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環境儀器分析》根據近年來儀器分析在環境專業方面的應用,結合環境工程、環境科學以及環境監測等專業的特點,撰寫集基礎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教材。《環境儀器分析》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光學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離子色譜分析法等。《環境儀器分析》可作為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等專業的本科教材、研究生教材及參考書,同時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環境儀器分析》可作為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等專業的本科教材、研究生教材及參考書,同時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參考。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分析化學的發展
1.2 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
1.3 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4 分析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光學分析法
2.1 原子光譜與原子結構
2.2 原子能級和原子光譜項
2.3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4 原子光譜分析基礎
2.5 分子結構與分子的電子光譜
2.6 分子的振動與轉動光譜——紅外光譜
思考題與習題 第1章 緒論
1.1 分析化學的發展
1.2 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
1.3 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4 分析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光學分析法
2.1 原子光譜與原子結構
2.2 原子能級和原子光譜項
2.3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4 原子光譜分析基礎
2.5 分子結構與分子的電子光譜
2.6 分子的振動與轉動光譜——紅外光譜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3.2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的干擾及其消除
3.3 最佳分析條件的選擇
3.4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樣品采集與保存
3.5 樣品的預處理
3.6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
4.1 原子發射光譜儀的分類和分析過程
4.2 ICP-AES在環境樣品分析中的應用
4.3 ICP-AES與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的比較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5.1 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計
5.2 儀器的校正和最佳儀器參數的選擇
5.3 顯色反應條件的選擇
5.4 參比溶液的選擇和干擾的消除
5.5 定性分析
5.6 定量分析
5.7 紫外一可見光譜分析法在有機污染物分析中的應用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紅外分光光度法
6.1 紅外分光光度計的構成及種類
6.2 試樣的處理和制備
6.3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6.4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6.5 紅外光譜分析的一般步驟
6.6 紅外光譜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色譜分析法
7.1 色譜分離的本質和基本過程
7.2 色譜保留值
7.3 氣相色譜分析的基礎
……
第8章 氣相色譜分析
第9章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第10章 離子色譜分析
參考文獻
1.1 分析化學的發展
1.2 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
1.3 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4 分析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光學分析法
2.1 原子光譜與原子結構
2.2 原子能級和原子光譜項
2.3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4 原子光譜分析基礎
2.5 分子結構與分子的電子光譜
2.6 分子的振動與轉動光譜——紅外光譜
思考題與習題 第1章 緒論
1.1 分析化學的發展
1.2 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
1.3 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4 分析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光學分析法
2.1 原子光譜與原子結構
2.2 原子能級和原子光譜項
2.3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4 原子光譜分析基礎
2.5 分子結構與分子的電子光譜
2.6 分子的振動與轉動光譜——紅外光譜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3.2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的干擾及其消除
3.3 最佳分析條件的選擇
3.4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樣品采集與保存
3.5 樣品的預處理
3.6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
4.1 原子發射光譜儀的分類和分析過程
4.2 ICP-AES在環境樣品分析中的應用
4.3 ICP-AES與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的比較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5.1 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計
5.2 儀器的校正和最佳儀器參數的選擇
5.3 顯色反應條件的選擇
5.4 參比溶液的選擇和干擾的消除
5.5 定性分析
5.6 定量分析
5.7 紫外一可見光譜分析法在有機污染物分析中的應用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紅外分光光度法
6.1 紅外分光光度計的構成及種類
6.2 試樣的處理和制備
6.3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6.4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6.5 紅外光譜分析的一般步驟
6.6 紅外光譜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色譜分析法
7.1 色譜分離的本質和基本過程
7.2 色譜保留值
7.3 氣相色譜分析的基礎
……
第8章 氣相色譜分析
第9章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第10章 離子色譜分析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在原子發射光譜中,應該含有反映原子結構的重要信息。因此,許多人以極大的注意力去研究原子輻射的光譜,希望通過這些光譜弄清原子內部電子的運動規律。但是各種元素的原子光譜十分復雜,如Fe原子在可見光區域,就有6 000多條不同頻率的輻射線,用經典理論根本無法解釋這些原子光譜,因此,若沒有新的理論指導,想從如此復雜的光譜中整理出基本規律十分困難。
2.1.1波爾的氫原子理論
1913年,波爾把量子論推廣到原子系統,提出了關于原子結構的三條基本假設:
(1)由于大量的實驗發現原子發射的光譜是不連續的線光譜(最起碼在可見光區域是這樣),因此他假設原子只能存在一些不連續的能量狀態E1、E2、E3……,當原子處在這些狀態時是穩定的,這時電子只圍繞核運動,但不輻射電磁波,他把這些狀態稱為定態。
(2)當原子從某一個能量狀態過渡到另一個能量狀態時(即從一個定態躍遷到另一個定態),原子將發射光子或吸收光子。若原子發射光子,能量就會降低;若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將升高。吸收或發射的光子頻率滿足式(2—3):
(3)波爾認為,質量為m的氫原子核外的一個電子在半徑為r的圓形軌道上繞著帶正電的質子(原子核)轉動,其運動規律符合牛頓定律,即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就是氫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的靜電引力,在穩定狀態時這兩種力相等,如式(2—4)。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