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大氣象水文災害風險格局與防範(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自然災害風險研究報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戰略研究系列報告
ISBN13:9787030402332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吳紹洪
出版日:2014/03/01
裝訂/頁數:平裝/130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重大氣象水文災害風險格局與防范》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戰略研究系列報告之一。針對近年來我國在氣候變化背景下頻率與強度不斷增加的氣象水文災害及其風險,基于大量文獻資料與統計數據,在地理信息技術與模型支撐下,全面分析了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風險孕災環境及形成因素,比較系統地揭示了過去幾十年里中國氣象水文災害的時空格局和發生機制。通過氣候情景模擬與分析,以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評估了未來百年的中國主要氣象水文災害的風險特征,同時提出相關的風險防范建議。
《中國重大氣象水文災害風險格局與防范》可供地理科學、災害科學、全球變化、風險管理、生態、農業、氣象等領域的政府公務人員、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的師生等參考。
《中國重大氣象水文災害風險格局與防范》可供地理科學、災害科學、全球變化、風險管理、生態、農業、氣象等領域的政府公務人員、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的師生等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重大氣象水文災害風險格局與防范》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戰略研究系列報告之一,可供地理科學、災害科學、全球變化、風險管理、生態、農業、氣象等領域的政府公務人員、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的師生等參考。
目次
前言
摘要
0.1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孕災環境脆弱
0.2過去20年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頻次多、損失重
0.3未來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的特點
0.4氣象水文災害風險防范對策與建議
第1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風險孕災環境
1.1 疆域遼闊,自然地理區位特殊
1.2 季風明顯,氣候類型復雜
1.3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1.4 自然歷史過程影響現代自然環境的形成
1.5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巨大相互影響
第2章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的形成因素
2.1 自然因素
2.2 人文因素
2.3綜合特征
第3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時空特征
3.1 各主要災種的時空分布
3.2 自然災害的組合與分區
第4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危險性與脆弱性評價
4.1 影響人員健康與生命安全
4.2致使房屋受損、倒塌
4.3影響各行業及國民經濟整體的正常運行
4.4致使資源環境系統更加脆弱
4.5其他影響
第5章 近20年重大氣象水文災害時空演變
5.1 災害發展形勢
5.2損失情況
5.3原因分析
第6章 中國高溫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6.1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致災危險性
6.2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承災體易損性
6.3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災害風險等級
第7章 中國洪澇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7.1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致災危險性
7.2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承災體易損性
7.3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災害風險等級
第8章 中國干旱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8.1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致災危險性
8.2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承災體易損性
8.3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災害風險等級
第9章綜合氣象水文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防范
9.1 氣候變化情景下綜合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等級
9.2氣象水文災害綜合減災與風險管理防范
參考文獻
摘要
0.1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孕災環境脆弱
0.2過去20年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頻次多、損失重
0.3未來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的特點
0.4氣象水文災害風險防范對策與建議
第1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風險孕災環境
1.1 疆域遼闊,自然地理區位特殊
1.2 季風明顯,氣候類型復雜
1.3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1.4 自然歷史過程影響現代自然環境的形成
1.5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巨大相互影響
第2章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的形成因素
2.1 自然因素
2.2 人文因素
2.3綜合特征
第3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時空特征
3.1 各主要災種的時空分布
3.2 自然災害的組合與分區
第4章 中國氣象水文災害危險性與脆弱性評價
4.1 影響人員健康與生命安全
4.2致使房屋受損、倒塌
4.3影響各行業及國民經濟整體的正常運行
4.4致使資源環境系統更加脆弱
4.5其他影響
第5章 近20年重大氣象水文災害時空演變
5.1 災害發展形勢
5.2損失情況
5.3原因分析
第6章 中國高溫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6.1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致災危險性
6.2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承災體易損性
6.3 未來氣候情景下高溫災害風險等級
第7章 中國洪澇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7.1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致災危險性
7.2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承災體易損性
7.3 未來氣候情景下洪澇災害風險等級
第8章 中國干旱災害風險等級時空格局
8.1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致災危險性
8.2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承災體易損性
8.3 未來氣候情景下干旱災害風險等級
第9章綜合氣象水文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防范
9.1 氣候變化情景下綜合氣象水文災害風險等級
9.2氣象水文災害綜合減災與風險管理防范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中國的地質構造特征,在南北方向上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北面有天山一陰山緯向構造帶。中間的一條,稱昆侖一秦嶺緯向構造帶,它與天山一陰山緯向構造帶間稱為塔里木一中朝地塊。南面的一條,在西部叫雅魯藏布江一印度河新生代板塊縫合線,在東部則稱南嶺緯向構造帶。其北與昆侖一秦嶺緯向構造帶之間,東部稱揚子地塊。
中國大陸在東西方向也有三條顯著的北北東向(近南北向)地質構造界線,將中國大陸從東到西分為近南北走向的若干地帶。其中最巨大的一條為走向南北的賀蘭山一川滇構造帶,其東為地質歷史悠久的地臺區,其西為活動最強的地槽區。該帶的東面有兩條顯著的北北東向構造隆起帶,相伴有紫荊關深斷裂。最東面的一條為長白山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一東南沿海諸山脈組成的構造隆起帶,即新華夏第一隆起帶。
南北分區、東西分帶縱橫交錯的結果,使中國大陸構成了具有顯著特征的經緯格局。其中最具界定性的構造是東西向的秦嶺一昆侖構造帶和南北向的賀蘭一川滇構造帶,它們把中國大陸分割為四個特點不同的區域。東北區即華北地臺區,基底最老,但新生代以來活動強烈。東南區即揚子地臺區,相對而言為現代最穩定的地區。西北區即塔里木地塊與柴達木地塊區,為具有古老基底而中新生代活動強烈的地區,特別是盆地邊緣運動的強度大于華北。
除了走向近東西和近南北的構造外,北東與北西向構造,特別是斷裂,也十分發育。它們交織在一起,便形成了十分復雜的地質構造格網。這些對區域性或局地性災害的分布,尤其對地震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