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旌德風物》遠采舊聞,近取逸事 ;大事、瑣事尋根求源,較正史為詳;逸聞野史毛舉 細故,補正史之闕;風俗人情鄉村俚語,拾正史之遺 。《旌德風物》是旌德地域社會文化發展的真實記錄 ,反映了旌德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人情 等諸多史實。品讀本書,可以從另一個側面了解1250 年來旌德的逸聞野史,包括縣名的由來、名人逸事、 民間傳說、教育文化、民俗物產等,讓你從中感受到 旌德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深。
名人/編輯推薦
方光華編著的《旌德風物》系旌德縣地域歷史、文化、風俗、人物等方面的文史資料集。安徽旌德縣歷史悠久,山川毓秀,名人輩出,自然人文景觀豐富。尤其是著名作家周而復、知名數學家江澤涵等一系列文化名人,猶如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古老而又朝氣蓬勃的旌德畫廊,成為該縣亮麗的名片。本書系統介紹了旌德縣逸聞掌故、名人逸事、鄉風民俗和風物特產,集中展現了旌德的風土人情,是了解旌德縣情和歷史人文的一扇窗口。本書史料豐富,文筆簡練,圖文并茂,是了解旌德人文的優秀讀本。
序
萬觀齊
今年,是旌德建縣1250周年,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撰出版《旌德風物》一書,可以說是祝壽的一份文化厚禮。
旌德地處皖南山區,與徽州山水相連,歷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深厚,物產豐饒,名人輩出。李白、王楨、施閏章、洪亮吉等或訪游或為官或講學于此,呂碧城、江紹原、江上青、戴戟、江澤涵、周而復等其血脈源自于此。勇敢智慧的旌德人民在千余年的歷史中創造了這方土地上的燦爛文化,留下了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的事跡和典籍。旌德名優土特產經過唐宋以來陽光雨露的滋養,散發出各自獨有的芬芳。徽墨、漆畫、石硯的傳承與創新,增添了這塊土地的文化馨香。2008年,旌德被授予“中國靈芝之鄉”稱號,靈芝文化在這里不斷被挖掘提升,靈芝元素正與旌德傳統文化元素融為一體,表現在山水園林城市的新華章中。
《旌德風物》遠采舊聞,近取逸事;大事、瑣事尋根求源,較正史為詳;逸聞野史毛舉細故,補正史之闕;風俗人情鄉村俚語,拾正史之遺。本書是旌德地域社會文化發展的真實記錄,反映了旌德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人情等諸多史實。品讀本書,可以從另一個側面了解1250年來旌德的逸聞野史,包括縣名的由來、名人逸事、民間傳說、教育文化、民俗物產等,讓你從中感受到旌德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深。
資深徽州學專家汪世清在許承堯《歙事閑譚·序》中說:“文化大都孕育在文獻之中,并借以傳播之久遠。”“從探索各種文化形態和發展而言,文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因而文獻的搜集、保存和整理,便是一件值得十分重視的千秋大業。”歷史文獻的搜集整理是文史研究的基礎性工作。編撰本書就是為了旌德文化的延續和創造、繼承和發展。弘揚地方傳統文化,正是為了繁榮當今的先進文化,為改革開放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我相信,本書不僅對土生土長的旌德人了解地方歷史文化有所幫助,而且,對所有關心與熱愛旌德文化的人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今年,是旌德建縣1250周年,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撰出版《旌德風物》一書,可以說是祝壽的一份文化厚禮。
旌德地處皖南山區,與徽州山水相連,歷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深厚,物產豐饒,名人輩出。李白、王楨、施閏章、洪亮吉等或訪游或為官或講學于此,呂碧城、江紹原、江上青、戴戟、江澤涵、周而復等其血脈源自于此。勇敢智慧的旌德人民在千余年的歷史中創造了這方土地上的燦爛文化,留下了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的事跡和典籍。旌德名優土特產經過唐宋以來陽光雨露的滋養,散發出各自獨有的芬芳。徽墨、漆畫、石硯的傳承與創新,增添了這塊土地的文化馨香。2008年,旌德被授予“中國靈芝之鄉”稱號,靈芝文化在這里不斷被挖掘提升,靈芝元素正與旌德傳統文化元素融為一體,表現在山水園林城市的新華章中。
《旌德風物》遠采舊聞,近取逸事;大事、瑣事尋根求源,較正史為詳;逸聞野史毛舉細故,補正史之闕;風俗人情鄉村俚語,拾正史之遺。本書是旌德地域社會文化發展的真實記錄,反映了旌德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人情等諸多史實。品讀本書,可以從另一個側面了解1250年來旌德的逸聞野史,包括縣名的由來、名人逸事、民間傳說、教育文化、民俗物產等,讓你從中感受到旌德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深。
資深徽州學專家汪世清在許承堯《歙事閑譚·序》中說:“文化大都孕育在文獻之中,并借以傳播之久遠。”“從探索各種文化形態和發展而言,文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因而文獻的搜集、保存和整理,便是一件值得十分重視的千秋大業。”歷史文獻的搜集整理是文史研究的基礎性工作。編撰本書就是為了旌德文化的延續和創造、繼承和發展。弘揚地方傳統文化,正是為了繁榮當今的先進文化,為改革開放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我相信,本書不僅對土生土長的旌德人了解地方歷史文化有所幫助,而且,對所有關心與熱愛旌德文化的人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目次
序
第一輯 逸聞掌故
“旌德”縣名的由來
欽免養馬
太平軍四占旌德城
旌德農民暴動
紅軍路過旌德
日機轟炸旌德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柳葉魚的來歷
留杯凼的傳說
石井里的傳說
井水不犯河水
篤修堂仙人題詩
王登揚州智助旌德人
乾隆御題“石恒春”
第二輯 名人逸事
江郎才盡
王楨四事
江希舜發明“人痘接種法”
“古董”劉光旸
“神童”劉茂吉
江恂審案
清廉學政呂光亨
譚子文捐建毓文書院
不怕丟官的陳柄德
“蘭癡”呂朝瑞
“金頭玉葬”呂賢基
一分鐘總理江朝宗
一門四詩女
呂碧城逸事
呂佩芬倡修皖贛鐵路
江冬秀逸事
戴戟逸事
梅大棟與馬克思銀像
江澤涵毅然回北京
嚴風英旌德二三事
第三輯 鄉風民俗
生產習俗
生活習俗
語言習俗
婚嫁禮儀
生育禮儀
喪葬禮儀
節日習俗
祭祀習俗
旌德“三月二十八”物資交流會
中國旌德靈芝文化旅游節
第四輯 地方特產
旌德甘蔗
天山真香
旌德大米
旌德生姜
旌德苧麻
旌德小籽花生
旌德大餅
黃山靈芝
旌德雙棗
旌德茭白
“江南人參”——葛根
黃山小黃牛
旌德平胸龜
梓山黑雞
旌德大雁
旌德砩石
“八寶五膽”藥墨
旌德漆畫
古法油煙墨
旌德龍潭石硯
旌德古樹名木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輯 逸聞掌故
“旌德”縣名的由來
欽免養馬
太平軍四占旌德城
旌德農民暴動
紅軍路過旌德
日機轟炸旌德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柳葉魚的來歷
留杯凼的傳說
石井里的傳說
井水不犯河水
篤修堂仙人題詩
王登揚州智助旌德人
乾隆御題“石恒春”
第二輯 名人逸事
江郎才盡
王楨四事
江希舜發明“人痘接種法”
“古董”劉光旸
“神童”劉茂吉
江恂審案
清廉學政呂光亨
譚子文捐建毓文書院
不怕丟官的陳柄德
“蘭癡”呂朝瑞
“金頭玉葬”呂賢基
一分鐘總理江朝宗
一門四詩女
呂碧城逸事
呂佩芬倡修皖贛鐵路
江冬秀逸事
戴戟逸事
梅大棟與馬克思銀像
江澤涵毅然回北京
嚴風英旌德二三事
第三輯 鄉風民俗
生產習俗
生活習俗
語言習俗
婚嫁禮儀
生育禮儀
喪葬禮儀
節日習俗
祭祀習俗
旌德“三月二十八”物資交流會
中國旌德靈芝文化旅游節
第四輯 地方特產
旌德甘蔗
天山真香
旌德大米
旌德生姜
旌德苧麻
旌德小籽花生
旌德大餅
黃山靈芝
旌德雙棗
旌德茭白
“江南人參”——葛根
黃山小黃牛
旌德平胸龜
梓山黑雞
旌德大雁
旌德砩石
“八寶五膽”藥墨
旌德漆畫
古法油煙墨
旌德龍潭石硯
旌德古樹名木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太平軍四占旌德城
清咸豐六年(1856)太平天國國都天京(今南京)受到清廷江南大營的威脅,翼王石達開親率大軍由江西出發,兵分三路挺進皖南,直取寧國府(今宣城),以圖東援天京。4月26日,翼王三路人馬會師太平縣。4月29日攻克涇縣,即揮師寧國府。其間因大軍途經旌太交界的黃花嶺,受到旌德縣令盧銑偕與當地團練首領任廷彬、呂烈法數百人堵守嶺隘,奮戰五晝夜,雙方均有傷亡。太平軍為突破隘口,分兵繞道,前后夾攻。受了重傷的任廷彬,率兵退守三溪南灣石壁山,以護縣城。與此同時,縣團練首領呂錦文也率人馬到東固堵截,激戰中團練死傷眾多。太平軍攻破黃花嶺后,經三溪克涇縣直取寧國府。
咸豐十年正月二十五日(1860年2月16日),太平軍左軍主將李世賢會合原叛徒韋俊的部下,不愿降清的劉官芳、賴文鴻及古隆賢等將領率大軍克涇縣。正月二十八日,匡王賴文鴻率部進駐三溪;二十九日(2月20日)太平軍首次攻克旌德縣城;二月初四,部分太平軍復又開往績溪,途中在旺川曹氏支祠宿營,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旺川曹氏支祠壁畫”(省保文物)。這幅壁畫的內容真實地描繪了首克旌德縣城的情景,這在太平軍縱橫馳騁18省先后攻克600多個城市中也是少見的遺存。
太平軍占領旌德縣城后,團練呂錦文一面布置各鄉團練加緊防守,企圖反撲,待命攻城;一面又與湯敏等人赴徽州請求官兵增援。太平軍偵悉情報后,出兵四鄉,分路截擊,一一敗敵。
閏三月初三(4月23日),太平軍進至十八都,團首任木灼等率團丁拒戰于歡喜嶺,太平軍將士8人傷亡,但愈戰愈勇,團練漸次不支,退守下觀音橋,任木灼等16人戰死。趕來增援的任廷彬被太平軍亂刀砍殺。同日,另一支太平軍進至孫村,孫村團練“屏山局”首領汪慶云率團丁迎戰,太平軍前鋒受挫,汪慶云追至張古嶺,與太平軍大隊人馬相遇,激戰中汪慶云被殺,團丁死達百數十人。太平軍乘勝進軍廟首,團首呂慰曾聞訊,率團丁400余人迎戰玉屏山下,太平軍戰死10人。次日,大股太平軍復至廟首,與團丁大戰富溪灘,團練大敗,死者數百人,呂慰曾被擒殺。
第二天,太平軍進至朱旺村,團首朱季方等率團練堵截,高口橋一交鋒便敗陣棄命。同日,東鄉一帶訛傳“徽州官兵已抵旌德城南”,里八都團首喻元白聞風而動,五日親舉大旗率團丁進城,剛抵城門,即與太平軍相遇,鏖戰多時,太平軍傷亡三十多人。這時,城內太平軍假扮官軍,分股繞道東南涌向東門,假稱“江大人(清軍總兵江長貴)委員壓陣,招繳首級,核驗給賞”。正當團丁歡呼雀躍、喻元白前往報功之際,南北兩路太平軍突然同時殺來,假扮官軍的太平軍也從中殺出。喻元白措手不及死于亂刀之下,數百團丁被殲。
閏三月十三日(5月3日),清軍總兵江長貴等率大軍攻陷旌德城,太平軍撤出旌德,退往涇縣。
同年五月初(6月下旬),太平軍右軍主將劉官芳率部由浙江淳安經歙縣、績溪進至旌德白沙,知縣李輥,鄉宦呂錦文帶團練前往堵截,被太平軍殺得大敗而歸。太平軍趁勢第二次攻占旌德縣,并作短期休整。六月十三日(7月30日)夜間,太平軍撤離旌德途中圍攻了孫村團練“屏山局”,局首汪應最匆忙應戰,被太平軍擒殺。太平軍劉官芳部獲勝后,于次日率軍越黃花嶺入太平甘棠。
同年九月初九(10月22日),太平軍將領賴文鴻在率軍攻克建平(郎溪)、涇縣,并隨輔王楊輔清、侍王李世賢攻克寧國府后,又率所部第三次攻占旌德縣,并在旌德駐兵一年半之久。此時,旌德團練局團總呂錦文偕白地團首王炳炎退守箬嶺。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四(1862年2月22日),駐旌太平軍會同太平縣的太平軍攻打箬嶺未果。四月初一(4月29日)清廷浙江呆司張云蘭從徽州率兵來旌,用炮火轟塌城墻十余丈,旌德又被清軍占領。
同治元年十月初八(1862年11月29日),太平軍襄王劉官芳、匡王賴文鴻、奉王古隆賢又從廣德和寧國進至旌德縣境。駐旌的湘軍總兵朱品隆率部堵于五都楊墅,激戰多時,雙方均傷亡較大,朱品隆敗退回縣城固守。十二日,太平軍分頭攻城不克。是夜,太平軍大隊前來,連夜筑營壘于城下,圍城兩晝夜仍不克。十五日,朱品隆開城出戰,破太平軍營壘四座。十九日,劉、賴、古三將領再次率眾攻城,終不能破,乃撤兵而去。
同年十二月初五(1863年1月23日),青陽縣被太平軍圍困,曾國藩飛檄旌德朱品隆部援救。初六日,朱品隆因移軍青陽而于撤營時不顧百姓死活,將城內房舍盡行焚毀。同日,太平軍古隆賢部乘虛而人,第四次占領旌德縣城。
奉王古隆賢占領旌德、襄王劉官芳、匡王賴文鴻等部也于同治二年攻占石臺、太平。同年九月十九日(10月30日)古隆賢聞報青陽縣被清軍攻陷,又聞涇縣、宣城一線太平軍戰事失利,他懾于清軍的囂張攻擊,便投書清廷湘軍總兵朱品隆,愿獻三城,繳械投降。朱轉請曾國藩許之。但古賢隆部下,太平縣守將天將江會義,旌德縣守將坐天義、申法喜不愿降清,各率一部于九月二十六、二十八日先后撤往廣德州。九月二十七日(11月8日),涇縣清軍守將易開俊領兵進至旌德,旌德城內剩下的太平軍頭領盧旺有、汪民珊等人繳械投降。至此,旌德、石臺、太平三縣相繼被清軍占領。
P8-10
清咸豐六年(1856)太平天國國都天京(今南京)受到清廷江南大營的威脅,翼王石達開親率大軍由江西出發,兵分三路挺進皖南,直取寧國府(今宣城),以圖東援天京。4月26日,翼王三路人馬會師太平縣。4月29日攻克涇縣,即揮師寧國府。其間因大軍途經旌太交界的黃花嶺,受到旌德縣令盧銑偕與當地團練首領任廷彬、呂烈法數百人堵守嶺隘,奮戰五晝夜,雙方均有傷亡。太平軍為突破隘口,分兵繞道,前后夾攻。受了重傷的任廷彬,率兵退守三溪南灣石壁山,以護縣城。與此同時,縣團練首領呂錦文也率人馬到東固堵截,激戰中團練死傷眾多。太平軍攻破黃花嶺后,經三溪克涇縣直取寧國府。
咸豐十年正月二十五日(1860年2月16日),太平軍左軍主將李世賢會合原叛徒韋俊的部下,不愿降清的劉官芳、賴文鴻及古隆賢等將領率大軍克涇縣。正月二十八日,匡王賴文鴻率部進駐三溪;二十九日(2月20日)太平軍首次攻克旌德縣城;二月初四,部分太平軍復又開往績溪,途中在旺川曹氏支祠宿營,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旺川曹氏支祠壁畫”(省保文物)。這幅壁畫的內容真實地描繪了首克旌德縣城的情景,這在太平軍縱橫馳騁18省先后攻克600多個城市中也是少見的遺存。
太平軍占領旌德縣城后,團練呂錦文一面布置各鄉團練加緊防守,企圖反撲,待命攻城;一面又與湯敏等人赴徽州請求官兵增援。太平軍偵悉情報后,出兵四鄉,分路截擊,一一敗敵。
閏三月初三(4月23日),太平軍進至十八都,團首任木灼等率團丁拒戰于歡喜嶺,太平軍將士8人傷亡,但愈戰愈勇,團練漸次不支,退守下觀音橋,任木灼等16人戰死。趕來增援的任廷彬被太平軍亂刀砍殺。同日,另一支太平軍進至孫村,孫村團練“屏山局”首領汪慶云率團丁迎戰,太平軍前鋒受挫,汪慶云追至張古嶺,與太平軍大隊人馬相遇,激戰中汪慶云被殺,團丁死達百數十人。太平軍乘勝進軍廟首,團首呂慰曾聞訊,率團丁400余人迎戰玉屏山下,太平軍戰死10人。次日,大股太平軍復至廟首,與團丁大戰富溪灘,團練大敗,死者數百人,呂慰曾被擒殺。
第二天,太平軍進至朱旺村,團首朱季方等率團練堵截,高口橋一交鋒便敗陣棄命。同日,東鄉一帶訛傳“徽州官兵已抵旌德城南”,里八都團首喻元白聞風而動,五日親舉大旗率團丁進城,剛抵城門,即與太平軍相遇,鏖戰多時,太平軍傷亡三十多人。這時,城內太平軍假扮官軍,分股繞道東南涌向東門,假稱“江大人(清軍總兵江長貴)委員壓陣,招繳首級,核驗給賞”。正當團丁歡呼雀躍、喻元白前往報功之際,南北兩路太平軍突然同時殺來,假扮官軍的太平軍也從中殺出。喻元白措手不及死于亂刀之下,數百團丁被殲。
閏三月十三日(5月3日),清軍總兵江長貴等率大軍攻陷旌德城,太平軍撤出旌德,退往涇縣。
同年五月初(6月下旬),太平軍右軍主將劉官芳率部由浙江淳安經歙縣、績溪進至旌德白沙,知縣李輥,鄉宦呂錦文帶團練前往堵截,被太平軍殺得大敗而歸。太平軍趁勢第二次攻占旌德縣,并作短期休整。六月十三日(7月30日)夜間,太平軍撤離旌德途中圍攻了孫村團練“屏山局”,局首汪應最匆忙應戰,被太平軍擒殺。太平軍劉官芳部獲勝后,于次日率軍越黃花嶺入太平甘棠。
同年九月初九(10月22日),太平軍將領賴文鴻在率軍攻克建平(郎溪)、涇縣,并隨輔王楊輔清、侍王李世賢攻克寧國府后,又率所部第三次攻占旌德縣,并在旌德駐兵一年半之久。此時,旌德團練局團總呂錦文偕白地團首王炳炎退守箬嶺。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四(1862年2月22日),駐旌太平軍會同太平縣的太平軍攻打箬嶺未果。四月初一(4月29日)清廷浙江呆司張云蘭從徽州率兵來旌,用炮火轟塌城墻十余丈,旌德又被清軍占領。
同治元年十月初八(1862年11月29日),太平軍襄王劉官芳、匡王賴文鴻、奉王古隆賢又從廣德和寧國進至旌德縣境。駐旌的湘軍總兵朱品隆率部堵于五都楊墅,激戰多時,雙方均傷亡較大,朱品隆敗退回縣城固守。十二日,太平軍分頭攻城不克。是夜,太平軍大隊前來,連夜筑營壘于城下,圍城兩晝夜仍不克。十五日,朱品隆開城出戰,破太平軍營壘四座。十九日,劉、賴、古三將領再次率眾攻城,終不能破,乃撤兵而去。
同年十二月初五(1863年1月23日),青陽縣被太平軍圍困,曾國藩飛檄旌德朱品隆部援救。初六日,朱品隆因移軍青陽而于撤營時不顧百姓死活,將城內房舍盡行焚毀。同日,太平軍古隆賢部乘虛而人,第四次占領旌德縣城。
奉王古隆賢占領旌德、襄王劉官芳、匡王賴文鴻等部也于同治二年攻占石臺、太平。同年九月十九日(10月30日)古隆賢聞報青陽縣被清軍攻陷,又聞涇縣、宣城一線太平軍戰事失利,他懾于清軍的囂張攻擊,便投書清廷湘軍總兵朱品隆,愿獻三城,繳械投降。朱轉請曾國藩許之。但古賢隆部下,太平縣守將天將江會義,旌德縣守將坐天義、申法喜不愿降清,各率一部于九月二十六、二十八日先后撤往廣德州。九月二十七日(11月8日),涇縣清軍守將易開俊領兵進至旌德,旌德城內剩下的太平軍頭領盧旺有、汪民珊等人繳械投降。至此,旌德、石臺、太平三縣相繼被清軍占領。
P8-10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