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張東蓀年譜(簡體書)
滿額折

張東蓀年譜(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張東蓀(1886-1973),中國著名現代哲學家、政治活動家、政論家、報人。曾為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之一,曾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秘書長。
張東蓀一生“以哲學興趣為主,而又不能忘情于政治”。1941年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后參與創建中國民主社會黨。他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宣揚走“中間道路”,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貢獻。建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民盟常委等職。1951年因卷入“美國特務案”,被撤消民盟內外一切職務,并于1953年5月被開除出民盟,1973年死于秦城監獄。
本書以時間為序,對其生平及思想學術情況作了比較詳盡的記述。

作者簡介

左玉河,男,1964年生于河南新鄉,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社會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及社會文化史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左玉河編著的《張東蓀年譜》是張東蓀的年譜,主要敘述譜主生平活動及思想情況。因譜主以著述為主,故本譜著力考察其著述情況并多節錄其代表性文章內容,著作則以介紹撰作經過、內容提要及影響為主,以便把握譜主思想及其發展演變。張東蓀“叛國”?“特務”?區區一介書生,何以成為人人口中的“壞分子”?探尋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畢生追求的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

中國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遭到國民黨獨裁統治破壞的危難之際。民盟以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國為政治綱領。民盟凝聚了當時絕大多數進步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可謂群賢畢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黃炎培、張瀾、沈鈞儒、楊明軒、聞一多、李公樸、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圖南、吳晗、費孝通……這些民盟前輩精英們縱橫捭闔、開闊放達,本著知識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會責任“奔走國是”,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社會等領域都提出了明確的綱領和主張,將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國的土地上。
在那蒼黃翻覆、陵谷變遷的大時代,在那風云變幻、波瀾壯闊的動蕩歲月里,歷史的浪潮將中國民主同盟,將有志于民族振興的賢良才俊推上了風口浪尖,他們在改變中國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他們為歷史的進程,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民主政治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將自己的榮辱與民族存亡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為中國的民主、繁榮奮斗了一生,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響和現實意義。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為了保存這珍貴的歷史財富,為了讓后人記住先輩們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們為國為民、勵精圖治的奮斗事跡,我們通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和積累,出版了《民盟歷史文獻》叢書,這不僅僅是追憶往昔、緬懷先賢,也不僅僅是為了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去厘清歷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過回顧那段曲折的歷史,傳承民盟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真摯感情;紀念民盟先賢為新中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呈現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嬗變和進步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同時也是為了民盟薪火相傳、與時俱進的需要;為了讓那些雋永傳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歷史再現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民盟歷史文獻》叢書的出版,是對先賢們多黨合作歷史的尊崇和傳承。
《民盟歷史文獻》編委會

目次

前言/1
凡例/1
1886年(光緒十二年 丙戌) 出生/1
1893年(光緒十九年 癸巳) 7歲/5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壬寅) 16歲/8
1904年(光緒三十年 甲辰) 18歲/9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乙巳) 19歲/11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丙午) 20歲/13
1907年(光緒三十二年 丁未) 21歲/18
1911年(宣統三年 辛亥) 25歲/20
1912年(民國元年 壬子) 26歲/23
1913年(民國二年 癸丑) 27歲/26
1914年(民國三年 甲寅) 28歲/42
1915年(民國四年 乙卯) 29歲/53
1916年(民國五年 丙辰) 30歲/66
1917年(民國六年 丁巳) 31歲/74
1918年(民國七年 戊午) 32歲/81
1919年(民國八年 己未) 33歲/88
1920年(民國九年 庚申) 34歲/101
1921年(民國十年 辛酉) 35歲/128
1922年(民國十一年 壬戌) 36歲/14x
1923年(民國十二年 癸亥) 37歲/x56
1924年(民國十三年 甲子) 38歲/168
1925年(民國十四年 乙丑) 39歲/x77
1926年(民國十五年 丙寅) 40歲/183
1927年(民國十六年 丁卯) 41歲/189
1928年(民國十七年 戊辰) 42歲/193
1929年(民國十八年 己巳) 43歲/201
1930年(民國十九年 庚午) 44歲/210
1931年(民國二十年 辛未) 45歲/215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壬申) 46歲/227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癸酉) 47歲/249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甲戌) 48歲/255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乙亥) 49歲/269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丙子) 50歲/288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丁丑) 51歲/303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戊寅) 52歲/309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己卯) 53歲/319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 庚辰) 54歲/325
1941年(民國三十年 辛巳) 55歲/330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 壬午) 56歲/335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 癸未) 57歲/340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甲申) 58歲/345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乙酉) 59歲/348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丙戌) 60歲/357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丁亥) 61歲/386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 戊子) 62歲/424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己丑) 63歲/446
1950年(庚寅) 64歲/467
1951年(辛卯) 65歲/476
1952年(壬辰) 66歲/479
1954年(甲午) 68歲/486
1955年(乙未) 69歲/488
1958年(戊戌) 72歲/491
1959年(己亥) 73歲/492
1960年(庚子) 74歲/494
1962年(壬寅年) 76歲/497
1963年(癸卯) 77歲/499
1964年(甲辰) 78歲/500
1965年(乙巳) 79歲/50l
1966年(丙午) 80歲/502
1968年(戊申) 82歲/503
1969年(己酉) 83歲/505
1973年(癸丑) 87歲/506
跋/509

書摘/試閱

1886年12月9日(光緒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張上禾第四子張東蓀出生。張東蓀,原名張萬田,字圣心,是張家“田”字輩。“東蓀”后來他自己取的名字,意為:東甫公的孫子,表示對祖父為人與功業的敬仰。
張東蓀系浙江省錢塘縣人。錢塘縣清代屬杭州府。杭州府為浙江省省會,轄仁和(附郭,城北)、錢塘(附郭,城南)、海寧、富陽、余杭、臨安、于潛、新城、昌化等9縣。錢塘縣與仁和縣同駐杭州城(今杭州城區),同為府治。錢塘轄附郭和城南一帶;仁和轄附郭和城北一帶。1912年2月,兩縣合并改名杭縣。1927年5月,劃城區置杭州市。解放初,縣治遷拱震橋。1958年裁縣入杭州市及余杭縣。
據張家保存下來的《增訂張氏近世考》(后半本)記載,張氏12代以前為海寧陳家,后來過繼給錢塘張家,從此便改姓張。對此,張爾田說:“張系海寧陳,明萬歷間,有諱世榮者育張,遂后之,始遷郡城,籍錢塘,為其縣人。”張家世代以耕讀傳家,到第五世時,家族始顯貴。“五傳至映辰,以文學受知高宗純皇帝,位終兵部右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族始大。”第六世張云敖,在清代文界頗有名氣。據鄧之誠作《張君孟劬別傳》稱:“先世藻川侍郎始貴,侍郎子仲雅撰《選言膠言》,以文學顯。”杭縣人夏循自作《張先生孟劬傳》亦稱:“清嘉道間有云敖先生,號簡松,精選學者,其高祖也。”
張云敖有四子:即第七世張裴、張褒、張裕和張世均。張裴字眷三,號補梅,是云敖的長子,曾做過江蘇嘉定縣知縣和江蘇泰州知州,他有四子:開保、承保、之杲、之豫。三子張之杲,這便是張東蓀的祖父,號東甫公,生于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1792年7月11日),錢塘縣附貢生,遵酌增常例,報捐知縣,分發江蘇。1830年署華亭縣知縣,1832年起先后任江蘇嘉定、吳江、陽湖、長州、元和等縣知縣。1843年升授泰州知州,任泰州知州達10年之久。1853年,太平軍先后攻陷江寧(南京)和揚州;1853年9月,張之杲守衛泰州,積勞成疾,病死于任上。1857年奉旨照軍營立功,后積勞病故,例從優議恤,被清廷追贈道銜,賜祭葬恩,蔭一子,以知縣歸部候選。1886年,奉旨崇祀泰州名宦祠。遺著有《初日山房詩集》六卷和《泰州保衛記》一卷。
張之杲有三子:上運、上綬和上禾。張上運、上綬幼年夭折。僅存么子上禾,這便是張東蓀的父親。張上禾,字子盛,生于道光十九年三月十三日(1839年4月26日),其幼年失母,聰穎好學,“君生乳抱,失母。徇齋孺慕亢亢,熊角不儕凡,僮及長,益刮于學,出語驚”。當張之杲病逝時,上禾年僅15歲,補杭州府博士弟子。“屢逐群士秋貢。君文高不中,程輒躓。”他沒有能夠通過正常的科舉取得功名,只好以父親的軍功候補知縣;1969年選授直隸昌黎縣知縣,此時年已30歲;1871年調補博野縣知縣,“博野瘠邑,民悍,窩盜,名難治。君下車,擒大猾,縣大驚。桀者挺劫官牙,君又擒之,一繩以法。愈治,則庀(治理)庠校,增膏廩,鶘習齋之學,淑人再積。”在任很有政績;1874年調署撫寧縣知縣,得遇李鴻章,李曾驚日:“君儒者,乃此耶?”意欲提升,但由于其他官員的嫉妒和攻擊而作罷。1881年調補塞北萬全縣知縣;1886年調署內邱縣知縣。后又調任靜海、獲鹿知縣。
張上禾的元配夫人為楊氏,福建城縣人,娶進張家后不久病逝,年僅25歲,沒有子女出;隨后,上禾與江西萬氏訂婚,但未來得及迎娶,萬氏便殤;接著續娶陳氏。陳氏為同里人順天府府丞陳寶禾的女兒,山東候補鹽大使陳璋的胞妹,在張上禾任昌黎、博野縣知縣期間,迎娶陳氏。1874年3月17日,其長子張爾田(孟劬)生。后來又生有二子,均不滿2歲即殤。P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