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臭污染評估技術及環境基準(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系列叢書
ISBN13:9787122178992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作者:鄒克華
出版日:2013/10/01
裝訂/頁數:精裝/238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惡臭環境管理面臨的關鍵科技問題,圍繞惡臭基準研究方法學、低濃度惡臭氣體測試方法、環境惡臭背景值、優先控制惡臭污染物篩選、惡臭暴露健康風險評估以及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等內容展開了研究和探討,為我國惡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與環境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持。本書可供從事環境保護工作及環境科學研究的管理與科研人員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等讀者閱讀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1.全面研究探討惡臭污染評估技術與環境基準方法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2.通過建立惡臭目標物篩選方法,提出了我國惡臭基準目標物名單。
3.建立了環境惡臭污染物測試方法,研制了智能嗅覺測量儀,為惡臭評估、法規標準的制定提供技術保障。
4.建立了惡臭污染暴露評估方法;構建了惡臭污染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提出了環境和污染源的惡臭評估方法.
2.通過建立惡臭目標物篩選方法,提出了我國惡臭基準目標物名單。
3.建立了環境惡臭污染物測試方法,研制了智能嗅覺測量儀,為惡臭評估、法規標準的制定提供技術保障。
4.建立了惡臭污染暴露評估方法;構建了惡臭污染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提出了環境和污染源的惡臭評估方法.
序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資源環境問題是長期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節能減排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舉措。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十一五”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在經濟增長超過預期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隨著當前經濟的高速增長,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正處于負重爬坡的艱難階段。治污減排的壓力有增無減,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不斷加大,防范環境風險的壓力持續增加,確保核與輻射安全的壓力繼續加大,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壓力急劇加大。要破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難點,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環保工作不斷上臺階出亮點,必須充分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
2006年,我國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科技事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環保科技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為適應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要求,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于2006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出臺了《關于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確立了科技興環保戰略,建設了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環境標準體系、環境技術管理體系三大工程。五年來,在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布了502項新標準,現行國家標準達1263項,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完成了100余項環保技術文件的編制修訂工作,初步建成以重點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技術指南和工程技術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環境科技為全面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的各項任務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為優化中央財政科技投入結構,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研究活動,“十一五”期間國家設立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的總體部署,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緊密圍繞《規劃綱要》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立足環境管理中的科技需求,積極開展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學研究。“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組織實施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34項,涉及大氣、水、生態、土壤、固廢、核與輻射等領域,共有包括中央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方環保科研單位和企業等幾百家單位參與,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良性競爭、共同發展的環保科技“統一戰線”。目前,專項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的技術方案,形成了一批環境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技術體系,研發出一批與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履約、核與輻射安全相關的關鍵技術,提出了一系列環境標準、指南和技術規范建議,為解決我國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中急需的成套技術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為廣泛共享“十一五”期間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研究成果,及時總結項目組織管理經驗,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出版“十一五”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系列叢書。叢書匯集了一批專項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環境領域不可多得的資料文獻。叢書的組織出版,在科技管理上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嘗試,能夠進一步活躍環保科技的學術氛圍,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2011年10月
隨著當前經濟的高速增長,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正處于負重爬坡的艱難階段。治污減排的壓力有增無減,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不斷加大,防范環境風險的壓力持續增加,確保核與輻射安全的壓力繼續加大,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壓力急劇加大。要破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難點,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環保工作不斷上臺階出亮點,必須充分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
2006年,我國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科技事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環保科技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為適應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要求,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于2006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出臺了《關于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確立了科技興環保戰略,建設了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環境標準體系、環境技術管理體系三大工程。五年來,在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布了502項新標準,現行國家標準達1263項,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完成了100余項環保技術文件的編制修訂工作,初步建成以重點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技術指南和工程技術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環境科技為全面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的各項任務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為優化中央財政科技投入結構,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研究活動,“十一五”期間國家設立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的總體部署,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緊密圍繞《規劃綱要》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立足環境管理中的科技需求,積極開展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學研究。“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組織實施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34項,涉及大氣、水、生態、土壤、固廢、核與輻射等領域,共有包括中央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方環保科研單位和企業等幾百家單位參與,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良性競爭、共同發展的環保科技“統一戰線”。目前,專項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的技術方案,形成了一批環境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技術體系,研發出一批與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履約、核與輻射安全相關的關鍵技術,提出了一系列環境標準、指南和技術規范建議,為解決我國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中急需的成套技術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為廣泛共享“十一五”期間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研究成果,及時總結項目組織管理經驗,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出版“十一五”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系列叢書。叢書匯集了一批專項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環境領域不可多得的資料文獻。叢書的組織出版,在科技管理上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嘗試,能夠進一步活躍環保科技的學術氛圍,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2011年10月
目次
第1章 緒論/001
1.1 惡臭污染的特征與危害/002
1.2 我國惡臭污染現狀分析/002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003
1.4 研究目標及內容/007
參考文獻/008
第2章 惡臭環境基準方法學初探/009
2.1 概述/010
2.2 惡臭環境基準理論基礎/018
2.3 惡臭物質健康基準方法學研究/019
2.4 惡臭物質感官基準方法學研究/023
2.5 復合惡臭感官基準方法學研究/024
參考文獻/025
第3章 低濃度環境惡臭測試方法/027
3.1 概述/028
3.2 低濃度環境惡臭測試方法/028
參考文獻/038
第4章 環境惡臭背景值調查/039
4.1 概述/040
4.2 惡臭背景調查方案/040
4.3 臭氣濃度背景值及其分布特征/043
4.4 典型惡臭物質的環境背景濃度/052
參考文獻/098
第5章 優先控制惡臭污染物篩選/100
5.1 概述/101
5.2 面向污染源的優先控制惡臭污染物篩選/101
5.3 環境中典型惡臭物質篩選/107
參考文獻/115
第6章 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117
6.1 概述/118
6.2 惡臭污染評估技術方法/118
6.3 環境惡臭評估體系研究/121
6.4 污染源惡臭評估體系研究/132
6.5 惡臭評估方法的應用/138
參考文獻/143
第7章 惡臭污染暴露健康風險評估/144
7.1 概述/145
7.2 惡臭污染暴露健康風險評估方法研究/147
7.3 不同污染源惡臭暴露風險評估/156
參考文獻/204
第8章 惡臭物質基準值/207
8.1 典型惡臭物質的健康基準值/208
8.2 典型惡臭物質環境背景濃度統計分析/217
8.3 惡臭感官基準/235
參考文獻/237
1.1 惡臭污染的特征與危害/002
1.2 我國惡臭污染現狀分析/002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003
1.4 研究目標及內容/007
參考文獻/008
第2章 惡臭環境基準方法學初探/009
2.1 概述/010
2.2 惡臭環境基準理論基礎/018
2.3 惡臭物質健康基準方法學研究/019
2.4 惡臭物質感官基準方法學研究/023
2.5 復合惡臭感官基準方法學研究/024
參考文獻/025
第3章 低濃度環境惡臭測試方法/027
3.1 概述/028
3.2 低濃度環境惡臭測試方法/028
參考文獻/038
第4章 環境惡臭背景值調查/039
4.1 概述/040
4.2 惡臭背景調查方案/040
4.3 臭氣濃度背景值及其分布特征/043
4.4 典型惡臭物質的環境背景濃度/052
參考文獻/098
第5章 優先控制惡臭污染物篩選/100
5.1 概述/101
5.2 面向污染源的優先控制惡臭污染物篩選/101
5.3 環境中典型惡臭物質篩選/107
參考文獻/115
第6章 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117
6.1 概述/118
6.2 惡臭污染評估技術方法/118
6.3 環境惡臭評估體系研究/121
6.4 污染源惡臭評估體系研究/132
6.5 惡臭評估方法的應用/138
參考文獻/143
第7章 惡臭污染暴露健康風險評估/144
7.1 概述/145
7.2 惡臭污染暴露健康風險評估方法研究/147
7.3 不同污染源惡臭暴露風險評估/156
參考文獻/204
第8章 惡臭物質基準值/207
8.1 典型惡臭物質的健康基準值/208
8.2 典型惡臭物質環境背景濃度統計分析/217
8.3 惡臭感官基準/235
參考文獻/237
書摘/試閱
2.3.1.2來源、濃度水平和暴露途徑
分析產生惡臭物質的自然源和人為源,建立惡臭物質污染源排放清單,確定惡臭物質排放源排放量分擔率。收集惡臭物質對于人體的暴露濃度數據,特別關注城市區域環境空氣中的惡臭物質濃度水平、未被污染的農業地區惡臭背景濃度以及惡臭排放企業廠界濃度水平。必要時要將環境濃度與生產車間的濃度作比較。在暴露途徑上,主要考慮吸入暴露。
2.3.1.3毒物代謝動力學
收集惡臭物質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的毒代動力學可用資料(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對比分析試驗物種和人體的種間及種內差異,評估長期低劑量暴露下的身體負擔強度并較好表征毒性作用方式。采用等效組織劑量(濃度)方法進行高劑量到低劑量以及種間的外推。
2.3.2非致癌效應基準的確定
2.3.2.1 NOAEL/LOAEL的選擇
LOAEL(10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是最低可觀察到的有害效應濃度。NOAEL(n0.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是未觀察到有害效應的最大濃度。對于非致癌惡臭物質,其基準值的獲取首先應確定其NOAEL(或LOAEL)值。NOAEL(或LOAEL)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對惡臭物質可用毒性資料全面的評估基礎上。至于選擇NOAEL還是LOAEL作為獲取惡臭物質健康基準值的起點,取決于資料的有效性。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不確定因子的選擇與判斷。此外,在有關動物實驗的研究中,NOAEL(或LOAEL)是一個取決于實驗設計條件的觀測值,其大小往往受到所研究動物的種類、性別、年齡、品系和發育情況、樣本大小、采用方法的敏感性以及選擇的濃度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暴露水平研究中,最常用到的是LOAEL。由NOAEL(或LOAEL)推導參考濃度的計算公式為RfC=NOAEL(或LOAEL)/UF,其中,RfC為參考濃度(reference concentration),mg/m3;UF為總的不確定因子。
2.3.2.2基準劑量法(BMD法)
基準劑量是可使化學毒物有害效應的反應率稍有升高(如5%或10%)的劑量的95%可信限的下限值。近年來,基準劑量法(Benchmark Dose,BMD)逐步取代NOAEL法成為廣泛用于有閾化學物風險評價的方法。BMD法于1984年由美國Stanford大學的Crump教授首先提出,最早用于發育毒性風險評價,它是相應于有害效應特定反應率的基準劑量估計值,依據一定的劑量,反應關系模式,通過統計處理得到。該方法在確定關鍵效應時考慮了劑量一反應關系曲線斜率的信息,同時克服了NOAEL法的一些固有的局限性,被認為是目前較準確的風險定量評價方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