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中國經濟的復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經濟的復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於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崛起問題的力作,由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迪裡普?K.達斯所著。本書從多角度、多層次研究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既論述了中國的宏觀經濟、貿易、金融、農業、人口、中國同亞洲其他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的關係等,深入地討論了中國的儲蓄、投資、金融、銀行和貨幣等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論述了由於貿易發展、金融流動、外國直接投資和地區生產網絡化而出現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本書不僅論述全面、材料豐富,而且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沒有採用專業化的數學公式和理論模型,既適合不同類型的專家和學者,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加)迪利普.K.達斯 譯者:呂增奎、李冬梅、馮瑾、張志超
迪利普.K.達斯(Ditip K.Das)),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曾任教于全球多所著名商學院,如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法國高等經濟商學院、悉尼大學商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瑞士韋伯斯特大學,現為韓MSL松大學Solbfidge國際商學院教授。曾擔任多個國際組織的顧問,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世界銀行和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等。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和銀行、國際貿易和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問題,以及包括中國和口本在內的亞洲經濟。出版有20多部著作,如《金融全球化與新興市場經濟體》(2004)、《亞洲經濟與金融:一種后危機的視角》(2005)、《中國與印度:兩個經濟傳奇》(2006)等。

名人/編輯推薦

與大多數關于中國的著作不同,迪利普·K.達斯編著的《中國經濟的復興》全面而又權威地論述了中國經濟的大多數領域,包括宏觀經濟、貿易和金融。這是本書的突出特點。本書并不排除農業、人口特點和人力資源開放等其他相關的事實。值得關注的重點領域包括中國與亞洲其他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以及全球經濟之間的關系和融合。本書深入討論了儲蓄、投資以及經濟的金融、銀行和貨幣方面。貿易增長帶來的地區一體化、金融流動、外商直接投資和由垂直專業形成的地區生產網絡是本書各章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人民幣問題是另一個激烈爭論的領域,本書使用了一章的篇幅討論了這一問題。

回顧經濟歷史,能夠讓人獲得諸多啟示和教益。19世紀初期,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了整個歐洲。然而,在此后的150年里,中國淪落為積貧積弱的境地。封建統治的顢頇無能遭到政治、社會和經濟的混亂。隨著1978年的改革開放,驚人的經濟增長和全球一體化的新時代現出了曙光。在2008年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中國完成了30年的宏觀經濟市場化改革和重組。在短短30年內,中國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2008年北京奧運會恰如其分地證明了中國重新獲得的國際經濟地位。
在這30年里,幾乎所有的經濟和社會福利指標都得到了改善,在許多情況下明顯如此。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全面決定性的經濟體,擁有在全球經濟的最快速增長地區中最快的長期年均GDP增長率。中國GDP.保持穩定、高速和持續的增長。中國已經從全球經濟舞臺的邊緣走向了中心。很少有經濟學家事先認為這是合理的進程。中國經濟經歷了許多大規模的變革,即從命令經濟走向私人部門主導的、分權化的、市場導向的經濟,從農村一農業社會走向城市一工業社會,從封閉的經濟走向開放的經濟。基于中國過去的經濟表現,一些分析家預測,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成功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也成為學術界、企業家和公共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一些熱心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家開始談論“中國世紀的黎明”。20年前,這可能被視為浪費時間,但如今則不是如此。
在改革時期,中國擁有非常高的儲蓄率和投資率。在這一時期,投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投資與工業增長之間的關系是理解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中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出現了驕人的增長。勞動生產率也穩步增長,這有利于中國成為亞洲生產率最高的經濟體之一。計劃生育政策顯著地改善了勞動力供應增長的質量,推動了經濟的發展。計劃生育政策還迅速地降低了人1:3增長率。勞動人口的撫養率下降,減輕了他們的撫養重擔,為經濟提供了人1:3紅利。
來自亞洲鄰國和工業化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穩步地流人中國,在此幫助下,中國的制造業部門已經崛起為強大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龐大部門。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國。在大量的工業品市場上,中國被視為難以與之競爭的制造大國。誠然,外商直接投資擴大了中國工業品的種類,提高了它們的質量。最近的工業發展反映丁中國生產和制造能力廣泛而又深入的增長。中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
快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全球性經濟體,因而提高了它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以美元目前市場匯率來計算的名義GDP總量來看,從1990年到2003年,中國的排名從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到2005年又上升到第4位,中國商品和服務總產值達到18.2萬億人民幣(或者2.2萬億美元)。在名義GDP的這種水平上,中國在2005年超過了英國。由于2007年下半年GDP增長率達到11.5%,因此,按照市場匯率來計算GDP的話,中國已經在2007年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如此迅速的崛起將會影響全世界的企業、工人和消費者.商業公司將必須制定各種戰略,以便在這個新興的全球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隨著輻射型安排的衰亡,全球商業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新的中心。隨著中國經濟擴大它的全球存在,至今仍然傲慢專橫的“西方”(加拿大、歐盟、日本和美國)肯定會相對地削弱。在曰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商業和政治領袖將需要形成一種真正全球性的合作思維.
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中國成為了全球貿易大國,2004年成為僅次于德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大國。對外部門改革促進了這一過程,中國經濟的全球一體化繼續推進。中國對外部門的表現像亞洲其他高績效經濟體一樣。中國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貿易盈余,帶來經常賬產盈余,這部分是因為驚人的高儲蓄率。出口導向的工業產品和投資實質上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中國把自身改造成為大多數消費品和工業品的全球工廠,成為世界級消費品和工業品的低成本出1:3國。
中國的另一項卓越成就是成為全球消除貧困的最大貢獻者。在過去20年發展中世界的消除貧困成就中,中國就占到了75%。到2015年,中國很有可能消除每天1美元(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的貧困人口。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經濟體,這是地區和全球經濟的重大威脅。許多國家無論過去和現在都在加強保護主義大棒。中國被指責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各種失衡。許多恐慌不僅毫無道理,而且毫無根據。總體上來看,中國已經證明了它對全球經濟的積極影響。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的推動力。中國在供應面上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盡管在短期內中國經濟也給全球經濟秩序帶來了某種混亂,但是中國崛起成為經濟大國卻是一種建設性的、有益的和有利的發展。自21世紀初以來,中國被視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增長的第二大發動機。我們目睹了未來的經濟超級大國的持續增長,它擁有無與倫比的資金,并且精通商業的階層擁有遠大的抱負。隨著快速的經濟增長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全球存在,中國將會對其他經濟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也使其他經濟體更迫切地需要制定應對這種調整的戰略和策略。
……

目次

序/1
致謝/7
第1章 中國的復興:30年不可阻擋的經濟進步/1
1 中國經濟的“U形”發展/3
2 與其他亞洲高速增長國家的比較/29
3 貿易大國的演變/35
4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48
5 跨國公司在中國/58
6 外匯儲備管理/62
7 增長之痛與管理失靈/68
8 快速增長的代價:環境退化/70
9 未來情景與增長軌跡/72
10 結論/83
第2章 中國的復興與持續一體化的地區經濟/89
1 中國與亞洲經濟體:兩種可能的情景/92
2 中國經濟擴張與亞洲經濟體/103
3 中國和亞洲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流 /110
4 應對中國經濟擴張的戰略/117
5 中國的地區一體化立場和新舉措/119
6 結論/122
第3章 中國的復興與持續一體化的全球經濟/125
1 中國與全球經濟:根本性的地位變化/127
2 作為全球增長源泉的中國/140
3 影響全球經濟的渠道/142
4 “入世”及其影響/146
5 對外直接投資與“走出去”戰略/150
6 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的模型分析/152
7 如何與中國共舞:制定有用的策略/155
8 結論/158
第4章 中國的復興與跨太平洋地區宏觀經濟的失衡/161
1 全球宏觀經濟的失衡/163
2 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持續與規模/166
3 美國經常賬戶赤字的持續與規模/168
4 中國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174
5 跨太平洋地區的金融失衡:穩定還是不穩定? /182
6 關于跨太平洋地區宏觀經濟失衡的多元視角/185
7 緩解中美收支失衡/189
8 結論/195
第5章 中國的復興與人民幣問題/199
1 中國匯率制度的演變/201
2 人民幣匯率的錯位/205
3 人民幣的升值/209
4 各種截然對立的觀點/220
5 人民幣匯率變化對貿易的影響/222
6 美國“次債危機”與人民幣升值/229
7 結論/230
注釋/234
參考文獻/245
索引/270
譯后記/274

書摘/試閱

兩個至關重要的變量:儲蓄與投資
一般認為,儲蓄率和投資率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最重要的兩個變量。因為它們共同創造了生產性的股本,這反過來對GDP的增長率產生了重要影響,換句話說,國內的宏觀經濟環境是否有利于增長,經濟是否不充滿了扭曲。
高儲蓄率具有明顯的好處:提供廉價和充沛的資本,從而幫助產生物質資本和帶來強勁增長。中國經濟的突出特征是它的增長奇跡嚴重依賴驚人的儲蓄率和投資率。即使在改革之前,中國也是一個儲蓄率和投資率超高的經濟體。因此,物質資本形成率維持在非常高的水乎上。
在宏觀經濟改革開始的時期,由于儲蓄第一,所以,正是政府部門創造了絕大多數的國內儲蓄。在一個中央計劃的經濟體中,政府能夠毫不費力地敝到這一點。這種趨勢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以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來衡量,家庭儲蓄率低到只占GDP的5%的程度。隨著20世紀80年初期之后政府儲蓄率下降,家庭儲蓄率穩步上升和逐步恢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家庭儲蓄率已經上升至占到GDP的30%以上的水平上。隨后,家庭儲蓄率又小幅下降。這種水平的家庭儲蓄率遠遠高于經合組織的任何成員國。中國的家庭恪守儒家原則,勤儉持家,精明投資。家庭儲蓄率唯一高過中國的國家是印度。在印度,政府通常保持巨額的赤字,也就是說,政府并不進行儲蓄。中國公司或企業部門的儲蓄率也保持在異常高的水平上。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家庭儲蓄率一直下降。在這一時期之后,企業部門儲蓄率的上升是因為政府和公司部門儲蓄率的上升。這三種儲蓄率共同使國家的儲蓄率成功地維持非常高的水平上。因此,在這個方面,中國的發展經驗類似于其他亞洲高績效經濟體,這些經濟體在快速增長時期通常成功地維持很高的儲蓄率(Modigliani and Cao,2004;He and Cao,2007)。
洛亞薩等人(工,oayza et a1.,2000)使用根據總儲蓄標準收集到的目前最大量的數據,探究國家和私人儲蓄的決定因素。從一個經濟體中影響儲蓄表現的決定因素的類型來看,他們的跨國經驗研究是最豐富的。他們確認了下列變量:發展水平、GDP增長率、財政政策、養老金改革、金融自由化、人口和城市化。有趣的是,這些決定因素只能部分地解釋中國的儲蓄表現。從1978年到1995年,中國的平均儲蓄率是占到GDP.的37%,而同一時期國際的平均儲蓄率是21%。卡拉伊(Kraay,2000)使用了洛亞薩等人確定的變量,進行了跨國回歸分析,發現高增長率乃至有利的人口影響只能部分地解釋中國的高儲蓄率。即使一組充分的變量也不能解釋中國的高儲蓄率,中國的儲蓄率比基于中國經濟特征的預期高出10個百分點。這種趨勢一直保持下去,2004.年,中國的儲蓄率仍然比1978—1995年37%的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Kuijs,2006)。在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的儲蓄率比儲蓄率傳玩決定因素所解釋的水平高出15%到20%。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