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治學與治己:方漢奇學術之路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治學與治己:方漢奇學術之路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劉泱育 男,黑龍江人。曾經考入兩所大學:河海大學商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先后獲得三個學位:經濟學學士,傳播學碩士,新聞學博士。篤信:如能將個人興趣與謀生職業合二為一,則在工作時將因樂在其中而深感幸福。也正因此,在發現了自己的職業興趣后,斷然放棄從商,決然選擇從教。

2011年5月,申請博士學位的論文《方漢奇60年新聞史學道路研究》——通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三校專家的匿名盲審;6月,獲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7月,執教南京財經大學;12月,獲校新進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

目前從事一個職業(高校教師),進行兩類研究(新聞史研究、政務微博研究),主持三項課題[校教學改革項目(JGY1331)、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2SJB86000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3CXW047)],踐行四大理念(興趣為業、與時俱進、與人為善、角色均衡),經營五種心情(孝順心、責任心、寬容心、上進心、感恩心)。

名人/編輯推薦

劉泱育的博士論文《治學與治己--方漢奇學術之路研究》共有七章(引論加六章正文),本書選題有代表性。研究方漢奇先生六十年學術道路,就是通過研究方漢奇先生的學術道路,探索知識分子在不同社會環境下知識生產的獨特規律,思考知識、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知識生產與社會、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問的互動關系,其研究的社會和學術價值應當說遠遠溢出了方漢奇“這一個”人的范疇。本書選擇了方漢奇先生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主要學術活動,分“學術探索之路”、“組織研究之路”和“人才培養之路”三編予以展開。其間既順帶介紹了有關背景和相關人物和活動,但著重于方先生在學術探索、組織研究和人才培養這三個方面——這既是高校教師和新聞史學者方漢奇的主要社會活動,也是社會環境與社會知識分子關系變化的主要領域。

目次

引論 為何及如何研究方漢奇的學術之路/1
問題:為何研究方漢奇的學術之路/1
一、探察共和國學者以“學術為樂業”如何可能/3
二、追問社會變遷與年齡變遷中個體的選擇空間/7
方法:如何研究方漢奇的學術之路/9
一、學術界相關研究進展的勘測:尋找前沿/9
二、知識社會學與理性選擇理論:致思取徑/18
起點:方漢奇怎樣走上了學術之路/26
一、方漢奇“何時開始”及“為何從事”新聞史研究/27
二、從高考到執教:方漢奇是否具有個人選擇的空間/34
上篇 學術探索之路/51
引言 作為學術探索者的方漢奇/51
子 興趣為根:《中國近代報刊史》成書的啟示/53
一、中國近代報刊何以成史/54
二、如何評判《中國近代報刊史》的學術價值/59
三、《中國近代報刊史》與學者地位建構的“軟規律”/67
丑 事實為本:“事實是第一性的”何以重要及如何踐履/75
一、史料質量與“一手材料”/76
二、史料數量與“竭澤而漁”/86
三、寫史態度與“事實是第一性的”——以為《大公報》辨誣為例/89
寅 史識為鵠:“見前人所未見”與“學術”之關系/94
一、史識的時間之流與空間場域:從異思到傳播/95
二、邵飄萍是否為共產黨員/101
三、如何理解方漢奇反復倡導的“多做個案研究”/110
卯 尊重為貴:“發現與探索”在“理”和“禮”之間/117
一、我們應怎樣“轉引史料”/118
二、“可以各說并存”的必要性何在/125
三、“商榷之道”——“自我實現”視閾下的學術爭鳴/132
中篇 組織研究之路/141
引言 作為研究組織者的方漢奇/141
辰 協作選題:從“前人所未及就”到“后世之所不可無”/145
一、“前人所未及就”:從《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史》到《(大公報)百年史》/145
二、“后世之所不可無”:《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與《清史·報刊表》/149
三、“協作選題”與“立言不朽”:追求“后世之所不可無”/158
巳 協作范式:《中國新聞事業通史》與新聞史研究的“最高水平”/161
一、《中國新聞事業通史》與20世紀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最高水平/162
二、《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的編纂過程與“最高水平”的協作范式/170
三、《中國新聞事業通史》與方漢奇聲望的損益/185
午 協作機制:中國新聞史學會與新聞史學術共同體的建構/190
一、中國新聞史學會的肇造:書生辦會與道德領導/191
二、“一級”學會的活動與身份差序的生產/203
三、學術共同體的建構與新聞史學派的萌生/209
未 協作資本:“技能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運營邏輯/214
一、協作資本的運營方式:從“牽頭組織”到“署名支持”/215
二、協作資本的運營理念:從“各出機杼”到“做好人梯”/219
三、協作資本的運營與個體聲望的增減/222
下篇 人才培養之路/226
引言 作為人才培養者的方漢奇/226
申 育材之言:“說服學生”與事在“師”為/227
一、新聞史課可以講好與“事在‘師’為”/228
二、新聞史課的核心理念:說服學生/232
三、從事科研的“醉翁之意”與備課的詩外功夫/238
酉 教材之編:“從無到‘有’”與“從有到‘好’”/243
一、“知識地圖”與“從無到‘有’”/243
二、從突破個人限囿到扶植年輕人:教材宜“編”?/248
三、“從有到‘好’”與“精品教材”的評判標準/253
戌 據材之導:“與時俱進”與博士生培養/257
一、“因材施教”與“不要選不是自己優勢的東西”/258
二、從填補空白到研究真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規訓及操練/263
三、從儀式到內容:博士生指導實踐的“變”與“不變”/269
亥 翊材之念:“與人為善”與作序和書評/274
一、作序與書評的角色扮演/275
二、作序與書評的實踐理性/281
三、作序與書評的選擇邏輯/287
結語 重思“認識自己”與“修身為本”/297
結論:從“認識自己”到“修身為本”/298
一、作為一種可能的幸福生活方式的“以學術為樂業”/299
二、社會變遷與年齡變遷中的個體選擇:自發與自覺/306
討論:方漢奇學術之路的普適價值與專業啟示/309
一、方漢奇學術之路的普適價值:“認識自己”和“修身為本”/309
二、方漢奇學術之路的專業啟示:如何扮演好學者的社會角色/312
余論:關系范式、選擇自由與人物個案研究/314
一、“關系范式”與人物個案研究的成果實質/314
二、“選擇自由”與人物個案研究的意義前提/316
參考文獻/319
錄音資料與電子郵件/319
方漢奇著述及未刊稿/326
引用過的著作和文章/344
附錄:方漢奇學術簡歷/364
后記/371
索引/38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