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物聯網通信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物聯網通信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0 元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87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物聯網的三層結構為主線,以感知控制層、彙聚層及網絡傳輸層所需的通信承載網為線索,以數據通信基礎為前提,講述了短距離通信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通信網及其交換技術及無線移動通信技術。本書分為5篇,共27章。第1篇為數據通信基礎,全面講述了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學習物聯網通信技術的基礎;第2篇為短距離通信技術,其內容包括各種接口及總線技術以及藍牙、紅外、超寬帶技術;第3篇為無線傳感器網絡,它是狹義上的物聯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狹義上的物聯網通信技術;第4篇為通信網及其交換技術,講述了通信網、傳輸複用技術及其交換技術;第5篇為無線移動通信技術,以現有的2G技術為主,介紹了四種3G技術,為學習物聯網的移動互聯打下良好的基礎。

名人/編輯推薦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發展與延伸,物聯網中所采用的通信技術以承載數據為主。作為數據通信的承載網絡,物聯網的通信技術具有非常豐富的技術內涵,包含傳輸、 交換、 有線、 無線、 移動等通信技術的多個方面。
本書以物聯網的三層結構為主線,以感知控制層、 匯聚層及網絡傳輸層所需的通信承載網為線索,以數據通信基礎為前提,講述了短距離通信技術、 無線傳感器網絡、 通信網及其交換技術及無線移動通信技術。
本書分為5篇,共27章。第1篇為數據通信基礎,全面講述了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學習物聯網通信技術的基礎;第2篇為短距離通信技術,其內容包括各種接口及總線技術以及藍牙、 紅外、 超寬帶技術;第3篇為無線傳感器網絡,它是狹義上的物聯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狹義上的物聯網通信技術;第4篇為通信網及其交換技術,講述了通信網、 傳輸復用技術及其交換技術;第5篇為無線移動通信技術,以現有的2G技術為主,介紹了四種3G技術,為學習物聯網的移動互聯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書可作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近專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教材。

目次

 第0章概述
0.1物聯網框架結構
0.2物聯網通信系統
0.2.1物聯網通信系統基本結構
0.2.2感知控制層與網絡傳輸層通信系統
0.2.3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篇數據通信基礎
第1章通信的基本模型與概念
1.1通信系統模型
1.2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1.3通信系統的分類及通信方式
1.3.1通信系統分類
1.3.2通信方式
第0章概述
0.1物聯網框架結構
0.2物聯網通信系統
0.2.1物聯網通信系統基本結構
0.2.2感知控制層與網絡傳輸層通信系統
0.2.3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篇數據通信基礎
第1章通信的基本模型與概念
1.1通信系統模型
1.2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1.3通信系統的分類及通信方式
1.3.1通信系統分類
1.3.2通信方式
1.4信息及信息量
1.5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要性能指標
1.5.1傳輸速率
1.5.2差錯率
1.5.3信噪比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章數據通信基礎理論
2.1數據信號分析基礎
2.1.1時域分析
2.1.2頻域分析
2.1.3傅里葉分析
2.2數據率與頻帶的關系
2.3交換技術
2.3.1電路交換
2.3.2報文交換
2.3.3分組交換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3章數據通信中的信道
3.1信道模型及其分類
3.1.1信道模型
3.1.2信道分類
3.2信道容量
3.2.1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2.2連續信道的信道容量
3.3有線信道
3.3.1雙絞線
3.3.2同軸電纜
3.3.3光纖
3.4無線信道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4章信源編碼
4.1抽樣與量化
4.1.1抽樣及抽樣定理
4.1.2抽樣定理
4.1.3量化
4.2脈沖編碼調制(PCM)
4.2.1PCM通信系統
4.2.2二進制PCM編碼
4.3增量調制(ΔM)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5章數字基帶傳輸
5.1數字基帶信號的波形與編碼原則
5.1.1數字基帶信號的波形
5.1.2數字基帶信號的編碼原則
5.2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5.2.1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概述
5.2.2均衡技術
5.2.3眼圖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6章數字調制系統
6.1調制與數字基帶信號的調制原理
6.1.1調制解調的基本原理
6.1.2數字調制系統的基本原理
6.2數字振幅調制
6.2.12ASK
6.2.2多進制振幅調制
6.3數字頻率調制
6.3.12FSK移頻鍵控的基本原理
6.3.22FSK調制的實現方法
6.3.32FSK的解調
6.3.42FSK的特點
6.4數字相位調制
6.4.1二進制絕對移相調制(2PSK)
6.4.2二相相對移相調制(2DPSK)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7章差錯控制技術
7.1差錯控制技術概述
7.1.1差錯控制的基本原理
7.1.2差錯控制編碼的特性與能力
7.2差錯控制方法
7.2.1自動請求重發(ARQ)方式
7.2.2前向糾錯(FEC)方式
7.2.3混合糾錯(HEC)方式
7.2.4信息反饋(IRQ)方式
7.3常用檢錯碼
7.3.1奇偶校驗碼
7.3.2恒比碼
7.3.3矩陣校驗碼
7.3.4正反碼
7.3.5線性分組碼
7.4循環碼
7.4.1循環碼的基本概念
7.4.2循環碼的編碼和譯碼
7.5卷積碼
7.5.1基本原理
7.5.2編碼和譯碼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8章數據鏈路傳輸控制規程
8.1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及傳輸控制規程的功能與分類
8.1.1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8.1.2傳輸控制規程的主要功能與分類
8.2面向字符的傳輸控制規程
8.2.1IBM的BSC規程簡介
8.2.2控制字符
8.2.3幀格式
8.2.4數據的透明性與同步
8.2.5數據鏈路結構及建立
8.3面向比特的傳輸控制規程
8.3.1HDLC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8.3.2HDLC的幀結構
8.3.3HDLC幀類型和功能
8.3.4HDLC操作規程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篇短距離通信技術
第9章短距離有線通信技術
9.1數據終端間的通信及接口特性
9.2EIARS-2C
9.2.1特性功能
9.2.2RS-2C的短距離通信技術
9.3RS系列接口及各種串行接口性能比較
9.3.1RS-2A、RS-3及RS-485
9.3.2各種串行接口性能比較
9.4USB串行總線及其應用
9.4.1USB串行總線的特點
9.4.2USB總線體系結構
9.4.3USB系統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9.4.4IEEE-14接口
9.5CAN總線
9.5.1CAN總線的特點
9.5.2CAN總線網絡層次與通信協議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0章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10.1藍牙技術
10.1.1藍牙發展現狀與技術特點
10.1.2藍牙系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10.1.3藍牙協議體系
10.1.4藍牙的物聯網應用案例
10.2紅外通信技術
10.2.1紅外通信的基本原理
10.2.2紅外通信標準與協議
10.2.3紅外接口器件
10.2.4紅外通信系統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10.3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
10.3.1超寬帶無線通信的概念及特點
10.3.2超寬帶無線通信的頻譜規范及相關標準
10.3.3超寬帶無線通信的基本原理
10.3.4UWB典型信道模型
10.3.5UWB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3篇無線傳感器網絡
第11章概述
11.1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概念與特點
11.2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關鍵技術與應用難點
11.2.1WSN的關鍵技術
11.2.2物聯網中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的難點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2章IEEE802.15.4及ZigBee協議規范
12.1IEEE802.15.4標準
12.1.1IEEE802.15.4主要性能
12.1.2IEEE802.15.4物理層
12.1.3MAC層
12.2ZigBee協議規范
12.2.1數據鏈路層與物理層和MAC層
12.2.2網絡層
12.2.3應用規范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3章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路由協議
13.1WSN路由協議的特點和性能指標
13.1.1WSN路由協議的特點
13.1.2WSN路由協議的性能指標及分類
13.2能量感知路由
13.2.1能量路由
13.2.2能量多路徑路由
13.3查詢路由
13.3.1定向擴散路由
13.3.2謠傳路由
13.4地理位置路由
13.5可靠路由協議
13.5.1不相交的多路徑路由機制
13.5.2ReInForM路由
13.5.3SPEED協議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4章WSN的MAC協議
14.1基于競爭的MAC協議
14.1.1IEEE802.11MAC協議
14.1.2S-MAC協議
14.1.3T-MAC協議
14.2基于時分復用的MAC協議
14.2.1基于分簇網絡的MAC協議
14.2.2DEANA協議
14.2.3TRAMA協議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5章WSN的拓撲控制
15.1功率控制
15.1.1基于節點度的算法
15.1.2基于鄰近圖的算法
15.2層次型拓撲結構控制
15.2.1LEACH算法
15.2.2GAF算法
15.3啟發機制
15.3.1STEM算法
15.3.2ASCENT算法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6章WSN的節點定位
16.1節點定位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16.1.1定位的幾個相關概念
16.1.2節點定位的基本原理
16.1.3定位算法的分類
16.2距離定位
16.2.1TOA定位
16.2.2TDOA定位
16.2.3AOA定位
16.2.4RSSI定位
16.3距離無關的定位算法
16.3.1質心算法
16.3.2DV-Hop算法
16.3.3其他距離無關的定位算法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4篇通信網及其交換技術
第17章通信網概念及其發展
17.1通信網概述
17.1.1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17.1.2通信網的分層結構
17.1.3通信網的分類及通信網的質量要求
17.2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8章電話網與SDH傳輸網
18.1電話網的組成結構
18.2PDH數字傳輸系統
18.2.1時分復用技術與同步
18.2.2數字復接技術
18.2.3同步復接與異步復接
18.3SDH數字傳輸系統
18.3.1SDH的基本概念及其特點
18.3.2SDH的節點接口、速率和幀結構
18.3.3SDH的基本復用映射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19章程控交換與ISDN
19.1數字程控交換技術
19.1.1程控交換的基本概念
19.1.2數字交換網絡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19.1.3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組成
19.1.4呼叫處理過程
19.2信令系統及No.7信令
19.2.1信令系統
19.2.2信令方式
19.2.3No.7信令系統
19.3綜合業務數字網
19.3.1綜合業務數字網的演化及其概念與特點
19.3.2ISDN網絡功能體系結構
19.3.3ISDN用戶—網絡接口
19.3.4ISDN的信道類型與接口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0章數據通信網與數據通信交換技術
20.1數據通信網與計算機通信網
20.2數據交換
20.2.1數據交換方式
20.2.2報文交換
20.2.3分組交換
20.2.4分組傳輸方式
20.2.5幀方式交換
20.3數據通信網
20.3.1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20.3.2分組交換網
20.3.3分組交換網的路由選擇
20.3.4數據報與虛電路方式的路由選擇
20.3.5分組交換流量控制
20.4幀中繼網
20.4.1幀中繼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20.4.2幀中繼網絡結構和協議及應用
20.5數字數據網(DDN)
20.6ATM通信網
20.6.1ATM的基本原理
20.6.2ATM協議參考模型
20.6.3ATM交換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1章IP通信及IP通信網
21.1TCP/IP協議
21.1.1TCP/IP模型及各層功能
21.1.2IP及輔助協議
21.1.3TCP和UDP協議
21.2IPv6簡介
21.2.1IPv4存在的問題及IPv6的特點
21.2.2IPv6數據報格式
21.2.3IPv6地址體系結構
21.3路由器與IP通信的路由選擇協議
21.3.1路由器
21.3.2IP通信的路由選擇協議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5篇無線移動通信技術
第22章傳播特性及多址技術
22.1無線電波傳播的方式及其特點
22.1.1無線電波的邊界效應
22.1.2無線電波傳播的方式
22.1.3無線電波傳播的特點
22.2無線電波的傳播損耗及效應
22.2.1路徑衰耗與慢衰落
22.2.2傳輸效應
22.3傳播路徑損耗模型
22.3.1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22.3.2室外傳播模型
22.3.3室內傳播模型
22.4無線通信中的多址技術
22.4.1頻分多址與時分多址技術
22.4.2碼分多址技術
22.4.3空分多址技術及隨機接入多址技術
22.5無線抗衰落及抗干擾技術
22.5.1分集技術
22.5.2多用戶檢測技術
22.5.3多載波傳輸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3章移動通信總體結構及相關概念
23.1移動通信的概念和發展過程
23.1.1移動通信的概念及其特點
23.1.2移動通信的發展過程
23.2移動通信的組網技術
23.2.1移動通信網的體制
23.2.2移動通信網的覆蓋方式
23.2.3蜂窩網無線區群的組成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4章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24.1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結構及其接口
24.1.1系統結構及其組成
24.1.2GSM網絡接口
24.1.3GSM移動通信的信道結構
24.1.4頻率資源管理與頻率有效利用
24.1.5多址接入的容量
24.2GSM移動通信的交換技術及業務
24.2.1通信呼叫建立過程
24.2.2越區切換
24.2.3GSM移動通信系統的業務
24.3GSM移動通信系統的無線傳輸
24.3.1TDMA/FDMA接入方式
24.3.2信道及其組合
24.4GSM移動通信的接續
24.4.1移動臺開機、小區選擇、位置登記及更新
24.4.2通信鏈路的建立、初始信息發送、鑒權及加密
24.4.3位置更新過程及通信鏈路的釋放
24.4.4移動臺的主叫、被叫流程
24.4.5切換進程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5章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
25.1擴頻通信原理
25.1.1擴頻理論基礎
25.1.2直接序列擴頻
25.2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結構
25.2.1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構成
25.2.2CDMA系統的接口、信令及相關參數
25.2.3CDMA系統的邏輯信道
25.3CDMA正向信道
25.3.1正向信道的組成
25.3.2正向控制信道
25.3.3正向CDMA業務信道
25.4CDMA反向信道
25.4.1反向信道的組成
25.4.2接入信道
25.4.3反向業務信道
25.5CDMA系統功率控制
25.5.1正向鏈路的功率控制
25.5.2反向鏈路的功率控制
25.6CDMA系統的切換
25.7CDMA位置登記及呼叫處理
25.7.1登記注冊
25.7.2呼叫處理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第26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26.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簡介
26.1.1概述
26.1.2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
26.1.33G參數
26.2WCDMA
26.2.1UMTS與WCDMA
26.2.2WCDMA系統的組成
26.2.3接口
26.3CDMA2000
26.3.1CDMA2000的特點
26.3.2CDMA2000系統的結構
26.3.3CDMA2000的主要接口
26.3.4空中接口的分層結構
26.3.5CDMA2000的信道分配
26.4TD-SCDMA
26.4.1TD-SCDMA的特點及其空中接口參數
26.4.2TD-SCDMA網絡結構
26.4.3系統信道
26.5WiMAX
26.5.1WiMAX標準
26.5.2WiMAX技術特點
26.5.3WiMAX網絡架構
26.5.4網絡接口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