章主要回顧了國內外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相關性的研究成果並對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進行了簡要評析。第3章是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關係的一般理論分析框架。本章界定了對外貿易和金融發展有關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關係的形成和演化,闡述了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相互影響機理、一般表現和主要特徵、對外貿易中的金融供求主體及其行為特徵等。第4章是從全國整體視角考察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本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制度變遷條件下的對外貿易與金融改革,接著採用統計數據就中國對外貿易和金融發展整體狀況進行一般性考察,爾後基於時間序列和麵板數據的(變結構)協整建模技術就金融發展與貿易規模、貿易結構、外貿易競爭力關係進行了實證分析。第5章是基於中國不同區域比較分析了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相互影響的特徵差異。本章分別構建了東中西部面板數據模型和八大經濟區域的面板數據模型,分別運用面板協整理論和廣義矩估計方法分區域分析了二者的長期均衡和短期動態關係。第6章以長三角區域為例實證分析了貿易開放與金融發展的關係。本章以長三角區域16個城市的基礎數據,採用時間序列和麵板協整理論分析了對外開放與金融發展的內在關係。第7章以汽車產業為例實證分析了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關係。本章首先分析了貿易開放和金融發展中的產業因素;進而採用時間序列和麵板數據模型實證分析了中國金融發展與汽車產業貿易的一般關係。第8章分析了中國金融發展對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影響。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國金融發展與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現狀分析,重點測度了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程度,在此基礎上採用面板協整理論和廣義矩估計方法實證分析金融發展對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靜態和動態影響。
作者簡介
汪浩瀚,男,1964年1月生,安徽合肥人,教授,經濟學博士。現任寧波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數量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兼職博士生導師;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近幾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榮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1999年11月—2000年9月受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資助,赴加拿大做訪問學者。多年來,一直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計量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前沿專題》、《經濟學方法論》等課程。榮獲2004年寧波大學徐望月特別教師獎和2006年寧波大學首屆陽光教授榮譽稱號。徐建軍,男,1977年4月出生,湖北赤壁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興趣為現代宏微觀經濟理論與計量經濟學方法應用等。近3年來,主持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教育廳等單位的科研項目共5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軟科學項目等10余項,在《國際貿易問題》、《經濟地理》、《科技與經濟》、《統計與決策》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曾榮獲浙江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論文獎、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寧波市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寧波大學青年學術創新獎等獎項6次。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系:多維視角的實證分析》將打破長期以來的貿易理論和金融理論研究相分離的局面,有助于在金融理論與貿易理論研究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把金融因素作為對外貿易新的比較優勢,不當拓展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優勢范疇,還增強了傳統比較優勢的解釋力。總之,本研究為構建金融與貿易的協調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和經驗證據,這對于協調金融與貿易之間的關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次
第1章 緒論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義1.2 研究思路和框架1.2.1 研究思路1.2.2 研究框架1.3 研究方法與創新1.3.1 研究方法1.3.2 創新之處第2章 文獻回顧與借鑒2.1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理論回顧與述評2.1.1 國外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係的研究綜述2.1.2 國內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係的研究綜述2.2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相關性研究及述評2.2.1 國外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相關性研究2.2.2 國內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關係的相關性研究2.2.3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相關性研究述評第3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一個理論分析框架3.1 基本概念界定與相關理論回顧3.1.1 對外貿易的概念與評價3.1.2 金融發展的含義與功能3.1.3 金融功能觀視角下的金融系統3.2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關係的形成和演化3.2.1 金融產生被動追隨對外貿易發展的階段(中世紀~17世紀以前)3.2.2 金融發展積極支持對外貿易發展的階段(17世紀~20世紀60年代末)3.2.3 金融創新加速推動對外貿易發展的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3.3 金融發展影響對外貿易的方式與途徑3.3.1 金融發展-制度優勢-對外貿易3.3.2 金融發展-規模經濟-對外貿易3.3.3 金融發展-分散風險-對外貿易3.3.4 金融發展-匯率調整-對外貿易3.4 對外貿易影響金融發展的方式與途徑3.4.1 對外貿易-融資供給-金融發展3.4.2 對外貿易-融資需求-金融發展3.4.3 對外貿易-保險需求-金融發展3.4.4 對外貿易-專業組織-金融發展3.5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互動的表現與特徵3.5.1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之間構成雙向影響關係3.5.2 不同的金融政策對一國(地區)對外貿易影響差異顯著3.5.3 金融水平的高低與貿易開放度大小相對應3.6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互動關係的微觀基礎3.6.1 對外貿易中的金融需求主體分析3.6.2 對外貿易中的金融供給主體分析第4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基於中國整體性的考察4.1 制度變遷條件下的中國對外貿易改革與金融促進4.1.1 中國的對外貿易與金融改革歷程回顧4.1.2 中國銀行中介與對外貿易企業關係的演進4.1.3 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與貿易融資方式的選擇4.2 中國對外貿易和金融發展程度的統計描述4.2.1 中國對外貿易狀況的整體性考察4.2.2 中國金融發展狀況的整體性考察4.3 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互動關係的實證檢驗4.3.1 基於時序數據的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4.3.2 基於時序數據的變結構協整理論的進一步分析4.3.3 基於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和因果分析第5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基於中國不同經濟區域的差異比較5.1 區域視角的界定和區域差異的度量方法5.1.1 區域視角的界定5.1.2 區域差異的度量方法5.2 對外貿易和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度量5.2.1 中國對外貿易的區域差異分析5.2.2 中國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分析5.3 東、中、西部區域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互動關係的比較5.3.1 測量指標的選擇及數據處理5.3.2 東、中、西部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長期均衡關係比較5.3.3 東、中、西部區域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短期動態關係比較5.4 八大經濟區域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互動關係的比較分析5.4.1 八大經濟區域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長期均衡關係比較5.4.2 八大經濟區域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短期動態關係比較第6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基於中國長三角區域的經驗分析6.1 長三角地區對外貿易與金融發展:一個描述性分析6.1.1 長三角區域對外開放概況6.1.2 長三角地區金融發展概況6.2 長三角區域對外貿易與金融發展的統計分析6.3 長三角地區貿易開放與金融發展的關係:時間序列分析6.3.1 指標選取和數據處理6.3.2 實證分析6.4 長三角區域貿易開放對金融發展的動態影響:面板數據分析6.4.1 模型、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6.4.2 面板單位根檢驗6.4.3 面板協整檢驗6.4.4 動態面板模型的估計第7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基於汽車產業的經驗分析7.1 貿易開放與金融發展的內在關聯:理論分析7.1.1 貿易開放中的產業結構優化7.1.2 產業發展中的金融需求7.2 中國金融發展與汽車產業貿易開放的互動關係分析7.2.1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7.2.2 基於時間序列模型的實證分析7.2.3 基於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檢驗第8章 中國金融發展對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影響分析8.1 中國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現狀分析8.1.1 中國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8.1.2 中國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程度的測算8.2 中國金融發展對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長期均衡影響8.2.1 長期均衡影響的研究方法8.2.2 長期均衡影響結果及分析8.3 中國金融發展對加工貿易產業集聚的短期動態影響8.3.1 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及估計方法8.3.2 廣義矩方法估計結果及分析第9章 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係:基於中國雙重開放的拓展分析9.1 問題的提出9.2 我國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水平的衡量9.2.1 貿易開放水平的衡量9.2.2 金融開放水平的衡量9.3 中國金融開放與貿易開放的內在關聯:一個計量經濟學分析9.3.1 基於誤差修正模型的均衡關係分析9.3.2 基於吉維克方法的因果分解9.3.3 基於脈衝響應函數的動態關係分析9.4 基本結論第10章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10.1 主要結論10.2 政策思考10.2.1 西方國家金融服務于對外貿易的成功經驗10.2.2 新開放條件下外貿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思考10.3 研究建議參考文獻後記
書摘/試閱
進一步以1998年為界分前后兩段來考察每個區域內部對外貿易發展的差異性。其中,衡量1990~1998年東北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南部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西南地區、大西北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泰爾指標的均值分別為0.20195、0.65299、0.41328、0.14302、0.07154、0.02743、0.07080、0.16215,這表明就1990~1998年而言,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最大的是北部沿海地區,其次是東部沿海地區和東北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最小的是長江中游地區;衡量l999~2007年東北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南部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西南地區、大西北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泰爾指標的均值分別為0.23124、0.80473、0.23691、0.14192、0.08852、0.02097、0.04071、0.21011,這表明在1999~2007年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最大的是北部沿海地區,其次是東部沿海地區和東北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差異最小的是長江中游地區。
其次分析八大區域內部和八大經濟區域問對外貿易發展的差異特征。對比八大經濟區域內部與八大經濟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可知,八大經濟區域間對外貿易的差異總體上要大于八大經濟區域內差異。其中,1990~2007年八大經濟區域內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均值為0.28801、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為0.74415,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占對外貿易總體差異的比重為72.30%。進一步以l998年為界分階段對比分析不同時間段中八大區域內部和八大經濟區域問對外貿易發展的差異。其中,1990~1998年八大經濟區域內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均值為0.27902、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為0.72231,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占對外貿易總體差異的比例為72.62%。1999~2007年八大經濟區域內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均值為0.29700、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為0.76000,區域間對外貿易發展差異占對外貿易總體差異的比例為71.97%。對比可知,后一階段與前一階段區域間對外貿易差異占總體差異的比重大致相當。
圖5—4顯示了八大經濟區域中單個區域內部對外貿易發展差異的變化趨勢。由圖5—4可知,反映地區北部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差異的泰爾指數在1994年之后都位于其他曲線之上,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再逐漸趨于平穩的顯著特征,這表明北部沿海地區內部對外貿易的差異顯著大于其他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的差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