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00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內容包括帝國的理念:帝國的開創及發展,歷史學與成長的帝國,形象的力量:藝術與建筑反映出來的帝國秩序和帝王氣魄等。《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為中國、古羅馬比較歷史學的書。《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由穆啟樂,閔道安編著。張旭輝為《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的責任編輯。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穆啟樂(Mutschler F.) (德國)閔道安(Mittag A.) 譯者:李榮慶 劉宏照

名人/編輯推薦

《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這本論文集是2005年4月20-23日在埃森人類學高級研究院舉辦的學術研討會的結晶。該討論會標志著“帝國和世界:古羅馬帝國和古代中國歷史話語中自我和他者的構建”這個研究項目的完成。這個項目由弗里茨.海納.穆啟樂(Fritz—Heiner Mutschler)與閔道安(AchimMittag)共同指導,曾得到德國大眾基金會的慷慨贊助。
這個項目的立項和研討會舉辦之時,蘇聯已經垮臺,而美國則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領導地位既令人敬畏又無可爭辯。這些變化都發生在短暫的幾年里。然而,帝國這個概念在政治和公共話語中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確切地說在眾多場合下,不管是以批評的口氣或是道歉的口氣,這個帝國都是指的美國。有時指謂美國為帝國只是說明生活中的一種情況,并無褒貶含義。然而,一些重要的政治學學者對使用“帝國”二字描述雄心勃勃的美國提出了質疑,而另外一些學者則在完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帝國”這個詞。比如,帝國可以比喻為一種主權的非領土的多元全球結構,它隨著全球化市場和全球化生產網絡而出現而誕生,它同時也超越了民族國家的現代體系。這種與政治相適應的“帝國”話語有其特點,即它的歷史關系一般都限定于歐洲和現代范圍,而古羅馬則偶爾被認為是美國的模式。
另外,這種對“帝國”的新的關注也激起了一撥與歷史相適應的“帝國”研究熱潮。這種研究從不同視域,以不同形式,對從古到今的帝國進行了調查。
伴隨著這種新的研究趨勢的是對帝國的理論闡述。‘歷史研究中人們甚至宣稱出現了“帝國轉向”。對此領域研究的深入評論工作目前剛剛開始。在此我們首先特別感謝那些有意或無意地采取比較方法進行的研究,特別是艾森斯塔特(Smuel N.Eisenstadt)和他的開拓性研究《帝國的政治體系》。這鄙者作也包含了古代帝國和中世紀早期的歷史內容。
但是,我們的項目有我們自己的范圍。它的目的是探討與羅馬帝國和中華帝國相關的“帝國”的起源,亦即古代世界和世界上極不相同的兩個地區。為什么我們選擇羅馬和中國?首先,羅馬和中華帝國大體上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以前從沒出現過地域那么廣、歷時那么久的帝國;其次,兩個帝國都產生了文字記錄的寶貴財富和其他歷史文物,為兩者的比較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第三,雖然新的帝國話語一向以美國為重點,但是,不少國際政治專家預計,中國將迅速崛起成為挑戰美國的新的潛在帝國。毫無疑問,如今美國與羅馬已無甚關聯,中華人民共JO國與秦漢帝國(公元前221-前220)也沒有什么牽連了。然而’過去的帝國對西方和東亞的文明進程和政治結構都有巨大的影響’比較古羅馬和古代中華帝國,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東西方文明的發展軌跡,而且能加強我們借鑒歷史的意識。
在這個意義上,本書可以說與目前“帝國”話語是關聯的。但是,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打開那個被譏為“塵封已久的思想箱子”來為政治提供指南。①與其他帝國歷史研究比較,本書意旨既節制又宏闊。就節制而言,其研究范圍僅限于羅馬與中國〈SD及他們的歷史觀的研究;就宏闊而言,本書希望通過對范圍的節制,換取深度上的突破。我們感興趣的不是古羅馬和中華帝國的政治、行政和經濟結構,也不是他們的歷史發展。⑩我們關心的是地中海沿岸和東亞的龐大政治實體形成中產生的“帝國’’和“世界’’的觀念形象。我們怎樣理解這些觀念形象和這些政治實體的構建、主張和價值?他們是何時及怎樣產生的?東西方同異何在?他們如何影響政治動態和社會動態?他們在改變政治和社會現實中,自身又受到怎樣的影響?
在這個羅馬/中國項目中,我們通過對歷史學的討論來回答這些問題。歷史著作可以就歷史事實過程提供珍貴的見解,可以圍繞興起的帝國提供學術爭論。但是他們不能輕易提供世界映像:在某種程度上,歷 史著作也有助于塑造、修改或改造它。以“帝國”這個概念為核心,從比較的視角研究歷史學和歷史觀,因此打開了新研究前景。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0/85年)及一些西方史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目次

序言
第一部分:帝國秩序的誕生
A.帝國的理念:帝國的開創及發展
城市與帝國
過渡期:諸侯王與帝國
古代中國“帝國”論
B.歷史學與成長的帝國
想象中的帝國:先秦史學傳統中“原始統一”觀念
帝國出現:公元前3公元1世紀初歷史敘事中的羅馬及周邊世界
第二部分:堅實的帝國
A.偉大的帝國與偉大的歷史學
羅馬“帝國歷史學”的問題
打造遺產:古代中國歷史編撰學與帝國之間的契約
B.統一世界的空間范圍——帝國地理和地圖表示法
圖與文:繪制中國世界
文本與圖象:繪制羅馬世界
C.自我形象和帝國話語的形成
來自山岳的詔告:論秦始皇石刻
《神圣的奧古斯都功業錄》與羅馬帝國
D.形象的力量:藝術與建筑反映出來的帝國秩序和帝王氣魄
形象與帝國:奧古斯都羅馬的形成
漢代藝術中的皇室格調及他者形象
第三部分:帝國秩序的沒落
A.面對危機的歷史書寫
帝國危機對晚古時期史料編纂和歷史思考的影響
帝國的邊緣——漢以后的史學
B.當帝國秩序分崩離析之時——再論宗教保護下的“羅馬帝國”
公元3至5世紀早期羅馬帝國的宗教哲學發展新趨勢
3到6世紀中國的宗教和哲學新趨勢
結語

書摘/試閱



2)羅馬元老院
關于晚期羅馬帝國元老院統治下社會秩序的文學資料并不缺少。奧索尼烏斯(Ausonius)(公元4世紀)在他的詩中描述了元老們的日常生活。西馬庫斯(公元4世紀下半葉)記錄下了大量他生活圈子里的事情。盧提里烏斯·那馬提阿努斯(Rutilius Namatianus)是在城市長官(praefectus urbi)任滿后(公元414年)寫他的詩歌,在抒發對元老院情誼時融入了懷舊情結。我們的阿米阿努斯在兩個細枝末節(14.6和28.4)中對羅馬議員的社會生活提出了批評。
3世紀帝國時期的羅馬元老院階層的歷史好像朝著這樣一個方向前進,元老院的領導地位完全讓位于騎士階層,特別是從軍事上說。結果是騎士階層的領導班子進入元老院階層,尤其是在4世紀。政治上,羅馬元老院久已不再是實際有效的國會,因為在西羅馬帝國皇帝住在別處。
在兩處細枝末節中,阿米阿努斯都歷數元老院或貴族(nobilitas)的過失,接著是平民(plebs)的不足。這兩節揭示了后期羅馬社會,特別是元老院的道德危機。
對羅馬社會的批評態度在羅馬史料編纂中是一脈相承的。因此,阿米阿努斯的作品注定是批判、嘲諷,有時候甚至是不敬的,正如這兩個小節所示,議員們的未經開化、毫無用處特別受到責備,他們墮落到了乖張悖禮(sin)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wantonness)的地步。
3)羅馬的君主政體
阿米阿努斯史書現存的第一部分把讀者引入君士坦提烏斯在位時的軍事和政治困境。該部分從353年馬格嫩提烏斯(Magnentius)叛亂被鎮壓談起(14書),直到361年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在西里西亞(Cilicia)駕崩(21書)。據阿米阿努斯記載,君士坦提烏斯生性多疑、暴烈易怒,在他的幕僚的影響下常常進行血腥統治,并且他的缺點遠比德行多。君士坦提烏斯的暴戾可輕易超過卡里古拉(Caligula)、多米提安(Domitianus)和科莫德斯(Commodus),同時是公正的不共戴天的敵人。君士坦提烏斯對政見不同者的猜忌和對利用其弱點來張大自己野心的支持者的依賴是阿米阿努斯對這個皇帝下判斷的中心議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