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日本文化認同的建構歷程:近現代日本人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日本文化認同的建構歷程:近現代日本人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像日本人那樣對“我們是誰”的問題高度關注的民族在世界上實屬罕見。日本有各種各樣回答“日本人是什么”的所謂日本人論,每逢社會重要轉折關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日本人論盛行。楊勁松君在北京大學讀博期間確定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他從浩瀚的文獻中仔細淘滌,精心擇取、辨析,終于寫成了博士論文:《“日本人論”的嬗變:近現代日本文化認同的建構軌跡》。該論文在答辯過程中就受到了專家的好評。這次,他將論文加以修改和補充,冠以《日本文化認同的建構歷程一一近現代日本人論研究》之名正式出版了。此書從學術史的角度對日本人論進行了細致的梳理,讀者可從中看到日本人論的詳細發展脈絡以及各個時代的主要日本人論的特點。據我所知,這是目前中國人在日本人論研究方面最系統、下工夫最大的一部論著。對一部學術著作最好的評價是看能否經受時間的考驗,我可以這樣說:今后中國人研究日本人論,此書無論如何是跳不過去的。

作者簡介

楊勁松,內蒙古赤峰市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亞非研究所,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社會與文化,曾經發表過《“日本人論”的演變軌跡——從文明開化到經濟大國》、《浜口惠俊及其“人際關系主義”理論》、《試論戰后日本文化反省思潮的走向》等論文。現供職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計財外事司。

名人/編輯推薦

《日本文化認同的建構歷程:近現代日本人論研究》:博士論叢

目次

序 日本人論與大規模文明社會的整體性研究
第一章 日本人論的產生及綜述
第一節 課題的確立及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日本人論產生的主要因素
一、歷史和地理環境因素
二、文化震驚與文化抉擇因素
三、文化墮距與文化焦慮因素
第三節 先行研究概述
一、日本學者的研究
二、我國學者的研究
第四節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基本結構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
三、基本結構與內容

第二章 羽化與蛻變:日本人論與日本民族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文化失范:西洋文明壓力下的自卑與自我批判
一、日本文明半開化論
二、日本風俗改良論
第二節 與強者“聯姻”:對西方文化共性的建構
一、日本人與基督徒的共同氣質
二、武士道精神與西洋宗教教育的共性
三、日本高雅文化與西洋文化?互補性
四、日本自然風土與西洋地理環境的共性
第三節 文化反擊:對歐化主義的反抗及日本文化優越論的泛濫
一、國粹論對歐化主義的反擊
二、從文化特性論到種族優越論的演變
三、超越西洋近代模式的喧囂——“近代超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墜落后的迷失:日本人論與戰后文化反省思潮的走向
第一節 文化反省:對戰前文化的批判
一、批判天皇制和封建家國觀,呼吁人性回歸
二、對日本國民性的再認識
三、《菊花與刀》引發的文化討論
第二節 文化重構:日本文化再定位的嘗試
一、放棄提純日本文化特性的“雜種文化”定位
二、與西歐“平行進化論”為文化特性論打下伏筆
第三節 文化突圍:日本文化特性相對性認識論的復蘇
一、日本文化傳統與近代資本主義的關聯性
二、“縱式社會結構”與“恥感文化”的價值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崛起后的張揚:日本人論與日本模式普遍性的建構
第一節 “日本模式論”的出臺
一、日本近代文明的新定位
二、西方近代化模式的相對性
三、日本文化的承載空間——“世間”
第二節 日本集團主義的心理動因:“甘性構造”
一、“甘性構造”?概念及表現
二、“甘性構造”的文化價值一
第三節 日本集團主義的行為模式:“間人主義”
一、“間人主義”的概念
二、“間人主義”的行為類型——“狀況中心型”
三、“間人主義”人際互動的核心要素——“緣”
四、“間人主義”的“原組織”形態——“家元”
第四節 日本集團主義的文化淵源:“家社會文明”
一、日本“家?會文化”的特性
二、日本“家社會文化”與近代化的契合因素
三、日本“家社會文化模式”的普遍性意義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日本人論的新動向及末來展望
附錄重要日本人論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這些當今中國第一流的學者們坦言,“中國式的現代化命題中包含的‘中國性’問題,其具體內容究竟是什么,當代中國哲學界并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說法。”這幾大疑問,表現出當今中國知識界以天下為己任,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的博大情懷和深邃的哲學思考,也反映出他們在西方強勢文明的壓力下的某種文化焦慮心態,即不甘心“被西化、被現代化”……“要把現代化文化變成中國文化的內在的、自我的要求……正確認識到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必要而且可能現代化的內在歷史根據或源頭活水”。2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論,上述深奧的哲學思考可歸結為一句話,即當今中國人文化認同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及如何確立認同的問題。中國知識界的文化焦慮在中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和進步、國際地位大幅度提升、“中國式崛起”逐漸成為現實的氛圍中發酵、醇化,表明“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得越緊密,這種焦慮越強烈:我們迫切地要獲得與別人平等的地位,卻總是發現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要克服中國已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象仍需要更多的努力。經濟增長與13億人的市場是新一代中國人主要的信心來源,這種信心既容易使人膨脹,也經常脆弱不堪,因為它與個人的尊嚴并非緊密相關”。3文化焦慮積聚為構建文化認同的動力,最終必將釋放出巨大能量,這種能量既可以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也存在誤入歧途的可能性。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文化認同的構建顯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若干長期、復雜的歷史階段。日本知識界自近代以來建構文化認同的歷史過程,可以為轉型期的中國提供參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