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常見病簡明拔罐療法(簡體書)
滿額折

常見病簡明拔罐療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9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內容共九個章節,第一章詳細介紹了拔罐療法的基礎知識及各種操作;第二章講解了拔罐療法治病原理;第三章介紹了拔罐療法常用經絡腧穴;第四章到第九章則是拔罐療法治療各科常見病的方法詳解。全書內容全面系統,又容易掌握,適合給中醫拔罐療法零基礎的人參考使用。前面詳細介紹拔罐療法的理論部分,後面對各種常見病和不同證型的分類,均一一給出了合適的拔罐療法,每個常見病後面還列舉真實病例,並且每節都向讀者推薦若干種食物療法和家用小偏方,使讀者有更多的收穫。

 

作者簡介

洪傑:中醫世家第四代繼承人。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衛生部援外醫療隊隊長,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醫理療中心客座教授。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重要科研課題十余項,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發表醫學論文三十餘篇,編寫出版醫學著作三十餘部。洪嘉婧:中醫世家第五代繼承人。針灸推拿醫學碩士,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師,參與省級科研課題三項,編寫出版醫學著作十餘部。臨床擅長針灸治療各種急症、痛證,以及失眠、哮喘、便秘、泄瀉、尿失禁等雜症。楊東雨:執業中醫師,畢業于長春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多年,曾拜師習醫十年,為研習中醫打下了重要的基礎。現為針灸推拿學碩士,臨床善於採用中醫藥和針灸推拿療法治療頭痛、高血壓、失眠、哮喘、痛經、乳腺增生、滑膜炎、痤瘡等疾病。

名人/編輯推薦

1.家家必備的拔罐保健療病工具書,不打針,不吃藥,輕輕鬆松拔除病痛。
2.全書語言精練易懂,方便零醫學基礎的家庭使用。老中醫不藏私,附送特效食療方。
3.內科、外科、婦科、男科、兒科、皮膚科、傷科,七大科常見疾病“罐到病除”。
4.真實的病例給你真實的療效回饋,安全有效才是家庭拔罐最大的保障。
5.隨書附贈特效穴位取穴高清演示光碟,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准穴位了。

書摘/試閱

拔罐療法的起源和發展
拔罐療法是具有民間特色的中醫外治法的一種,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拔罐療法是以一系列特製的罐具,採用燃燒或抽吸等方法,使罐內空氣排出而形成負壓,從而吸附在人體體表的穴位或治療部位上,對局部皮膚形成吸拔刺激,造成體表局部充血或瘀血,用物理方式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拔罐療法具有器具簡單、操作簡便、易懂易學、無痛無毒、療效迅速、適用面廣等特點,受臨床醫生和百姓的歡迎,特別適合家庭醫療保健和自我保健者學習使用。
拔罐療法起源於中國,早期被稱為“角法”或“角吸法”,最早記載于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五十二病方》中。晉代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中也有對“角法”治療的論述。“角法”是用獸角(如牛角、羊角等)為工具,即將獸角磨成有孔的筒狀,再用製成罐狀的獸角拔膿血以治療瘡膿腫的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台秘要》中,記載了用竹筒煮罐治病和用刺血拔罐等療法治療癰瘡。其後,宋代的蘇軾和沈括所著《蘇沈良方》,描述了“火筒”法治療久咳的方法。明代陳實功所著《外科正宗》中有煮筒拔罐療法。劉淵然著《濟急仙方》中記載有竹筒吸毒法。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對拔罐療法的出處、適應證、使用方法和器具形狀等都有描述:“火罐,在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或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巔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合於肉,即牢不可脫,須待其自落。患者自覺有一股暖氣,從毛孔滲入,少頃火力盡則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水汽出,風寒盡出,不必服藥。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症。”特別是《醫宗金鑒》中,記載了拔罐配合針、藥的綜合療法。《理瀹駢文》中更記載了用拔罐治療風寒頭痛、破傷風、黃疸、眩暈等病症的方法。從此,拔罐療法被廣泛用於治療人體各系統的常見疾病。
感 冒
感冒是以外感風邪為主的四時不正之氣(六淫)或挾時疫所引起的一種外感發熱性疾病。西醫學稱之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體溫一般不超過39℃,時行感冒體溫常達39℃~40℃)、惡寒(或惡風)、頭痛、全身戰慄、乏力、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為主要特徵。一年四季皆可發病,尤以冬春兩季寒冷季節為多,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因為病人感受的病邪不同、體質強弱不同,所以在證候表現上也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時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之分。
病因病機
感受外感六淫邪氣與時行病毒是主要致病因素。風邪為百病之長,隨季節不同,常夾雜時令主氣共同為病,春多風熱,夏多風(暑)濕,秋多風燥,冬多風寒。四時六氣失常以及時行疫毒亦傷人而致病。另有體虛之人,或起居不適,勞倦過度,貪涼飲冷,寒溫失宜,坐臥寒濕,冒雨涉水,汗後當風均可致衛外不固,即便四時之氣也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發生。總之,本病是由於外邪襲表,傷及肺衛,肺失宣肅,營衛失和而發病。
臨床表現及對症治療
初起多見鼻道和衛表症狀。鼻、咽部癢而不適,鼻塞,流涕,打噴嚏,聲重而嘶,頭痛,惡風,惡寒等。鼻涕開始為清水樣,2~3日後鼻涕變稠,繼而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肢體酸重不適等症狀。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表現胸悶、噁心、嘔吐、食欲減退、大便稀溏等症。
時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多人同時突然發病,迅速蔓延,首發症狀常見惡寒、發熱,體溫在39℃~40℃,周身酸痛,疲乏無力。初起,全身症狀重而肺系證候並不突出,1~3日後出現明顯的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咽痛等,病情較一般感冒重,體力恢復較慢。
定穴
大椎、風池、合穀。風寒感冒加風門,肺俞;風熱感冒加曲池、尺澤;暑濕感冒加三陰交、陰陵泉;氣虛配足三裡;血虛加血海。
取穴
頸項部的風池、大椎、風門、肺俞;上肢部的曲池、尺澤、合穀;下肢部的三陰交、陰陵泉、足三裡、血海。
風池在項後枕骨下兩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凹陷中,平風府穴;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合穀在手背,第1、2掌骨之間,約平第2掌骨中點處;風門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曲池在屈肘成直角,位於肘橫紋外端凹陷中;尺澤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三陰交在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後緣;陰陵泉在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足三裡在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血海在屈膝時,臏骨內上緣上2寸。
簡易取穴方法
手指摸到耳後高骨,內下方1釐米處凹陷即是風池;低頭摸到頸部隆起最高的頸椎下即是大椎;一手拇指的指關節橫紋正對另手的拇、示指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所指處即是合穀;低頭摸到頸部隆起最高的頸椎,向下數2個胸椎是第2胸椎,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約2指處即是風門穴;肺俞穴,在風門穴正下方約2橫指處;曲池,屈肘成直角,位於肘橫紋外端約1橫指處;三陰交在內踝高點上4橫指,脛骨內側面的後緣;陰陵泉在脛骨內側高點下方凹陷中;足三裡,找足三裡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示指指尖處即為足三裡;血海,患者屈膝,醫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緣,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是該穴;尺澤,曲肘,肱二頭肌外側凹陷處即是該穴。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
(2)選擇合適口徑的玻璃火罐,用鑷子夾住乙醇棉球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將罐具扣在上述穴位上,留罐15分鐘。
2.針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局部皮膚常規消毒。
(3)以三棱針點刺大椎出血後,選擇合適口徑的玻璃火罐,用鑷子夾住乙醇棉球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將罐具扣在大椎上,留罐15分鐘。
3.走罐法
(1)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
(2)在背部塗適量的潤滑油。
(3)選擇合適口徑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將罐吸拔於背部(負壓不宜過大),沿著大椎至腰陽關來回推動火罐,至皮膚出現紅色瘀血現象為度。
(4)起罐後擦淨皮膚上的油蹟。
(5)每星期治療1~2次,6次為1個療程。
4.針罐加走罐法
(1)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
(2)先用毫針針刺風池、大椎、風門、肺俞,不留針。
(3)起針後用石蠟塗背部足太陽膀胱經上,用一隻火罐拔吸於大椎穴,上下推動,使皮膚紫紅後起罐。
(4)用紗布擦去油污及出血。
(5)用同樣方法治療兩側肺俞穴。也可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出血後立即用火罐扣於穴位上,留罐約10分鐘。適用於風寒感冒。
(6)對於輕症患者只需治療1次;較重者及纏綿不愈者,每日1次,4次為1個療程。
拔罐作用
解表達邪,解表扶正。
注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清淨衛生的環境,避風寒,保暖,防止患者受涼。
2.罐具必須邊緣光滑,沒有破損。
3.戒煙。
4.走罐時,掌握手法的輕重,宜由上而下走罐,並經常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潤滑,以免刮傷皮膚。
5.多喝水。
6.飲食宜清淡。
7.室內保持通風。
8.適當加強鍛煉。
病例
張某,女,36歲,2010年12月9日初診,主訴:由於3日前外出不慎感寒,自覺鼻、咽部癢而不適,鼻塞,繼而全身酸痛、惡寒發熱、不思飲食。自服感冒藥後當日症狀稍減輕,次日症狀有加重而來診。現惡寒發熱、無汗、頭項強痛、全身酸困、噴嚏頻作、鼻塞聲重、鼻流清涕,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同時出現胸悶、噁心、嘔吐、食欲減退、大便稀溏等症。查:體溫37.9℃,辨證為風寒感冒。治療:採用留罐法。取穴:風池、大椎、合穀、風門、肺俞。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選擇合適口徑的玻璃火罐,以閃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鐘,罐周局部皮膚瘀血、充血時起罐。治療1次後患者即感全身症狀明顯減輕,再次治療後全部症狀消失。
還可以這樣做
1.家用食療方
薏米扁豆粥: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日早晚餐各喝一碗。薏米扁豆粥可強健脾胃去濕氣,能促進腸胃吸收,還可增強體力以對抗感冒病毒。
2.家用小偏方
桑葉、菊花、桔梗、杏仁、銀翹、蘆根、甘草、薄荷、竹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此方清熱解表。
3.運動療法
有規律有節制地做有氧運動,例如每日早上晨跑、傍晚散步等。
醫囑
1.室內注意開窗通風。
2.注意保暖。
3.勤洗手,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水果。
4.保持情緒樂觀和穩定,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過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