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陳新建等編著的《黃土滑坡災害特征及防治對策 》以吳起縣為例,具體闡述了吳起縣的自然地理概況
,地質環境條件, 地質災害發育類型,黃土滑坡特征和形成機理,地質 災害區劃與分區評價以及
防治對策等內容;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劃分 吳起縣地質災害易發區和 危險區,對地質災害進行危害程度評價,提出了地質
環境保護、防治原則和措 施,為防災減災和制定區域防災規劃提供了基礎依據 。
《黃土滑坡災害特征及防治對策》可供從事地質
災害研究和黃土地區工程建設科研、勘查、設計、施 工 單位的技術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供相關專業高年級本 科生和研究生閱讀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黃土滑坡災害特征及防治對策》以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為研究對象。吳起縣素有“陜北西藏”之稱,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低,尤其是近年來吳起縣石油工業和交通發展迅猛,雖然退耕還林效果顯著,但在脆弱的黃土地上施工極易誘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目次
1 緒論
1.1 黃土滑坡研究現狀
1.2 黃土滑坡一般分類
1.2.1 基本分類
1.2.2 工程分類
1.2.3 其他分類
1.2.4 新類型
1.3 黃土滑坡機理
2 自然地理概況
2.1 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2.1.1 自然地理與交通
2.1.2 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2.2 環境地質現狀與地質災害概況
2.3 以往地質調查工作程度
2.4 投入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2.4.1 投入的工作量
2.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3 地質環境條件
3.1 地形地貌
3.1.1 地形
3.1.2 地貌
3.2 氣候水文
3.2.1 氣候
3.2.2 水文特征
3.3 地層巖性
3.4 地質構造
3.4.1 構造格局與巖層節理
3.4.2 新構造運動與地震
3.5 巖土體類型及特征
3.5.1 軟硬相間層狀碎屑巖
3.5.2 密實紅黏土
3.5.3 風積黃土
3.5.4 沖洪積砂卵石土
3.6 水文地質
3.7 植被生態
3.8 人類工程活動
3.8.1 農林牧業活動
3.8.2 城鎮與農村建設
3.8.3 公路與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3.8.4 礦產資源開發
4 地質災害發育類型及其特征
4.1 地質災害類型
4.1.1 滑坡
4.1.2 崩塌
4.1.3 不穩定斜坡
4.1.4 泥石流
4.2 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4.2.1 滑坡發育特征
4.2.2 崩塌發育特征
4.2.3 不穩定斜坡發育特征
4.2.4 泥石流發育特征
4.3 地質災害穩定性與危害性
4.3.1 地質災害穩定性分析
4.3.2 地質災害危害性評估
4.4 地質災害分布規律
5 地質災害形成機理
5.1 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
5.1.1 宏觀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5.1.2 微觀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5.1.3 河流與溝谷發育期
5.2 地層及巖土體結構與地質災害
5.2.1 容易發生災害的地層
5.2.2 巖土體結構
5.3 水與地質災害
5.3.1 大氣降水
5.3.2 地表水
5.3.3 地下水
5.4 植被與地質災害
5.5 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災害
5.5.1 人類活動對植被的影響
5.5.2 斬坡建窯
5.5.3 修路筑壩
5.5.4 油場建設與采礦
5.6 典型地質災害機理分析
5.6.1 典型滑坡
5.6.2 典型崩塌
5.6.3 典型不穩定斜坡
5.6.4 典型泥石流
6 地質災害區劃與分區評價
6.1 滑坡、崩塌易發區劃分及分區評價
6.1.1 滑坡、崩塌高易發區(Ⅰ)
6.1.2 滑坡、崩塌中易發區(Ⅱ)
6.1.3 滑坡、崩塌低易發區(Ⅲ)
6.2 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與評價
6.2.1 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
6.2.2 地質災害危險區分區評價
6.2.3 鄉鎮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與評價
7 地質災害防治對策
7.1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1.1 地質災害防治原則
7.1.2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2 應急搬遷避讓新址
7.2.1 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工程地質區劃
7.2.2 重要災害點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建議
7.3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
7.3.1 臨界降雨量確定
7.3.2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級別
7.3.3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7.4 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及防治規劃
7.4.1 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議
7.4.2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議
8 結論與展望
8.1 結論
8.2 展望
參考文獻
1.1 黃土滑坡研究現狀
1.2 黃土滑坡一般分類
1.2.1 基本分類
1.2.2 工程分類
1.2.3 其他分類
1.2.4 新類型
1.3 黃土滑坡機理
2 自然地理概況
2.1 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2.1.1 自然地理與交通
2.1.2 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2.2 環境地質現狀與地質災害概況
2.3 以往地質調查工作程度
2.4 投入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2.4.1 投入的工作量
2.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3 地質環境條件
3.1 地形地貌
3.1.1 地形
3.1.2 地貌
3.2 氣候水文
3.2.1 氣候
3.2.2 水文特征
3.3 地層巖性
3.4 地質構造
3.4.1 構造格局與巖層節理
3.4.2 新構造運動與地震
3.5 巖土體類型及特征
3.5.1 軟硬相間層狀碎屑巖
3.5.2 密實紅黏土
3.5.3 風積黃土
3.5.4 沖洪積砂卵石土
3.6 水文地質
3.7 植被生態
3.8 人類工程活動
3.8.1 農林牧業活動
3.8.2 城鎮與農村建設
3.8.3 公路與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3.8.4 礦產資源開發
4 地質災害發育類型及其特征
4.1 地質災害類型
4.1.1 滑坡
4.1.2 崩塌
4.1.3 不穩定斜坡
4.1.4 泥石流
4.2 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4.2.1 滑坡發育特征
4.2.2 崩塌發育特征
4.2.3 不穩定斜坡發育特征
4.2.4 泥石流發育特征
4.3 地質災害穩定性與危害性
4.3.1 地質災害穩定性分析
4.3.2 地質災害危害性評估
4.4 地質災害分布規律
5 地質災害形成機理
5.1 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
5.1.1 宏觀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5.1.2 微觀地形地貌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5.1.3 河流與溝谷發育期
5.2 地層及巖土體結構與地質災害
5.2.1 容易發生災害的地層
5.2.2 巖土體結構
5.3 水與地質災害
5.3.1 大氣降水
5.3.2 地表水
5.3.3 地下水
5.4 植被與地質災害
5.5 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災害
5.5.1 人類活動對植被的影響
5.5.2 斬坡建窯
5.5.3 修路筑壩
5.5.4 油場建設與采礦
5.6 典型地質災害機理分析
5.6.1 典型滑坡
5.6.2 典型崩塌
5.6.3 典型不穩定斜坡
5.6.4 典型泥石流
6 地質災害區劃與分區評價
6.1 滑坡、崩塌易發區劃分及分區評價
6.1.1 滑坡、崩塌高易發區(Ⅰ)
6.1.2 滑坡、崩塌中易發區(Ⅱ)
6.1.3 滑坡、崩塌低易發區(Ⅲ)
6.2 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與評價
6.2.1 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
6.2.2 地質災害危險區分區評價
6.2.3 鄉鎮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與評價
7 地質災害防治對策
7.1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1.1 地質災害防治原則
7.1.2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2 應急搬遷避讓新址
7.2.1 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工程地質區劃
7.2.2 重要災害點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建議
7.3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
7.3.1 臨界降雨量確定
7.3.2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級別
7.3.3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7.4 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及防治規劃
7.4.1 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議
7.4.2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議
8 結論與展望
8.1 結論
8.2 展望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5.5 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災害
黃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觸發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和降水的雙重作用,兩者的綜合效應是誘發本區地質災害發生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它對斜坡穩定性的影響比地形地貌、地層巖性等地質環境因素的影響強烈而明顯。
5.5.1 人類活動對植被的影響
從歷史資料可知從半坡人時期到周代,黃土高原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肥美的草原,保持著面積廣大的天然草地、灌木叢和森林。從宋代開始,黃土高原的天然植被遭受全面破壞,清代是黃土高原植被徹底被毀的時期。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人口增加,毀林毀草開荒開墾,增加耕地面積及過度放牧,使植被覆蓋率嚴重下降,黃土裸露,使氣候異常,生態環境惡化,加劇水土流失和降雨的徑流速度、入滲強度,加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
5.5.2 斬坡建窯
自古以來,繁衍生息在黃土高原的居民世代穴居于土窯洞或石拱窯中,成為本區獨特的居住景觀。13個鄉鎮、街道辦的364個行政村窯洞不計其數,由于自然條件限制,群眾大多在梁、峁黃土斜坡及溝谷兩側谷坡上斬坡平地基,建房拱窯多在垂直崖壁上的黃土體內挖掘土窯洞,形成高陡臨空面多在10~20m(部分小于5m或大于20m)。土窯洞一般建在新黃土(馬蘭黃土)之下的老黃土(離石黃土)中,從而形成新的人工邊坡,不能呈階梯狀削坡,排泄設施簡易,窯崖無防護措施,在連陰雨或暴雨季節,雨水、地表水的下滲常常導致黃土崩塌、滑坡,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形成居住分散、災害遍布的局面。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