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張節末編著的《中古詩學史(境化與律化交織的詩歌運動)》描述發生于漢魏至盛唐年間之中古詩歌運動的歷史。《中古詩學史(境化與律化交織的詩歌運動)》中中古詩歌運動是指,古代詩歌脫離民間歌詩的形式,循著境化和律化兩條路線,走向高度文人化之過程。起于漢末五言詩,中經玄言詩、田園詩、山水詩、格律詩,最終在王維山水小詩與杜甫夔州七律中分別臻于境化與律化的高境。文人趣味引導詩歌功能發生基礎性的變化,逐漸消除了詩歌當中的政教、抒情與說理成分,上升到精致而純粹的審美。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以境化運動與律化運動為線索,描述出中古詩歌史的基本面貌。境化運動與律化運動在時間上差不多是并行的,兩條路線也時常交錯在同一種詩類里共同起作用。本書以漢末五言詩為起點,中經玄言詩、田園詩、山水詩、格律詩,最終在王維山水小詩與杜甫夔州七律中分別達到境化與律化的高潮。具體到某一種詩類,可能偏于境化,可能偏于律化,也可能兩者兼有,只求在描述過程中,凸顯這兩種不同的詩學理念及其所導引著的共同的美學目標。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前史:漢代詩經解釋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家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后世批評家的“比興”詮釋
第三節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譜系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與玄學
第一節 時間意識:生命短暫,珍重當下
第二節 玄學獨化論先聲:群己關系之重置
第三節 反思的個體性:獨立之性別角色
第四節 興體之流產與普世情感之抒發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的美學技術
第一節 單純之主題及其基本結撰技術
第二節 渾雅品格與“興”法之浮沉
第三節 近于賦而遠于《風》
第四節 結撰技術:勾連 前言
第一章 前史:漢代詩經解釋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家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后世批評家的“比興”詮釋
第三節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譜系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與玄學
第一節 時間意識:生命短暫,珍重當下
第二節 玄學獨化論先聲:群己關系之重置
第三節 反思的個體性:獨立之性別角色
第四節 興體之流產與普世情感之抒發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的美學技術
第一節 單純之主題及其基本結撰技術
第二節 渾雅品格與“興”法之浮沉
第三節 近于賦而遠于《風》
第四節 結撰技術:勾連
第四章 玄言詩與詩體革命
第一節 反緣情
第二節 抑比興
第三節 尚自然
第五章 陶淵明的田園詩:自然主義與散文化
第一節 時序感
第二節 “酒”與“烏”的意象
第三節 散文化
第六章 謝靈運山水詩的美學成因
第一節 物感經驗的變遷
第二節 在自然中頓悟的理境
第三節 賦體的影響
第七章 音聲對比:永明聲律美學
第一節 “三易”說與沈約的詩歌批評
第二節 對比性聲律美學理論
第三節 永明體形式美學
第八章 律化運動之大勢:初唐律詩美學
第一節 初唐宮廷詩
第二節 上官體的律化貢獻
第三節 元兢的詩學理論與律詩格律的確立
第四節 律詩的定型
第九章 王維山水小詩的意境美學
第一節 禪學背景
第二節 純粹看與純粹聽
第三節 通向意境的詩歌運動
第十章 作為審美游戲的杜甫夔州七律
第一節 詩律運動與宮廷詩
第二節 人生際遇和詩體的移位
第三節 審美游戲與織體的藝術
主要參考文獻
索 引
后調
第一章 前史:漢代詩經解釋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家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后世批評家的“比興”詮釋
第三節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譜系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與玄學
第一節 時間意識:生命短暫,珍重當下
第二節 玄學獨化論先聲:群己關系之重置
第三節 反思的個體性:獨立之性別角色
第四節 興體之流產與普世情感之抒發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的美學技術
第一節 單純之主題及其基本結撰技術
第二節 渾雅品格與“興”法之浮沉
第三節 近于賦而遠于《風》
第四節 結撰技術:勾連 前言
第一章 前史:漢代詩經解釋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家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后世批評家的“比興”詮釋
第三節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譜系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與玄學
第一節 時間意識:生命短暫,珍重當下
第二節 玄學獨化論先聲:群己關系之重置
第三節 反思的個體性:獨立之性別角色
第四節 興體之流產與普世情感之抒發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的美學技術
第一節 單純之主題及其基本結撰技術
第二節 渾雅品格與“興”法之浮沉
第三節 近于賦而遠于《風》
第四節 結撰技術:勾連
第四章 玄言詩與詩體革命
第一節 反緣情
第二節 抑比興
第三節 尚自然
第五章 陶淵明的田園詩:自然主義與散文化
第一節 時序感
第二節 “酒”與“烏”的意象
第三節 散文化
第六章 謝靈運山水詩的美學成因
第一節 物感經驗的變遷
第二節 在自然中頓悟的理境
第三節 賦體的影響
第七章 音聲對比:永明聲律美學
第一節 “三易”說與沈約的詩歌批評
第二節 對比性聲律美學理論
第三節 永明體形式美學
第八章 律化運動之大勢:初唐律詩美學
第一節 初唐宮廷詩
第二節 上官體的律化貢獻
第三節 元兢的詩學理論與律詩格律的確立
第四節 律詩的定型
第九章 王維山水小詩的意境美學
第一節 禪學背景
第二節 純粹看與純粹聽
第三節 通向意境的詩歌運動
第十章 作為審美游戲的杜甫夔州七律
第一節 詩律運動與宮廷詩
第二節 人生際遇和詩體的移位
第三節 審美游戲與織體的藝術
主要參考文獻
索 引
后調
書摘/試閱
其實,把《離騷>與《詩經》聯系起來,是一種相當保守的美學觀,果不其然,班固的《離騷序》質疑劉安稱譽屈原之志“可與日月爭光”“似過其真”,又批評屈原道:
且君子道窮,命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為貴矣。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然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沈江而死,亦貶系狂狷景行之士。多稱昆侖、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
班固的意思是,屈原露才揚己,不能明哲保身,為狂狷之士,詩中那些神話式的想象并不見于經籍,劉安把他夸過頭了。班固的批評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屈原的人格志向和行事風格是否合乎經典,二是《離騷>的美學風格是否合乎經典。他的標準卻是一個,即須以經典為準,鮮明地體現出班固保守的一面。他要守住經典,就必定要對《離騷》有所貶抑,因為有證據說明,屈原作《離騷》有不依從《詩經》之處。不過,詩經闡釋學把楚辭收歸經典的努力并不因為班固的批評而稍有猶疑。
稍晚于班固的王逸為后世貢獻了第一部完整的《楚辭》注本,他說:“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諷諫,下以自慰。遭時□亂,不見省納,不勝憤懣,遂復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辭章句·離騷后敘》)又說:“《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楚辭章句·離騷序》)他的調子和司馬遷是一致的,“獨依詩人之義”“依詩取興”,說得何其明白。>楚辭章句·離騷序》)他的調子和司馬遷是一致的,“獨依詩人之義”“依詩取興”,說得何其明白。>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