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八桂民族文化論叢:審美人類學與廣西民族文化研究》立足于廣西民族文化資源的發掘與利用,從審美人類學研究視角,對廣西劉三姐傳說、銅鼓文化、花山崖壁畫、歌圩、“三月三”歌節、《密洛陀》史詩、壯族舞蹈等民族傳統文化進行研究;以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基本理念,對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印象·劉三姐》、民族文學、民族文化旅游等現代審美文化進行考察研究,著眼于廣西民族文化的現代發展,提供民族文化研究的審美人類學視野及其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
作者簡介
張利群,男,1952年6月生,漢族,湖北羅田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與批評、區域文化研究。出版著作《文藝制度論》等13部,發表論文300多篇;獲得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2項,廣西社科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完成主持國家社科項目3項,廣西社科項目與軟科學項目3項;在研教育部社科項目1項,參與在研國家重大招標項目并主持其子項目。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廣西優秀專家、廣西特聘專家、廣西教學名師稱號。
名人/編輯推薦
《八桂民族文化論叢:審美人類學與廣西民族文化研究》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目次
總序
民族審美人類學
民間文藝制度的構成及其建構
中國古代審美人類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廣西民族審美文化的現代發展
文化交流視野中劉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構
廣西文藝發展的“劉三姐現象”探析
《印象·劉三姐》的當代審美文化性質與定位
民間文化現代闡釋的審美人類學指向
民歌研究與民歌理論建設的審美人類學指向
歌圩形成條件及原因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三月三”歌節的民間節慶文化意義
銅鼓的民族文化身份辨析及其特征
花山崖壁畫影像的文化身份辨析
花山崖壁畫影像造型的生命意識及其人類學意蘊
《密洛陀》“創世”史詩中的自然文化觀
壯族舞蹈文化蘊含的三維構成
江頭洲村愛蓮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廣西文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策研究
曲藝之鄉建設思路與發展途徑
廣西民族文學發展戰略和對策
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有關廣西文化研究成果目錄
后記
民族審美人類學
民間文藝制度的構成及其建構
中國古代審美人類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廣西民族審美文化的現代發展
文化交流視野中劉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構
廣西文藝發展的“劉三姐現象”探析
《印象·劉三姐》的當代審美文化性質與定位
民間文化現代闡釋的審美人類學指向
民歌研究與民歌理論建設的審美人類學指向
歌圩形成條件及原因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三月三”歌節的民間節慶文化意義
銅鼓的民族文化身份辨析及其特征
花山崖壁畫影像的文化身份辨析
花山崖壁畫影像造型的生命意識及其人類學意蘊
《密洛陀》“創世”史詩中的自然文化觀
壯族舞蹈文化蘊含的三維構成
江頭洲村愛蓮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廣西文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策研究
曲藝之鄉建設思路與發展途徑
廣西民族文學發展戰略和對策
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有關廣西文化研究成果目錄
后記
書摘/試閱
在先民生存和生活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既有和諧協調的一面,也有矛盾沖突的一面。但先民面臨自然威脅和危害時,往往會處于弱者地位,從而對大自然威力產生恐懼和敬畏。例如江河泛濫、洪水暴發時,先民的生存、存在和生活就受到威脅和遭受危害,而當先民的人力無法戰勝自然力,加之缺乏對自然的科學認識時,勢必會產生出自然崇拜、神靈崇拜、“萬物有靈論”的意識和觀念。因此,花山崖壁畫表現在左江沿岸懸崖峭壁上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這些影像造型無疑是對水神祭祀或祈禱的產物,既有原始宗教祭祀儀式的崇拜功用,也有巫術儀式的祈禱功用,很大程度上是為先民的生存、存在、生活的實用功利性和目的性而采取的行為活動。如果說這種自然崇拜、神靈崇拜以期望和乞求的方式來尋求解決矛盾沖突的途徑還是一種被動行為的話,那么,花山崖壁畫的影像造型所表達的主體乃是先民的圖騰、祖先的影像、民族的精神,從而表現出圖騰崇拜、祖先崇拜、族群崇拜意識就應視為一種主動的試圖尋求解決矛盾和沖突的途徑。盡管從影像的造型特征看,無論是從兩臂曲舉、兩腿曲蹲的蛙式造型,從而呈現出祭祀禱告的姿勢看,還是從畫面構圖與布局所顯示出的原始宗教、原始巫術的氣氛和環境看,無疑可視為祭祀影像,甚至可視為造型過程就是一種儀式過程。但畢竟儀式和祭祀的主體是人影,是壯族先民的影子,依循原始思維中對影子的理解和認識不難形成“影子一一靈魂”觀念。因此,花山崖壁畫的影像其實質就是壯族先民的靈魂,據此辨析當時的“萬物有靈論”和靈魂崇拜、神靈崇拜的觀念,無疑也包含著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觀念,其目的就是期望依托祖先的靈魂和神力,依托族群的精神和力量戰勝自然、克服困難、解決矛盾和沖突。因而,這種涵蓋了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活動是人類面對自然的主動行為,是顯示人的本質、本質力量和靈魂精神作用的創造行為。因此,祖先崇拜、圖騰崇拜必然導向實用功利目,導致人類從自身傳統和自身力量中去尋求戰勝洪水、克服恐懼的神力。由此可見,花山崖壁畫的影像造型具有鮮明、突出的實用功利性和目的性,既是面臨現實困境從而企圖通過自然崇拜、神靈崇拜來祈禱自然的恩澤和親和以緩解危機、解決矛盾;又是面臨現實困境時企圖通過圖騰崇拜、祖先崇拜來借助先輩的靈魂精神與神力,以戰勝自然、贏得勝利。盡管這種祭祀儀式和巫術儀式及其先民的天真、幼稚、幻想的意識和行為難以達到預期的實用功利效果和目的,正如影像只不過是幻想和幻象罷了。但先民囿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始終不渝的堅信,這是能夠實現實用功利目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更為重要的是表達了先民的始終不渝的信念和決心,表達了他們的理想和追求。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