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生態經濟學》主要介紹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力求反映生態經濟學相關的前沿理論,按照西方經濟學的邏輯主線依次介紹生態經濟系統理論、生態經濟產業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理論、生態經濟供求理論、生態經濟消費理論、生態經濟平衡理論、生態經濟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核算理論和生態經濟政策理論。在理論介紹的同時,選擇部分青海生態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成果作為案例,更有效地說明了理論的應用性。
作者簡介
趙玲,女,1978年6月生,副教授。2010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青海大學財經學院經濟學系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生態經濟與計量經濟學。自任教以來發表論文數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各類課題數項。
名人/編輯推薦
《國家特色專業青海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系列教材:生態經濟學》內容豐富翔實,可供大專院校生態、經濟或環境等專業的教師、學生使用,也可供其他關心經濟發展、關注生態系統和關愛未來的讀者閱讀參考。
目次
第一章 導 論
1.1 生態經濟學的產生
1.1.1 生態經濟學的起源
1.1.2 生態經濟學的發展
1.2 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2.1 生態經濟學的含義
1.2.2 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2.3 生態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1.3 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3.1 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3.2 學習生態經濟學的目的
第二章 生態經濟的基礎理論
2.1 生態經濟中的幾個概念
2.1.1 熵
2.1.2 外部性和外部效應理論
2.1.3 公共產品
2.1.4 市場失靈
2.1.5 政府失靈
2.2 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2.2.1 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理論
2.2.2 生態系統理論
2.2.3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理論
2.3 可持續發展理論
2.3.1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發展
2.3.2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4 系統論
2.4.1 系統的概念及系統方法
2.4.2 系統論的發展和方法論
2.4.3 大系統理論
2.5 其他相關理論
2.5.1 臨界論
2.5.2 平衡論
2.5.3 協調論
第三章 生態經濟系統理論
3.1 生態系統
3.1. 1 生態系統的概念
3.1.2 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結構
3.1.3 生態系統的類型
3.1.4 生態系統的特征
3.1.5 生態系統的功能
3.2 經濟系統
3.2.1 經濟系統的含義及類別
3.2.2 經濟系統的組成
3.2.3 經濟系統的結構
3.2.4 經濟系統的功能
3.3 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比較
3.3.1 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相似性
3.3.2 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差異
3.4 生態經濟系統
3.4.1 生態經濟系統的概念
3.4.2 生態經濟系統的組成
3.4.3 生態經濟系統結構
3.4.4 生態經濟系統功能
第四章 生態產業理論
4.1 生態農業
4.1.1 農業的歷史和現狀
4.1.2 農業的生態經濟本質
4.1.3 生態農業的定義
4.1.4 生態農業的發展起因
4.1.5 中國的生態農業
4.2 生態畜牧業
4.2.1 生態畜牧業的概念
4.2.2 中國的生態畜牧業
4.3 生態漁業
4.3.1 生態漁業的含義
4.3.2 發展生態漁業的必要性
4.3.3 中國的生態漁業
4.4 生態工業
4.4.1 生態工業的概念
4.4.2 生態工業的類型
4.4.3 生態工業管理
4.5 生態旅游業
4. 5.1 生態旅游的概念
4.5.2 生態旅游業概念
4.5.3 生態旅游業的行業結構.
第五章、生態經濟效益理論
5.1 生態經濟效益概念
5.1.1 經濟效益
5.1.2 生態效益
5.1.3 生態經濟效益
5.2 生態經濟效益表示方法
5.2.1 比率表示法
5.2.2 差額表示法
5.2.3 生態經濟效益的最佳方案
5.3 生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5.3.1 生態經濟效益評價的理論基礎
5.3.2 生態經濟效益評價的原則
5.3.3 生態經濟效益評價的內容
5.3.4 評價的指標體系
5.4 生態經濟效益計算方法
5.4.1 單項生態經濟效益的計算方法
5.4.2 綜合生態經濟效益的計算方法
5.5 提高生態經濟系統效益的途徑
5.5.1 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宏觀途徑
5.5.2 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微觀途徑
第六章 生態經濟供求理論
6.1 生態經濟供求的一般概念
6.1.1 生態供給
6.1.2 生態供給閾
6.1.3 經濟需求
6.2 生態經濟供求的內容
6.2.1 生態經濟總量供求
6.2.2 生態經濟更新供求
6.2.3 生態經濟替代供求
6.2.4 生態經濟供求差
6.2.5 生態經濟供求曲線
6.3 生態經濟供求動力機制及其彈性
6.3.1 生態供給動力機制
6.3.2 經濟需求動力機制
6.3.3 生態滯后與經濟需求弱化
6.3.4 生態經濟供求動力機制
6.4 生態經濟供求彈性
6.4.1 生態經濟使用價值量的供求彈性
6.4.2 用D和D、表示的生態經濟供求彈性
第七章 生態經濟消費理論
7.1 生態需要與生態消費
7.1.1 生態需要
7.1.2 生態消費
7.2 生態產品及定價理論
7.2.1 生態產品
7.2.2 生態產品的定價理論
7.3 生態消費行為模式
7.3.1 消費模式的演變與發展
7.3.2 生態消費行為
7.3.3 生態消費模式
7. 4 生態消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7.4.1 建立生態消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
7.4.2 建立生態消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7.4.3 生態消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框架
第八章 生態經濟平衡理論
8.1 生態平衡
8.1.1 生態平衡的概念
8. 1.2 生態平衡的特點
8.1.3 生態平衡表現形式
8.1.4 生態失衡的主要標志
8.2 經濟平衡
8.2.1 經濟平衡的概念
8.2. 2 經濟平衡特點
8.2.3 實現經濟平衡的主要手段
8.2.4 經濟平衡的標志
8.2.5 經濟失衡的表現
8.3 生態經濟平衡
8.3.1 生態經濟平衡的概念
8.3.2 生態經濟平衡的基本特征和標志
8.4 生態經濟失衡
8.4.1 生態經濟失衡的概念
8.4.2 生態經濟失衡的重要標志
8.5 實現生態經濟平衡
8.5.1 實現生態經濟平衡應遵循的原則
8.5.2 實現生態經濟平衡的途徑
第九章 生態經濟價值理論
9.1 生態價值的理論基礎
9.1.1 生態價值的含義及表現形式
9.1.2 生態價值的特征
9.1.3 生態價值剛性規律
9.1.4 生態價值的經濟計量
9.2 生態價值的評估方法
9.2.1 實際市場價值法
9.2.2 替代市場價值法
9.2.3 假想市場價值法
9.3 生態資本理論
9.3.1 生態資本的內涵
9.3.2 生態資本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的關系
9.3.3 生態資本經營
9. 3.4 生態價值增值規律
9. 4 生態補償理論
9.4.1 生態補償的概念
9.4.2 生態補償的理論依據
9.4.3 生態補償的性質
9.4.4 生態補償的受償主體與補償主體
9.4.5 生態補償的基本類型
9.4.6 生態補償資金的籌集方式
第十章 生態經濟核算理論
10.1 生態經濟成本效益分析
10.1.1 生態經濟機會成本
10.1.2 生態經濟影子價格
10.1.3 生態經濟成本效益分析
10.2 綠色GDP核算體系與方法
10.2.1 綠色GDP核算體系
10.2. 2 綠色GDP核算賬戶
10.2.3 綠色GDP核算的估價方法
10.3 能值分析
10.3.1 能值理論及基本概念
10.3.2 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
10.4 生態足跡核算理論
10.4. 1 生態足跡理論的提出
10.4.2 生態足跡理論
10.4.3 生態足跡的計算步驟
第十一章 生態經濟政策理論
11.1 生態經濟系統良性循環
11.1.1 實現生態經濟良性循環的意義
11.1.2 良性循環的含義及其標志
11.1.3 影響良性循環的因素
11.2 生態經濟系統調控機制
11.2.1 生態系統調控機制理論分析
11.2.2 人在調控機制中的主導作用
11.2.3 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方法
11.3 生態經濟宏觀管理
11.3.1 生態經濟戰略
11.3.2 生態經濟政策
11.3.3 生態經濟宏觀管理方法
第十二章 生態經濟學的方法論
12.1 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2.1.1 生物辯證法
12.1.2 科學抽象法
12.1.3 系統分析法
12.1.4 經濟學研究方法
12. 1.5 歸納演繹法
12.1.6 基本邏輯法
12.2 生態經濟學的定性研究方法
12.2.1 專家診斷法
12.2.2 追蹤調查
12.2.3 概率評價法
12.3 生態經濟學的定量研究方法
12.3.1 統計方法
12.3.2 土地生態經濟定價
12.4 生態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步驟
12.4.1 系統調查
12.4.2 系統診斷
12.4.3 系統設計
12.4.4 系統模擬
12.4.5 系統優化
書摘/試閱
生態經濟學以生態經濟系統作為研究對象,揭示生態經濟系統的特殊性及其運動規律。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生物因素、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和經濟因素等,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及其運動規律。比如,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必然導致水土的流失和氣候的變異,最終阻礙、破壞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從運動中研究生態經濟系統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
(3)研究生態經濟系統的基本矛盾。生態經濟系統內部存在著諸多矛盾,其中,社會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需求的無限性與生態系統滿足這一需求的資源更新能力的有限性是生態經濟系統的基本矛盾。
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態經濟系統的這種基本矛盾不斷暴露。其一,人類經濟活動需求的無限性與生態系統供給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擴大。主要是人口的迅猛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了資源的耗竭和生態系統生產力的下降。其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不合理和廢棄物的增長與生態系統調節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在擴大。主要是盲目開發和廢棄物排放量的急劇增加超過了自然環境的承載力,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經濟系統的這種基本矛盾也在不斷發展,生態經濟學必須認真研究這一問題。
具體來說,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態經濟問題,是人類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生態非資源化、經濟逆生態化以及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相互對抗狀況。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