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張抒揚: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學專家,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心血管常見病和疑難雜癥診療、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多重危險因素的控制等方面,有獨到的建樹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開展冠狀動脈及周圍血管的介入診斷和治療多年,注重對疾病從預防、診療到康復的全程管理。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第九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臨床藥學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臨床藥學專業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中國康復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女醫師協會心臟和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志第九屆和第十屆編委等職。
名人/編輯推薦
“為什么?”“這些大專家的文字,沒有什么說教,但有畫面感,看著像現場的一個個鏡頭,還把醫生的糾結和做醫生的擔當,在案例的描述中平實地表達出來。”我建議她有時間把文稿看完,“不,我要等著書出來再細看。”女兒說,“這樣的文字,書本里讀不到,課堂上很難聽到,看一遍感悟不深,必須靜下心,慢慢領悟,甚至需要工作后邊看邊回味。”
應北大出版社和本書主編之邀,作為特約編審,在拜讀《醫之心》所有文字的幾個月里,我深深地被醫學大家和醫學專家們的心性所感動——感動于他們對醫學之痛的反思,感動于作為醫生的他們對風險擔當的無悔,感動于他們在浮躁的當下對患者之情、患者之難的理解與幫助,感動于他們在執醫環境并不樂觀的當下,信守仁心,心存對患者的感激,而所有的文字,都是娓娓道來,娓娓道來中讓人領悟怎樣才是個好醫生,怎樣才能做個好醫生,什么是醫學的人文性,醫學的人文性于醫生,于患者,具有怎樣的光輝。
38篇文稿,每一篇文字講述的都是專家們執醫生涯中感觸最深的故事。當《那一份病歷》記錄了一位中學教師,37歲的女患者,五年前因“右眼視物模糊”到醫院就診,術后的五年“健康、幸福、充滿希望”,對醫生充滿感激。因為醫生說過,雙眼同時長這種腫瘤的幾率很小,她的病例應該是很有價值的,五年里,她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隨訪,一直到發現腫瘤肝轉移已經兩個多月。當時她正在進行化療,還按約定來找醫生,“希望我這個完整的病歷和就醫的整個歷程,對您的科研、對以后的病人也許會有所幫助”。辭世前,她讓家屬一定要告訴醫生這個消息,還交代家屬務必將這些記錄交給醫生。讀此文,我的內心感受已無法用語言表達。
《疾苦》一文記錄的情同手足的兄妹,20年前同一天高熱驚厥,患相同的癲癇疾病,哥哥接受手術后,康復得非常好,停用藥物后,癲癇一直沒有發作。當專家了解到妹妹也患有同樣的疾病時,迅速安排患者住院,接受了同一部位的手術。手術后妹妹的精神明顯好轉,性格變得像換了一個人樣,更容易與人交流溝通,癲癇也未見發作,但妹妹得以被迅速收治住院的原因,是因為醫生出診中了解到妹妹因患癲癇病,身心所遭受的苦痛。讀此文,我忽然覺得,所有的關于醫學人文性的討論,都不如走進病人的心里,感悟因疾病而來的苦痛更有意義。
娓娓道來的所有故事,沒有華麗的修飾,卻時時讓你的心被揪著。患之情里,你能感受到醫之心的具體可觸;醫之心中,你能感受到患之情里因對醫生的信任和尊重,而獲得的 醫科大學上學的女兒周末晚上回家,推薦她看了《醫之心》的《傾聽》《拔管》《無聲亦有聲》《如果,你可以重來》等幾篇文稿,平時溝通不多的女兒,忽然冒出一句:“這本書值得期待。”
“為什么?”“這些大專家的文字,沒有什么說教,但有畫面感,看著像現場的一個個鏡頭,還把醫生的糾結和做醫生的擔當,在案例的描述中平實地表達出來。”我建議她有時間把文稿看完,“不,我要等著書出來再細看。”女兒說,“這樣的文字,書本里讀不到,課堂上很難聽到,看一遍感悟不深,必須靜下心,慢慢領悟,甚至需要工作后邊看邊回味。”
應北大出版社和本書主編之邀,作為特約編審,在拜讀《醫之心》所有文字的幾個月里,我深深地被醫學大家和醫學專家們的心性所感動——感動于他們對醫學之痛的反思,感動于作為醫生的他們對風險擔當的無悔,感動于他們在浮躁的當下對患者之情、患者之難的理解與幫助,感動于他們在執醫環境并不樂觀的當下,信守仁心,心存對患者的感激,而所有的文字,都是娓娓道來,娓娓道來中讓人領悟怎樣才是個好醫生,怎樣才能做個好醫生,什么是醫學的人文性,醫學的人文性于醫生,于患者,具有怎樣的光輝。
38篇文稿,每一篇文字講述的都是專家們執醫生涯中感觸最深的故事。當《那一份病歷》記錄了一位中學教師,37歲的女患者,五年前因“右眼視物模糊”到醫院就診,術后的五年“健康、幸福、充滿希望”,對醫生充滿感激。因為醫生說過,雙眼同時長這種腫瘤的幾率很小,她的病例應該是很有價值的,五年里,她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隨訪,一直到發現腫瘤肝轉移已經兩個多月。當時她正在進行化療,還按約定來找醫生,“希望我這個完整的病歷和就醫的整個歷程,對您的科研、對以后的病人也許會有所幫助”。辭世前,她讓家屬一定要告訴醫生這個消息,還交代家屬務必將這些記錄交給醫生。讀此文,我的內心感受已無法用語言表達。
《疾苦》一文記錄的情同手足的兄妹,20年前同一天高熱驚厥,患相同的癲癇疾病,哥哥接受手術后,康復得非常好,停用藥物后,癲癇一直沒有發作。當專家了解到妹妹也患有同樣的疾病時,迅速安排患者住院,接受了同一部位的手術。手術后妹妹的精神明顯好轉,性格變得像換了一個人樣,更容易與人交流溝通,癲癇也未見發作,但妹妹得以被迅速收治住院的原因,是因為醫生出診中了解到妹妹因患癲癇病,身心所遭受的苦痛。讀此文,我忽然覺得,所有的關于醫學人文性的討論,都不如走進病人的心里,感悟因疾病而來的苦痛更有意義。
娓娓道來的所有故事,沒有華麗的修飾,卻時時讓你的心被揪著。患之情里,你能感受到醫之心的具體可觸;醫之心中,你能感受到患之情里因對醫生的信任和尊重,而獲得的不是親情又勝過親情的生命尊嚴。
一生中不去醫院看病的人很少,一輩子的職業生涯里,只單純跟疾病打交道的醫生也不會很多。醫院連著社會,病房、病床,是每個人都可能會去體驗的打理健康的平臺。喜怒哀樂、苦辣酸甜,人格在這里平等,人性在這里無遮無掩。因為對生命的敬畏,因為對健康的訴求,人性與醫學交匯出醫學的人文性。無論你是從業多年的醫生,還是正在醫學院課堂聽課的學生,讀了這本書,或許你會贊同本書序中的觀點,“醫之專,醫之難,醫之疼,醫之美,構成了醫之心”,“好醫生不是概念,做個好醫生也不靠說教。做個好醫生,需要一生的歷練,點點滴滴,貫穿于對每一個患者的診治,因此而構成醫生的仁心”。
我不希望讀者朋友把這部由29位醫學專家的親歷和職業感悟寫成的文字等同于常規意義的教科書,因為它沒有太多的說教。也不希望讀者朋友把專家溢滿真情的平實文字單純看作執業故事。因為太多的文字里,有淚,有血,也有幸福,更有醫學的探索,有醫學的哲思,只是在不經意間娓娓道來。
我喜歡這娓娓道來的文字,把醫學的人文性——醫學中的人性所承載的文化,描述得不晦澀。我更喜歡的是這些文字在充滿真情而平實的故事里,把醫生的仁心表現得如此生動。
娓娓道來,讓醫之科學離人們更近,讓醫患心靈,無論相識或未曾相識,都可以更相通。娓娓道來,讓好醫生變得更具體,讓做個好醫生變成潛移默化的行動。
王學武(特約編審)
目次
序言 何以仁心 張抒揚/1
1. 如果,能夠重來 李小鷹/8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黃昏,剛得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的顧阿姨,一位肝癌晚期的白發老人,坐著輪椅在外面等了我兩個小時。她想對我說什么?沒有說出來的話竟成了她臨終時唯一的遺憾。
2. 紅包 王仲/14
“紅包”,于醫生,于患者,都是極為敏感的詞匯。
我在中央電視臺《小崔說事》節目中卻說過“沒有收到過‘紅包’的醫生不會是好醫生”這樣一句話,引起大家驚詫。
3. 愛與光明并存 黎曉新/21
“我是帶著全家人來的,他們都要看看是誰讓我重見了光明。”說著他們送上了一幅托人寫好的字“愛與光明并存”。這幅字后來就一直掛在我們的病房。患者的愛就這樣一直伴隨著我們。
4. 牽掛 于健春/27
醫患,是特殊的緣,一如牽掛,是特殊的情愫,還有那感念在生命里的綠豆,以及那只半舊的公雞瓷玩偶。
5. 水果 沈敏/32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雪中送炭心存溫暖。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水果,如同社會離不開仁心。
6. 信任之重 陶海/38
重塑醫患之間最需要的坦誠和信任!坦誠才能贏得信任,信任才能和諧,醫患之間的信任,其實是一種坦誠的交互,只有彼此坦誠與信任,才會構筑真正的和諧。
7. 說法 杜淑英/47
“關鍵問題是需要醫生的誠信仁愛之心,加上病人的包容感恩之情,醫患關系才會真正開啟良性互
動。”Z 醫生語重心長地說。
8. 手機號 張紅宇/53
謝謝你,我的病人!尋常的手機號,承載的也是我的信任。
9. 攥手 何田/58
奶奶被挪動的時候,一只手又在空中亂舞,我明白她在找什么。我抻下手套,主動伸過手去,再次握住了奶奶的手。
10. 作揖 卜小寧/65
那個凌晨,李老走了,可老人平和而真誠的點點滴滴, 卻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李老那特有的作揖,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11. 掌聲 蔡建強/70
將近八年過去了,歌唱家已經漸漸走向耄耋之年,現在依然可見到他在舞臺上的身姿,依然可聽到他低聲地吟唱。掌聲,獻給生命的禮贊。掌聲,獻給歌唱家。
12. 兩雙鞋墊和一雙布鞋 譚先杰/75
患者在手術前送錢送物,未必是真心感謝,多半圖個放心而已。手術后數月甚至數年還贈送禮物的,應是真正的感謝。盡管后者也不應該提倡,但與紅包卻風馬牛不相及,它承載的,更多是患者與醫生的友情!
13. 老丁的四次手術 周兵/82
老丁在我這里四次手術,歷時5年多,第四次手術的時候已經70歲,可以說是他的執著和信任,為他爭取到最理想的治療結果。是他的信任,使我在給他的診治經歷中,收獲了很多,手術技術上的,理論上的,更是心靈上的。
14. 那一份病歷 魏文斌/91
每當我看著不同患者的病歷,總會不自覺地想到那個患者。總會想,每一份病歷,都是有生命的,記錄著不同患者人生歷程中一個點或一個階段,或痛或苦或“循證”的生命承受。我因此而更用心地書寫和珍重每一份病歷。
15. 我很好 段蘊鈾/96
對于一個經歷過開顱、鼻腔腫物清理等多個手術的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每一次手術都是一次煎熬,都要過一次“鬼門關”。而手術過后“盡開顏”,每一句“我很好”都彌足珍貴。
16. 平安:幸福的倍乘 楊劍秋/106
平安,于產婦,是幸福的倍乘。于產科醫生,更有神圣的涵義,因為面對的是兩個人有時甚至是三個人的生命。
17. 傾聽 梁曉春/113
能否認真傾聽,是檢驗醫生是否具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試金石。我們不僅要學會傾聽,還要不斷提高傾聽的能力,要學會善于傾聽。
18. 神圣 劉昌偉/119
救死扶傷,闡釋著醫生的職業。為健康加油,與死神博弈,為生和死付出,又注解著醫生的神圣。神圣,其實就是“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19. 抉擇 于健春/126
當一個個危重的患者在與死神的抗爭中贏了時間、贏得了生命時,外科醫生的抉擇的意義,也一次又一次被生命的重生詮釋。
20. 成長的滋養 曾學軍/131
熱愛,讓我選擇了做醫生,而患者給予我職業和心靈的滋養,于無聲處伴我成長、成熟。
21. 尷尬與郁悶 李雪梅/140
尷尬、郁悶,很多時候體現了醫生職業情感的復雜性,但造就的是醫者仁心的博大胸懷。
22. 搏心 張抒揚/148
糾結,是仁心與風險在搏擊,而搏心,是仁術之心的另一種表達。
23. 服務的第一界面 譚先杰/157
“醫生給病人服務的第一界面是尊重。”尊重,簡單的兩個字,每個患者都可能有自己的感受,每個醫生都會有自己的感悟。
24. 我的周一 沈敏/164
醫療水平的高低,不是決定診治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還取決于醫生是否有一顆對病人真誠的愛心。
25. 幸福:給絕望帶去希望 余可誼/171
做一個醫生又是幸福的。幸福的是,我們在閱歷的增加、經驗的積累乃至一次次糾結的歷練中,常常給絕望的患者帶去希望。
26. 疾苦 趙國光/177
每個重病患者的背后或許都有鮮為人知的辛酸,家境貧寒的患者尤其如此。
27. 走到病人床邊 張紅宇/185
“醫生要到病人的床邊去,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一位醫學泰斗說過的話,這一次讓我有了特別的感觸。是的,走到病人的床邊,不僅收獲了診療經驗,還收獲了患者真摯的感情。
28. 榮耀 張志強/190
那份快樂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快樂,讓我深深體悟到,我們就是首都北京派來的使者,能給和田人民帶來幸福,帶來安康,是我們一生的榮耀。
29. 一聲蔡爸爸 蔡建強/197
讀著小佳這封信時,曾經為小佳病情糾結的心,充滿了欣慰,內心彌漫著微笑,不僅因為生命里多了一個知書達理、聰明可愛的女兒,更因為紛繁世界中有一朵臨近凋謝的花朵,因為醫者的努力而重新綻放,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生機和瑰麗。
30. 惜緣 衷敬柏 /203
醫患如相親,很多情況下醫患是過客,只有少數有緣人能“相伴終生”。
31. 欣慰 馬東星/208
幡然醒悟,看病救人只是我應盡的職責而已,而對患者,這將可能是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相遇,他們會將你所做過的點滴小事銘記于心,深深感恩!
32. 時刻準備著 王文珍/215
“時刻準備著”,不僅包含著物品的準備,還需要護士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應急能力的準備。時刻準備著,是對護士知識、技能、責任心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全面要求。
33. 擔當 段蘊鈾/223
做一個醫生,最難是擔當,而最難的擔當,是特殊情形下能把風險和責任扛在肩上。
34. 拔管 王仲/231
我把這個難以拔出的導管拔出了,但留在了記憶深處的尷尬,卻時常提示我,醫者的仁心,其實是靠對患者的用心和過硬的技術來承載的。
35. 值守:除夕夜心里的踏實 盧海/238
家人團聚過除夕,是生命里的幸福,但作為眼科醫生的我,急診一線的值守,卻成了越來越重的除夕情結。
36. 相托 魏文斌/244
當患者將后半生的尊嚴、幸福、希望通通托付給你的時候,作為醫者,所系的已不僅僅是健康,患者相托的,更是他們的生命。
37. 將心比心 王寧利/249
如果一個人是用手做手術,那他永遠是手術匠;如果一個人用腦子做手術,那他就是一名好的專家;而如果一個人用心去做手術的時候,那他就已經達到“藝術家”的境界了。
將心比心,才是一個好醫生的仁術之心。
38. 無聲亦有聲 張抒揚/256
無聲,是理解患者后細微而富專業意義的心理關愛。有聲,是醫與患互動的生命交響曲。無聲亦有聲,是醫護人員協作的默契、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緊張而有序,又是醫患之間不言而喻的信賴和配合,傳導的是對生命敬畏的心性相通、對生命珍重的心靈交互。
后記
醫者仁心 王學武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