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影視藝術概論(簡體書)
滿額折

影視藝術概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新世紀普通高校廣播電視藝術學系列教材:影視藝術概論》力求全面、系統地呈現影視藝術的基本構成元素和認識路徑,分為本體篇、歷史篇和賞鑒篇三部分。本體篇著重介紹了影視藝術最基本的視覺、聽覺和剪輯三個方面,并簡要介紹了影視創作基本流程、影視藝術類型等內容;歷史篇分為中國影視史和外國影視史兩部分,對于中外電影史的介紹基本按照電影美學流派的歷史流變來架構,同時簡要介紹了當代主要電影創作國的電影概況,對于中外電視史的介紹遵循電視技術和電視美學相融合的路徑,同時簡要介紹了當代主要發達國家的電視業概況;賞鑒篇分為電影理論、影視藝術批評寫作和世界主要影視獎項三部分,電影理論部分介紹了西方經典電影理論和西方現代電影理論,影視藝術批評寫作部分介紹了影視藝術批評的文體特征和寫作類型,世界主要影視獎項部分介紹了奧斯卡金像獎、歐洲三大電影節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國際性或地區性影視節及其獎項,同時還簡要探討了當代國際影視獎項的特征及影響。

名人/編輯推薦

《新世紀普通高校廣播電視藝術學系列教材:影視藝術概論》指出如今,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等影視相關專業在全國高校中普遍開設,《影視藝術概論》作為影視專業的基礎教材,為初學者打開了最初的視野。《新世紀普通高校廣播電視藝術學系列教材:影視藝術概論》參考和借鑒了許多前輩的精彩著述,同時也注意把握該教材使用對象(主要是大專院校學生和影視愛好者)的接受程度。

目次

緒論作為綜合藝術的影視藝術
第一節視覺暫留與影視成像原理
第二節攝放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影像的特征
第四節影視藝術的時間與空間
第五節文化產業與電影產業
本體篇
第一章視覺構成
第一節畫面與鏡頭
第二節景別
第三節構圖
第四節機位與角度
第五節運動
第六節光線
第七節色彩
第二章聽覺構成
第一節聲音的魅力
第二節人聲
第三節音響
第四節音樂
第五節同期聲
第六節解說詞
第七節聲畫關系
第三章剪輯構成
第一節剪輯與剪接點
第二節剪輯方式
第三節蒙太奇
第四節剪輯調子與蒙太奇句子
第五節越軸與正反打鏡頭
第六節長鏡頭
第七節結構形式
第四章影視創作
第一節影視創作的流程
第二節編劇
第三節導演
第四節表演
第五節后期制作
第五章影視藝術類型
第一節電影藝術類型
第二節電視藝術類型
歷史篇
第六章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節起步與奠基
第二節成熟期
第三節新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四節香港電影簡史
第五節臺灣電影創作
第七章外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節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電影敘事法則的確立
第三節先鋒派電影運動
第四節早期電影理論的建立
第五節紀錄電影運動
第六節經典好萊塢時期
第七節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第八節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創作
第九節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第十節日本電影創作
第十一節法國“新浪潮”與“左岸派”電影運動
第十二節“新好萊塢”電影創作
第十三節新德國電影運動
第十四節政治電影創作
第八章國別電影史論
第一節亞洲電影
第二節中國電視發展的成熟期
第三節港、澳、臺三地電視發展簡介
第十章外國電視發展史
第一節廣播與電視廣播
第二節電視的技術發展
第三節發達國家電視概況
賞鑒篇
第十一章西方經典電影理論
第一節經典好萊塢敘事與類型電影理論
第二節歐洲先鋒派電影理論
第三節形式主義電影理論
第四節紀實美學理論
第十二章西方現代電影理論
第一節符號學電影理論
第二節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
第三節敘事學電影理論
第四節女性主義電影批評
第五節意識形態電影理論
第十三章影視藝術批評寫作
第一節影視藝術批評文體特點
第二節影視藝術批評寫作類型
第十四章世界主要影視獎項
第一節世界電影電視節發展概述
第二節世界主要電影電視節簡介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一、影視藝術的時間觀念
電影的時間由放映時間、敘述時間、心理時間三種形式的相互關系的組合而構成。電視各類節目的時間與電影時間一樣,也由這三個時間要素構成。
放映時間是一部影視作品從開始播放到結束放映所需要的機械時間。它是沒有彈性的、固定的、機械的,不同觀眾在觀賞同一部影視作品時所需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通常一部電影的放映時間長度在120分鐘左右,電視連續劇每一集的放映時間長度大約有45分鐘,電視欄目每一期的放映時間長度在40分鐘左右。
敘述時間是一部影視作品的劇情展開時間。它可以對劇情進行壓縮、擴展或省略,所以敘述時間可以長達上下幾千年,也可以短至幾天甚至幾十分鐘。在影視藝術的三種時間里,敘述時間與創作者之間的關系是最直接相關的,創作者可以根據需要來控制敘述時間的長短。影視作品尤其是帶有故事性的劇情片,它們的敘述時間很少和放映時間相吻合。因為影視作品同文學作品一樣,也需要通過較長時間段內的多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累積才能達到揭示影視主題的效果。而坐在電影院中的觀眾能接受的電影放映時長一般為兩個小時左右,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能接受的電視欄目時長一般為半小時左右。真實時空中的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遠遠不能立體展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遠遠不能深度挖掘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以及社會更深層面的東西。所以,影視藝術是一門濃縮的藝術,它的敘述時間一般遠遠超過放映時間。
迄今為止,能做到敘述時間和放映時間基本一致的電影只有美國的西部片《正午》(1952)和瓦爾達的劇情片《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1962)。《正午》講述了西部警長威爾·東恩在離任前最后一次獨身征服來報復的暴徒的故事。從接到危機消息10點40分開始,到征服暴徒12點40分截止,前后共經歷了2個小時,而電影的放映時間也恰好是兩個小時,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與暴徒斗爭的緊迫、激烈。時隔10年后,瓦爾達拍攝了影片《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該片長1小時45分,講述了一個巴黎歌手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癥后在巴黎街頭游走時發生的心理變化。雖不像片名所彰示的五點到七點的兩個小時時長那么精確,但其影片關于時間的實驗性依然引起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并在相關的影評資料中被不同的影評人屢屢提及。比如路易斯·賈內梯就在《認識電影》中寫道,《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在電影時間上的探索創新與《正午》是同樣的,即銀幕時間和實際時間相同的實驗。
心理時間是觀眾觀賞影視作品時感受到的時間長短。每個觀眾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同、觀影情緒不同、職業不同,因此不同的觀眾在觀影時感受到的心理時間也不同。因而,影視的心理時間具有主觀性的特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