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優惠價
:90 折 28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暢銷作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你厭惡自己、逃避自己、傷害自己……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
但是千萬別忘了,
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
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
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
向別人求助好像我很軟弱,所以我再苦再累都不敢說,可是我真的覺得好孤單好寂寞……
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個爛人,沒用的垃圾,沒有地方容得下我,乾脆讓我消失掉算了……
又分手了!我明明對每一段感情都那麼投入,只想好好去愛,為什麼每個人最後都要離開我?
不敢承認脆弱,總覺得「我」太糟糕,永遠愛不對人,不斷在自卑、受苦、迷惘與怨懟的漩渦中打轉……你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你還沒能好好去發現、去體會,那些狠狠把你打趴在地的不堪,那些你痛恨自己的每一次「不夠好」,都是讓你重新陪伴自己,學習照顧自己的機會。
身為資深的專業心理師,蘇絢慧在人生的前三十年卻都是傷痕累累的走過,甚至曾絕望到一無所有。如今,她以自身的真實歷程與領悟,寫下《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更以八個動人的故事為引,像個溫柔的朋友伴著你一起,練習從內心負面情緒的源頭開始,更深入的看清自我,藉由慈悲、撫慰、信任與包容等能力的培養,重新認識那曾經被你丟掉、被深埋甚至被拒絕去看的自己。
運用這一份愛的練習,愛的滋養,讓你的生命,真正長成它最需要的樣子。
【自序】
你真的可以學會愛自己
我人生走到四十不惑之年,我時常問自己:我是否不惑了?對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此生所要實現的自我價值,是否真的篤定了?我是否真的走在這對的道路上,為此生所要知天命的修練,付出我最大的努力與堅持?
我相信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仍是在我人生前方,那些失落的課題、分離的課題、捨去及付出的課題,乃至老化與死亡的課題,都是我生命持續要歷練與學習的功課。但是,有一個課題的學習,是我人生走至現在,我清楚的體認到,這是人生最大的學習與修練,那是關於──愛的學習。若人生的壽命有八十,我幾乎用了人生的二分之一時間在愛的體驗中,失落,受苦,迷惘與困頓。但也在當中,慢慢的瞭解著,練習著,學會照顧與回應那些早年生命對愛感到缺乏的,不足的,受困的哀傷心靈。
我學習當自己生命的媽媽(現實生活中我很小就失去媽媽),練習著瞭解自己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一個懂得傾聽我心情的媽媽,一個可以讓我感受到支持與寬容的媽媽,一個真心接納我與引導我的媽媽,一個懂界限且剛柔並濟的媽媽,一個有真實力量保護孩子的媽媽,一個溫柔同時有承接力的媽媽……
我為自己學習,練習成為這樣的照顧者──我心理意義上的媽媽。然後,陪自己重新長大一次,好好的經驗著成熟蛻變的歷程;真正的成為一個成熟的生命,展現自己的生命力量,而非再是那個缺乏愛的孩子。缺愛的孩子,因為沒有足夠被撫慰與被照顧經驗,長成了──外表是成人,內在卻停留在孩子無助與無辜狀態,且因為對愛飢渴,而不斷向外搜尋,又向外討取與掌控的人。
我將我自己從跌落摔跤,十足挫敗的人生中攙扶起來。為自己負起這照顧生命與強健心靈的最大責任。所以這本書所寫下的感觸、經歷、領受、體悟都是真實走過的。沒有捷徑,必須紮實的練習著。就像練功夫中最基本的蹲馬步,或基本拳法,即使不炫目,不花拳繡腿,也讓自己不求快,不求速成的體驗著,研究著,練習著。
這一段領悟與重新滋養自我的歷程及學習,讓我寫下這本書。同時,也以這本書回應《其實我們都受傷了》讀者群的疑惑與需求。
許多人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之後,接續引發的問題是:我知道我受傷了,然後呢?
對於自己從小到大受過的傷,與形成的影響,也許在閱讀時開始慢慢的甦醒,漸漸覺察出來,但知道了之後,生命會因此大幅度的不同嗎?生命的傷與痛就會因此痊癒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如此神奇與絕妙。」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一書,讓許多人壓抑到潛意識的受傷與脆弱情緒、傷痛經驗與記憶,有了一個出口浮現,從潛意識層浮出到意識層。也慢慢分辨出過去的傷痛如何在後來的人生現場中不斷重演、不停複製,換了一群人,換了場景,我們卻還是進入到相似的情節,走到相同的結局。
我們知道了,但不意謂著我們因此就改造了或全然不同了。我們仍未學習以新的方式、新的詮釋、新的途徑,來經歷與知覺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一切。有句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說明了性格改變的困難。而性格反映出我們的處事與人際模式,也反映我們的情感、知覺與行動偏向,同時反映出我們的認知信念及參考架構。
因此,若沒有深入的檢視,若沒有重新建立與提升生命個體所適合的有利作業系統,則生命個體的運作,可能還是會在老問題上當機、卡關與循環。
這並非以「要完美」的角度在看待人的這個處境,而是由衷希望在人生一世,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他個體想要實現的自我,完成他想要看到的具有超越性、突破性與成長性的自己。並能體會到身為人類,這具高智慧能力的生命,可以為自己、為他人、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與平衡、真誠與合一。不再是製造著分裂、對立、衝突、攻擊、傷害與威嚇。
基於這樣的來龍去脈,因此,這本《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誕生了。
過去我們生命被錯待與受傷的經驗,常常讓我們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與美好,也讓我們不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與值得被無條件支持的。我們開始將自己視為一個應被憎恨的對象,或總是對自己不斷的糾正找錯。內在不曾懷疑,深信著若不是自己太卑微、太不堪、太無價值、太醜陋、太可笑……那麼也不會經歷到被他人酸諷、指責、厭惡、排擠、懲罰、怪罪與埋怨。若不是這一個「我」不夠好、不進取、不成功、不亮麗、不光彩……自己也不用經歷到被排除、被切割、被捨下、被漠視與被遺棄。
許多人正是如此將受傷與被錯待的經驗,轉移成對自己的憎恨與厭惡。
於是,自己,成為最不愛自己的人;自己,成為最想讓自己消失隱藏的人。
自己,成為最模糊的輪廓;愛自己,成為很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但憎恨與厭惡自己,卻是人陷入痛苦深淵的罪魁禍首。無論是麻痺與迴避自己,或是不斷的攻擊與殘害自己,無不是想要解決那一份巨大的痛苦。如果這樣的痛苦感,人可以意識到、覺悟到痛苦產生的機制或源頭,那麼或許便有了機會追溯痛苦的來歷;那些生命歷史中,生命被錯誤對待的方式而造成的創傷,而形成的破碎自我、不成形的「自我」。
而唯有讓「自我」好好成長、成熟,有了實質功能,「自我」才能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與重量。
但「自我」要如何能獲得好好成長、成熟的契機呢?
答案並非尋求一個理想完美兼具權威的替代性父母(這是投射出渴望的幻想),來好好愛我、滋養我、保護我、供應我。而是願意為自己擔負起這些關愛的職責;以成人之愛重新陪自己長大,接納自己的所有,為自己找尋可以利於成長的資源與條件,並妥善的為「自我」的發展進行維護與正確照顧,練習設立適宜的人我界線,不再讓「自我」動不動就被侵犯、被傷害與被波及。
坊間談愛自己的書不少,諸如:擁抱自我、擁抱內在小孩、擁抱不完美自己、與自我相遇等等關鍵字的書籍其實很豐富,這本書的出版意義無疑是再度喚起人們關注與自己的關係,能重視內在心靈傷痛的療癒。
也許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這本書有幸陪你走一段,願你在這一段旅程的終點站,終於學會愛自己。
【註】自我的心理學定義:
所謂「自我」(self),是指個體意識中關於他自己的基本特徵的一個統整概念或框架。一個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對「自我」有一個清晰、穩定與持續的概念,稱為自我概念。如果一個人的自我無法統整,他就可能面臨「統合性危機」。當人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自我」的各個部分是混亂與混淆的,並且常因環境的因素而擺盪與受衝撞;在建立生活目標,生存的價值感和充實感方面也易感覺無法踏實,因而經常莫名其妙的感到「空虛」與「沮喪」。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暢銷作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你厭惡自己、逃避自己、傷害自己……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
但是千萬別忘了,
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
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
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
向別人求助好像我很軟弱,所以我再苦再累都不敢說,可是我真的覺得好孤單好寂寞……
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個爛人,沒用的垃圾,沒有地方容得下我,乾脆讓我消失掉算了……
又分手了!我明明對每一段感情都那麼投入,只想好好去愛,為什麼每個人最後都要離開我?
不敢承認脆弱,總覺得「我」太糟糕,永遠愛不對人,不斷在自卑、受苦、迷惘與怨懟的漩渦中打轉……你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你還沒能好好去發現、去體會,那些狠狠把你打趴在地的不堪,那些你痛恨自己的每一次「不夠好」,都是讓你重新陪伴自己,學習照顧自己的機會。
身為資深的專業心理師,蘇絢慧在人生的前三十年卻都是傷痕累累的走過,甚至曾絕望到一無所有。如今,她以自身的真實歷程與領悟,寫下《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更以八個動人的故事為引,像個溫柔的朋友伴著你一起,練習從內心負面情緒的源頭開始,更深入的看清自我,藉由慈悲、撫慰、信任與包容等能力的培養,重新認識那曾經被你丟掉、被深埋甚至被拒絕去看的自己。
運用這一份愛的練習,愛的滋養,讓你的生命,真正長成它最需要的樣子。
【自序】
你真的可以學會愛自己
我人生走到四十不惑之年,我時常問自己:我是否不惑了?對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此生所要實現的自我價值,是否真的篤定了?我是否真的走在這對的道路上,為此生所要知天命的修練,付出我最大的努力與堅持?
我相信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仍是在我人生前方,那些失落的課題、分離的課題、捨去及付出的課題,乃至老化與死亡的課題,都是我生命持續要歷練與學習的功課。但是,有一個課題的學習,是我人生走至現在,我清楚的體認到,這是人生最大的學習與修練,那是關於──愛的學習。若人生的壽命有八十,我幾乎用了人生的二分之一時間在愛的體驗中,失落,受苦,迷惘與困頓。但也在當中,慢慢的瞭解著,練習著,學會照顧與回應那些早年生命對愛感到缺乏的,不足的,受困的哀傷心靈。
我學習當自己生命的媽媽(現實生活中我很小就失去媽媽),練習著瞭解自己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一個懂得傾聽我心情的媽媽,一個可以讓我感受到支持與寬容的媽媽,一個真心接納我與引導我的媽媽,一個懂界限且剛柔並濟的媽媽,一個有真實力量保護孩子的媽媽,一個溫柔同時有承接力的媽媽……
我為自己學習,練習成為這樣的照顧者──我心理意義上的媽媽。然後,陪自己重新長大一次,好好的經驗著成熟蛻變的歷程;真正的成為一個成熟的生命,展現自己的生命力量,而非再是那個缺乏愛的孩子。缺愛的孩子,因為沒有足夠被撫慰與被照顧經驗,長成了──外表是成人,內在卻停留在孩子無助與無辜狀態,且因為對愛飢渴,而不斷向外搜尋,又向外討取與掌控的人。
我將我自己從跌落摔跤,十足挫敗的人生中攙扶起來。為自己負起這照顧生命與強健心靈的最大責任。所以這本書所寫下的感觸、經歷、領受、體悟都是真實走過的。沒有捷徑,必須紮實的練習著。就像練功夫中最基本的蹲馬步,或基本拳法,即使不炫目,不花拳繡腿,也讓自己不求快,不求速成的體驗著,研究著,練習著。
這一段領悟與重新滋養自我的歷程及學習,讓我寫下這本書。同時,也以這本書回應《其實我們都受傷了》讀者群的疑惑與需求。
許多人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之後,接續引發的問題是:我知道我受傷了,然後呢?
對於自己從小到大受過的傷,與形成的影響,也許在閱讀時開始慢慢的甦醒,漸漸覺察出來,但知道了之後,生命會因此大幅度的不同嗎?生命的傷與痛就會因此痊癒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如此神奇與絕妙。」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一書,讓許多人壓抑到潛意識的受傷與脆弱情緒、傷痛經驗與記憶,有了一個出口浮現,從潛意識層浮出到意識層。也慢慢分辨出過去的傷痛如何在後來的人生現場中不斷重演、不停複製,換了一群人,換了場景,我們卻還是進入到相似的情節,走到相同的結局。
我們知道了,但不意謂著我們因此就改造了或全然不同了。我們仍未學習以新的方式、新的詮釋、新的途徑,來經歷與知覺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一切。有句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說明了性格改變的困難。而性格反映出我們的處事與人際模式,也反映我們的情感、知覺與行動偏向,同時反映出我們的認知信念及參考架構。
因此,若沒有深入的檢視,若沒有重新建立與提升生命個體所適合的有利作業系統,則生命個體的運作,可能還是會在老問題上當機、卡關與循環。
這並非以「要完美」的角度在看待人的這個處境,而是由衷希望在人生一世,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他個體想要實現的自我,完成他想要看到的具有超越性、突破性與成長性的自己。並能體會到身為人類,這具高智慧能力的生命,可以為自己、為他人、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與平衡、真誠與合一。不再是製造著分裂、對立、衝突、攻擊、傷害與威嚇。
基於這樣的來龍去脈,因此,這本《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誕生了。
過去我們生命被錯待與受傷的經驗,常常讓我們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與美好,也讓我們不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與值得被無條件支持的。我們開始將自己視為一個應被憎恨的對象,或總是對自己不斷的糾正找錯。內在不曾懷疑,深信著若不是自己太卑微、太不堪、太無價值、太醜陋、太可笑……那麼也不會經歷到被他人酸諷、指責、厭惡、排擠、懲罰、怪罪與埋怨。若不是這一個「我」不夠好、不進取、不成功、不亮麗、不光彩……自己也不用經歷到被排除、被切割、被捨下、被漠視與被遺棄。
許多人正是如此將受傷與被錯待的經驗,轉移成對自己的憎恨與厭惡。
於是,自己,成為最不愛自己的人;自己,成為最想讓自己消失隱藏的人。
自己,成為最模糊的輪廓;愛自己,成為很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但憎恨與厭惡自己,卻是人陷入痛苦深淵的罪魁禍首。無論是麻痺與迴避自己,或是不斷的攻擊與殘害自己,無不是想要解決那一份巨大的痛苦。如果這樣的痛苦感,人可以意識到、覺悟到痛苦產生的機制或源頭,那麼或許便有了機會追溯痛苦的來歷;那些生命歷史中,生命被錯誤對待的方式而造成的創傷,而形成的破碎自我、不成形的「自我」。
而唯有讓「自我」好好成長、成熟,有了實質功能,「自我」才能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與重量。
但「自我」要如何能獲得好好成長、成熟的契機呢?
答案並非尋求一個理想完美兼具權威的替代性父母(這是投射出渴望的幻想),來好好愛我、滋養我、保護我、供應我。而是願意為自己擔負起這些關愛的職責;以成人之愛重新陪自己長大,接納自己的所有,為自己找尋可以利於成長的資源與條件,並妥善的為「自我」的發展進行維護與正確照顧,練習設立適宜的人我界線,不再讓「自我」動不動就被侵犯、被傷害與被波及。
坊間談愛自己的書不少,諸如:擁抱自我、擁抱內在小孩、擁抱不完美自己、與自我相遇等等關鍵字的書籍其實很豐富,這本書的出版意義無疑是再度喚起人們關注與自己的關係,能重視內在心靈傷痛的療癒。
也許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這本書有幸陪你走一段,願你在這一段旅程的終點站,終於學會愛自己。
【註】自我的心理學定義:
所謂「自我」(self),是指個體意識中關於他自己的基本特徵的一個統整概念或框架。一個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對「自我」有一個清晰、穩定與持續的概念,稱為自我概念。如果一個人的自我無法統整,他就可能面臨「統合性危機」。當人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自我」的各個部分是混亂與混淆的,並且常因環境的因素而擺盪與受衝撞;在建立生活目標,生存的價值感和充實感方面也易感覺無法踏實,因而經常莫名其妙的感到「空虛」與「沮喪」。
作者簡介
【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
蘇絢慧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市任林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13年。並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諮商心理師工作。
目前為獨立執業心理師,與各助人單位、基金會及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傷痛療癒的主題上,舉辦各類工作坊、演講與社會哀傷文化改善的宣導活動。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目前也與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專業機構合作發展滋養華人心靈工作,落實善生、善終、善別、善待的生命課題學習。
著作:
《死亡如此靠近》(2001,大塊文化)入圍金鼎獎文學類優良好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這人生》(2004,張老師文化)
《生命河流》(2005,張老師文化)
《喪慟夢》(2007,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2008,寶瓶文化)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2009,寶瓶文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2011,寶瓶文化)
《愛,一直都在》(2012,張老師文化)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2013,寶瓶文化)
網路主持:
臉書「同哀傷」專頁、「同哀傷」社團。
蘇絢慧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市任林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13年。並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諮商心理師工作。
目前為獨立執業心理師,與各助人單位、基金會及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傷痛療癒的主題上,舉辦各類工作坊、演講與社會哀傷文化改善的宣導活動。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目前也與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專業機構合作發展滋養華人心靈工作,落實善生、善終、善別、善待的生命課題學習。
著作:
《死亡如此靠近》(2001,大塊文化)入圍金鼎獎文學類優良好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這人生》(2004,張老師文化)
《生命河流》(2005,張老師文化)
《喪慟夢》(2007,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2008,寶瓶文化)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2009,寶瓶文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2011,寶瓶文化)
《愛,一直都在》(2012,張老師文化)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2013,寶瓶文化)
網路主持:
臉書「同哀傷」專頁、「同哀傷」社團。
目次
【自序】你真的可以學會愛自己
第一章 個體生存「要強」的歷史
──容許生命的脆弱,真實滋養生命
堅強的心,需要愛的滋潤──要強卻孤單的麗秋
第二章 我們都失落了情感連結
──找回感受力,允許情感表達
支持與理解,從自己開始──習慣壓抑的詠欣
第三章 試著重新理解生命
──解構舊有腳本設定,重新編寫新的生命作業系統
喚醒自覺,學習重寫人生──自我厭惡的彩娣
第四章 把曾經丟掉的自己認回來
──修復破碎自我
跟內在的小孩彼此守護──渴望被愛的依萍
第五章 與自己和好
──重新情感連結與回映
追尋心靈的依歸──茫然無依的大川
第六章 滋養與修復自我關係
──八項滋養與重塑自我的能力
只想要有人真的懂我──傷心失落的小丹
關注與肯定
容許與信任自己
無條件給予支持與積極欣賞
慈悲與寬容
第七章 建立自我與學習尊重人我界線
──彈性而清楚的界線,維護完整獨立的自我
尊重獨立選擇的自由──慣性依賴的建昌
第八章 愛,為自己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
──學會愛,經驗愛,成為愛
請你們真正看見我──哀傷憤恨的清嵐
【終回】成熟──完整長大
參考書目
第一章 個體生存「要強」的歷史
──容許生命的脆弱,真實滋養生命
堅強的心,需要愛的滋潤──要強卻孤單的麗秋
第二章 我們都失落了情感連結
──找回感受力,允許情感表達
支持與理解,從自己開始──習慣壓抑的詠欣
第三章 試著重新理解生命
──解構舊有腳本設定,重新編寫新的生命作業系統
喚醒自覺,學習重寫人生──自我厭惡的彩娣
第四章 把曾經丟掉的自己認回來
──修復破碎自我
跟內在的小孩彼此守護──渴望被愛的依萍
第五章 與自己和好
──重新情感連結與回映
追尋心靈的依歸──茫然無依的大川
第六章 滋養與修復自我關係
──八項滋養與重塑自我的能力
只想要有人真的懂我──傷心失落的小丹
關注與肯定
容許與信任自己
無條件給予支持與積極欣賞
慈悲與寬容
第七章 建立自我與學習尊重人我界線
──彈性而清楚的界線,維護完整獨立的自我
尊重獨立選擇的自由──慣性依賴的建昌
第八章 愛,為自己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
──學會愛,經驗愛,成為愛
請你們真正看見我──哀傷憤恨的清嵐
【終回】成熟──完整長大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個體生存「要強」的歷史
──容許生命的脆弱,真實滋養生命
堅強的心,需要愛的滋潤──要強卻孤單的麗秋
麗秋是一位在職場上非常努力的女性,從外表上便能看見她直挺的身軀,彷彿不能容許有一刻彎腰駝背,鬆懈下來。從面容上,幾乎瞧不見麗秋臉上有一絲病容的痕跡,她仍是盡可能把自己打扮好,無論妝法或是衣著,仍是有所講究。
然而事實上,麗秋經歷了一次乳癌手術,也做了一連串的化療計畫。即使經歷疾病的打擊與治療的不舒服,但麗秋要自己千萬不能向疾病低頭,也不能認輸。所以堅韌的她撐住了整個療程。而最令人吃驚的是,整個過程,她沒有讓任何一個親友陪伴她,因為她相信自己不值得浪費別人的時間,也不該造成他人的麻煩。
即使,有些同事、朋友想陪伴她,她也總是說:「沒事,沒事,這不嚴重,不用麻煩。」而麗秋的丈夫則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特別表示什麼,好像麗秋什麼都可以自己來,不需要他一點在意與幫忙。丈夫仍然自顧自的工作、休閒,維持他一貫的生活作息。
麗秋有一個女兒,但在外縣市讀大學,麗秋當然想都沒有想過要女兒耽誤功課,回來幫忙照顧她。她甚至沒特別告訴女兒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病況。
對麗秋來說,好像事情本來就該這樣,自己承擔,靠自己面對。從小就記得母親告訴過她:「不要想靠別人,也不要想依賴,自己的事自己做好,不要想求別人,求別人是最沒用的表現。」麗秋把母親說過的話奉為絕對不能質疑的規定與標準。能符合母親說的標準,麗秋才能有一些安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糟,那麼讓母親失望與丟臉。
然而,麗秋的內心一直有種說不出的孤單感。這種孤單感她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她也想辦法要說服自己,這人世任誰都是孤獨的,孤獨又有什麼關係。但是,在療程結束後,當她試著要盡快返回生活常軌時,一種空虛與無助感突然襲來,她突然不知道在這世界上,她的存在價值是什麼?如果很快的她就要面臨死亡,或是下一次癌症又復發,是不是她的存在與消失,對這世界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有她沒有她,其實都差不多。
想到這裡,麗秋就不敢想下去,好像有一種絕望感要從她的身體深處挖開來,她感到十分驚嚇。但不敢再多想的她,卻開始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焦躁,好像有什麼危險的事要發生,不能安心,但又說不清楚究竟那是什麼情況。不只如此,麗秋的內心也開始有一種沮喪與低落蔓延,好似生活的一切都變得很沒意義,剎那間所擁有的都會全部消失。而她,越來越只會成為一個累贅,一個沒用的東西,一個沒有生產力的廢物。她開始覺得生命出現了一個黑色漩渦,正在席捲她,準備吞噬她的生命……
堅強是自我保護的盔甲
說到生命的堅強與只能靠自己,是很多人的共同生命信念。特別是在我們的華人歷史中,不論地區為何,家庭都經歷過被殖民或移民的記憶。
在那些不可考的歷代家族史中,或許那些關於被殖民或移民的辛酸與恥辱過往已漸漸從後代的記憶中模糊,但留在代代血液中的,是不可捍動的家庭信念:我們必須成為「強者」,好在現實而殘酷的生存競技中,保全性命,為自己與家族掙得更多有利資源及條件;好讓原本恥辱的、羞愧的、辛酸的往事過去,讓尊嚴得以平反,也庇佑延續家族後代的安全與光榮。
被要求「要強」,幾乎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與家庭中,乃至學校都在傳達著「你若不是強者,你就無法生存,你就是恥辱」的恐懼。大多數的人,都曾經在小時候聽過大人說:你這麼笨、這麼不努力、這麼差勁,你以後只能做工人,或是當個要飯的,連養活自己都有問題。
雖然理智上,我們知道職業無貴賤,任何人的正當職業都有其辛苦付出與應當獲得的權利。但階層概念,仍然使得以菁英或優越感為主流價值的社會,將不認可的職業類別做為訓誡孩子的威嚇與羞辱。
而脆弱者更是容易在環境中受到欺壓、恥笑、羞辱、輕視,讓人恐懼自己的弱勢。好像一旦有弱處,這個人就給了別人機會糟蹋、羞辱與取笑的機會。
每個人「要強」的背景因素與脈絡是不同的,所被塑造的過程也是獨特的。但不論因素與過程如何,「要強」成為我們內在柔軟的那顆心的盔甲,一層層的防護我們的內心不受到傷害、打擊與失落,好鞏固我們想形塑出的自我形象,也避免接觸到我們不想承認的脆弱、不堪、卑微的自己。
那一年,我曾經一無所有
我的人生在前二十九年,可說也活得相當堅硬。對於從小便失去父母親照顧與關愛的我來說,生存必須仰賴許多環境中的親友協助與供應,才能順利存活。因此對我來說,強勢是必要的,控制情況也是必要的,這兩者都是因應變化多端、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所需的必要能力。
這種「強」與「控制」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的演變為越來越「硬」;「硬」的個性,「硬」的觀念,「硬」的人際互動,「硬」的關係狀態。「硬」到失去彈性,也「硬」到與四周只要和我不同的人為敵。「硬」到不得不,「硬」到四處碰撞,「硬」到自己感覺到難受、不舒服卻一點兒都無法改變。總之,「硬」得動彈不得。
直到活到生命的第二十九年,那一年,我的人生變得一無所有,原本從小就失去父母親照顧的我,沒了伴侶(親密關係),沒了歸屬,沒了工作,沒了同事伙伴,沒了朋友,沒了夢想,沒了方向,沒了穩定住所,沒了經濟條件與能力……那些好不容易建構下來的一切生存條件,與外在形象,我都失去了。我真是走到四大皆空,萬物皆空的地步。而接下來,該怎麼辦?我一無所知。
這種被「失落」打趴在地上的狀況,過去也曾有,但從未這麼徹底過。我一度認為是老天(God)不讓我的生命繼續走下去,不然怎麼會如此讓我一無所有?甚至連我的信仰,都徹底的被瓦解,因為我所信仰的並沒能讓我擁有更多,也沒有保佑我不必經歷苦難與失落。我不知道我究竟在信仰什麼。
我的人生燈塔熄滅了嗎?
非常長的一段日子,我沒有任何辦法重建我的生活。應徵的履歷表總是有去無回,書籍與文字的投稿總是一退再退,要談的工作計畫總是無疾而終。在嘗試新的接觸時,總要面對環境中許多的懷疑與拒絕,因為我沒有一個社會身分,沒有一個社會角色與社會形象來烘托我這個人的存在價值。
而過去的人際關係,幾乎沒人幫得上忙。大多數的人選擇離開我這個落難與一無所有的人,不然就是切割,好似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慶幸的是,還有兩、三位朋友願意相信我是遇到了人生的艱困逆境,而不是因為我做人太糟、太差才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其實我也無法向她們吐露我痛苦不堪的心情,深陷其中的我,只有滿腹的怒氣與怨恨,每當遇到挫折與不如預期的情況,我便一面怪罪環境及他人,一面指責自己的不堪與卑微。沒有人能夠告訴我究竟「我」怎麼了?也沒有人能告訴我未來在哪裡,連半座人生燈塔我也沒瞧見,只見到一片黑暗籠罩。
這一切遭遇真是糟糕透頂,我甚至深信,老天(God)是藉此要滅了我。我也恨不得祂真的滅了我、收回我,因為這條性命,實在沒有任何讓人有所肯定與讚賞之處。
憂鬱、沮喪、徹底挫敗的我,癱軟到像一灘爛泥巴,害怕讓人嫌惡、讓人恥笑,我選擇了躲藏與逃避;盡量將自己藏起來,逃避會見到任何「向光面」的「成功」人士的機會。他人的光芒,必定更映照出我的狼狽、不堪與失敗。所以盡可能的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於是,我進入到一個絕對封鎖的空間,那個空間死氣沉沉,暗無天日,被厚重的黑暗覆蓋。彷彿只有我與一個死去的自己,我與這屍相伴,關在那個空間裡,只有腐臭的生命氣味與令人嫌棄的生命歷史同在。
為自己想成為的生命樣子而努力
在我人生如此痛苦、沮喪、絕望與大挫敗時,我曾幻想有一個「理想」的強大之人可以來愛我、撫慰我,不再像過去那些總是離棄我的大人一樣遺棄我,能完全照著我的意思來好好滿足我、照顧我。
但感謝生命的智慧之主,這一切並沒有照著我的渴望而實現。我個人的小我欲望始終沒有實現,我才明白了現實,也看清了真實。現實或許殘忍,真實或許不美也無情,但我明白了生命來此一遭的責任,是為自己想成為的生命樣子堅持與努力,而不是等著他人來供應與給予,更不是怪罪他人與環境為何辜負我、不能滿足我。
我因此明白:他人能給予,是一種幸福,他人不能給予,是一種限制;他人能夠理解,是一份感謝,他人不能理解,是一份事實。
當我承認這一切的現實與真實,不再以「他怎麼不能」、「他怎麼沒有」、「他怎麼可以」……來迴避現實與真實,我才能開始接受這一份失落,認回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生命的成長與成熟,好好努力,好好摸索。
也因為我認回自己的責任與力量,我也更多的明白了,愛的基礎是來自於我對生命的接納與疼惜。我不僅面對自己長期受生命經驗與生存環境的塑造與框架,在解構及自我分析的歷程中,漸漸明白我在「愛自己」的體認上過於缺乏與無知,也相當偏執與僵化。
要強,讓我離自己越來越遠
長期的環境塑造下,我以為「愛自己」是充滿條件的,夠優秀、完美、成績夠好、無可挑剔的表現、受人歡迎、得人喜愛、獲得與擁有不會褪去的關注及滿足、被人捧在手心中,獲得一份專屬特權……等等才足以讓我愛自己。那樣的愛,才能得的不心虛、不懼怕、不隨時擔心失去。
但偏偏真實經驗中,我時常經驗到失去、失敗與期待落空。並常聽到與見到他人對我的評頭論足,不甚喜愛與滿意的眼光。更甚至,有尖酸刻薄的嘲諷話語和羞辱話語衝著我來。這樣的情況,要愛我自己,幾乎是難上加難,被傷害的脆弱感與痛苦感總讓我強要更強、硬要更硬,不認輸、不低頭、不喊苦,是我對自己維護尊嚴的最嚴厲要求。但也使我離愛自己,距離越來越遠。
愛的路上,我們都一樣
當我能夠回顧、翻開、檢視與用更大的角度來理解生命腳本的設定,並重新學習與經歷真實愛自己的歷程,我也還給他人自由和自在的空間,還給他人也是獨一無二個體的存在性,真實的與他人互動和相互瞭解。不再以過度美化的期待,來幻想他人的拯救與全然完美的對待和回應。
我認知到我是人,他人亦是人。在同樣文化的塑造與影響下,我和他人沒有什麼巨大的差異。我沒有經驗過的,他人亦沒有經驗過;我所缺乏的,他人亦是如此缺乏。在愛的課題上,集體的經驗,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我所渴望他人給出的,其實也是他人所真正缺乏的。
這樣的一份理解與明白,不是又走回頭路,又無奈的只能靠自己,又耳提面命的要自己堅硬起來,別再跟他人表達需要的關愛與理解。那一份勸誡與命令,不再出現了,而是滋長出對人生命共同經驗的了然於心,多了一份心疼與慈悲。不再是忿忿不平的認為「為什麼別人都可以輕易擁有愛,我卻怎麼都得不到」。
這一份幻想,徹底破除。
與自己和平相處
當我漸漸開了眼界、心界,真實的接觸生命(包括自己與他人),我也一點一滴的理解到每個生命的痛處與苦處。情節故事雖不盡相同,卻都有生命承擔傷痛與失落的辛酸及悲痛。
於是,我和他人之間,有了不同的理解力來聯繫彼此的個體經驗,在情感經驗的連結上,多了有別於以往的互動層次與深度接觸。我不再那麼容易受表面行為或事物影響,而自顧自的解讀與評價,甚至論斷他人與自己。在事情與人的對待上,我更重視人的生命經驗與獨特脈絡的體會。
這些開始讓我的世界不同起來。
我不拘泥於小我的滿足時,不過於放大自己的重要性時,我也能持平的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需要,並試著對話、討論或協商出關係的互動方式與相處。
我開始經驗與自己的和平相處,也漸漸的遷移這些經驗到與他人的互動中,摸索與創造雙方都可以安心及自在的關係,而非是操控與索求的關係。
為何要怕別人不喜歡你?
如果你和我當初(前三十年的生命)一樣,對於自己的生命厭惡至極,自認可悲可惡與可恨,你可曾想過,何以你這麼輕易的就把「你值不值得被喜愛」的評論權交給別人?
何以,別人喜歡不喜歡你,能那麼具有操控性的帶你上天堂,又帶你下地獄?
何以,他人一句不認同你,一個眼神不友善,一個聲音很冷淡,你就彷彿被遺棄的孩子一般,感覺到無助與傷心?
何以,你好怕別人不喜歡你?何以你要拚了命的討別人開心與喜歡,你才會覺得在關係中安心?才會覺得自己好像有資格存在?
你也許從來沒發現,你在乎所有外在的人對你的感受,你希望外在的人都對你滿意,如此你才願意有一點相信你並無瑕疵。但其實,這份期許不會有真正成功的那天,因為內心深處,最無法真心喜歡你的那個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不斷挑剔與檢視瑕疵的人,其實也是你。
因為你很難懂如何喜歡自己,很難真的欣賞自己,你在意著他人對你的喜歡,或不喜歡。你以為,只要獲取一個他人的喜歡與肯定,你就能稍微慰藉心中那苦苦得不到愛的自己。
真心喜歡自己的人,世界充滿色彩與希望
如果你細細體會人生,慢慢明白人生,你會發現,當你能真心的喜歡自己,你的世界便充滿色彩與希望;倘若無法喜歡自己,即使有一時片刻外在的喜歡與稱讚,那也是過眼雲煙般的虛幻與不實在,並且你總會懷疑著這喜歡的可信度,認為那不過是他人的場面話與有心機的違心之論。
你如何看待與評論著自己,就會被你不自覺中投射到外在世界,並且如此認定他人就是這樣看待你。
但是,你長期忽略與自己的關係,一直迴避你最不想承認與最無法接納的那個你,要能喜歡自己,乃至於愛自己,談何容易?
你一定想著,你何嘗會不願意愛自己?但愛自己,真的很難。當你感覺到被人肯定時,你也許有點喜歡自己的感覺;然而,只要有一點被否定、被批評、被數落、被拒絕、被冷落、被不以為然,你就厭惡這樣的自己,怎麼得不到他人的尊敬、肯定與喜愛?
愛不是乞討,不是施捨
如果你讀到這裡,是你很熟悉的感覺,也很熟悉的情境,那麼,這表示著你對於愛自己的能力並未發展出來或發展完全。對於你來說,愛的滿足,仍需「全部」仰賴於外界;就如孩子時期的我們,對於愛的體會與滿足,必須仰賴主要照顧者,與那些圍繞著我們的大人們。他們願意給予和不間斷供應,我們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愛的、被滿足的、被重視的、被疼惜的。如果不,我們便一直經驗著落空、孤單、恐懼、無助、寂寞,還有那些糾纏我們的空虛與卑微。彷彿在愛之前,我們必須要以乞討的姿態,才能得到一點施捨。
但是愛,不是如此。愛不是如此不穩定,也不是如此充滿條件。符合條件才要給予供應與施捨,那不是愛,而是支配或操控,讓人為了獲取需求,而不得不接受控制、支配或剝奪。
物質的給予很容易被取代
為了獲取個人所需要的供應與滿足,我們開始有了「交換行為」,給予他人所要的(他人會喜歡的,他人會滿意的),換得我所需要的愛、安全、滿足或任何的享受。
我們的早年生命都由此端開始,在經驗中,一點一滴的形塑著我們對於自己的概念,對於他人的認知,對於環境的知覺。
許多人可能會誤以為,只要給予一個孩子好的物質享受,並且盡力栽培,多上才藝與課程,或多給予贊助,盡量的維持健全完美的家庭模樣(外在形式),那麼孩子就會感受到愛,也應該知道父母長輩的照顧苦心,更懂得回饋與回報。
但其實物質生活的給予,是很容易被取代的,只要有人可以給出更炫的、更豐富的、更耀眼的,很容易就因為虛榮或是更大的欲望而轉移依附的對象。這樣的依附並非建築在「愛」的體會上,而是建築在「物質需求滿足」的索討上。
個體生存「要強」的歷史
──容許生命的脆弱,真實滋養生命
堅強的心,需要愛的滋潤──要強卻孤單的麗秋
麗秋是一位在職場上非常努力的女性,從外表上便能看見她直挺的身軀,彷彿不能容許有一刻彎腰駝背,鬆懈下來。從面容上,幾乎瞧不見麗秋臉上有一絲病容的痕跡,她仍是盡可能把自己打扮好,無論妝法或是衣著,仍是有所講究。
然而事實上,麗秋經歷了一次乳癌手術,也做了一連串的化療計畫。即使經歷疾病的打擊與治療的不舒服,但麗秋要自己千萬不能向疾病低頭,也不能認輸。所以堅韌的她撐住了整個療程。而最令人吃驚的是,整個過程,她沒有讓任何一個親友陪伴她,因為她相信自己不值得浪費別人的時間,也不該造成他人的麻煩。
即使,有些同事、朋友想陪伴她,她也總是說:「沒事,沒事,這不嚴重,不用麻煩。」而麗秋的丈夫則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特別表示什麼,好像麗秋什麼都可以自己來,不需要他一點在意與幫忙。丈夫仍然自顧自的工作、休閒,維持他一貫的生活作息。
麗秋有一個女兒,但在外縣市讀大學,麗秋當然想都沒有想過要女兒耽誤功課,回來幫忙照顧她。她甚至沒特別告訴女兒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病況。
對麗秋來說,好像事情本來就該這樣,自己承擔,靠自己面對。從小就記得母親告訴過她:「不要想靠別人,也不要想依賴,自己的事自己做好,不要想求別人,求別人是最沒用的表現。」麗秋把母親說過的話奉為絕對不能質疑的規定與標準。能符合母親說的標準,麗秋才能有一些安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糟,那麼讓母親失望與丟臉。
然而,麗秋的內心一直有種說不出的孤單感。這種孤單感她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她也想辦法要說服自己,這人世任誰都是孤獨的,孤獨又有什麼關係。但是,在療程結束後,當她試著要盡快返回生活常軌時,一種空虛與無助感突然襲來,她突然不知道在這世界上,她的存在價值是什麼?如果很快的她就要面臨死亡,或是下一次癌症又復發,是不是她的存在與消失,對這世界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有她沒有她,其實都差不多。
想到這裡,麗秋就不敢想下去,好像有一種絕望感要從她的身體深處挖開來,她感到十分驚嚇。但不敢再多想的她,卻開始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焦躁,好像有什麼危險的事要發生,不能安心,但又說不清楚究竟那是什麼情況。不只如此,麗秋的內心也開始有一種沮喪與低落蔓延,好似生活的一切都變得很沒意義,剎那間所擁有的都會全部消失。而她,越來越只會成為一個累贅,一個沒用的東西,一個沒有生產力的廢物。她開始覺得生命出現了一個黑色漩渦,正在席捲她,準備吞噬她的生命……
堅強是自我保護的盔甲
說到生命的堅強與只能靠自己,是很多人的共同生命信念。特別是在我們的華人歷史中,不論地區為何,家庭都經歷過被殖民或移民的記憶。
在那些不可考的歷代家族史中,或許那些關於被殖民或移民的辛酸與恥辱過往已漸漸從後代的記憶中模糊,但留在代代血液中的,是不可捍動的家庭信念:我們必須成為「強者」,好在現實而殘酷的生存競技中,保全性命,為自己與家族掙得更多有利資源及條件;好讓原本恥辱的、羞愧的、辛酸的往事過去,讓尊嚴得以平反,也庇佑延續家族後代的安全與光榮。
被要求「要強」,幾乎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與家庭中,乃至學校都在傳達著「你若不是強者,你就無法生存,你就是恥辱」的恐懼。大多數的人,都曾經在小時候聽過大人說:你這麼笨、這麼不努力、這麼差勁,你以後只能做工人,或是當個要飯的,連養活自己都有問題。
雖然理智上,我們知道職業無貴賤,任何人的正當職業都有其辛苦付出與應當獲得的權利。但階層概念,仍然使得以菁英或優越感為主流價值的社會,將不認可的職業類別做為訓誡孩子的威嚇與羞辱。
而脆弱者更是容易在環境中受到欺壓、恥笑、羞辱、輕視,讓人恐懼自己的弱勢。好像一旦有弱處,這個人就給了別人機會糟蹋、羞辱與取笑的機會。
每個人「要強」的背景因素與脈絡是不同的,所被塑造的過程也是獨特的。但不論因素與過程如何,「要強」成為我們內在柔軟的那顆心的盔甲,一層層的防護我們的內心不受到傷害、打擊與失落,好鞏固我們想形塑出的自我形象,也避免接觸到我們不想承認的脆弱、不堪、卑微的自己。
那一年,我曾經一無所有
我的人生在前二十九年,可說也活得相當堅硬。對於從小便失去父母親照顧與關愛的我來說,生存必須仰賴許多環境中的親友協助與供應,才能順利存活。因此對我來說,強勢是必要的,控制情況也是必要的,這兩者都是因應變化多端、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所需的必要能力。
這種「強」與「控制」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的演變為越來越「硬」;「硬」的個性,「硬」的觀念,「硬」的人際互動,「硬」的關係狀態。「硬」到失去彈性,也「硬」到與四周只要和我不同的人為敵。「硬」到不得不,「硬」到四處碰撞,「硬」到自己感覺到難受、不舒服卻一點兒都無法改變。總之,「硬」得動彈不得。
直到活到生命的第二十九年,那一年,我的人生變得一無所有,原本從小就失去父母親照顧的我,沒了伴侶(親密關係),沒了歸屬,沒了工作,沒了同事伙伴,沒了朋友,沒了夢想,沒了方向,沒了穩定住所,沒了經濟條件與能力……那些好不容易建構下來的一切生存條件,與外在形象,我都失去了。我真是走到四大皆空,萬物皆空的地步。而接下來,該怎麼辦?我一無所知。
這種被「失落」打趴在地上的狀況,過去也曾有,但從未這麼徹底過。我一度認為是老天(God)不讓我的生命繼續走下去,不然怎麼會如此讓我一無所有?甚至連我的信仰,都徹底的被瓦解,因為我所信仰的並沒能讓我擁有更多,也沒有保佑我不必經歷苦難與失落。我不知道我究竟在信仰什麼。
我的人生燈塔熄滅了嗎?
非常長的一段日子,我沒有任何辦法重建我的生活。應徵的履歷表總是有去無回,書籍與文字的投稿總是一退再退,要談的工作計畫總是無疾而終。在嘗試新的接觸時,總要面對環境中許多的懷疑與拒絕,因為我沒有一個社會身分,沒有一個社會角色與社會形象來烘托我這個人的存在價值。
而過去的人際關係,幾乎沒人幫得上忙。大多數的人選擇離開我這個落難與一無所有的人,不然就是切割,好似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慶幸的是,還有兩、三位朋友願意相信我是遇到了人生的艱困逆境,而不是因為我做人太糟、太差才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其實我也無法向她們吐露我痛苦不堪的心情,深陷其中的我,只有滿腹的怒氣與怨恨,每當遇到挫折與不如預期的情況,我便一面怪罪環境及他人,一面指責自己的不堪與卑微。沒有人能夠告訴我究竟「我」怎麼了?也沒有人能告訴我未來在哪裡,連半座人生燈塔我也沒瞧見,只見到一片黑暗籠罩。
這一切遭遇真是糟糕透頂,我甚至深信,老天(God)是藉此要滅了我。我也恨不得祂真的滅了我、收回我,因為這條性命,實在沒有任何讓人有所肯定與讚賞之處。
憂鬱、沮喪、徹底挫敗的我,癱軟到像一灘爛泥巴,害怕讓人嫌惡、讓人恥笑,我選擇了躲藏與逃避;盡量將自己藏起來,逃避會見到任何「向光面」的「成功」人士的機會。他人的光芒,必定更映照出我的狼狽、不堪與失敗。所以盡可能的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於是,我進入到一個絕對封鎖的空間,那個空間死氣沉沉,暗無天日,被厚重的黑暗覆蓋。彷彿只有我與一個死去的自己,我與這屍相伴,關在那個空間裡,只有腐臭的生命氣味與令人嫌棄的生命歷史同在。
為自己想成為的生命樣子而努力
在我人生如此痛苦、沮喪、絕望與大挫敗時,我曾幻想有一個「理想」的強大之人可以來愛我、撫慰我,不再像過去那些總是離棄我的大人一樣遺棄我,能完全照著我的意思來好好滿足我、照顧我。
但感謝生命的智慧之主,這一切並沒有照著我的渴望而實現。我個人的小我欲望始終沒有實現,我才明白了現實,也看清了真實。現實或許殘忍,真實或許不美也無情,但我明白了生命來此一遭的責任,是為自己想成為的生命樣子堅持與努力,而不是等著他人來供應與給予,更不是怪罪他人與環境為何辜負我、不能滿足我。
我因此明白:他人能給予,是一種幸福,他人不能給予,是一種限制;他人能夠理解,是一份感謝,他人不能理解,是一份事實。
當我承認這一切的現實與真實,不再以「他怎麼不能」、「他怎麼沒有」、「他怎麼可以」……來迴避現實與真實,我才能開始接受這一份失落,認回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生命的成長與成熟,好好努力,好好摸索。
也因為我認回自己的責任與力量,我也更多的明白了,愛的基礎是來自於我對生命的接納與疼惜。我不僅面對自己長期受生命經驗與生存環境的塑造與框架,在解構及自我分析的歷程中,漸漸明白我在「愛自己」的體認上過於缺乏與無知,也相當偏執與僵化。
要強,讓我離自己越來越遠
長期的環境塑造下,我以為「愛自己」是充滿條件的,夠優秀、完美、成績夠好、無可挑剔的表現、受人歡迎、得人喜愛、獲得與擁有不會褪去的關注及滿足、被人捧在手心中,獲得一份專屬特權……等等才足以讓我愛自己。那樣的愛,才能得的不心虛、不懼怕、不隨時擔心失去。
但偏偏真實經驗中,我時常經驗到失去、失敗與期待落空。並常聽到與見到他人對我的評頭論足,不甚喜愛與滿意的眼光。更甚至,有尖酸刻薄的嘲諷話語和羞辱話語衝著我來。這樣的情況,要愛我自己,幾乎是難上加難,被傷害的脆弱感與痛苦感總讓我強要更強、硬要更硬,不認輸、不低頭、不喊苦,是我對自己維護尊嚴的最嚴厲要求。但也使我離愛自己,距離越來越遠。
愛的路上,我們都一樣
當我能夠回顧、翻開、檢視與用更大的角度來理解生命腳本的設定,並重新學習與經歷真實愛自己的歷程,我也還給他人自由和自在的空間,還給他人也是獨一無二個體的存在性,真實的與他人互動和相互瞭解。不再以過度美化的期待,來幻想他人的拯救與全然完美的對待和回應。
我認知到我是人,他人亦是人。在同樣文化的塑造與影響下,我和他人沒有什麼巨大的差異。我沒有經驗過的,他人亦沒有經驗過;我所缺乏的,他人亦是如此缺乏。在愛的課題上,集體的經驗,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我所渴望他人給出的,其實也是他人所真正缺乏的。
這樣的一份理解與明白,不是又走回頭路,又無奈的只能靠自己,又耳提面命的要自己堅硬起來,別再跟他人表達需要的關愛與理解。那一份勸誡與命令,不再出現了,而是滋長出對人生命共同經驗的了然於心,多了一份心疼與慈悲。不再是忿忿不平的認為「為什麼別人都可以輕易擁有愛,我卻怎麼都得不到」。
這一份幻想,徹底破除。
與自己和平相處
當我漸漸開了眼界、心界,真實的接觸生命(包括自己與他人),我也一點一滴的理解到每個生命的痛處與苦處。情節故事雖不盡相同,卻都有生命承擔傷痛與失落的辛酸及悲痛。
於是,我和他人之間,有了不同的理解力來聯繫彼此的個體經驗,在情感經驗的連結上,多了有別於以往的互動層次與深度接觸。我不再那麼容易受表面行為或事物影響,而自顧自的解讀與評價,甚至論斷他人與自己。在事情與人的對待上,我更重視人的生命經驗與獨特脈絡的體會。
這些開始讓我的世界不同起來。
我不拘泥於小我的滿足時,不過於放大自己的重要性時,我也能持平的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需要,並試著對話、討論或協商出關係的互動方式與相處。
我開始經驗與自己的和平相處,也漸漸的遷移這些經驗到與他人的互動中,摸索與創造雙方都可以安心及自在的關係,而非是操控與索求的關係。
為何要怕別人不喜歡你?
如果你和我當初(前三十年的生命)一樣,對於自己的生命厭惡至極,自認可悲可惡與可恨,你可曾想過,何以你這麼輕易的就把「你值不值得被喜愛」的評論權交給別人?
何以,別人喜歡不喜歡你,能那麼具有操控性的帶你上天堂,又帶你下地獄?
何以,他人一句不認同你,一個眼神不友善,一個聲音很冷淡,你就彷彿被遺棄的孩子一般,感覺到無助與傷心?
何以,你好怕別人不喜歡你?何以你要拚了命的討別人開心與喜歡,你才會覺得在關係中安心?才會覺得自己好像有資格存在?
你也許從來沒發現,你在乎所有外在的人對你的感受,你希望外在的人都對你滿意,如此你才願意有一點相信你並無瑕疵。但其實,這份期許不會有真正成功的那天,因為內心深處,最無法真心喜歡你的那個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不斷挑剔與檢視瑕疵的人,其實也是你。
因為你很難懂如何喜歡自己,很難真的欣賞自己,你在意著他人對你的喜歡,或不喜歡。你以為,只要獲取一個他人的喜歡與肯定,你就能稍微慰藉心中那苦苦得不到愛的自己。
真心喜歡自己的人,世界充滿色彩與希望
如果你細細體會人生,慢慢明白人生,你會發現,當你能真心的喜歡自己,你的世界便充滿色彩與希望;倘若無法喜歡自己,即使有一時片刻外在的喜歡與稱讚,那也是過眼雲煙般的虛幻與不實在,並且你總會懷疑著這喜歡的可信度,認為那不過是他人的場面話與有心機的違心之論。
你如何看待與評論著自己,就會被你不自覺中投射到外在世界,並且如此認定他人就是這樣看待你。
但是,你長期忽略與自己的關係,一直迴避你最不想承認與最無法接納的那個你,要能喜歡自己,乃至於愛自己,談何容易?
你一定想著,你何嘗會不願意愛自己?但愛自己,真的很難。當你感覺到被人肯定時,你也許有點喜歡自己的感覺;然而,只要有一點被否定、被批評、被數落、被拒絕、被冷落、被不以為然,你就厭惡這樣的自己,怎麼得不到他人的尊敬、肯定與喜愛?
愛不是乞討,不是施捨
如果你讀到這裡,是你很熟悉的感覺,也很熟悉的情境,那麼,這表示著你對於愛自己的能力並未發展出來或發展完全。對於你來說,愛的滿足,仍需「全部」仰賴於外界;就如孩子時期的我們,對於愛的體會與滿足,必須仰賴主要照顧者,與那些圍繞著我們的大人們。他們願意給予和不間斷供應,我們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愛的、被滿足的、被重視的、被疼惜的。如果不,我們便一直經驗著落空、孤單、恐懼、無助、寂寞,還有那些糾纏我們的空虛與卑微。彷彿在愛之前,我們必須要以乞討的姿態,才能得到一點施捨。
但是愛,不是如此。愛不是如此不穩定,也不是如此充滿條件。符合條件才要給予供應與施捨,那不是愛,而是支配或操控,讓人為了獲取需求,而不得不接受控制、支配或剝奪。
物質的給予很容易被取代
為了獲取個人所需要的供應與滿足,我們開始有了「交換行為」,給予他人所要的(他人會喜歡的,他人會滿意的),換得我所需要的愛、安全、滿足或任何的享受。
我們的早年生命都由此端開始,在經驗中,一點一滴的形塑著我們對於自己的概念,對於他人的認知,對於環境的知覺。
許多人可能會誤以為,只要給予一個孩子好的物質享受,並且盡力栽培,多上才藝與課程,或多給予贊助,盡量的維持健全完美的家庭模樣(外在形式),那麼孩子就會感受到愛,也應該知道父母長輩的照顧苦心,更懂得回饋與回報。
但其實物質生活的給予,是很容易被取代的,只要有人可以給出更炫的、更豐富的、更耀眼的,很容易就因為虛榮或是更大的欲望而轉移依附的對象。這樣的依附並非建築在「愛」的體會上,而是建築在「物質需求滿足」的索討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