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經典常談(簡體書)
滿額折

經典常談(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8 元
定價
:NT$ 155 元
優惠價
871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

有一句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蘊含在傳承不息、歷久彌新的國學經典之中。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比作是一棵樹,那么國學經典就是這棵樹的根,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枝繁葉茂、欣欣向榮,得益于有一個充滿養分、發達的根系。國學經典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之魂,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華夏文明能夠薪火相傳、魅力永存。
“國學”一詞指代中國傳統文化,始于清末,產生于西學東漸、新舊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至20世紀20年代被學界廣泛討論和使用。當時,由于西學的大量涌入,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嚴重沖擊,日顯衰弱。為了保存和弘揚傳統文化,一些民族意識強烈、眼光深遠的學者大力提倡“國學”,發起“整理國故”的運動。章太炎認為:“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于國家之存滅。”可見,他對國學是何等的重視。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有識之士,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科學地整理和研究,才涌現了許多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的作品。
如今,“國學熱”方興未艾,一方面,國人以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重振民族精神為歷史使命;另一方面,每個人又渴求從國學經典中汲取養料,武裝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編撰了《傳世經典文庫》這套叢書,精選了清末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的代表作品19部,涉及詩詞、戲曲、小說、書畫、歷史、文化、文字學等方面,其中不乏王國維《人間詞話》、章太炎《國學概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朱自清《經典常談》等享有盛譽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國學研究的豐碩成果,是飽含才情與智慧、順應時代潮流之作,對今日學習國學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在此次勘校的過程中,我們對原書不做任何有損原意的改動,僅做適當地技術性加工。采用簡體字橫排,在強調通俗性的同時,也兼顧資料性與學術性。
閱讀經典,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養;閱讀經典,可以拓寬視野,增長智慧;閱讀經典,可以凈化心靈,完善人格。我們希望并相信,《傳世經典文庫》這套叢書一定能帶給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們以閱讀的樂趣和思想的啟迪。

目次

《說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
《詩經》第四
三《禮》第五
《春秋》三傳第六
四書第七
《戰國策》第八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附錄一 《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
附錄二 浦江清:朱自清先生傳略
附錄三 論詩學門徑
附錄四 重印《經典常談》序
附錄五 讀《經典常談》

書摘/試閱

漢景帝時,魯恭王為了擴展自己的宮殿,去拆毀孑L子的舊宅,在墻壁里得著“古文”經傳數十篇,其中有《書》。這些經傳都是用“古文”寫的;所謂“古文”,其實只是晚周民間別體字。那時恭王肅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將這些書都交還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國的。安國加以整理,發見其中的《書》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這稱為《古文尚書》。武帝時,安國將這部書獻上去。因為語言和字體的兩重困難,一時竟無人能通讀那些“逸書”,所以便一直壓在皇家圖書館里。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先后領校皇家藏書。劉向開始用《古文尚書》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脫簡及異文各若干。哀帝時,劉歆想將《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及《古文尚書》立博士;這些都是所謂“古文”經典。當時的“五經”博士不以為然,劉歆寫了長信和他們爭辯?。這便是后來所謂今古文之爭。
今古文之爭是西漢經學一大史跡。所爭的雖然只在幾種經書,他們卻以為關系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道甚大。“道”其實也是幌子,骨子里所爭的還在祿位與聲勢;當時今古文派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不過兩派的學風確也有不同處。大致今文派繼承先秦諸子的風氣,“思以其道易天下?”,所以主張通經致用。他們解經,只重微言大義;而所謂微言大義,其實只是他們自己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古文派不重哲學而重歷史,他們要負起保存和傳布文獻的責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訓詁、典禮、名物之間。他們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畸的地方。到了東漢,書籍流傳漸多,民間私學日盛。私學壓倒了官學,古文經學壓倒了今文經學;學者也以兼通為貴,不再專主一家。但是這時候“古文”經典中《逸禮》即《禮》古經已經亡佚,《尚書》之學,也不昌盛。
東漢初,杜林曾在西州(指今新疆境內)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非常寶愛,流離兵亂中,老是隨身帶著。他是怕“《古文尚書》學”會絕傳,所以這般珍惜。當時經師賈逵、馬融、鄭玄都給那一卷《古文尚書》作注,從此《古文尚書》才顯于世。原來“《古文尚書》學”直到賈逵才直正開始;從前是沒有什么師說的。而杜林所得只一卷,決不如孔壁所出的多。學者競愛重到那般地步。大約孔安國獻的那部《古文尚書》,一直埋沒在皇家圖書館里,民間也始終沒有盛行,經過西漢末年的兵亂,便無聲無息的亡佚了罷。杜林的那一卷,雖經諸大師作注,卻也沒傳到后世;這許又是三國兵亂的緣故。《古文尚書》的運氣真夠壞的,不但沒有能夠露頭角,還一而再的遭到了些冒名頂替的事兒。這在西漢就有。漢成帝時,因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無人通曉,下詔征求能夠通曉的人。東萊有個張霸,不知孔壁的書還在,便根據《書序》,將伏生二十九篇分為數十,作為中段,又采《左氏傳》及《書序》所說,補作首尾,共成《古文尚書百二篇》。每篇都很簡短,文意又淺陋。他將這偽書獻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圖書館藏著的孔壁《尚書》對看,滿不是的。成帝便將張霸下在獄里,卻還存著他的書,并且聽它流傳世間。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