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準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死在香港》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
《見棺材》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包括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書中亦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並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流眼淚》關懷臨終者和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當中大約有一千人自殺,專家估計大約兩成喪親者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自殺者的親友家屬更需要支援。面對香港醫療架構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我們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作者簡介
出版著作包括:《好味》、《有米》、《剩食》、《香港正菜》、《6 ISSUE》、《低碳有前途》、《一家人好天氣》、《聽大樹唱歌》、《夠照》、《生命裡的家常便飯:任方利莎》、《香港第一》、《尋找香格里拉》、《教育改革由一個夢想開始》、《生命好傢伙》
蘇美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歷任《明報周刊MPW》資深編輯、《明報》副刊記者等,曾獲人權新聞獎中文。報章特寫冠軍。目前是全職媽媽兼寫作人,已出版著作包括《我們的同志孩子》、《陳奐仁︰快樂可以很簡單》和《路向》(合著)。愛採訪,讓別人的生命歷練豐富自己。
序
我們能夠死得好一點嗎?────作者 蘇美智
在這本書的採訪期間,一位親人離世了,另一位到天堂逛了一圈回來。自己年紀不小,同輩友人陸續經歷父母親的死亡,從前多去婚禮,現在間中參與這些長輩的告別式。然而,死亡也不一定循規蹈矩論資排輩的來。有受萬千寵愛的胎兒未及吸入第一口氣便死了,年輕美好的生命也會揮著汗在球場上暴斃。
說穿了,死亡一直都在,只是我們一直遮遮掩掩。聖雅各福群會社工岑智榮曾在課上分享,,廣東話含「死」字的俚語何其多,如「死火」、「死仔」、「死唔斷氣」、「死趕爛趕」,但它們談的都不是死亡。可是到了真正要談死亡的時候,那個「死」字卻離奇失蹤,繞一個圈變成「走咗」、「過身」、「仙遊」、「逝去」……
死亡觀主導了人們走畢生命旅程的姿態,不承認死亡的死亡觀亦然。有醫生生動地描述了這種矛盾的心態:人總會死掉,但我的親人一定不會在此時此地死,死了就是你們醫院出錯。在廿十世紀,醫學能介入維持生命的手段愈來愈多,駁呼吸機、洗腎、輸送人工營養、心肺復甦術...這些科技對有轉機的病人無疑是福音,但是對於已經身陷末期病情的患者,卻每每是苦難。醫療科技怎樣用才是拯救生命?怎樣用其實是延長死亡?除了搶救失效的死亡,有沒有自然死亡?死亡可以在家裡發生嗎?
我揮之不去某個在醫院床榻前的畫面:神志混亂的老人用綁在床緣的手死命抓住我,鐵了心的要我帶她回家。那手攀上我臂有若乾癟枯枝,但指力狠如鷹爪。她在恐惶中執拗有若孩童,還罵了很多我很久沒聽過的家鄉話。我雖然聽不全,卻也聽清楚她心中的好死鐵定不在醫院發生。
親人的經歷和受訪者的分享,教我陷入沉重的思考。對於好死,人人有不同想像,但是能自決的有幾多?預設醫療指示讓當事人申明,即使他已陷入昏迷,在特定的病況下仍能拒絕接受任何或某種維持生命治療。可是安樂死又如何?四肢癱瘓的斌仔是很多香港人認識安樂死的起點,但他的逝去不該成為這場討論的落幕。
而好死也不應該只是醫療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陳麗雲用「畢業禮」來形容死亡,「在這樣重要的人生畢業禮前,我們是否也該把這個生命達到的成就、一生的貢獻,引以自豪的東西,一一拿來分享回顧?」她有一個五句話的功課:,「我愛你」、「多謝」、「請原諒我」、「我寬恕你」、「再見」,提醒我們表達感受也要及時。至於臨終者親屬,如能修好陪伴這一課,能讓逝者和留者也都安心。本書的採訪對象中,有一位被遺憾纏繞十多年的女兒,訪問完畢蓋上電腦,我才發現她堆起了一個染淚紙巾的小山丘。從別處讀過這句話:「與其說是照顧,更像是交換生命的歷程」。要陪伴,不要交換,可以嗎?
令人安慰的是,假若好死是一場畢業禮,畢業生原來還可以留下禮物。
人死後,遺下的身體絕對不失禮(受訪的
關於死亡,至今還沒有聽聞有誰能成功逃掉的。為了這百分百的發生率,是時候好好了解、好好計劃,怎樣才能死得好一點?
最後,衷心感謝曉蕾的邀約和體諒,整個編採和設計團隊的用心,各位受訪者的智慧和毫不吝嗇的分享,特別鳴謝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謝建泉醫生協助審閱《流眼淚》下篇有關醫療的稿件。寫書期間心力倶疲,感謝家人的照顧。
想起來,這也是
目次
未婚夫猝死
媽媽病死
心繫心:生命社企
第一章:只剩一半
停不了的哭泣
六萬抑鬱喪偶長者
傷心醫生和五大高手
扶起別人撐起自己
第二章 讓哀不再傷
支援杯水車薪
安家舍:一起過節
贐明會:義工一條龍
向日葵:同路人互助
支援資料
延伸關讀
第三章 孩子還有你
進心會:讓孩子到醫院
社工:家長先穩住
贐明會:共童導過
看繪本玩遊戲
支援資料
延伸關讀
第四章 我們的孤兒
媽媽不許哭
我們不出門
中港婚姻的哀傷
沙士遺孤
第五章 折翼小天使
念也晴
威爾斯醫院:產婦哀傷輔導
瑪麗醫院:嬰兒的壽衣
支援資料
延伸關讀
第六章 說不出是自殺
賭掉一生
女兒跳樓
丈夫上吊
自殺遺屬
撒瑪利亞:活出彩虹
生命熱線:釋心同行
第七章 港式自殺
不賣炭防燒炭?
救命熱線?
晚年難熬?
年少輕生?
第八章 推開大門
如漣漪散開
社工的反思
生命劇場:一切可以重演
支援資料
延伸關讀
第九章 都是天使
玲姐: 最熟長生店
潔儀:殮房要撐住
DAISY 忙盡身後事
明燕:關懷不間斷
護慰天使:但願區區同行
書摘/試閱
上篇-哀傷
人生最大的失落,莫過於失去所愛的人。
失去另一半,彷彿身體一部份也隨之逝去,第一章由喪偶開始,看喪親對不同人的影響。第二章介紹香港現有的哀傷輔導機構。喪親者的情緒和感受都可以很不一樣,而對小孩子也得額外地敏感。第三章報導對喪親兒童的支援,其中特別需耍關注的,是第四章「中港」家庭的下一代。
第五章,一位傷心的香港媽媽會告訴你,肚裡孩子夭折感覺是如何地無助。
第六至第八章都關於自殺。死亡分兩大類:自然死亡與非自然死亡。這三章是跟進「非自然死亡」裡的自殺。港式自殺以跳樓為主,超過三成是長者,不禁要問,為甚麼老人捱得過戰爭和動亂,卻沒法安享晚年?這是個怎樣的社會?
從死亡看香港,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份外讓人心痛,第九章卻有好些有心人,陪伴同行。
第一章
只剩一半
停不了的哭泣
阿娜開門,我看見她平禿的頭髮,喊了一聲「婆婆」,後來才知道她還不到六十歲。她拿出照片給我看:丈夫送了一大束花,相中的阿娜笑得好開心,身子向後傾,揚起一大把卷曲頭髮。
那張相片是十多年前拍下的,丈夫剛在幾個月前去世。
還沒坐下,阿娜已經走去櫃子上丈夫的相片前「報告」:「有人來探你啊。」她每天一醒來就是和丈夫的相片談天,這天早上已經談了兩三遍。阿娜是泰國人,丈夫去泰國經過介紹認識的,第一次見面,簡單英語對話,丈夫說:「我沒有甚麼錢的。」「錢不是問題,我可以工作。」阿娜喜歡他老實,他也喜歡她坦白,那年他五十三歲,她三十八歲。婚後兩人在九龍城街市買菜,小販問:「你們是夫
妻?好像兩兄妹!」兩人都是白白淨淨,小個子。
阿娜領到香港身份證,很快就在泰國餐館工作,薪水大部份都給了丈夫,有時月頭餐館還沒出糧,她寧可先拿自己的錢給他。他在家煮飯做家務,讓她回來有飯吃,可以好好休息。每天出門,兩人會勾勾手指尾,再碰碰手指公,意思是「OK?事事都要小心啊。」放工她總是急急回家,就算丈夫的朋友在家,她都會先和丈夫勾手指尾,再碰手指公。夜裡,兩人手拖手睡覺。
這一切,都是阿娜流著眼淚說的,家裡幾乎每個角落都有紙巾盒。
自責發脾氣
兩年前,七十二歲的丈夫開始生病,阿娜辭掉工作在家全力照顧,外人看,已經盡心盡力,可是阿娜不同意。「我唔好,我發脾氣。」阿娜哭哭啼啼說自己真的很怕牛肉,聞到就連飯也吃不下,但丈夫想吃牛腩,就去很遠的地方買回來,丈夫吃了一塊,就不吃,阿娜收好下頓再拿出來,丈夫依然吃不下。然後,又想吃田雞,阿娜怕死了,還是勉強買回來煮,丈夫吃幾口,又不吃。「你吃啦。」阿娜不停叫丈夫,丈夫無奈:「吃不下啊。」「吃不下,也吃多一口啦!」阿娜不禁發脾氣──這就是她最介懷的事。
「我不好,為何想不到他為我煮飯十多年,我只是照顧他兩年,也會發脾氣。我不好。」阿娜非常自責。
「你好好啦!」大家不斷說,阿娜仍然哭:「我唔好……」隔壁的婆婆也過來,勸說:「那些寡母婆老公死了,還得帶大一堆孩子,更慘啦!你哭甚麼!」
阿娜聽了哭得更淒涼:「他一定是不原諒我,所以沒有回來。」丈夫過身足足一百日,除了葬禮她都沒有離開家門半歩,只靠朋友送食物,她聽人們說逝世的人,可能會回來探家人,左等右等,都不覺得丈夫有回來。
「我只是發夢見到他一次:他在街上找我,說:,有人告訴我,你找我找得好辛苦。』我看見他的上半身,穿黃色的衣服,人們說:『真是他。』我聽到,人們更緊張,,『真是他啊!』我馬上去抱他,但醒了,我唯有抱枕頭,抱到實一實。」
她哭:「只是見到一次,到現在都沒有再見。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再夢到……」
喪偶如短暫傷殘
香港這十年來,大約有六萬丈夫,妻子先行離世,而超過三十二萬名婦女,丈夫早走一歩。寡婦人數隨著人口老化一直增加:從二零零一年的二十七萬二千多人,至二零一一年的三十二萬七千多人,十年間增幅是百分之二十。
鰥夫數目穩定,而寡婦增加,兩者的比例在一九八一至二零一一年間,由寡婦與鰥夫的四比一增加到五比一。學者的解釋並不令人意外:香港男人傾向與較自己年輕的女性結婚,可是同時男性的死亡率也比女性高,結果加快了「寡居效應」。每次政府計算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女人都會比男人長命,二零一一女人平均可活到八十六點七歲,男人八十六點五歲,換言之夫婦若是同齡,女方平均會守寡超過六年。
節哀不人道
對道近四十萬名喪偶的香港人,新喪時聽得最多的說話,大概就是「節哀順變」。失去親人當然難過,怎可耍求抑制哀傷?並且馬上順應變故?原文出自《禮記》,雖說凡不宜過份──可是傳統喪禮並不止一、兩天,像道教儀式「破地獄」本來
要辦七日,毎個歩驟其實包含大量對親屬的心理輔導,然而如今由醫院殮房領遺體、出殯、到火葬場,可以快到一小時內完成,由「戴孝」到「脫孝」:不過幾十分鐘。
香港壓力好重,生活要快,辦喪事要快,連難過也得快快擱下,偏偏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以為過了喪禮,事情就要放下,喪親者要辦一堆事情也許還會撐起精神,喪禮過了,各樣情緒卻是此時才湧上心頭,這時更需要支持
撫平需時間
「喪失另一半,有點像『短暫傷殘』。」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陳麗雲形容喪偶就像突然沒有了一隻手一隻腳,不再理智、注意力大減、情緒失控,很容易觸景傷情,她強調耍接受自己的哀傷,並且避免期間做重大決定或高危動作:「哀傷時,行為和手眼控制都變差,不要做高危動作:爬高爬低,開車都不要,更不要做大決定。」
喪親的哀傷時間可短可長,一般都起碼要經過六個月,第一年情緒較易反覆,就算要經過兩、三年才平伏,也是正常的。生日、拍拖、結婚,每個紀念日子都可令喪偶的人特別脆弱。這也令心情回復的過程,充滿反覆,有喪親者接受訪問時形容:「好像走一歩,又會跌兩歩。」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更指出「死忌前反應」,喪親者在親人死後第十個月、第二十二個月,反應都比較大,換言之還沒到死忌,已經開始想不開。「就像考試前非常緊張,反而到了考試,死就死吧!」周燕雯建議還沒到死忌,便要留意喪親者的情緒。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