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佟子林主編的《衛生保健倫理學》適用于高等醫學院校衛生管理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及國家各級衛生管理干部和衛生保健人員使用。 本教材在編寫中突出了創新性,注重了實效性,體現了開放性,追求了系統性,堅持了學生的主體性。全書共八篇二十七章,內容、結構、風格注重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緊扣當前和諧社會構建、醫學模式轉換、衛生體制改革、醫院管理創新、全民健康促進等鮮活實踐中的倫理問題。深入分析、總結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的經驗和教訓,力求從指導我國衛生體制改革的不同的理論與實踐,甚至是對立分歧的理論與實踐及教訓中找出倫理根源。以實際案例幫助大學生、研究生、各級衛生管理干部和衛生保健工作者在應對復雜的社會利益矛盾中提高倫理素養,學會應用倫理思維和倫理技能解決問題。努力在有限的學時內給學生提供一本系統反映本學科領域現狀及前瞻性的教材,既可以突出教學大綱的重點、難點選擇講授,亦可以滿足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遇到不同的問題進行課外閱讀。同時突出大衛生觀、大醫學觀的視角,促進各學科間碰撞、交流與融合,努力實現“干細胞教材”的主導和主干功能。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衛生保健倫理學概述 第一節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衛生保健倫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四節 發達國家衛生保健倫理對我們的啟示 第五節 學習衛生保健倫理學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章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生命論 第二節 義務論 第三節 美德論 第四節 功利論 第五節 權利論 第三章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基本前提 第二節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 衛生保健倫理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衛生政策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人類發展的目的和理想社會 第三節 健康促進與基本人權 第四節 價值約定與倫理原則 第二篇 醫學觀 第五章 醫學目的與醫學模式 第一節 醫學目的 第二節 醫學模式 第三節 醫學目的與醫學模式的關系 第六章 重塑醫患關系 第一節 醫患關系的內涵 第二節 醫患關系的基本內容和模式 第三節 患者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節 防范醫患糾紛的倫理要求 第五節 重塑醫患關系 第七章 臨床決策倫理 第一節 好的醫學與壞的醫學 第二節 臨床決策的倫理準則 第三節 臨床診斷過程中的倫理要求 第四節 臨床治療環節 中的倫理要求 第五節 康復治療工作與飲食營養治療工作的倫理要求 第三篇 衛生改革與制度設計 第八章 衛生改革倫理 第一節 衛生改革的倫理目標 第二節 政府職能與制度定位 第三節 政府職能與市場機制 第四節 國家衛生投入的倫理思考 第五節 衛生改革中的衛生公平性 第九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倫理訴求 第一節 新中國的農村醫療保健與社會主義 第二節 農民的醫療保健危機與公平效率 第三節 重新構建農民醫療保健體系的創舉 第四節 新農合中的倫理原則 第十章 “守門人”的倫理堅持 第一節 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的倫理意義 第二節 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的政策載體 第三節 雙向轉診的艱難博弈 第十一章 藥品研制與配送的倫理監管 第一節 藥品的研發倫理 第二節 藥品的生產與流通倫理 第三節 藥品的招投標與采購倫理 第四節 藥品配送倫理 第十二章 醫療保險運行的倫理保障 第一節 新農合的醫療報銷問題 第二節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倫理問題 第三節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養老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障倫理問題 第四篇 醫院管理與醫療衛生機構改革 第十三章 醫院管理倫理 第一節 醫院管理倫理概述 第二節 醫院管理的倫理要求 第三節 醫技工作的倫理選擇 第十四章 醫院改革倫理 第一節 回歸公益性的艱難探索 第二節 籌資機制的倫理思索 第三節 公立醫院改革中的市場機制與政府職能 第四節 公立醫院與法人治理結構 第五篇 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 第十五章 公共衛生倫理 第一節 疾病控制的倫理要求 第二節 疾病防疫的倫理要求 第三節 婦幼保健倫理 第十六章 勞動衛生倫理 第一節 用工制度的倫理監督 第二節 職業環境的安全評價 第三節 職業病防控的倫理原則 第十七章 衛生監督倫理 第一節 衛生監督倫理概述 第二節 食品衛生監督倫理 第三節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倫理 第四節 化妝品衛生監督倫理 第五節 傳染病防治監督倫理 第六節 國境衛生監督倫理 第十八章 預防保健倫理 第一節 環境與健康 第二節 預防保健倫理 第三節 康復倫理 第十九章 健康責任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政府在社會健康中的責任 第二節 個人在社會健康中的責任 第三節 健康責任的分工和道德要求 第六篇 預防醫學與社會醫學 第二十章 預防醫學倫理 第一節 預防醫學與倫理學 第二節 預防醫學中的道德原則和規范 第三節 預防災疫的倫理責任 第二十一章 社會醫學倫理 第一節 對自殺的倫理追問 第二節 物質濫用的倫理拷問 第三節 醫療廣告的倫理問題 第二十二章 精神衛生倫理 第一節 精神衛生概述 第二節 精神衛生倫理規范、立法和精神患者權利 第三節 精神障礙的醫療倫理 第四節 精神衛生的科研倫理 第五節 精神衛生保障 第七篇 性與生命控制 第二十三章 性倫理 第一節 人類與性 第二節 臨床醫學中的性倫理 第三節 變性手術中的倫理 第四節 性病診療中的倫理 第五節 同性戀的倫理問題 第二十四章 生命控制倫理 第一節 計劃生育與優生倫理 第二節 遺傳病的控制與婚前檢查倫理 第三節 基因技術與干細胞倫理 第四節 器官移植倫理 第五節 放棄治療中的倫理問題 第六節 臨終關懷倫理 第七節 殘疾人保障倫理 第八篇 養生與慢性病防治 第二十五章 中醫養生倫理 第一節 中醫藥的倫理目的 第二節 中醫的養生防病觀 第三節 中醫的倫理內涵 第四節 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倫理貢獻 第二十六章 慢性病防治倫理 第一節 慢性病概述 第二節 慢性病的調養與衛生費用的控制 第三節 慢性病的調養與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節 慢性病的調養與中醫適宜技術的優勢 第五節 慢性病的調養與醫療機構的職責分工 第六節 防治慢性病的投入與衛生保健績效 結語 第二十七章 衛生保健人員的倫理素質養成 第一節 衛生保健人員的使命與倫理素質培養實踐 第二節 衛生保健人員倫理素質教育的借鑒與融合 第三節 衛生保健倫理素質培養的規律與途徑 教學建議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書摘/試閱
(四)集體利益第一、兼顧個人和集體利益原則
集體主義原則既強調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也強調集體利益的至上性,就是個人利益在必要的時候要為集體利益作出犧牲。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個人為了保全社會大眾的最大利益,可能放棄或犧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最大限度地防止突發事件的擴大。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調節社會主義社會的各種利益關系,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能夠實現辯證的、有機統一。為有效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須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實現群防群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對傳染患者和疑似傳染患者,應當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實行就地隔離、觀察和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及早治愈和恢復,有利于保護其他公民的身體健康,有利于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擴散。”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因突發事件致病、致殘的人員得到有效的救治。因突發事件致病、致殘的人員是突發事件的受害者,保證他們及時、有效的救治,體現了人民政府對人民的高度負責,體現了實行人道主義的要求,也是避免社會出現恐慌情緒的關鍵。醫院要擴大專門病區,無條件地收治患者,對因生活困難難以支付醫療費用的患者,要實行免費治療,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更不得將患者擅自轉送外地,對因拒收患者而造成疫情擴散的地方和醫療機構,要嚴肅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這充分反映了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兼顧。
第二節疾病防疫的倫理要求
目前,我國疾病防疫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廣大疾病防疫工作者積極開展以預防疾病為中心的疾病控制,基本消滅了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某些烈性傳染病。但是,我國疾病防疫工作仍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村仍有許多人口缺乏安全飲用水;全國尚有30種傳染病;性傳播疾病呈急劇上升趨勢,艾滋病來勢兇猛,易感人群不易檢測;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條件有限。在新的形勢下對疾病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倫理要求。
一、疾病防疫的基本倫理要求
(一)熱愛預防工作。任勞任怨
這種敬業精神是對疾病防疫人員提出的首要道德要求。一方面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充分認識自身工作的社會意義,增強對衛生防疫工作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大災大疫面前,臨危不懼,一心赴救,深入災情、疫情最嚴重的地方,為人民群眾扶危解難。另一方面要求防疫工作人員努力學習知識,奮發進取、不斷提高工作技能。在工作實踐中自覺學習、虛心請教、靈活運用、刻苦鉆研,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