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干旱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重大環境問題,我國又因人口眾多、水資源量少、農業用水量大,而成為世界上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均占有量僅為2033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萬廣華等編著的《農田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系統介紹了節水農業的有關理論、國內外節水技術的發展、適合山東省實際的節水技術以及近幾年來的研究成果,能夠滿足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需要,對全面普及節水農業知識、推廣農田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積極作用。
名人/編輯推薦
《農田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是針對農業系統節水農業工作起步晚、技術人員節水農業理論知識不足的現狀,山東省土壤肥料總站組織編寫的。
目次
第一章 農田節水技術基礎理論 第一節 農田節水技術有關概念 第二節 農田土壤水分類型及有效性 第三節 農田水分循環與水量轉換機制 第四節 土壤的蓄水功能及合理利用 第五節 農田土壤生態耗水與田問蒸騰蒸發 第六節 主要農作物需水特性與灌溉制度 第二章 農田節水主要技術 第一節 田間工程節水技術 第二節 地面節水灌溉技術 第三節 蓄水保墑耕作技術 第四節 覆蓋保墑技術 第五節 保護性耕作技術 第六節 化學調控技術 第七節 國外農田節水技術簡介 第三章 微灌施肥節水節肥技術 第一節 微灌施肥技術簡介 第二節 微灌施肥設備 第三節 微灌施肥制度 第四章 農田土壤墑情監測技術 第一節 土壤墑情監測站點的建立 第二節 農田土壤水分的測定 第三節 土壤墑情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第四節 土壤墑情等級評價指標 第五節 土壤墑情監測簡報的編寫 第五章 農田節水技術應用研究 第一節 農田節水灌溉制度應用研究 第二節 農藝節水技術應用研究 第三節 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五節 農田土壤生態耗水與田間蒸騰蒸發
所謂農田土壤生態耗水,是指農田各類主要作物在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階段的田問耗水量,或稱為“作物需水量”,經常以某種作物在某一特定地域和特定條件下的需水量來表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作物需水量是指一種作物在土壤水分適宜、生長正常、產量水平較高條件下的棵間蒸發(或水面蒸發)與植株騰發量、組成植株軀體、消耗于光合作用的需水量等生理過程中所需的水量之和。由于形成植株及消耗于光合作用的需水量很少(不超過1%),所以,作物需水量經常以作物生育期農田蒸騰蒸發量(ET)表示。
一、影響農田土壤生態耗水量的主要因素
農田土壤生態耗水量隨著作物種類、產量水平、氣候條件的不同有較大的變化,其影響因素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作物種類、品種不同對水分的要求不同
不同種類的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種,其植株形態、生理結構特征、生長季節長短均不相同。影響作物需水量的因素很多,一般生長季長、葉面積大、植株高大松散、生長速度快、根系發達的作物需水量大,反之需水量小。體內蛋白質或油脂多的作物比體內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作物需水量要大,反之需水量小。另外,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不同品種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
(二)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階段需水量不同
同一作物各生育階段對水分需求差異很大,與作物生長勢和植株形態、群體結構等因素有關。一般生育前期和后期,也就是幼苗期和接近成熟期需水量較小。生育中期,也就是生長旺盛階段需水量最多。不同作物在其全生育期中還有一些對水分需求最敏感、影響產量最大的時期,稱為“需水關鍵期”,研究需水關鍵期及關鍵期需水量對節水農業設計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所有作物的需水量除全生育期的總需水量需要研究外,還要對某一生育時段的需水量進行研究。既要有總的ET,又要有不同生育時段的ET,如月需水量、日需水量,甚至時需水量等。需水量單位以水層深度(mm或cm)或單位面積上的水量(m3/667m2或m3/hm2)表示。某一作物總的和分生育時段的需水量與需水模數是制定科學節水灌溉制度、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據。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