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內容包羅萬象,主要記述古代地理、動物、植物、礦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簡介
王斐,喜歡古代文學;現為碩士學歷,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
名人/編輯推薦
上古神話傳說經典。
序
《山海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保存了有關我國上古時代歷史、神話、宗教、天文、地理、民俗、民族、物產、醫藥等多方面的豐富資料,堪稱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山海經》還記載了一些奇異的事件,其中有很多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這為我們認識和研究上古文明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文獻。
《山海經》全書現存十八卷,包括《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五卷,約三萬一千字。據統計,全書記載了山名五千三百多處,水名二百五十多條,動物一百二十多種,植物五十多種。古人一直認為《山海經》記錄了真實的歷史,但由于該書成書年代已久,具體成書年代、作者和其中的很多記載已無從考證,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全書內容,以《山經》五卷和《海外經》四卷作為一組;《海內經》四卷作為一組;而《大荒經》四卷以及書末《海內經》一卷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后貫串,有綱有目。《山經》一組,按照南、西、北、東、中五個方位分成五個山系,每卷分為若干節,前后兩節之間用關聯語句相承接,文章結構非常清晰。《山經》主要記載了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布情況;《海經》中的《海外經》主要記載了海外各國的奇風異貌;《海內經》主要記載了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主要記載了有關黃帝、女媧和大禹等人物的許多重要神話傳說,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神奇而美妙的世界。
本書的譯注,選擇袁珂先生的《山海經校注》為底本,參考了郭璞的古注,以及方韜等多位學者的現代研究成果,期望能對《山海經》做出盡可能詳細、易懂的解釋,讓讀者能夠輕松愉快地在《山海經》所營造的神妙世界里遨游。
王斐
2013年2月
《山海經》全書現存十八卷,包括《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五卷,約三萬一千字。據統計,全書記載了山名五千三百多處,水名二百五十多條,動物一百二十多種,植物五十多種。古人一直認為《山海經》記錄了真實的歷史,但由于該書成書年代已久,具體成書年代、作者和其中的很多記載已無從考證,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全書內容,以《山經》五卷和《海外經》四卷作為一組;《海內經》四卷作為一組;而《大荒經》四卷以及書末《海內經》一卷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后貫串,有綱有目。《山經》一組,按照南、西、北、東、中五個方位分成五個山系,每卷分為若干節,前后兩節之間用關聯語句相承接,文章結構非常清晰。《山經》主要記載了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布情況;《海經》中的《海外經》主要記載了海外各國的奇風異貌;《海內經》主要記載了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主要記載了有關黃帝、女媧和大禹等人物的許多重要神話傳說,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神奇而美妙的世界。
本書的譯注,選擇袁珂先生的《山海經校注》為底本,參考了郭璞的古注,以及方韜等多位學者的現代研究成果,期望能對《山海經》做出盡可能詳細、易懂的解釋,讓讀者能夠輕松愉快地在《山海經》所營造的神妙世界里遨游。
王斐
2013年2月
目次
前 言………………………………………………… 1
卷一 南山經………………………………………… 1
一 南山一經… ………………………………………2
二 南次二經… …………………………………… 11
三 南次三經… …………………………………… 20
卷二 西山經………………………………………… 29
一 西山一經… …………………………………… 30
二 西次二經… …………………………………… 48
三 西次三經… …………………………………… 56
四 西次四經… …………………………………… 78
卷三 北山經………………………………………… 89
一 北山一經… …………………………………… 90
二 北次二經… ……………………………………108
三 北次三經… ……………………………………117
卷四 東山經……………………………………… 139
一 東山一經… ……………………………………140
二 東次二經… ……………………………………147
三 東次三經… ……………………………………156
四 東次四經… ……………………………………161
卷五 中山經……………………………………… 167
一 中山一經… ……………………………………168
二 中次二經… ……………………………………176
三 中次三經… ……………………………………181
四 中次四經… ……………………………………187
五 中次五經… ……………………………………193
六 中次六經… ……………………………………200
七 中次七經… ……………………………………209
八 中次八經… ……………………………………223
九 中次九經… ……………………………………232
十 中次十經… ……………………………………241
十一 中次十一經… ………………………………245
十二 中次十二經… ………………………………262
卷六 海外南經…………………………………… 273
卷七 海外西經…………………………………… 283
卷八 海外北經…………………………………… 293
卷九 海外東經…………………………………… 303
卷十 海內南經…………………………………… 311
卷十一 海內西經………………………………… 317
卷十二 海內北經………………………………… 325
卷十三 海內東經………………………………… 333
卷十四 大荒東經………………………………… 339
卷十五 大荒南經………………………………… 351
卷十六 大荒西經………………………………… 363
卷十七 大荒北經………………………………… 379
卷十八 海內經…………………………………… 391
卷一 南山經………………………………………… 1
一 南山一經… ………………………………………2
二 南次二經… …………………………………… 11
三 南次三經… …………………………………… 20
卷二 西山經………………………………………… 29
一 西山一經… …………………………………… 30
二 西次二經… …………………………………… 48
三 西次三經… …………………………………… 56
四 西次四經… …………………………………… 78
卷三 北山經………………………………………… 89
一 北山一經… …………………………………… 90
二 北次二經… ……………………………………108
三 北次三經… ……………………………………117
卷四 東山經……………………………………… 139
一 東山一經… ……………………………………140
二 東次二經… ……………………………………147
三 東次三經… ……………………………………156
四 東次四經… ……………………………………161
卷五 中山經……………………………………… 167
一 中山一經… ……………………………………168
二 中次二經… ……………………………………176
三 中次三經… ……………………………………181
四 中次四經… ……………………………………187
五 中次五經… ……………………………………193
六 中次六經… ……………………………………200
七 中次七經… ……………………………………209
八 中次八經… ……………………………………223
九 中次九經… ……………………………………232
十 中次十經… ……………………………………241
十一 中次十一經… ………………………………245
十二 中次十二經… ………………………………262
卷六 海外南經…………………………………… 273
卷七 海外西經…………………………………… 283
卷八 海外北經…………………………………… 293
卷九 海外東經…………………………………… 303
卷十 海內南經…………………………………… 311
卷十一 海內西經………………………………… 317
卷十二 海內北經………………………………… 325
卷十三 海內東經………………………………… 333
卷十四 大荒東經………………………………… 339
卷十五 大荒南經………………………………… 351
卷十六 大荒西經………………………………… 363
卷十七 大荒北經………………………………… 379
卷十八 海內經…………………………………… 391
書摘/試閱
中次二經濟山之首①,日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麋②,其鳥多鹖③。
又西南二百里,日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日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又西三百里,日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④,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又西三百里,日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⑤,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又西二百里,日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⑥。有獸焉,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食之不瞇。生釋
①濟山:山系名。在《中次二經》中總稱濟山。
②閭:古代獸名,一種樣子像驢而長著羚羊角的山驢。
③鹖:即鹖鳥。體形比野雞大一些,羽毛黃黑色,腦袋上長有毛角,天性勇猛好斗,絕不退卻,直到斗死為止。
④鳴蛇:傳說中的怪獸。
⑤蛇行:像蛇一樣蜿蜒曲折地爬行。
⑥赤銅:傳說中的昆吾山所特有的一種銅,色彩鮮紅,如同赤火一般。用這里生產的赤銅所制作的刀劍非常鋒利,切割玉石如同削泥。傳說周穆王曾伐昆戎,昆戎獻了一把神奇的昆吾之劍給穆王,這把劍鋒利無比,據說就是用昆吾山上的這種銅打造的。相傳著名的干將、莫邪寶劍也為昆吾山之銅所鑄。
譯文
中央第二條山系是濟山山系,濟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輝諸山,山上生長著很多茂密的桑樹,山里的野獸以山驢和麋鹿居多,而禽鳥則大多是鶚鳥。
再往西南二百里,是發視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山下則出產大量的磨石。即魚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西流注入伊水。
再往西三百里,是豪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
再往西三百里,是鮮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北流注入伊水。水中生活著很多鳴蛇,這種蛇的形狀和一般的蛇差不多,但是長著四只翅膀,它的叫聲就像敲磬發出的聲音,它出現的地方就會發生大旱災。
再往西三百里,是陽山,山上遍布著石頭,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陽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北流注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這種蛇長著一張人的面孔,豺的身體,禽鳥的翅膀,像蛇一樣在地上蜿蜒曲折地爬行,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人在大聲呵斥,它出現的地方就會發生大水災。
再往西二百里,是昆吾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赤銅。山里有一種野獸,體形像豬,但是長著角,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人在號啕大哭,這種野獸的名字叫作聾蛭,據說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做噩夢。P176-178
又西南二百里,日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日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又西三百里,日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④,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又西三百里,日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⑤,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又西二百里,日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⑥。有獸焉,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食之不瞇。生釋
①濟山:山系名。在《中次二經》中總稱濟山。
②閭:古代獸名,一種樣子像驢而長著羚羊角的山驢。
③鹖:即鹖鳥。體形比野雞大一些,羽毛黃黑色,腦袋上長有毛角,天性勇猛好斗,絕不退卻,直到斗死為止。
④鳴蛇:傳說中的怪獸。
⑤蛇行:像蛇一樣蜿蜒曲折地爬行。
⑥赤銅:傳說中的昆吾山所特有的一種銅,色彩鮮紅,如同赤火一般。用這里生產的赤銅所制作的刀劍非常鋒利,切割玉石如同削泥。傳說周穆王曾伐昆戎,昆戎獻了一把神奇的昆吾之劍給穆王,這把劍鋒利無比,據說就是用昆吾山上的這種銅打造的。相傳著名的干將、莫邪寶劍也為昆吾山之銅所鑄。
譯文
中央第二條山系是濟山山系,濟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輝諸山,山上生長著很多茂密的桑樹,山里的野獸以山驢和麋鹿居多,而禽鳥則大多是鶚鳥。
再往西南二百里,是發視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山下則出產大量的磨石。即魚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西流注入伊水。
再往西三百里,是豪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
再往西三百里,是鮮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產和玉石,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北流注入伊水。水中生活著很多鳴蛇,這種蛇的形狀和一般的蛇差不多,但是長著四只翅膀,它的叫聲就像敲磬發出的聲音,它出現的地方就會發生大旱災。
再往西三百里,是陽山,山上遍布著石頭,但是不長任何花草樹木。陽水從這座山發源,之后向北流注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這種蛇長著一張人的面孔,豺的身體,禽鳥的翅膀,像蛇一樣在地上蜿蜒曲折地爬行,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人在大聲呵斥,它出現的地方就會發生大水災。
再往西二百里,是昆吾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赤銅。山里有一種野獸,體形像豬,但是長著角,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人在號啕大哭,這種野獸的名字叫作聾蛭,據說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做噩夢。P176-178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