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紅色記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紅色記憶
ISBN13:9787544257169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南海出版社)
作者:南海
出版日:2013/06/01
裝訂/頁數:平裝/194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曾記否,當草鞋與意志丈量出來的兩萬五千里穿越一個偉大民族五千年的榮辱興衰,革命的火種被一路播撒、一路點燃。人跡罕至的雪山、荒無人煙的草地被鮮血浸透,襯映出一段光輝的里程;萬水千山早已被遠遠地拋在身后,一輪紅日在黃土高原磅?而起。滿目瘡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溫暖如春……
曾記否,當生命和鮮血浸染的十幾年光陰將一種記憶銘刻進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畫卷,革命的火焰從星火到燎原。這欄桿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號,這折戟沉沙、慷慨赴義的悲壯,這鐵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戰,這紅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邁……腔腔熱血、錚錚鐵骨早已被融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百死后生的壯麗詩史凝結成了五星輝耀的紅色記憶……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從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紅色記憶:雄關漫道真如鐵》對青少年有著極其深刻的教育意義。
曾記否,當生命和鮮血浸染的十幾年光陰將一種記憶銘刻進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畫卷,革命的火焰從星火到燎原。這欄桿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號,這折戟沉沙、慷慨赴義的悲壯,這鐵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戰,這紅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邁……腔腔熱血、錚錚鐵骨早已被融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百死后生的壯麗詩史凝結成了五星輝耀的紅色記憶……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從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紅色記憶:雄關漫道真如鐵》對青少年有著極其深刻的教育意義。
序
對歷史無知的人,沒有真正的信仰可言;沒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擁有美好的理想,不可能胸懷崇高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擔負起任何責任。用欲望文化代替歷史教育,足以使一個國家的青年被腐蝕、使一個民族的希望被毀掉,使這個國家和民族被永世萬代地奴役!
鑒于此,我們呼喚歷史,喚回那段屬于上世紀的“紅色”歷史,喚回那段炮火硝煙、顛沛流離的歷史,喚回那沖天的狼煙留下的悲壯回憶、歲月年輪沉淀的斑駁痕跡。歷史不應該被忽略,更不應該被遺忘,牢記那段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歷史更是責任。為了那些不應該被忘卻的記憶,為了那些不應該被丟棄的信念,于是就有了這套《紅色記憶》叢書。
曾記否,當草鞋與意志丈量出來的兩萬五千里穿越一個偉大民族五千年的榮辱興衰,革命的火種被一路播撒、一路點燃。人跡罕至的雪山、荒無人煙的草地被鮮血浸透,襯映出一段光輝的里程;萬水千山早已被遠遠地拋在身后,一輪紅日在黃土高原磅?而起。滿目瘡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溫暖如春……
曾記否,當生命和鮮血浸染的十幾年光陰將一種記憶銘刻進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畫卷,革命的火焰從星火到燎原。這欄桿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號,這折戟沉沙、慷慨赴義的悲壯,這鐵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戰,這紅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邁……腔腔熱血、錚錚鐵骨早已被融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百死后生的壯麗詩史凝結成了五星輝耀的紅色記憶。
曾記否,新中國成立以來,又有無數英烈接過前輩用鮮血染紅的旗幟,或壯懷激烈戍邊衛國,或忠于職守鞠躬盡瘁,或絕甘分少奉獻大愛,甘做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鋪路石,成為和平年代民族復興的榮光,把人民心中的紅色記憶浸染得分外鮮艷,永不褪色。
這紅色記憶,是信念不衰、志向不改的崇高氣節;這紅色記憶,是無私無我、生屬蒼生的博大胸懷;這紅色記憶,是敢為人先、披荊斬棘的拓荒精神;這紅色記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告誡我們,人事有代謝,傳承無絕期。緬懷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是社會的道德和民族的良心,是后來者須臾不可忘懷的本分。
老一代人把歷史的真實交付給我們,我們有責任用真實還原歷史,傳承給下一代,把那段歲月與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連接到一起,使他們眼中的歷史變得立體、真實、可靠,讓歷史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本叢書將那些流動的、隨時會飄散在時間天際的事件凝固下來,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圖片,感受到英雄們那堅定的革命信念,感受到那個年代澎湃的革命激情,真切體會那段“紅色歷史”。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從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劉棟
鑒于此,我們呼喚歷史,喚回那段屬于上世紀的“紅色”歷史,喚回那段炮火硝煙、顛沛流離的歷史,喚回那沖天的狼煙留下的悲壯回憶、歲月年輪沉淀的斑駁痕跡。歷史不應該被忽略,更不應該被遺忘,牢記那段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歷史更是責任。為了那些不應該被忘卻的記憶,為了那些不應該被丟棄的信念,于是就有了這套《紅色記憶》叢書。
曾記否,當草鞋與意志丈量出來的兩萬五千里穿越一個偉大民族五千年的榮辱興衰,革命的火種被一路播撒、一路點燃。人跡罕至的雪山、荒無人煙的草地被鮮血浸透,襯映出一段光輝的里程;萬水千山早已被遠遠地拋在身后,一輪紅日在黃土高原磅?而起。滿目瘡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溫暖如春……
曾記否,當生命和鮮血浸染的十幾年光陰將一種記憶銘刻進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畫卷,革命的火焰從星火到燎原。這欄桿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號,這折戟沉沙、慷慨赴義的悲壯,這鐵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戰,這紅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邁……腔腔熱血、錚錚鐵骨早已被融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百死后生的壯麗詩史凝結成了五星輝耀的紅色記憶。
曾記否,新中國成立以來,又有無數英烈接過前輩用鮮血染紅的旗幟,或壯懷激烈戍邊衛國,或忠于職守鞠躬盡瘁,或絕甘分少奉獻大愛,甘做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鋪路石,成為和平年代民族復興的榮光,把人民心中的紅色記憶浸染得分外鮮艷,永不褪色。
這紅色記憶,是信念不衰、志向不改的崇高氣節;這紅色記憶,是無私無我、生屬蒼生的博大胸懷;這紅色記憶,是敢為人先、披荊斬棘的拓荒精神;這紅色記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告誡我們,人事有代謝,傳承無絕期。緬懷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是社會的道德和民族的良心,是后來者須臾不可忘懷的本分。
老一代人把歷史的真實交付給我們,我們有責任用真實還原歷史,傳承給下一代,把那段歲月與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連接到一起,使他們眼中的歷史變得立體、真實、可靠,讓歷史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本叢書將那些流動的、隨時會飄散在時間天際的事件凝固下來,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圖片,感受到英雄們那堅定的革命信念,感受到那個年代澎湃的革命激情,真切體會那段“紅色歷史”。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從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劉棟
目次
隨軍旋轉逐西東 文/陳學桂
長征,永遠的精神豐碑 文/張震
出生人死撼敵膽——記王克仁烈士 文/殷光濤
紅樹林里的紅色記憶 文/周良彪
蘆葦蕩里電波聲 文/翁履康
我送大軍過長江 文/于春水
戰火中打造出的“不世將才” 文/蘇振蘭 夏明星
懷念我的父親“山西娃娃” 文/王蘭英
血染芒碭山李黑樓 文/謝勝利
偵察員“小廣東” 文/余德鋒 章志敏
我的父親馬祥池 文/馬愛莉
一盤辣子雞 供稿/江西文明網
海口談判 文/史丹
“連心鎖”的故事 文/姬曉曦
見到“老鄉”朱老總 口述/魯世貴整理/陳戰峰
抗日名將續范亭 文/紅飛
51號兵站的真實故事 文/薛杰堂 夏義軍 梁吉安 楊九華
令敵膽寒的抗日英雄——瓊崖縱隊驍將符志行 文/王勇 符嘉善
呂梁三捷 文/楊勇
大智若愚于文清 文/馬永成
我的父親馮仲云 文/馮松光
連長的入伍動機 文/唐萬清
抗日英雄趙忠來 文/劉亮明
拯救獨臂紅軍戰士劉嘉偉 文/佚名
動地軍歌唱凱旋—憶響堂鋪伏擊戰 文/徐深吉 吳富善
橋邊的故事 文/沈忠海
我與日軍的五次戰斗 口述/黃義成整理/黃海山
羅生特——新四軍中的“白求恩” 供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父親陳德明的一個戰斗故事 文/陳卓飛
援西紅軍在我家 口述/田德林整理/田志剛
兩戰長生口 文/李聚奎 黃振棠
我的伯父馮平 文/馮子平
在古河抗日救國動員委員會的日子里 文/周建本
一雙布鞋的往事 文/畢國華
母女“狼窩”歷險記 文/馬洪中
戰斗在六連嶺 文/李居民
紅色特工閻寶航 文/閻明光
我的父親徐海東 文,徐文惠
平凡而偉大的抗聯母親 文/于富媛
周婉云舍身保護游擊隊員 文/傅樂耘
嚴懲漢奸劉永貴 文/高杰
我的八路軍生涯 口述/王修道整理,王黎芳
最后一份“救命糧” 文/潘平
劉吉堯智取華山 文/尚迎賓
半斤黃油 文/熊伯濤
一位老紅軍的生死歷程 文/胡偉 吳愛民 梅險峰
長征,永遠的精神豐碑 文/張震
出生人死撼敵膽——記王克仁烈士 文/殷光濤
紅樹林里的紅色記憶 文/周良彪
蘆葦蕩里電波聲 文/翁履康
我送大軍過長江 文/于春水
戰火中打造出的“不世將才” 文/蘇振蘭 夏明星
懷念我的父親“山西娃娃” 文/王蘭英
血染芒碭山李黑樓 文/謝勝利
偵察員“小廣東” 文/余德鋒 章志敏
我的父親馬祥池 文/馬愛莉
一盤辣子雞 供稿/江西文明網
海口談判 文/史丹
“連心鎖”的故事 文/姬曉曦
見到“老鄉”朱老總 口述/魯世貴整理/陳戰峰
抗日名將續范亭 文/紅飛
51號兵站的真實故事 文/薛杰堂 夏義軍 梁吉安 楊九華
令敵膽寒的抗日英雄——瓊崖縱隊驍將符志行 文/王勇 符嘉善
呂梁三捷 文/楊勇
大智若愚于文清 文/馬永成
我的父親馮仲云 文/馮松光
連長的入伍動機 文/唐萬清
抗日英雄趙忠來 文/劉亮明
拯救獨臂紅軍戰士劉嘉偉 文/佚名
動地軍歌唱凱旋—憶響堂鋪伏擊戰 文/徐深吉 吳富善
橋邊的故事 文/沈忠海
我與日軍的五次戰斗 口述/黃義成整理/黃海山
羅生特——新四軍中的“白求恩” 供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父親陳德明的一個戰斗故事 文/陳卓飛
援西紅軍在我家 口述/田德林整理/田志剛
兩戰長生口 文/李聚奎 黃振棠
我的伯父馮平 文/馮子平
在古河抗日救國動員委員會的日子里 文/周建本
一雙布鞋的往事 文/畢國華
母女“狼窩”歷險記 文/馬洪中
戰斗在六連嶺 文/李居民
紅色特工閻寶航 文/閻明光
我的父親徐海東 文,徐文惠
平凡而偉大的抗聯母親 文/于富媛
周婉云舍身保護游擊隊員 文/傅樂耘
嚴懲漢奸劉永貴 文/高杰
我的八路軍生涯 口述/王修道整理,王黎芳
最后一份“救命糧” 文/潘平
劉吉堯智取華山 文/尚迎賓
半斤黃油 文/熊伯濤
一位老紅軍的生死歷程 文/胡偉 吳愛民 梅險峰
書摘/試閱
出生入死撼敵膽——記王克仁烈士
文/殷光濤
王克仁,原名王世友,191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穆棱縣下城子西屯保安村一個中農家庭里。由于他從小聰慧好學,本族的一個叔叔不忍心讓他一輩子當農民,就在他十歲時,為他請了一位老師,聯合本村的兩個家族一起辦了一個私學館。由于經濟原因,私學館只辦了一年。十二歲時,堂叔資助他進下城子小學讀書,畢業后在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學校做堂役。
年輕的王克仁,很關心國家大事,對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的罪行懷著刻骨的仇恨。他決心不當亡國奴,要為抗日救國活動盡到自己的“匹夫”之責。平時,他除了做好雜活,細心地照料一些未成家的年輕教師的生活外,還積極參加教師們從事的抗日活動。1933年5月,他參加了李范五組織的反帝大同盟。在第二小學校共產黨員的幫助下,逐步受到黨的教育,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提高對抗日救國的認識。同年6月,中共穆棱縣委書記李范五以小學教師的身份為掩護,在穆棱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學校設立了縣委機關,領導開展黨的地下工作。這時,十八歲的王克仁主動承擔抗日工作,參加黨領導的各項抗日斗爭,自覺接受革命思想和黨的考驗。不久,經李范五介紹,王克仁加人中國共產黨。
王克仁人黨后,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是:聯系和掩護?子溝反日會(反帝大同盟改稱反日會)人員到八面通鎮內開展活動,并向黨組織及時匯報情況。?子溝反日會員和他取得聯系并在他的掩護下,利用夜間開展活動,召開群眾會、撒傳單、貼標語等。黨組織為了防止反動當局的抓捕,讓王克仁秘密通知反日會人員及時撤離八面通鎮,到城外各農村進行活動。當反動當局發覺開始抓人時,卻見不到反日會會員的影子。時過不久,?子溝、百草溝、向陽、火車站等地的抗日活動又很快地活躍起來了。
1934年初,王克仁調到寧安縣領導青少年抗日救國會,秘密組織起抗日少年兒童團。當時的條件是極其艱苦的,寧安縣城郊區的老田頭的瓜窩棚,既是他的宿舍,也是他的辦公室和指揮部。在這里,他寫標語,油印宣傳品,到群眾中廣泛散發,鼓動群眾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他以一名新黨員的青春活力和政治熱情,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戰斗著,以其出色的成績,展示了他優秀的組織領導才能。
1935年至1936年初,中共吉東特委在穆棱縣下城子河西屯建立,王克仁任共青團吉東特委委員。正逢中共寧安縣委遭敵特破壞,他不懼險惡,機智巧妙地擺脫跟蹤的敵人,及時把危急情報反映給縣委書記和中共吉東特委,并且主動去通知黨團員迅速轉移。由于他的機智果斷,贏得了時間,使敵人企圖一網打盡我地下黨組織的陰謀遭到破產,保證了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
1936年,王克仁調任抗聯第五軍五團政委。由于他作戰英勇,身先士卒,愛護戰士,善于作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被調到抗聯第九軍二師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3月19日,在抗日聯軍臨時指揮部總指揮周保中的指揮下,第三、六、八、九軍及四軍先遣隊步騎兵計七百六十余人,聯合攻打松花江岸重鎮依蘭。王克仁率領部隊參加了此次戰斗。此戰,共消滅日偽軍三百余人,傷偽軍數十人,俘偽軍二十五人,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擴大了我軍的聲威,鼓舞了廣大群眾的抗日熱情。
1938年春,日軍在抗聯活動的山區邊沿制造無人區,企圖切斷抗聯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天,偽寶清縣長率偽軍去雙柳河一帶燒房并屯。王克仁得知這一情報后,率領兩百余人,埋伏在敵人必經之路黑牛王屯。下午3時,當偽軍走進埋伏圈后,王克仁以槍響為令,并高喊:“打!”頓時,槍聲四起。毫無防備的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叫苦連天。抗聯戰士們越戰越猛,幾乎彈無虛發,天黑前,戰斗就結束了。除少數敵人逃脫之外,多數敵人被當場擊斃,橫躺豎臥地倒在路上。6月22日,王克仁率領九軍騎兵隊,襲擊寶清西郊馬棚,獲軍馬二十六匹。26日,王克仁部又會同五軍騎兵一部,在寶清西花砬子,成功地襲擊敵人運輸大隊,擊斃和俘虜敵軍二十八人,繳輕機槍兩挺,其他槍支三十二支,彈藥兩千余發,軍馬四千匹。1938年秋,第九軍各部分散活動。王克仁率隊在黃鼠狼子溝一帶被敵軍尾隨,當部隊行至河邊時,雙方發生激烈戰斗。王克仁當機立斷,率警衛排阻擊敵人,命令大部分戰士上船渡河。他領戰士們沉著回擊,接連打退敵人三次瘋狂進攻。在敵機槍封鎖河面的緊急情況下,王克仁指揮戰士急速上船渡河,安全突出包圍圈,使敵人的圍殲計劃成為泡影。10月1日王克仁部和二路軍總部直屬隊在周保中同志率領下,從下江地區西移到林口縣,急需補充給養、冬服。通過伐木工人得到日軍一支工程隊的實力情況后,在工人協助下連夜偷襲日軍工程隊,獲全勝,解決了急需的給養和服裝。
1939年春,在中共吉東省委擴大會議上,王克仁被任命為抗聯第五軍政治部代理主任。根據省委和抗聯二路軍總部指示,王克仁和柴世榮軍長率領抗聯五軍一部和教導團,突破日偽軍包圍向南挺進,迎接和集攏西征期間留在五常縣境內的抗聯各分隊。首先,第五軍兵分兩路,由王克仁率先頭部隊,巧妙穿插,沿烏斯渾河左岸,隱蔽行軍三晝夜。18日晨,通過龍爪溝,從林口的向陽車站,越過圖佳線,向穆棱方向疾進。被敵人發覺后,王克仁率部假裝奔襲密山縣平陽鎮。敵上當,急忙派重兵部署在梨樹鎮平陽鎮附近,妄圖一舉殲滅第五軍。當王克仁率先頭部隊行至梨樹鎮西北紅石砬子時,突然沿山南行,從穆棱西部穿越鐵路線,使敵部署落空。接著,我軍以快速動作,于22日夜從容越過中東鐵路,沿山向南前進。為擺脫敵人追兵,柴世榮、王克仁等商議設伏泉眼河。第二天,日偽軍數百人果然追蹤而至,王克仁指揮戰士集中火力,狠狠打擊日偽軍,經過五個小時的激戰,我軍順利轉移。王克仁在率部沖鋒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二十五歲。
……
文/殷光濤
王克仁,原名王世友,191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穆棱縣下城子西屯保安村一個中農家庭里。由于他從小聰慧好學,本族的一個叔叔不忍心讓他一輩子當農民,就在他十歲時,為他請了一位老師,聯合本村的兩個家族一起辦了一個私學館。由于經濟原因,私學館只辦了一年。十二歲時,堂叔資助他進下城子小學讀書,畢業后在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學校做堂役。
年輕的王克仁,很關心國家大事,對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的罪行懷著刻骨的仇恨。他決心不當亡國奴,要為抗日救國活動盡到自己的“匹夫”之責。平時,他除了做好雜活,細心地照料一些未成家的年輕教師的生活外,還積極參加教師們從事的抗日活動。1933年5月,他參加了李范五組織的反帝大同盟。在第二小學校共產黨員的幫助下,逐步受到黨的教育,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提高對抗日救國的認識。同年6月,中共穆棱縣委書記李范五以小學教師的身份為掩護,在穆棱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學校設立了縣委機關,領導開展黨的地下工作。這時,十八歲的王克仁主動承擔抗日工作,參加黨領導的各項抗日斗爭,自覺接受革命思想和黨的考驗。不久,經李范五介紹,王克仁加人中國共產黨。
王克仁人黨后,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是:聯系和掩護?子溝反日會(反帝大同盟改稱反日會)人員到八面通鎮內開展活動,并向黨組織及時匯報情況。?子溝反日會員和他取得聯系并在他的掩護下,利用夜間開展活動,召開群眾會、撒傳單、貼標語等。黨組織為了防止反動當局的抓捕,讓王克仁秘密通知反日會人員及時撤離八面通鎮,到城外各農村進行活動。當反動當局發覺開始抓人時,卻見不到反日會會員的影子。時過不久,?子溝、百草溝、向陽、火車站等地的抗日活動又很快地活躍起來了。
1934年初,王克仁調到寧安縣領導青少年抗日救國會,秘密組織起抗日少年兒童團。當時的條件是極其艱苦的,寧安縣城郊區的老田頭的瓜窩棚,既是他的宿舍,也是他的辦公室和指揮部。在這里,他寫標語,油印宣傳品,到群眾中廣泛散發,鼓動群眾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他以一名新黨員的青春活力和政治熱情,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戰斗著,以其出色的成績,展示了他優秀的組織領導才能。
1935年至1936年初,中共吉東特委在穆棱縣下城子河西屯建立,王克仁任共青團吉東特委委員。正逢中共寧安縣委遭敵特破壞,他不懼險惡,機智巧妙地擺脫跟蹤的敵人,及時把危急情報反映給縣委書記和中共吉東特委,并且主動去通知黨團員迅速轉移。由于他的機智果斷,贏得了時間,使敵人企圖一網打盡我地下黨組織的陰謀遭到破產,保證了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
1936年,王克仁調任抗聯第五軍五團政委。由于他作戰英勇,身先士卒,愛護戰士,善于作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被調到抗聯第九軍二師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3月19日,在抗日聯軍臨時指揮部總指揮周保中的指揮下,第三、六、八、九軍及四軍先遣隊步騎兵計七百六十余人,聯合攻打松花江岸重鎮依蘭。王克仁率領部隊參加了此次戰斗。此戰,共消滅日偽軍三百余人,傷偽軍數十人,俘偽軍二十五人,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擴大了我軍的聲威,鼓舞了廣大群眾的抗日熱情。
1938年春,日軍在抗聯活動的山區邊沿制造無人區,企圖切斷抗聯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天,偽寶清縣長率偽軍去雙柳河一帶燒房并屯。王克仁得知這一情報后,率領兩百余人,埋伏在敵人必經之路黑牛王屯。下午3時,當偽軍走進埋伏圈后,王克仁以槍響為令,并高喊:“打!”頓時,槍聲四起。毫無防備的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叫苦連天。抗聯戰士們越戰越猛,幾乎彈無虛發,天黑前,戰斗就結束了。除少數敵人逃脫之外,多數敵人被當場擊斃,橫躺豎臥地倒在路上。6月22日,王克仁率領九軍騎兵隊,襲擊寶清西郊馬棚,獲軍馬二十六匹。26日,王克仁部又會同五軍騎兵一部,在寶清西花砬子,成功地襲擊敵人運輸大隊,擊斃和俘虜敵軍二十八人,繳輕機槍兩挺,其他槍支三十二支,彈藥兩千余發,軍馬四千匹。1938年秋,第九軍各部分散活動。王克仁率隊在黃鼠狼子溝一帶被敵軍尾隨,當部隊行至河邊時,雙方發生激烈戰斗。王克仁當機立斷,率警衛排阻擊敵人,命令大部分戰士上船渡河。他領戰士們沉著回擊,接連打退敵人三次瘋狂進攻。在敵機槍封鎖河面的緊急情況下,王克仁指揮戰士急速上船渡河,安全突出包圍圈,使敵人的圍殲計劃成為泡影。10月1日王克仁部和二路軍總部直屬隊在周保中同志率領下,從下江地區西移到林口縣,急需補充給養、冬服。通過伐木工人得到日軍一支工程隊的實力情況后,在工人協助下連夜偷襲日軍工程隊,獲全勝,解決了急需的給養和服裝。
1939年春,在中共吉東省委擴大會議上,王克仁被任命為抗聯第五軍政治部代理主任。根據省委和抗聯二路軍總部指示,王克仁和柴世榮軍長率領抗聯五軍一部和教導團,突破日偽軍包圍向南挺進,迎接和集攏西征期間留在五常縣境內的抗聯各分隊。首先,第五軍兵分兩路,由王克仁率先頭部隊,巧妙穿插,沿烏斯渾河左岸,隱蔽行軍三晝夜。18日晨,通過龍爪溝,從林口的向陽車站,越過圖佳線,向穆棱方向疾進。被敵人發覺后,王克仁率部假裝奔襲密山縣平陽鎮。敵上當,急忙派重兵部署在梨樹鎮平陽鎮附近,妄圖一舉殲滅第五軍。當王克仁率先頭部隊行至梨樹鎮西北紅石砬子時,突然沿山南行,從穆棱西部穿越鐵路線,使敵部署落空。接著,我軍以快速動作,于22日夜從容越過中東鐵路,沿山向南前進。為擺脫敵人追兵,柴世榮、王克仁等商議設伏泉眼河。第二天,日偽軍數百人果然追蹤而至,王克仁指揮戰士集中火力,狠狠打擊日偽軍,經過五個小時的激戰,我軍順利轉移。王克仁在率部沖鋒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二十五歲。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