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物理能量轉換世界:解析神秘電波(簡體書)
滿額折

物理能量轉換世界:解析神秘電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解析神秘電波》由吳波編著。
電能與人類生活息患相關,是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極其重要的能源之一,《解析神秘電波》介紹了有關于電的基本常識,從電的產生、電的基本特性、電能在生活及生產方面的應用,為青少年讀者展示了一個神奇強大的電的世界,是一本極好的科普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科學證明,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不同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且穿透力強,令人防不勝防。它們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污染源,悄悄地侵蝕著人們的機體,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在加強電磁防護的同時,對電磁波污染問題也應采取科學的態度,客觀分析、嚴肅對待,切不可人云亦云,不負責任地盲目夸大,造成人們認識的混亂。
在《解析神秘電波》中,吳波用通俗、流暢的語言,圖文并茂,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電磁波,生動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電磁波無所不在,從你的身邊到浩瀚的宇宙。太空中沒有空氣,卻有電磁波;深海中進不去空氣,卻進得去電磁波;其實,站在地球上的你,就身處于地球的磁場之中。電磁波,又稱電磁波或電磁輻射,肉眼看不見,耳朵聽不著。它是能量存在的一種形式,凡是能夠釋放出能量的物體,都會發出電磁波。
電磁波的發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摩擦能產生電,天然磁石能吸鐵,這些原始的電磁現象早已為人類所發現。可是,一直到19世20年代,人們才開始逐步找到電與磁之間的關系。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當導線中有電流流過時,放在它附近的磁針會發生偏轉;學徒出身的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明確指出,奧斯特的實驗說明了電能生磁。他還通過艱苦的實驗,發現了導線在磁場中運動時會產生電流,這就是所謂的“電磁感應”現象。著名的科學家麥克斯韋用數學公式表達了法拉第等人的成果,而且把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認為在變化磁場的周圍,能產生變化的電場,如此推演下去,交替變化的電磁場就會像水波一樣向遠處傳播。于是,麥克斯韋在人類歷史上首先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那么,又是誰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呢?這個人就德國青年物理學家赫茲。赫茲通過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預言,電磁波的確存在,它就像我們身邊的桌椅一樣是實實在在的。
赫茲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但證明了麥克斯韋理論的正確性,更重要的是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開辟了電子技術的新紀元,標志著從“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各國的學者紛紛開始研究如何利用電磁波作為無線傳輸信息的工具。1894年,電磁波進入了通信領域,開創了無線通信的新時代。
隨著馬可尼發明無線電通信,人們對于電磁波的應用漸漸廣泛起來。不僅應用于軍事領域中,更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譬如早期的收音機、電視、廣播等等,到后來的電子計算機,豐富了我們的世界,開拓了我們的視野。
現代工業的不斷進步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著各種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一方面為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科學證明,這些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不同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且穿透力強,令人防不勝防。它們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污染源,悄悄地侵蝕著人們的機體,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在加強電磁防護的同時,對電磁波污染問題也應采取科學的態度,客觀分析、嚴肅對待,切不可人云亦云,不負責任地盲目夸大,造成人們認識的混亂。
在本書中,我們用通俗、流暢的語言,圖文并茂,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電磁波,生動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目次

認識電磁波
什么是電
什么是電磁波
波的內涵
無線電磁波
微波
可見光
紅外線
紫外線
X射線
γ射線
宇宙射線
電磁波的發現
電的發現
電磁感應現象
莫爾斯的電報機
貝爾的電話
預言電磁波的存在
無線電的先驅者
倫琴射線的來歷
貝可勒爾現象
閃電的謎底
從萊頓瓶到天線
解讀腦電磁波
電磁波的應用
海洋深處探秘
無線電話
無線電廣播
電視機
微波爐的使用
電子計算機
紅外線眼鏡
人造通信衛星
雷達
天文觀測的運用
英德“導航戰”
GPS在軍事中的應用
電磁波與戰爭
電磁波在醫療上的發展
電磁波與人類健康
電磁輻射的危害
不可忽視的電磁污染
如何預防電磁輻射
離手機遠一些
如何預防電腦輻射
腦電磁波與人們疾病的關系
如何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發生火災后怎么辦

書摘/試閱

在2500多年以前,為了裝飾的需要,有人把琥珀、玳瑁磨成珠子、耳環和手鐲之類的東西。琥珀是一種美麗的樹脂化石,黃黃的顏色中略帶一點紅褐,晶瑩透明,非常美觀。玳瑁是一種跟烏龜相似的海生爬行動物的甲殼,黃褐的顏色中帶有一些黑斑,在那個時候人們把它叫做“頓牟”。因為琥珀和玳瑁都很硬,所以,在中國和希臘有不少辛勤勞動的工人,成天磨呀琢呀,跟琥珀和玳瑁打交道。
一天一天地,工人們發現了剛磨好的琥珀和玳瑁具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它會吸引芥菜籽、絨毛、頭發、細線一類的輕微的東西。于是人們記下了“頓牟掇芥”的怪現象。
又過了好幾百年,一個學者在《博物志》里記下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用漆過的木梳子梳頭,或者在穿、脫絲綢及毛皮質料衣服的時候,會有噼噼拍拍的聲音和火星出現。當時人們并不了解“頓牟掇芥”與脫衣服“解結有光”之間有什么聯系。因為對任何事物的認識,得有一個過程,加上受封建社會的約束,所以當時的科學發展是比較緩慢的。至于在外國,特別是在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勢力和封建勢力結成了反動的聯盟,‘宗教的影響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真正的科學被視為異端邪說,遭受著殘酷的迫害。
但是,歷史的洪流總歸要奔騰向前,到了11世紀以后,在我國,經歷了“五代十國”的長期戰亂,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北宋王朝,社會秩序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在歐洲,十字軍遠征,教堂和城市建筑的發展,糧食和手工業產品的增加,以及伴隨著貿易的擴展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促使人們去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思考許多未來的問題。于是,科學知識的寶庫被充實起來了。
1600年,英國有一個叫做吉柏的醫生發現,不但琥珀具有吸引輕微物體的能力,而且經呢絨之類摩擦過的金剛石、水晶、硫黃、火漆和玻璃,也都會有那種神奇的吸引力。這使他想到“琥珀之力”并不是琥珀所特有,而應當蘊藏在一切物質之中,就好像水滲透在海綿里一樣。后來,他根據希臘文字“琥珀”的字根,擬定了一個新的名詞,把它叫做“電”。
又過了100多年,人們制成了一架會發生電的機器。制造者把熔化了的硫黃灌到玻璃球里,等硫黃凝固以后,就打破玻璃,取出小球,安上一根轉軸,裝到機器上使它旋轉起來。然后用各種不同的物質去和轉動的硫黃球摩擦,目的是想要找到使硫黃球帶電的最好的材料。實驗的結果是使人驚異的。最好的材料不是別的,竟是實驗者自己的雙手!從此以后,人們真的就用手掌發起電來了。
有一次,又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一根柔軟的絨毛從帶電的硫黃球上跳下來,直向實驗者的鼻子飛去。原來在做實驗的時候,通過手,使他的鼻子也帶了電。
這個現象后來才慢慢地被人懂得:不但摩擦以后的硫黃球會吸引毛發,凡是摩擦以后再分開的兩個物體,它們都同時帶上了電。在人體和某些其他的物體上,電并不停留在發生的地方,它會從一個地方流到另一個地方。這些物體就叫做“導體”。實驗使人碰到的有趣事情還不止一件。有一天,人們發現絨毛被吸到硫黃球上之后,一下子就跳了起來,落回地上,然后再跳起,落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小絨毛一上一下地跳著“舞蹈”,一直等它“吻遍”了整個小球,搬光了球上所有的電,才老老實實地躺了下來。這個現象說明,電不只是具有吸引的作用,而且也會互相推斥;電并不能在一切物體上任意流動,有時候它就停留在摩擦過的各個不同的地方。小絨毛的表演還使人們產生了電的“原子性”的想法,并且開始把電稱作“電荷”。慢慢地,人們懂得了電荷有兩種。每次發生電的時候,‘兩種性質截然相反的電荷總是成對地出現。同名的電荷會互相推斥,異名的電荷要互相吸引。假定把同樣多少的異名電荷放作一堆,那么它們立刻就彼此中和,失掉了帶電的現象。
為了區別這兩種電荷,最初人們把它們稱作“樹脂性的”和“玻璃性的”電。后來富蘭克林干脆把它們叫做“負電”和“正電”。這個用正、負號來表示兩種電荷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
P45-4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