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趙吉平主編的《針灸臨床技能實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常用刺灸技術”,包括毫針法、灸法、拔罐法、其他針灸技術等幾個部分。下篇為“針灸臨床診治思維”,包括治療總論和35個針灸治療的優勢病種。上篇中,針對目前針灸臨床的實際情況,增加了如何與患者溝通、提高安全意識等內容。對針灸操作技術的描寫更符合臨床實際,將每項技術分為【學習目的】、【要點內容】、【操作小結】三個項目介紹。【要點內容】中,通過對操作步驟、關鍵技術、操作誤區及分析的編寫,使各項操作技術的動作明確,要點突出,仿學性強。下篇中,總論內容體現了針灸治病的基本程序及要點,強調了針灸的診療特色。治療各論中,以臨床真實病例為切人點,依照臨床診病的真實過程,在【學習目的】、【典型病案舉隅】、【實訓要點】、【實訓小結】幾項中,將針灸理論與病例的診斷、治療緊密結合,以加強學生對針灸基本診療程序的了解和掌握。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導言
一、刺灸法及操作技術的重要性
二、讓患者了解針灸,接受針灸
三、做好與患者的溝通
四、做到安全針灸
第一章 毫針法
第一節 進針法
一、單手進針法
二、指切進針法
三、夾持進針法
四、提捏進針法
五、舒張進針法
六、管針進針法
第二節 針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上篇 常用刺灸技術
導言
一、刺灸法及操作技術的重要性
二、讓患者了解針灸,接受針灸
三、做好與患者的溝通
四、做到安全針灸
第一章 毫針法
第一節 進針法
一、單手進針法
二、指切進針法
三、夾持進針法
四、提捏進針法
五、舒張進針法
六、管針進針法
第二節 針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一、針刺方向
二、針刺角度
三、針刺深度
第三節 行針手法
一、提插法
二、捻轉法
三、循法
四、刮法
五、彈法
六、搓法
七、搖法
八、飛法
九、震顫法
第四節 得氣、行氣、催氣、候氣
一、得氣
二、行氣
三、催氣
四、候氣
第五節 針刺補瀉
一、影響針刺補瀉的因素
二、單式補瀉手法
三、復式補瀉手法
第六節 留針與出針
第七節 針刺異常情況
一、暈針
二、滯針
三、彎針
四、斷針
五、血腫
六、外周神經損傷
七、刺傷重要組織器官
第八節 針刺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二、禁刺腧穴和慎刺腧穴
第二章 灸法
第一節 灸法的分類及艾炷、艾卷的制作
一、灸法的分類
二、艾炷、艾卷的制作
第二節 常用灸法的操作要點
一、化膿灸
二、非化膿灸
三、隔姜灸、隔蒜灸
四、隔鹽灸
五、隔附子餅灸
六、溫和灸
七、雀啄灸
八、回旋灸
九、溫針灸
十、溫灸器灸
十一、天灸
十二、燈火灸
第三節 灸法的補瀉要點
一、艾炷灸的補瀉
二、艾卷灸的補瀉
三、灸感
四、灸量
第四節 灸法的注意事項
一、施灸體位
二、施灸順序
三、灸法的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四、灸后處理
第三章 拔罐法
第一節 常用拔罐法的操作要點
一、閃罐法
二、留罐法
三、走罐法
四、留針拔罐法
五、刺血拔罐法
第二節 拔罐法的注意事項
一、拔罐前的注意事項
二、操作注意事項
三、治療后的注意事項
四、禁忌證
第四章 其他針灸技術
第一節 三棱針法
一、點刺法
二、刺絡法
三、散刺法
四、挑治法
第二節 皮膚針法
第三節 皮內針法
第四節 電針法
第五節 頭針法
第六節 耳針法
一、常用耳穴的定位
二、耳穴診斷方法
三、耳針的選穴原則
四、常用耳針操作方法
第七節 其他針灸法
一、火針法
二、穴位注射法
三、穴位貼敷法
四、穴位埋線法
下篇 針灸臨床診治思維
第五章 治療總論
一、四診合參,采集病情資料
二、分析病情,明確診斷
三、確立治則
四、確定治法,選取穴位
五、確定刺灸方法
第六章 治療各論
第一節 頭面軀干疼痛
一、頭痛
二、項痹
三、漏肩風
四、腰痛
五、坐骨神經痛
六、痹證
第二節 內科疾病
一、中風
二、眩暈
三、面癱
四、感冒
五、哮喘
六、不寐
七、郁證
八、癇病
九、胃痛
十、便秘
十一、泄瀉
十二、癃閉
十三、遺精
十四、脅痛
十五、痿證
第三節 婦、兒科疾病
一、痛經
二、帶下病
三、絕經前后諸證
四、遺尿
五、積滯
第四節 皮、外科疾病
一、蛇串瘡
二、風疹
三、痤瘡
四、乳癖
第五節 五官科疾病
一、目赤腫痛
二、耳聾
三、牙痛
四、咽喉腫痛
五、鼻鼽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手工制作艾炷法
(1)艾炷大小應根據治療需要而定,根據艾炷的大、中、小撮取適量艾絨。
(2)先將艾絨搓成大小適合的艾團,將艾絨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邊捏邊旋轉邊下壓,將艾絨捏成上尖下平的圓錐體。
(3)艾炷搓捏應以緊實為要,底面要平,才能放置平穩,燃燒時火力由弱到強,患者易于耐受,且燃燒不易爆裂。
2.艾炷器制作艾炷法艾炷器由金屬、有機玻璃或木塊制成,平面上鉆有錐形空洞。
【要點內容】
1.器材準備純艾卷、彎盤、火柴、消毒棉簽、酒精燈、萬花油等。
2.操作步驟
(1)選擇體位、腧穴。根據施灸腧穴選擇舒適的體位,充分暴露待灸部位,準確定取腧穴。
(2)點燃艾卷。選用純艾卷,將其一端點燃。
(3)燃艾施灸。術者手持艾卷的中上部分,將艾卷燃燒端對準腧穴,距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在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施灸。
(4)把握灸量。灸至皮膚出現紅暈,一般約灸5~10分鐘。施灸過程中,術者應常以食指和中指分置穴區兩旁感知灸熱程度,以避免燙傷患者。可根據患者的感覺調適艾卷燃燒端距離皮膚的高度。
(5)清除艾灰,灸畢滅火。施灸過程中,要及時除去艾卷艾灰,以免影響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