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農田水利(簡體書)
滿額折

農田水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李默,原名李亞平。海南萬寧人。1980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1973年赴海南國營英州林場插隊務農,后歷任廣東省旅游局干部,廣東旅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副編審。
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浪跡天涯》、《天上人間》、《風景》等。散文《人生該燦爛》獲廣東省作協第七屆新人新作獎,《駝玲,搖出瀟灑風采》獲2014年《羊城晚報》佳作獎。

名人/編輯推薦

“圖說歷史豐碑”再現了中國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全書歷史脈絡清晰,史實具體,通俗易懂,圖片豐富悅目,是一部有品位的歷史知識讀物,簡明生動的文本閱讀,多樣化的圖片表現形式,千秋人物的成敗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亂興衰,一個個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間組成一部凝重的歷史百科全書。李默主編的《農田水利》就是其中一本。

《圖說歷史豐碑》是一部全景式圖文并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華文明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此書的出版,凝聚了編撰者的心血,學術顧問們的智慧。尤其是李學勤先生,親自動筆寫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書沉甸甸的分量。
中華文明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隋。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造就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個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華文明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國就是四大古國之,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華文明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只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人中世紀的時候,中華文明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處于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斗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華文明這樣持久,這樣統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華文明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系,它的文化是統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華文明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于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于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華文明,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華文明的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于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對于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沖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沖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于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于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華文明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圖說歷史豐碑>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圖說歷史豐碑),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本叢書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并逐漸形成了編著《圖說歷史豐碑)的設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云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劃作了充分討論,并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華文明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華文咀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華文明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點貢獻。

目次

中國開始養蠶
紡織技術出現并迅速發展
新石器時期農牧技術普遍提高
新石器時代漁獵技術提高
三星堆青銅人像代表最早的蜀文化
大汶口文化興起
西周新型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及
裘衛家族買賣田地?井田制走向崩潰
青銅工具大量使用
耦耕逐漸消失
魯圍實行初稅畝
吳鑿邗江
五谷命名定型
已知最早的轆轤出現
戰國青銅工具普及生活各方面
秦初租禾
戰國普遍使用鐵制農具
鴻溝水利工程動工
中國現存最早的大豆
李冰主持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
靈渠建成?溝通南北水系
陶倉模型開始出現
漢初休養生息
嫁接技術發源
漢文帝休生養息
漢武帝興修水利
漢發明井渠施工法
中國發明犁壁
《史記?河渠書》總結水利史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
漢發明畜力播種機耬車
漢代玻璃工藝承前啟后
鄭吉還屯渠犁
賈讓提出治河三策
杜詩發明水排興利南陽
幾種水力機械出現
《養魚經》出現
長安使用灑水車
田莊經濟開始發展
曹操屯田
魏在兩淮屯田
魏廢民屯
司馬炎詔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
水磨大量使用
東晉實行土斷政策
江南大地主莊園經濟形成
北魏推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均田制
李崇抗水
梁筑浮山堰以灌魏壽陽城
酈道元撰成《水經注》
隋鑿廣通渠
隋代開始鑿運河?溝通南北交通
隋廣置倉窖
初立租庸調
唐農業生產力提高
萵苣、菠菜、西瓜引進
開始人工培養食用菌
水稻成為第一作物
第五琦主持江淮經濟
筒車發明
它山堰工程完成
唐人重視水利工程
《四時纂要》總結唐代農業技術
宋農業產量增加
天禧年末宋農田增加
范仲淹等筑海堰
西夏行宋歷
修鑿靈渠
宋實行方田均稅法
宋農學興盛
犁耕取代鋤耕
宋開兩浙、江東田
吳拱修山河堰
宋南方土地利用技術突破
宋花卉業興旺
改土歸流運動開展
直隸試行區田法
兩湖平原大建垸田

書摘/試閱

紡縱技術出現并迅速發展
紡織歷來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一個生產部門,所謂“紡織”即將某種纖維性物質通過紡紗工序然后織成布帛。中國的絲織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而中國的紡織技術則大約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與農業相伴發展。并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迅速發展,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原始織機的發明。
在紡織技術的起始階段,編結與編織技術給了紡織技術許多啟示。例如:出土于山西芮城風陵渡匼河遺址的石球,這種石球是用來作飛石索投擲打擊野獸的,飛石索多用皮條或植物纖維編成網兜來系住石球;此外還有大量出土的骨針,用來縫制和編結;《易·系辭下》中說:“……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編織的羅網即稱“網罟”。這些實物證明編結技術與紡織技術密切相關,現在全國各省區的出土情況則說明紡織技術的發明地呈多元分布。
隨著農業的發展和手工編結技術的提高,紡織技術出現并發展起來。紡,即“謂紡切麻絲之屬為□縷也”;織,即“作布帛之總名也”。紡織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首先表現在紡織纖維的提取,新石器時代有植物性與動物性兩種不同類型的紡織纖維,植物性的有葛、大麻、黃莔麻和貯,動物性的主要有蠶絲。開始時原料多采集,后來變成人工栽培或飼養。
對于葛麻纖維主要有兩種提取辦法:一是用手或手工具直接提取,這樣的纖維多呈片狀,如:河姆渡的繩子;二是浸漚脫膠即自然脫膠,利用池水中細菌分解膠質,分離出纖維。而對于蠶絲,則如《說文解字》中說的:“繅。繹繭為絲也。”即將繭置于熱水中,用文火加熱并適時加入冷水,這樣得到的纖維表面光滑均勻,如浙江吳興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織物殘片。除此以外還有對葛麻纖維的劈績技術,即劈分與績接,前者是將脫膠的纖維撕裂至小,后者就是將劈分的細小纖維束合接續在一處。
紡織纖維的提取為紡織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最早的絲織品是1958年在浙江吳興錢山漾下層(第四層)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織物殘片。早期的紡織品還有陜西華縣柳子鎮遺址出土的麻布片和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馬家浜文化層出土的織物殘片(已碳化)。此時的紡紗技術操作全是手工進行,新石器時代唯一的紡紗工具就是紡墜。紡墜的構造十分簡單,最初只是一根垂拉纖維的木棍和與之垂直的木桿,具體操作則有吊錠與轉錠二法,盡管紡墜的結構非常簡單,卻具有現代紗錠合股和加捻的基本功能,可紡出多種粗細不同的紗,原因就在于它的組成部分——紡輪的外經大小與重量,外經大紡輪重則成紗粗,反之則細。除紡墜外還有施捻合股合并細線的紡專。
經過提取、績、紡,紡織纖維成為紗線,于是織造成為可能。開初的織造是一種手工編織,在技法上大約還借鑒過竹器編織術,具體的新石器時代的手工布帛編織術有平鋪與吊掛二式,河姆渡出土的骨針、骨梭等就是當時的編織工具。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克服手工編織的速度慢、產品粗的缺點,發明了原始織機。根據考古發掘可推斷出原始織機發明于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從河姆渡、錢山漾、草鞋山的考古發掘看,我國在新石器時代使用原始腰機,它由兩根橫木、一個杼子、一把打緯刀、一根綜桿和一根分經棍組成,綜桿可使需要吊起的經紗同時起落,緯紗一次引入,打緯刀則抽緊緯線,可完成開口、引緯、打緯三項主要操作,使原始織機具有機械裝置的一些特點。
由于原始織機的使用,織物的產量及質量都有提高,草鞋山、錢山漾出土的織物可看出織機的痕跡,由此證明我國紡織技術出現后,人們通過努力不斷發展完善紡織技術,進人了紡織品的文明時代。
P3-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