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張敷榮畫傳(簡體書)
滿額折

張敷榮畫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張敷榮(1904一1998)教授出生于貴州省普安縣 ,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課程與教學論專家。他 領導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是西南大學第一個文科 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是全國最早的兩個“課程與教學 論”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為該學科后來成為國家重 點學科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位教 學論博士,在教育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望。為了紀念 張敷榮教授,也為了傳承他的思想和精神,在其誕辰 110周年之際,我們編寫了這本《張敷榮畫傳》。

《張敷榮畫傳》也是西南大學校史文化建設的重 要組成部分。畢竟,學術大師是大學最為稀缺的寶貴 財富。懷念學術大師,便是傳承大學的精神。本書由 靳玉樂等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張敷榮教授出生于貴州省普安縣,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課程與教學論專家。長達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張敷榮先生堅持在第一線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僅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而且是優秀的教育實踐家。張敷榮教授是教書育人的楷模,是“人格型教師”的典范,是真正的教育藝術家。
為了紀念張敷榮教授,也為了傳承他的思想和精神,在其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編寫了這本《張敷榮畫傳》。這樣一本畫傳,也是西南大學校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學術大師是大學最為稀缺的寶貴財富。懷念學術大師,便是傳承大學的精神。本書由靳玉樂等編著。

張敷榮(1904一1998)教授出生于貴州省普安縣,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課程與教學論專家。他領導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是西南大學第一個文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是全國最早的兩個“課程與教學論”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為該學科后來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位教學論博士,在教育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望。
張敷榮先生幼時家教甚嚴,飽讀詩書,10歲人讀小學二年級,12歲小學畢業,14歲考人完全公費的省立貴陽師范學校,17歲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8年,先生考入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三年級學習,先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教育社會學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1936年,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受邀出任四川大學教育系主任、教授。1953年,因院系調整,調任西南師范學院教育系教授。1981年,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教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同年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編委。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長達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張敷榮先生堅持在第一線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僅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而且是優秀的教育實踐家。
張敷榮教授在其學術生涯中,提出了不少獨特的教育思想。他認為,對學校教育來說,有正確的培養目標是至關重要的。而一個好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實現“做人”與“做學問”的統一。“做人”是“做學問”的基礎,無論一個人的學問怎樣好,做不好人,則是教育的失敗。他認為,要做好學問,就應該做到“求實、求是、求效”。“求實”即從實際出發,扎扎實實,有客觀的治學態度和標準;“求是”即觀察探索事物,要善于抓住本質,發現規律;“求效”即理論聯系實際,講求實效,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實踐意義。在做人上,須做到“求正、求嚴、求信”。“求正”即為人處事要正直,不為歧途所迷,不為邪欲所惑,要走出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求嚴”即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求信”即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這兩個“三求”,是人才應有的德與才的統一。
張敷榮教授學貫中西,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正己方能正人”等思想,初步奠定其道德追求。他曾經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提出道德的“五檔次”說,即世人的品德可以分為五等:第一等是“純粹利他”(如白求恩、雷鋒那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第二等是“為我利他”(其中一種是受良心驅使或求精神上的快慰而利人,另一種是為他人謀利可以獲得物質報酬1;第三等是“純粹利己”;第四等是“損人利己”;第五等是“專門害人”。對于道德的“五檔次”,他謙虛地認為,自己只是達到了第二等的“為我利他”,遠沒有達到第一等的“純粹利他”,還需要不斷反躬自省,努力成為白求恩、雷鋒那樣的人。
張敷榮教授是教書育人的楷模,是“人格型教師”的典范,是真正的教育藝術家。在教育實際工作中,他總是用自己對學術、人生的不懈追求來感染和教育學生,完全把自己的生命和事業融為一體。無論課堂內外,他的人格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感染著周圍的人。他的學生遍及海內外,有數百人受聘為大學教授、副教授,有數十人擔任過教育廳廳長、大學校長、研究院院長和大學系主任等,可謂桃李滿天下。
作為教育學家,張敷榮教授從未停止過對國家興衰、人民教育事業成敗的關注與思考,總是把個人的追求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少年時代便志存高遠,15歲時就聯合同學發起“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不坐人力車、不進茶館”的“五不主義”活動,矢志“立己立人”、“改良社會”,確立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并且提出“常有‘八賢’為我師,終身黽勉能‘九思’。耄耋‘脫毛’功無間,全心全意作‘人梯’”的人生座右銘。
今天,為了紀念張敷榮教授,也為了傳承他的思想和精神,在其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編寫了這本《張敷榮畫傳》。這樣一本畫傳,也是西南大學校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學術大師是大學最為稀缺的寶貴財富。懷念學術大師,便是傳承大學的精神。
作為張敷榮教授的弟子,我感到無限的光榮和驕傲。因此,我對學校給我編寫《張敷榮畫傳》這樣一個機會充滿感激!
靳玉樂
2013年3月11日

目次

成長篇
苦難的童年
求學篇
從西南邊陲到北平清華學校——艱辛求學路
創辦清華第一所平民學校
棄醫從教,教育救國
遠渡重洋,海外深造
拳拳報國心
教書育人篇
四川大學執教,打造后方大學基地
自籌經費創辦報國小學
人生座右銘——“八賢”、“九思”、做“好人”
嘔心瀝血,甘為人梯
為學位點建設獻計獻策
創建西南師范學院第一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成長篇

苦難的童年

求學篇

從西南邊陲到北平清華學校——艱辛求學路

創辦清華第一所平民學校

棄醫從教,教育救國

遠渡重洋,海外深造

拳拳報國心

教書育人篇

四川大學執教,打造后方大學基地

自籌經費創辦報國小學

人生座右銘——“八賢”、“九思”、做“好人”

嘔心瀝血,甘為人梯

為學位點建設獻計獻策

創建西南師范學院第一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倡導“開放式”博士培養方式

嚴謹的治學

以研帶教,以研促學

心系天下,育人悟德

生活篇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志同道合的伴侶,幸福美滿的生活

豐富多彩的人生

收獲篇

學高八斗,著作等身

桃李滿天下

追思篇

肉身長逝,魂兮永存

永遠的豐碑

附錄一

張敷榮生平大事記

附錄二

張敷榮主要學術成果

 

書摘/試閱

張敷榮的家境十分貧寒,盡管如此,其父親卻十分重視對他的教育,張敷榮6歲時就被送進一所鄉紳辦的學校讀書。1914年,張敷榮10歲時考入普安縣高等小學堂讀二年級。他自知家庭生計的艱難以及讀書上學機會的來之不易,于是整天埋頭學習,每學期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1916年,張敷榮小學畢業,由于家貧實難再供他讀書,再加之當地沒有學校可供其繼續深造,于是他小學畢業后便失學在家。但他沒有放棄學習,一邊參加勞動一邊堅持自學。為養家糊口,為得到一些筆墨紙張,他還到街上賣辣椒。張敷榮是那么酷愛讀書、學習,因為失去繼續升學的機會,他掉過不少眼淚,還常吵鬧著要繼續讀書。他的父親及兄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終拗不過他對求學的執著,于是便鼓勵他去省城貴陽參加選拔考試,爭取公費學習的機會。二哥答應送他去貴陽參加考試,但提了一個條件,也算是采用激將法激勵他:“你要讀書,我送你去,但考不中就不準回家!”那時普安縣到貴陽沒通公路,只有一條明洪武年間修建的古驛道,山路崎嶇難行。年少體弱的張敷榮和哥哥以山水為家,風餐露宿,長途跋涉十多天才到達貴陽。到貴陽的第三天張敷榮便參加考試并一舉中榜,在失學兩年以后他終于被完全公費的省立貴陽師范學校錄取,獲得了繼續深造的機會。
1918年,張敷榮開始在省立貴陽師范學校學習。繁華的省城和充滿民主、自由思想的校園開拓著他的視野,這個偏遠山村來的窮孩子貪婪地吮吸著充溢于省城和校園的一切新鮮氣息。在省立貴陽師范學校求學期間,受克魯泡特金《互助論》等書籍的影響,他組織了“大同學會”,主張“立己立人”、“改革社會”。
1919年,“五四”運動的春風吹到了張敷榮當時就讀的貴陽師范學校。校長尹篤生對“五四”運動的宣傳,拓寬了他生活的視野和學習目標,他體會到了這場運動的核心是愛國。他開始認識到在祖國備受欺凌的情況下,個人奮斗的成就再大,社會地位再高,面對世界仍感恥辱;只有全國人民發憤圖強,力雪國恥,個人才能頂天立地,無愧生存。為了表明這種矢志不移的心志,在貴陽師范學校,他曾聯合一些志趣相近的同學誓行“五不主義”(即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不坐人力車、不進茶館)。此時,張敷榮深切感受到為國家和民族而學習的動力,遠比為個人名譽、地位而學習的動力更強大,而且更持久。值得一提的是,張敷榮的“五不主義”一直踐行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張敷榮進入貴陽師范學校學習兩年后,學習的機會再一次眷顧了這個苦命的孩子。1921年,北京清華學校到貴陽招收一批學生,他因考試中英語成績突出而被錄取,獲得到清華學校公費學習的機會,當時偌大一個貴陽市就只考上了他一人。這一年,張敷榮告別了黔西南“邊荒”的烏蒙山區,踏上艱辛的求學之路。由于家境貧寒,他雇不起車馬,只能靠步行上京城求學,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才終于來到千年古都北平。原本體質就弱的他,到了清華學校時已瘦得皮包骨頭,大病了一場。清華學校的校長見他身體很差,便不打算接收他。這可急壞了他,苦苦哀求道:“我從千里之遙的貴州來,歷盡千辛萬苦,家里又非常貧窮,已無回去路費。校長,請讓我試讀一年吧!”說著說著便流下了眼淚。校長被他如此虔誠的求學之心深深打動,并且又深知他成績優異,從愛惜人才的角度出發便同意他試讀一年。于是張敷榮進入清華學校中等科二年級學習,成為留美預備生。
這個山里來的窮孩子,尤其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發憤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1924年20歲的張敷榮順利升入清華學校高等科。
在清華讀書期間,正值五四思潮蓬勃發展,他實際地感受到華夏大地剛剛吹起的科學、民主新風,眼界更為開闊。尤其是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問清華學校,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正是泰戈爾“一個人能盡你的能力,為最大多數的人,謀最長久的幸福,這才是好人”的“好人”的概念和信念,使張敷榮在學生時代就逐漸樹立起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使其在腐朽沒落的舊社會里也能辨別是非、善惡,不致與世俗浮沉,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在就讀清華期間,正是我國“教育救國”思潮蓬勃發展的時期,受清華教授們“教育救國”思想的感召,張敷榮確立了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理想。為踐履自己的人生信念和教育救國的理想,在清華學校讀書期間,他便心系平民教育,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創辦清華第一所平民學校,參加青年勵志會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1928年,張敷榮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戊辰級(1928)結業考試,圓滿完成了在清華學校的學習任務。P7-1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