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世界歷史第7冊:城市發展和經濟變革(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歷史第7冊:城市發展和經濟變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7 元
定價
:NT$ 282 元
優惠價
872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世界歷史(第7冊):城市發展和經濟變革》是世紀相交之時,當代中國世界史學者對世界歷史的獨立理解,并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有中國特點的認識世界歷史的體系。生活在當代的歷史學家,如果不能把歷史融化在當代之中,那他就不可能理解歷史,寫出歷史感與時代感相結合的歷史。同以往問世的《世界通史》相比,我們希望它有助于人們更準確地了解過去,清醒地認識現實,科學地展望未來。

多卷本《世界歷史》是我國第一部專題研究與編年相結合的世界通史類著作。它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指導,力求通過對復雜的世界歷史進程的系統研究,特別是通過對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深入探討,再現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歷史圖景,科學回答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揭示人類歷史不可逆轉的進步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概括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
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已有多種“世界通史”問世。如英國《劍橋古代史》12卷、《劍橋中世紀史》8卷、《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14卷;蘇聯科學院主編的《世界通史》10卷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史學家G.巴勒克拉夫、美國史學家L.S.斯塔夫里阿諾斯、W.H.麥克尼爾等人對“全球史觀”的探討,促進了歐美史學中的“世界史”重構潮流的發展,近年在西方有《世界史》和《全球通史》等有一定影響的著作相繼問世。這些著述雖然各有特點,但任何一部世界史都是歷史學家在一定的世界觀、歷史觀及史學理論方法論的指導下,對已經逝去的“過去”進行包括價值判斷在內的歷史選擇的結果。
在我國,周谷城先生在1949年曾撰有3卷本《世界通史》,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出版社在1962年出版了周一良、吳于廑教授主編的4卷本《世界通史》。“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吳于廑、齊世榮教授受國家教委委托,主編了6卷本的《世界史》,并在1994年問世,以后又有齊世榮主編的4卷本《世界史》出版。近年來,我國在世界通史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全面理解、運用唯物史觀,克服學術研究中的簡單化、概念化、公式化傾向、重視生產力發展歷史的研究、克服“西歐中心論”的影響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大批外交檔案及各類原始文獻解密,西方學者在世界歷史的體系、全球史觀、總體史學、敘述史和問題史學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問題,使我國的世界史研究,特別是世界通史方面的研究,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需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論從當代中國世界史研究發展的實際,還是從改革開放的中國迫切要求對世界歷史的深入了解來看,中國學者撰寫一部新的世界史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
中國學者自己的世界通史研究,“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得到較大發展。整個世界史研究的進步,特別是對史學自身發展中的理論問題和人類歷史進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的爭鳴,為世界通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而在理論、方法、學術思想的準備和科研隊伍的培養上為撰寫新的《世界通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本書是世紀相交之時,當代中國世界史學者對世界歷史的獨立理解,并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有中國特點的認識世界歷史的體系。生活在當代的歷史學家,如果不能把歷史融化在當代之中,那他就不可能理解歷史,寫出歷史感與時代感相結合的歷史。同以往問世的《世界通史》相比,我們希望它有助于人們更準確地了解過去,清醒地認識現實,科學地展望未來。
本書采取專題與編年相結合的撰寫體例,它的特點在于,強調以時間為縱線,點面結合;既有一定的時空涵蓋面,又有重點專題上的學術深度,與教科書式的寫法有別;與傳統的世界通史性的著作相比,本課題的歷史視野更加開闊,不回避當代社會發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使世界史研究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中國史是世界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與世界,將在本書中獨立成卷,重點探討中國與世界文明的碰撞、交融及互動。
在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時,我們強調新穎的研究視角、廣闊的歷史視野和多層面的理論描述。它是當代中國世界史學者,在廣泛汲取歷代中外學者世界史研究優秀成果的基礎上,追蹤當代世界史研究中的前沿問題,對世界歷史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從時代的角度,回答當代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從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充分發揮世界史學科的科學認識功能和社會功能。
本著作是通史性的著作,有清晰的歷史脈絡,但不是編年體式的歷史過程的敘述,而是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探討人類歷史矛盾運動的本質內容及內在聯系,重視理論認識、理論分析和理論概括。鑒于本課題從世界歷史的廣闊背景下,開拓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無論是在時間跨度還是在空間分布上,都比以往同類著作有新的突破,所以,傳統的史學方法已嫌不足。在本課題的研究中,重視使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汲取哲學社會科學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如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宗教學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比較方法,等等。跨學科方法是對傳統史學方法的補充和完善,是高質量撰寫本著作的重要保證之一。
多卷本《世界歷史》由理論與方法、經濟發展、政治制度、民族與宗教、戰爭與和平、國際關系、思想文化、中國與世界等8卷38冊組成,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和高等學校世界史學者們集體努力的成果。任何一部世界通史著作,都不可能涵蓋世界歷史上的一切問題、窮極歷史認識的真理,并做出最后的結論。這部多卷本《世界歷史》著作的完成,不是我們研究工作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本著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的最終成果,學者們在課題立項、研究和撰寫過程中,一直都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的關懷和支持。本著作還得到齊世榮、劉家和、龐卓恒、何芳川等知名歷史學家的學術指導。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和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也給予了許多具體的幫助,我們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謝意。
《世界歷史》編委會希望,本著作的出版有助于世界歷史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進一步加強中國世界史學學科的建設,加強中外世界史學者的學術交流,并在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作出更多的貢獻。
《世界歷史》總編委會
2010年5月

目次

前言
第1章農業社會的城市
第一節/城市的起源
第二節/農業與城市文明
第三節/政治中心
第四節/工商業城市
第2章工業化與城市化
第一節/工業化與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二節/城市化
第三節/城市化帶來的問題
第3章后工業時代的城市
第一節/后工業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工業城市向后工業城市轉變
第三節/發達國家的城市郊區化和大都市區化
第四節/全球化與全球城市體系新格局
第五節/城市規劃
第4章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
第一節/城市發展的新時代
第二節/印度的城市化道路
第三節/拉丁美洲的城市化
第四節/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第5章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
重要名詞索引
重要地名索引
重要人名索引

書摘/試閱



二、城市在中東的起源
最早的城市產生于中東地區。研究城市歷史的人們一般都認為,城市文明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古代文明,它是隨著蘇美爾城市的建立而出現的。不過,這是一個總體的看法。關于城市文明在中東出現的具體時間,學者們的認識不盡一致。
有人認為,中東地區第一座真正的城市是埃利都,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左右,甚至可以從公元前3500年算起。那就是說,距今5500年前,人類歷史上出現了最早的城市。
有的學者傾向于將城市的形成看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以某個年代作為確定城市產生的標準。美國學者亞當斯就持這樣一種看法,他認為,古代兩河流域城市的產生經歷了從單獨的村莊,到城鎮、城市和都市的發展過程。這就必然把城市起源的時間推向更久遠的時代。
根據這樣一種思路,我們的確可以尋找到中東城市起源的更早源頭。歷史學家在安那托利亞高原南部發現了公元前9000年遺留下來的查塔·休於遺址,這是人類最早定居的房屋遺址。此外,在兩河流域上游地區也發現了人類早期居住的遺址。當然,這種人類居住的遺址離城市標準還相差很遠,但人類聚居的規模卻由此擴大。
到公元前7000年,在西亞地區,農業的發展水平迅速提高,農業產品已經可以保證上千人的需要,足以保證穩定的定居生活,居住密度的擴大就有了一定的物質保證,人群居住從最初的村莊開始發展到早期小城鎮的階段。根據考古資料,中東地區最早的集中聚落是位于敘利亞北部的杰里科和安那托利亞高原南部的查塔·休於。這兩個聚落的規模僅稍大于當代的大型村莊或小城鎮。有些學者認為,杰里科堅固的城墻及防御體系證明它已經發展成為城市,但其并非一個居住體系的中心,因而應視為前城市居住形態。但不管怎么說,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看,這些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具有開創城市生活的地位的性質。
隨著聚落規模的不斷擴大,房屋的形制規模也不斷變化,專門的宗教建筑和設施、城市防御設施開始出現。在杰里科,房屋為圓形、石基、泥磚制。早期房屋中多數僅一間,泥抹地面,半圓頂,但有些房屋已有三間房問。房屋無窗,人口是木框門,向下進入低于地面的房間。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最早的城鎮就有防御設施,但隨著城鎮的富裕發展,為了抵御日益猖獗的外敵人侵,建造了防衛設施。城鎮周圍有開挖的壕溝,城墻高12英尺。在公元前6000多年時,城墻高度已經達到15英尺,防御體系中有一個石塔,高至少25英尺。城鎮面積不斷擴大,圓形房屋變成長方形,大門也更大、裝飾更精。房屋用經過改良的磚建造。不久小型宗教建筑設施出現,還發現了數量眾多的小塑像和動物雕刻,此外,當地居民還雕刻了與人同高的塑像和頭像,這些塑像可能用于祖先崇拜。證明在城市發展的早期,宗教開始出現并發展。查塔·休於的城鎮發展稍晚于杰里科,但其規模遠大于杰里科。這里是新石器時期最發達的人類居住中心,其發展鼎盛時占地32英畝,人口超過6000人。房屋為長方形,是家庭生活和聚落關系的中心,規格統一,用曬干的泥磚制造。在房屋墻壁上部有窗,出入口在平房頂上,同時也有煙囪的作用。房屋聚集在一起利于防衛。每個房間都有附屬的儲藏間,當出入的梯子收起來后,各個房間自成防御體系,并共同構成一個大的防御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兩河流域下游地區聚落的發展速度,逐漸超過北部地區,南部平原上聚落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超過北方聚落。這個進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4000年,即兩河流域考古學上所稱的歐貝德文化(約前5000一前4000年)晚期和烏魯克時代(約前4000—前2900年)早期。兩河流域南部最早的城市有埃利都、烏魯克、尼普爾、基什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